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媒体对广告合法性的审查上。因为无论哪一家媒体都只能依据《广告法》对发布的广告进行手续性的审查,很难对所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实质性的考察。另外,虚假广告发布者的违法行为大多是在广告履行阶段发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广告的合法性进行考查时,还要通过其他的途径对这种广告进行更深入地调查。只有这样,才能从众多的广告中,辨别真假。
其次,要对广告的内容进行认真剖析:
“免费”赠送有“猫腻”免费赠送学习资料,免费赠送致富信息,免费赠送精美礼品等,着实让人心动。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看这种资料是否对自己有用,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参与。因为这些所谓的实惠当中存在有许多的“猫腻”。或许你认为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但是你已经给对方提供了你的通信地址以及个人的相关情况,实际上广告的发布方正在征集个人名录,过下了几天,你就会莫名其妙地收到各类销售广告,而且仍然是真假难辨,你损失了几元邮资,觉得不值得投诉,但是,正是由于大多数人的这种心理成全了骗人者。
“联营生产”别轻信所谓的“联营生产”,说是为了减少经营风险,实际上立项费、培训费、风险抵押金等都有可能成为危险的陷阱。一旦你进行经营投入,对方拿到了部分资金,骗人者很可能突然失踪或以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拒绝回收,从而使你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各类招聘广告要留神招聘广告中的招收“信息员”“业务员”“代办处”等信息,条件特别低,但是待遇却很高。一定要留神,不可轻信对方,必须要到实地考察招聘单位,把对方的底细了解清楚。千万不可盲目地交费,否则等你交完了各项费用后,对方也就没了下文,吃亏只会是你自己。
“联合种植中药材”要慎重大多数中药材对土壤、气候、技术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条件不符,即使能够生产,其药效也达不到标准。比如,罗汉果、田七在长江以北则难以成活;天麻和西红花的栽培技术较高,一般人很难掌握。不要轻信“南北皆宜、易种易管”的谎话,大凡易种易管的都是不值钱的。山茱萸要6~7年后才开始结果,一些广告上说的“当年受益”是不可能的。许多中药材在合适的环境里加上成熟的种植技术,年收入能达到1500~3000元就相当不错了,亩收入几万元是难以让人相信的。这类广告骗子以回收产品为诱饵,出售伪劣、高价种子、种苗;或者在中药材的名字上耍花样,比如把普通的胡萝卜故意说成五寸参,使种植户上当受骗。其实,什么贵什么贱只要到当地的药材公司或中药铺稍作了解就知道了。另外,不论生产什么,一定要看清市场形势,如果供大于求,即使签订合同对方也难以履行。
查看各类广告一定要记住:任何时候都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认真分析,才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都不知道他事先已将病因铲除,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都没有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木桶”法则
木桶是由一块一块的木板做成的。一只边沿不整齐的木桶,要想让它多装一些水的办法,不是提高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提高最短的木板的长度。只有这样,木桶所装的水才能够多起来。
在管理过程中要狠抓薄弱环节,如果一味地注重自己的优势,而忽略了自己的劣势,单位的整体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所谓的“取长补短”就是这个道理。
钓鱼须防夺饵
一个商人出门采购,身边带着很多现金,觉得很不安全。于是他悄悄地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挖了一个洞,把钱藏了起来。可是第二天却不见了。他再三回忆,确信没有人发现。百思不得其解。无意中抬头时,发现远处有一间房子的墙上有一个洞正对着他埋钱的地方。他突然想到,一定是住在这房子里的人看到自己埋钱的情形,把钱挖走了。于是,他来到房前,见了住在里面的男人,客气地问他:“你住在这大都市里,头脑一定很好。现在,我想请教你一件事情。我特地来这镇上办货,带了两个钱包,一个放了500个银币,另外一个放了800个银币。我已把小钱包悄悄埋在没人知道的地方,但这个大钱包是埋起来比较安全呢,还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比较安全?”
房子的主人说:“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的话,什么人我都不信任,也许我会把大钱包埋在小钱包的地方。”
这个贪心不足的人看到商人一离开,便把挖来的钱包又放回了原来的地方。商人回头立刻挖起钱包,完整无缺地找回了自己的钱币。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智慧点: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条件下如何让小偷把不义之财交出来;
对小偷“贪大”心理的把握和调度。请他自己出主意,自己吐出来;
最妙的还在于其“夺饵之计”。鱼咬食鱼饵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夺走鱼饵逃之夭夭,要么连同鱼钩一起吃进去而被人钓起。在生意场上,所谓免费试用或赠送,就是设饵,大可以来者不拒地大吞其饵。要这样,设饵的生意人就惨了。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轻易设饵(要设也只是虚饵),而要多多地想法夺饵。
这可以说是一则小寓言,市场瞬息万变,而且其中还充满了险恶。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并且有效地控制风险,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胜。
不要拘于故交
在犹太商人的生意经上,有不少初看之下毫不起眼,仔细推敲下来,却是足以发人深思的生意场上的金科玉律。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犹太商人在对待客户方面的生意经:
有一天,一位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到银座的饭馆吃饭。宾主坐定之后,画家趁等菜的时候,取出纸笔,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饭馆女主人画起速写来。一会儿,画好了,画家递给商人朋友看,果然不错,商人连连称赞道“太棒了,太棒了”。
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转过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人的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商人一见画家的这副架势,以为这回是在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面对面坐着,看不见他画得如何,但还是一本正经摆好了姿势让他画。人一动不动地坐着,眼看着画家一会儿在纸上勾画,一会儿又向他竖起拇指,足足坐了10分钟。
“好了,画完了。”画家停下笔来,说道。
听到这话,商人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欠身过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你却捉弄人。”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单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商人相比,还差得远啦。”
到这时,那位日本商人才如梦方醒,明白过来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以为一定是在画自己了。
正是基于对类似于这位商人所犯的错误,犹太商人的生意经上,赫然写着一条:“每次都是初交。”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犹太商人也绝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他们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这样做,起码有两大好处:
其一是不会像日本商人那样,因为自己对对方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相反,可以有足够的戒备防止对方可能的一切手脚。
其二是可以保证自己第一次辛辛苦苦争取得到的盈利,不至于在第二次生意中为顾念前情而做出的让步所断送。生意毕竟是生意,容不得“温情脉脉”,否则第一次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这两条犹太商人的原则这么明白无误地放在面前,看上去实在平淡得很,但犹太商人深知,由于它们作用的是人的潜意识层面,往往在人们的漫不经心中被忽略了,先入之见的危害之处在于会使人都想不到去纠正它。直到事情结果出来了,大失所望甚至绝望的时候,人们才不无懊悔地察觉自己的疏忽。
经济社会中发生的诸多合同诈骗案中,有多少“善良的人们”就是因为单凭一张熟人甚至仅仅一面之交的熟人的面子或者一次小小的“成功”而上了别人的圈套的?如果这些人也遵循“每次都是初交”的法则,那么也不会陷入骗局了。
所以,不要拘泥于故交,“每次都是初交”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由现实的商业活动而得出的高级生意经。
投资失败是常事
胜败乃兵家常事,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中,更是如此。因为投资市场的变化太快,令人防不胜防,因此人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人的精力十分有限,再能干的人有时也会疏忽大意。因此,投资出现失利是正常的事情。
成功的投资人心态一般都比较良好,他们对投资赚赔之间的关系看得非常透彻。
对在证券市场中的成功投资者的心理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成功的投资者有以下特点: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赚钱动机,富有理财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同时还具备风险控制和耐心。而且成功者对技术因素及市场理解也比较透彻,应当有能力做出无偏见的选择,有能力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