建议:激发孩子的兴趣
拖延的行为有习惯性的,表现为做事经常拖沓,总是觉得“明天有的是时间”;有条件性的,强调先决条件,如“等买了MP3再开始练英语听力”;更有近乎放弃的恶性拖延,如“代数太难了,等期末听天由命吧”。学习上的拖延是孩子众多拖延行为中的一种典型表现,而且也是许多孩子身上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孩子在学习上的这种拖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而且可能还会形成孩子拖沓的性格,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那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帮助孩子克服这个拖延的坏习惯呢?
激发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选择孩子平时最爱听的故事、最爱玩的游戏、最爱看的动画片等,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促使孩子快速行动。如孩子爱听故事,父母可以对他说:“你快些把餐桌收拾干净,碗筷放人盆中,我们就可以将昨天讲的故事讲完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快速做事情的愿望。用这种方法家长要注意,不能用谎话欺骗孩子,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人们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意志力作保证。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意志力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缺乏意志力,那么,即使他生活的条件再好,天资禀赋再高,也只是一事无成。
因此,要改正孩子拖延成癖的习惯,就要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力,这样有助于抑制消极情绪、抑制拖延行为、提高学习效率。要想摒弃拖延行为,而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没有顽强的意志是不行的。
起好榜样作用。如果家庭成员自身喜欢拖延,一定要一改以往做事慢腾腾的习惯,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快捷迅速的做事习惯,让“快”穿行于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活时,比赛看谁先做完或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洗漱、穿衣、叠被等看谁先完成。
现象:孩子缺乏独立性
刘晓峰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孩子学习整理床铺。清晨起床,他便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己动手叠好了被子。看着刘晓峰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齐的被子,妈妈气冲冲地冲孩子喊着:“我说你不会叠,你偏要逞能,看!叠得乱七八糟,像什么样子!走开,让我重新给你叠。”妈妈毫不犹豫地把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叠好的被子打开,重新叠了起来。刘晓峰灰溜溜地走到一边。从此他不愿再“逞能”,不愿再尝试着自己做事情,反正妈妈能干,让妈妈去干好了。
现在,10岁的刘晓峰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他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做作业时特别慢,每天都要写到晚上10点才能完成,写完时往往已困得哈欠连连。
妈妈看了非常心疼,他刚放下写字的笔,便要他快快上床睡觉。起初,他还不乐意。偏偏固执地要先收拾书包文具,可是被妈妈挡住了。后来,妈妈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便对他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了,比如收拾书包文具、玩具,整理房间等”。开始他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做的时候很不情愿,甚至不做;或者做了也是丢三落四的。
原因: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权力
孩子上学了,家长也就比以前更忙碌,除了孩子中午要回家吃饭,要接送孩子过马路外,还多出一个陪伴孩子学习的问题,晚饭后往往是家长陪着孩子做作业,星期六陪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学琴、学画、学舞蹈……至于生活料理,更是无微不至。
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权力。有一些孩子自理能力差,总是丢三落四,责任心不强,被动,做什么事情都要家长督促。其表现如:早上起床叫不起来,吃饭慢,食欲不好,自制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速度慢等。
有人对某个班级的44名学生的自理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家长每天给孩子整理书包的17人,洗手绢的29人,洗脚的23人,穿衣服的26人,家长不陪读就不做作业的21人,不会做作业而常由家长代替的17人,由家长启发后才会做作业的5人。由此可见,孩子缺乏自理能力,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
过分的关心溺爱。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邓颖超奶奶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谅别人。“爱”的种子就这样结出了不对等的果实。
而在美国,1岁的孩子基本上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他们自己用小刀叉吃饭,这样2岁时孩子就能与家长一块儿用餐;在瑞典,孩子出生后很少被父母抱在怀里,在家里一般是放在小床上,出门放在小车上。而在我国,这些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习惯人人皆有,好坏各不相同。勤勉与懒散、深思与轻信、慎取与盲从,这些都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养成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里,渗透到血液中,并将伴随他生命中的每一天。因此,养成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美国的小学教师来到中国进行教学交流,她让学生以“快乐的节日”为题画一幅画。结果,所有的孩子画的都是同一样的的东西——看花灯。她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在画一样的东西?后来她想,可能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看花灯是人们心目中非常热闹的场景。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还画得一模一样?后来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在朝着一个方向看,她也顺着看过去,原来墙上挂着一副看花灯的节日图。看完后,她把图遮挡了起来,更令她惊讶的是,这时的孩子们竟然挠头的挠头,瞪眼睛的瞪眼睛,大家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不继续往下画。直到她把墙上的画揭开时,孩子们才又继续画。孩子们只能够模仿,不知道创造,不会独立去分析和思考:快乐的节日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应该有什么样的景物和人物?
