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志:励志自强
9431000000007

第7章 身残志坚(5)

田子君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出版《关于我家》的书,写她及弟弟妹妹三人身残志坚积极应对生活挑战的真实故事。她还准备给张海迪写信,交流生活和学习心得。她认为,一个当代青年,不论在哪里,在何种岗位上,内心深处都要有更大的世界。

◎故事感悟

对于一个未曾上过学的女孩子而言,写出一篇高水平的文章何其难。但再难也难不倒一颗上进的心灵。田子君怀揣着一个文学梦想,努力地朝着目标奋进着。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应城沿革

应城是古蒲骚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置县,属郢州安陆郡。应城在这时开始建县。因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安、荆二府的咽喉,郧襄东道的门户,应该建城据守,因此名为应城。现在归属湖北省管辖。

北朝西魏以应城为城阳郡治,领应城、云梦两县,曾一度改设浮城县。隋朝时废除了城阳郡,把应城改为应阳。

唐武德四年(621年),应阳又被改回为应城,属安州,归淮南道管制。

宋朝时,属荆湖北路德安府。

到了元代,开始属于湖广行省德安府,后来归河南行省黄州路。

明朝时,属于湖广布政司德安府。

直到清代,应城仍然属于德安府,归湖广布政司汉黄德道管辖。

“中华民国”初期,隶属于湖北省江汉道。

1944年8月,析应城县境置应城、应西两县。第二年3月,两县合并,仍称应城县。

1949年4月,应城全境解放,属鄂中专区。6月,改为孝感专区。

1959年归武汉市管辖。1961年仍是孝感专区(后改成孝感地区)。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属孝感市代管。

网络上的贩羊能手

◎泊锚的船大体以经得起风浪,飘浮的冰山却必定随海流摆布。——名人名言

魏东义是鲁西南一带很有名气的贩羊能手,他每年能向全国各地推广良种小尾寒羊1万多只,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

这个数字也许算不上什么奇迹,但它却是一个全身瘫痪的残疾人创造的。就凭着坚强的信念和毅力,凭借网络的力量,魏东义用艰辛的行动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

1974年,魏东义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中。他自幼聪明伶俐,人见人爱。上学后,他更是因为勤奋好学、品质优良而赢得了师生们的喜爱。

可惜事有不测。东义8岁的时候,开始感到关节疼痛。家里以为他是患了关节炎,就一直给他服用激素类消炎止痛药。没想到他上初二时,由于过量服用激素药,导致了骨质破坏,关节僵硬,除了胳膊,全身没一个关节能动了。就这样,小东义全身瘫痪了。

对于一个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少年来说,全身瘫痪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老师为之哀婉叹息,父母为此惭愧落泪。对小东义自己来说,这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起初,他的心情很坏,几乎要崩溃了,多次想到了自杀,想以死来换得自己和父母的解脱。但当看到父母乞求的目光和老师希冀的眼神时,他又在死神面前妥协了。

于是,他决心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从书籍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通过阅读,他才知道生活是多么精彩,因此就如饥似渴地扑在那些能给他启迪和震撼的书籍上,汲取着丰富的营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的故事》等书里讲述的人物故事深深激励着他,并由此认识到虽然自己身体不能动了,但还有聪明的大脑和能动的手臂,所以他决心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1997年,东义的家乡开始建设电话村。躺在床上的他意识到,在这个信息社会里,装一部电话就可以耳听八方,沟通世界,获取有效信息了。所以,在他的要求下,父母也给他装了一部电话。

从此,外面的世界就进入了他的世界,电话成了他的“千里眼”、“顺风耳”。

接下来,他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做生意。

不过,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他们的反对,毕竟这种事连正常人都很难成功,何况他一个残疾人呢?

但是魏东义还是打定了主意。他知道,小尾寒羊是本乡的优势资源,不仅品种好,而且很有养殖前途。他从电话中也了解到很多地方都需要小尾寒羊,所以他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决定做贩卖小尾寒羊的生意,并与万张乡李庄村小尾寒羊繁育基地经理李兴举取得了联系,开始涉足商海。

他一面向全国各地的报刊、电台、电视发布广告寻求购买信息,一面收集当地小尾寒羊饲养方面的信息。成功的道路从来充满坎坷。魏东义一开始也并不顺利,他发出的很多广告信息都如泥牛入海,了无回音。但他没有气馁,继续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求购者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多,他每天不分昼夜地为人提供和收集信息,不厌其烦地给人讲解提供优质服务。

就是这样,魏东义利用电话这只无形的手,硬是把小尾寒羊卖到了长江以北的所有省份,还与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家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销售量由最初的几只逐渐增加到了上百只,他终于成功了。

经过数年的商海搏击,魏东义学会了在市场经济中掌握生存与竞争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的信息,他每年都要花几千元订阅十几份经济类、信息类的报纸,以便搜集信息,开拓市场。

