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9251400000014

第14章 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1)

许多父母可能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主动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仅仅由于强制而求知,则味同嚼蜡,苦不堪言。所以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把兴趣发展成爱好就变得尤为重要。

孩子厌学怎么办

现象:许多孩子都有厌学的现象

小虹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正上初中二年级。她原本是一个快乐单纯的孩子,可是现在,她却变得沉默寡言。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小虹的这张日程表:周一至周五,每天6点从家出发,坐公交车40分钟赶到学校;下午4点30分放学后要赶去参加奥数、英语的学习;

每天回到家时,已是晚上7点了。吃过晚饭,小虹还要完成校内和兴趣班作业,等把所有的作业做完时,常常已是深夜11点了。到了周六、周日,原本是该休息的时候,可小虹却不能。周六上午她要去数学奥校,下午补物理;周日上午去英语奥校,下午学作文。还要学舞蹈、练钢琴,到少年宫练朗诵,去武术馆练武术……除此之外,即使是寒暑假,小虹也得不到休息,一个又一个实习班、培训班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久而久之,小虹变得沉默少言,上课时经常走神,耳朵像堵了棉球般,精神也变得恍恍惚惚。到了最后,小虹竞不肯去上学了,向父母哭喊着要像爷爷、奶奶一样退休在家。

小虹曾在给妈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现在的作业实在是太多了,无数的英语、语文、数学、物理等作业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每个晚上用来睡觉的时间仅仅四、五个小时,有时连吃饭的时间也剩不下。我现在变得非常厌恶上学,因为永无止境的考试,填鸭式的灌输,庞大的作业量使我吃不消,还有来自教师、家长及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使我难以承受。

探因:学习压力太大导致厌学

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有的是因为缺少人生理想目标、家长包办干涉过多,有的是学习压力太大,家长、老师的期望过高,有的是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厌学现象的出现。

我曾经接触过不少称自己孩子有厌学情况的家长,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对学习没有责任心。现在的孩子在“小太阳”、“小公主”般的“宠养”中,自私、依赖、享受之类的“并发症”正不断滋生蔓延。再加上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孩子,更疼自己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溺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大胆、活泼、求知欲望强,但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所以责任意识也就有所欠缺。

缺乏责任心的孩子,往往在该学习的时候会想休息,在休息的时候会想着学习,周而复始便会使人处于一种注意力涣散的矛盾状态,无论学习还是休息都不能专心致志,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杂念在困扰他们。长此以往,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抑制了智力效应的发挥,使考试成绩下降,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它包括知识的方法,学习技能的方法,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方法。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学习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给孩子带来高效率和乐趣,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则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增加许多的阻力,不断的挫败感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的心理。由此可见,方法在获得成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心理承受力差。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最常见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无法承受,因而选择逃避。比如一些孩子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升人初中或高中后,因为学习内容、方法、环境的变化,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随之也发生了变化,虽然他在学习上并没退步,但在班上的排名却不像过去那样靠前了,心理上便无法承受。这些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的,在家里和学校一直受家长和老师的喜爱和呵护,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所以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学习成绩跟不上。很多厌学的孩子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因素除学生自身的生理和智力有缺陷外,还有在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没及时解决等问题。

一个孩子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很久以来,生活令我沮丧不已,写这封信以前,我把我高三的前前后后想了想,觉得我整个是个失败者。中考时分数差7分上线,我是用爸妈的辛苦钱上的高中。

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背着这个包袱。为了对得起爸妈,我拼命的学习,然而,事与愿违,我的成绩越来越差。现在离高考还有四个月,考试频率很高。考一次,我就被打击一次,我有时会被老师听似平常的话语羞得无地自容。就这样,我的心情越来越糟。在学校,我经常孤孤单单一个人,听到别的同学讨论问题,我想问、想说,可是我觉得自己成绩太差,感到没有资格和他们在一起。尽管我知道同学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可是我怕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那种眼神。每次当我满怀信心和希望坐在教室里,但最终给我的还是失望与羞愧。

建议: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那么,如何来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呢?孩子厌学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他们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再也不愿意去用心学习,不但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甚至还会因此而走上歧途。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重新拾起对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习的责任心。责任的范围十分广泛,有学习上的负责,生活上的负责,工作上的负责,对同伴的负责,对他人的负责,对家庭的负责等等。在学习上,则应该对自己完成的作业负责,对自己的课堂纪律负责,对自己提出问题负责。