建议: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一个独立性强的孩子,在他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往往有拼搏意识,有奋斗精神,有自立于社会的勇气;相反,缺乏独立性的孩子,则常常没有主见,胆怯怕事,依赖懒惰,意志薄弱,经不起一点挫折。因此,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其日后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孩子,虽然上小学了,可是日常生活中许多力所能及的事都还不会干、不能自理,甚至连最基本的洗澡、刷牙、洗脸、穿衣、梳头等饮食起居都要爸爸妈妈服侍,没有父母的帮助,就不知道怎么样才好。对于日常生活中需要遇到的许多事情,如煮饭、炒菜、洗衣物、整理物品、打扫家庭卫生等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无从人手。据上海的调查,在小学生中低年级37%的孩子不会穿衣服,30%的孩子不会扫地,高年级中63%的孩子不会烧饭,57%的孩子不会钉纽扣。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每一个人出生之后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父母不要在孩子一遇到困难时就迫不及待地去帮助,比如,孩子摔倒了,马上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孩子吃饭把饭撒在桌子上,马上就批评孩子,然后连忙给孩子喂饭,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能,感到自卑,从而失去探索世界、尝试新任务的勇气。
因此,家长们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给他们一些成长的空间,多鼓励他们去独立的完成事情,即使失败了,也要多给予他们鼓励,锻炼独立意识。这样他们会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摆脱依赖心理,形成自己的意向,做出自己的决定。
星期天,红红的父母带她出去玩。在爬一个小土坡的时候,她显得有些害怕,不时回头看爸爸妈妈。爸爸有意想让红红锻炼一下,因为他知道虽然这是红红第一次爬坡,但是她是可以自己爬上去的,所以没有上前扶红红;但是妈妈却非常担心,她怕红红摔下来,又怕她磨破小手。母亲一会儿看看孩子,一会儿担心地嘱咐她一声,一会儿又让爸爸爬慢些,红红最终胆怯了,不肯再往上爬了,最后还是让爸爸抱上去的,没有达到尝试爬高的目的。
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孩子有做家务的责任,有学习的责任。凡是交给孩子的事,都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并且对照要求检查孩子做的情况。尽职则表扬,敷衍则批评,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影响。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自立起来。
美国前总统里根12岁时,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他陪12.5美元。他回家告诉爸爸,爸爸问清情况后说,那你就赔吧,因为是你踢碎的。你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当时,这些钱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能买100多只鸡。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小里根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现象:孩子变得不再问
莎莎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提出很多的“为什么”。上了小学以后,她对很多知识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兴趣,似乎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一天放学回家时,开始下雨了,莎莎好奇地问:“妈妈,天为什么会下雨?”妈妈回答说:“因为天觉得热了,它身上就掉汗了。”莎莎又问:“为什么天热就会下雨呢?”妈妈又说:“下雨就不会热了啊!”“为什么天下雨就不会再觉得热了呢?”
莎莎继续问道。“为什么雨会下得这么大呢?”“为什么下雨的时候,太阳公公却不见了呢?”莎莎的问题越来越多了,妈妈被她问得哑口无言了。
可是,随着莎莎的年龄越来越大,却不再喜欢问“为什么”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自己不懂的问题,哪怕很重要的,也从不肯问别人。在课堂上,同学们都踊跃地向老师发问,可她倒好,一句话也不说,甚至老师叫她起来回答问题时,她也不作回答。
每次莎莎遇到不知道怎么做的题目,宁愿空在那里不做,也不向老师或同学求教。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凡是她知道做的,一个也不会落下。可遇到自己不知道做的.她就不问也不做了,让它空在那里。课堂作业也一样,既不向老师问清楚,也不向同学求解。有时候,父母主动地问她:“你这道题为什么不做呢?”她才说:“我不知道怎么做。”
原因:生性胆小不敢问
在浙江省某个实验小学中,老师对全班的45位同学进行了一次全班大调查。调查发现,“不敢问”的同学约占32%,“不会问”的同学约占43%,“不知道问什么”的同学最多,占69%。其实,这些孩子的“不问”都是有原因的。
父母的扼杀。爱问本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当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时,有时候便会引来一番怒斥。被怒斥的孩子便会觉得委屈,以为只要问父母,便会使父母感到烦心,所以久而久之,便会把想问的问题埋藏在心里,越来越不喜欢问问题了。
平日佳佳就整天小嘴不停,整个一个小“十万个为什么”。放暑假了,佳佳待在家里没有小伙伴分享问题,爸爸妈妈一回到家,她追着大人说这说那,但是爸爸妈妈劳碌了一天,回到家里又要做家务,好容易闲下来想歇歇,佳佳叉跑过来缠着妈妈问问题,妈妈不耐烦地说:“去去去,不要问个没完,长大了你就会知道的。”
生性胆小不敢问。爱问问题似乎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也有的孩子因某些原因从小就比较特别,他们通常生性比较胆小、害羞,不爱与人交往,不爱问问题。
很多孩子胆子较小,不敢在生人面前讲话,家里来了客人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不敢在班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也难于开口,或者声音细小,匆匆结束;不敢一个人上街办点儿事情,像买张晚报、取瓶牛奶、发封信件这些事情也依赖大人,自己不敢单独去做。这些表现,的确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为胆小,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怕被人耻笑。许多同学不爱问老师,其实是“怕”老师;不回答问题是“怕”回答错了被同学嘲笑或老师批评,或者曾经遭受过这方面的挫折;不去问同学,就是觉得一旦去问,就等于是承认自己不会,自己学习不够努力,怕同学耻笑自己笨。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恐问症”或“恐答症”。所以就不懂装懂,不敢问同学,也不敢问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