2000年3月,他投资七千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在潜心的钻研下,他很快掌握了操作技术,设计了网页,开始了网络卖羊,这对他的事业更是如虎添翼。

如今的魏东义生意越做越大,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尾寒羊养殖场,每年推销的小尾寒羊超过上万只,销售额超过600多万元。他深深懂得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因此,为了带动全村人走上致富路,他把信息和技术传授给大家,并免费提供服务。

在他的带动下,800多人的丁垓村大部分人都在从事小尾寒羊的饲养和贩卖工作,同时也推动了该乡小尾寒羊业的发展。全乡小尾寒羊存栏量常年保持在5万只以上,是远近闻名的小尾寒羊繁殖基地。

2004年11月,魏东义被团省委授予“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故事感悟

正常人难以办到的事情,魏东义却依仗残疾的身躯办到了。在他努力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可以想象得出,魏东义在面对这些困难时有着怎样的心情,但困难难不倒满怀壮志的山东大汉。

◎文苑拾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完成于1933年。

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1957年,苏联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拍摄了电影《保尔·柯察金》。1999年,中国大陆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原著改编了一部同名的电视剧,剧中使用了多名乌克兰演员并用中文配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商海弄潮儿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格言

陈毛毛(1956—?),江西人。他5岁时因故落下残疾,但他身残志坚,曾先后从事过多种行业,后以办涂料公司而一举成功。

陈毛毛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61年,5岁的他不幸遭遇了一场意外事故,他的右手腕处粉碎性骨折。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没钱治疗,导致后来落下了残疾。

每当听到小伙伴们叫他“半个残废人”时,陈毛毛的心里就十分痛苦,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上学后,他开始用左手写字,一遍又一遍,直到两年后腕处稍有好转可以写字为止。

他学习起来非常刻苦用功,虽然右手写字速度很慢,但他从不认输,他愿用自己更多的付出去换取成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身残志坚,干出一番事业来。

1981年,陈毛毛高中毕业了,由于手残疾不能干农活,他便尝试从事其他行业。他先后从事过运输业,办过小型民用煤加工厂、卫生纸厂、果冻加工厂,他还学过缝纫。他一直在不断地尝试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到他创办了昌九贸易有限公司,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舞台。

2000年,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商机无限。在陈毛毛的昌九贸易有限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之际,他又出人意料地把方向转到了建材业。从有关资料上他了解到,国家将大力推广外墙环保涂料,慢慢淘汰外贴瓷砖。当时,国外和沿海发达城市都已广泛运用高级环保外墙漆,但江西还是一片空白。

因此,当他了解到北京一家研究所开发出超级雨刷外墙漆后,就赶到北京接受培训,并买下了这一国家专利。

2001年11月底,陈毛毛从北京学习回来,马上自筹了8万元资金,创办了江西省佳溢美涂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级外墙涂料漆。他还吸纳了3名残疾工作人员。

一个月后,第一批产品出来了。投放市场后,因为产品没有达到技术要求,最后都被客户退了回来。

为了寻找产品失败的原因,他请教北京的专家,结果发现是原料存在问题。他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一待就是30多个小时,他对每种生产材料逐一进行排列组合实验。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所进的原材料中有一部分被经销商掺假,致使产品技术不达标。这以后,他就对采购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新一批超级雨刷漆产品出炉了,在南昌、九江销售,获得了建筑商和单位的一致好评,市场行情十分看好,当年就有10万多元的利润。

后来,超级雨刷漆被评为全国建材装饰行业的优秀产品。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要,他与一家深圳公司合作,投资100多万扩大了生产规模。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陈毛毛从不忘帮助残疾人,全厂员工12人中就有8名是残疾人。

2004年,在县残联的扶持下,陈毛毛又收购了永修县小磨麻油厂,开发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如今,陈毛毛的事业干得红火。人们在赞叹他成就的同时,对他身残志坚的精神也十分佩服。

◎故事感悟

一个身体健全的人尚难以做成的事情,陈毛毛秉承自己内心中的志向,依靠顽强的拼搏做成了,并且做得有声有色。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魄力以及他励志自强的精神。陈毛毛不平凡的历程教会了我们更多。

◎史海撷英

江西省永修县沿革

永修县地处江西省北部,修水市下游。东濒鄱阳湖与都昌县隔湖相望,西与武宁、靖安县毗连,南邻安义、新建县,北接德安、星子县。

汉初置海昏县,新莽时改名宜生县,东汉复海昏县,永元十六年(104年)析置建昌县,以“畔临修水,永受其力”之意而得名永修县,隋时入永修入建昌。元朝元贞元年(1295)升建昌为州,明复降为县。1914年避四川建昌同名,复改永修县,沿用至今。现隶属九江市。

◎文苑拾萃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该成语出自于《后汉书·耿弇传》(作者是南宋的范晔):“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