学习责任心是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学习责任心,就谈不上学习效率的提高。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成功,但是不可缺少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可以说是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学生责任心强,做任何事情都很负责任,非常认真,就磨炼了意志,具备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做事情就容易成功。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很多同学对学习没有信心,不感兴趣,进而厌烦学习,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没有领会知识,没有学懂,没有学会,成绩差。实质上是这些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造成的。由于缺乏学习方法,越到高年级,知识越多,这些学生就越学越难。因此,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地垮下去,最后导致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厌恶学习,逃避学习。

达尔文说: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让孩子承受一些挫折。现在一些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心理压力很大,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除了父母要多与子女沟通、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还要鼓励孩子多承受一些挫折。过度的舒适不仅不能保证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而且给孩子将来生存带来很多隐患。因为,这样的人经受困难和挫折的磨炼较少,心灵养得娇弱,将来生活中一遇挫折,心理上便很难适应,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承受力训练是完全必要的。

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无论是学什么,只要能够从中体会到快乐,便会喜欢上这件事情,学习也是如此。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让他先尝到学习的快乐,然后再适当调整作业的难度。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现象: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北京师范大学曾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地区的16472名学生的最新调查显示,有84%的中小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多项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孩子对做作业、考试及单调的学习生活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学习中的痛苦是每个人都会品尝到的,我也不例外。体育课上,那令人厌烦的疲倦,带给我的是痛苦;而语文、数学和英语里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总会带给我痛苦;每次期末考试前,我都得在家“啃”书。我把复习资料放在左侧,随着“滴答滴答”的声音,右侧的书慢慢多起来。有时,我被这些烦不胜烦的课内、课外书弄得眼花缭乱。可偏偏又“雪上加霜”——妈妈又拿来复习卷让我再做,说是巩固一下知识,直做得我小手直发麻。这也给我带来痛苦。

在上课时,我们就如同一只小鸟离开了蓝天被笨重的笼子永远关了起来失去了自由。课堂上老师不征求我们的意见,一个人犯错就要全班跟着一起受累,下课铃响了还不时的拖课,把我们仅剩的自由都剥夺了。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作业,晚上见人家都回家了,可我们却还在补课。

当学习变为一种痛苦时,我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除此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我也试图让学习变为一种乐趣,但死记硬背却怎么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不知是我不适应学习,还是我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总之为了应试考试而进行的任何学习,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痛苦。

探因:超负荷的压力

如今我们的孩子们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就不能立足社会,学习文化知识成为每个人必须学会的本领。“学习是痛苦”的感受,客观上是学习任务重,但主观上存在对学习认识上的偏差。为什么今天的学生会感觉学习是件苦差事呢?

超负荷的压力。当前未成年人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中来自外界的压力占66%,在这类压力中,家庭占22%、学校占42%,表现形式是外加的要求、期待、规定或威胁等。

孩子越大,压力就越大。婴儿时几乎个个无忧无虑,而自从进了幼儿园,压力就来了。老师教你学写字、学算术、学唱歌、学画画,父母叫你学唐诗、学外语、学钢琴、学跳舞。等到了小学和初中,更有两块“大石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一块“石头”是分数排队。谁如果排在队尾,可就惨了。即便排在前边,滋味也不好受,因为无论学校还是家里,都要求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再一块“石头”是作业。

无论多么累,无论多么想玩,作业都是必须要完成的。

小丽的父母对她的期望值很高,经常教导她:“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

并且几乎“垄断”了她所有的娱乐时间,每天小丽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学习,周末还要赶到各个培优点去进行培优。学习上稍有松懈,父母就严厉“教育”,非打即骂。在这样的压力下,孩子已不堪重负,而且小丽因为年龄小,思维还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压,因此变得郁郁寡欢。

家长的过度“关心”。许多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度关心,给孩子们施加的压力也过大。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设计美好而光明的未来了,他们从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而强加意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做的系列调查研究,91.7%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另外,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这样的期望和要求使得大多数父母非常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学习,经常辅导、检查功课,布置额外的作业。调查发现,65%的中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学校以外的作业,其中,88.4%的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50.9%的中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

家长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事,有些孩子喜欢绘画、唱歌和打乒乓球,找家长要钱买这样的书和物品或者要求去举办这样活动的学习班学习,结果,他们非但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还惹得他们粗暴的呵斥,甚至是一顿臭骂。原因是这将会耽误孩子学业,不利于今后考大学。

还有一些家长喜欢根据自己的爱好,为孩子安排未来发展的道路,或者因为追求某种社会时尚,强迫孩子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孩子做自己不爱做的事情。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只能使孩子把学习当作苦差事,原有的兴趣因被抑制,逐渐减退;另一方面,孩子对父母强迫做的事,因本身的反感又毫无兴趣。最终,孩子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才能得不到自由发展,一无所获,家长也感到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