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语学习成功之路
10970500000007

第7章 目的课时(2)

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学生当然好些,他们学习了应是四千多课时了。这里没算在大学课余时间自己花在学习英语上的时间,而用功的学生能自学很多。除了个别人外,我们中国人里讲英语学成了的,绝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人。当然这里也有好赖之分,有相当棒的,也有一般的,甚至有不如非英语专业的。而好的里面,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大学期间就比别人多用功,毕业后还多继续用功学习,比如继续读硕士等。那您要注意,他们学习英语的课时量或在五千以上。中国太大了,我们的外语人才分散在各个角落就消失不见,极其缺乏。顺便请您注意,英语棒的人中有多少做了教师哪?有金鸡才能下金蛋,没有好师资的国家让人胆寒。有的人可能觉得我们懂外语的不少了,甚至到处都是。比如你让谁翻译点东西,不是都能干吗?殊不知外行对于他们的外语正确度根本无从知晓。口语不必说,语音地道张口就来的是稀世珍宝;而笔语,无论是严肃的场合,还是无所谓的地方,那些错误百出,令人啼笑皆非或惨不忍睹的英文话语或中文译文比比皆是。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说一个人高中毕业了甚至大学毕业了,学习了两三千或者更多课时的英语,还远谈不上能使用英语,这样的结论太让人气馁了。

可悲的是,现在在中国,这是个事实!

那这个问题可就严重了。如果我们把让全国的中学生,或者可以加上让所有学习者都学好英语作为一个工程,想想这里涉及的人数,想想它包含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么很好地完成这个工程,其意义,绝不亚于任何我们中国现在进行的诸多大工程,如扶贫工程,探月工程等等。这么大个工程有问题,那它的问题在那里?难道它是事物内在规律决定的事实,也即学习英语就是得这样多的课时才达到这样的水平,还是我们的教学有问题?

答案只能是一个:教学方面有问题,很有问题。

那么我们一定要再追问,问题来自于学生?或者,难道来自于老师?

说到老师,实则是说到了一个天大的问题。可以说我们有无尽的话要说,写几卷书都说不完。如果你以为本书是谈怎么样学好英语,老师的问题谈多了是跑题了,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老师与学好英语的相互关系比绝大多数人想象得要重要得多,它们是以一个最根基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如果没有本书,甚至在有本书的现在,如果你让我最简单地说怎样学好英语,我也许会告诉你五个字:找个好老师。

不是吗?如你有个好老师,你可就太幸福了。好老师不仅教你某门课程,他/她还会帮助你认识自然,理解人文,景仰科学,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而对他/她所教的这门课,好老师会告诉你这门课的概貌,它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还会告诉你正确的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等等;当然,还有对本课程具体内容的正确或最少错误的教授。

遗憾的是,中国人中相当棒的英语老师的数量,难说令人满意。说这话,并不是看哪位英语老师不顺眼,就说他/她不好,而是从有问题的事实中看到的明显结论。为什么学了二千甚至更多课时的高中毕业生,根本谈不上使用英语不说,不少入了高校再学习若干时间后连英语四级甚至更容易的级别考试都过不去?

而现在我们必须把逻辑引入话题,即:如果你看到了近些年来那些上学特别是上高中的孩子们怎样被我们有关的、值得探讨的价值观念和不合理至少是急待改进的教育制度剥夺了欢乐的童年和少年,怎样起早贪黑,怎样被送进各种补习班,怎样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戴上了眼镜,怎样被老师的作业压得直不起身,怎样被校方的残酷或不合理的处罚吓碎了胆,怎样被学校和家庭把“祖坟冒青烟”或者“改变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命运”等的巨大担子压在头上,怎样地废寝忘食,等等,如果你看到了这些,你大概不好意思说我们中国的孩子们都不爱学习或都懒惰不用功吧?而你也不好意思说我们中国人人种不好或智商低吧?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科学家等高级人才遍布全世界。那如果你也没法说英语是个艰难的怪物或神圣的圣物的话,那你应当说,想说又不好意思说,或者不敢说,或者还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而不愿意说的话,就当是:老师太臭了,太无能了,水平太低了!

不错,老师臭,无能和水平低,这种话,也许我们不敢说出来,不好意思说出来,或者觉得它分量太重而难以说出来,或者怕说错了而犹豫说出来;甚至也许我们的下意识感觉是老师是个高尚的群体,为了扞卫老师的荣誉和尊严,我们应当声讨任何这样说老师的人。但无论如何,老师也是人,非老师和老师两个群体都当勇敢地面对事实;即便我们不把这句话当作惊叹句大声疾呼出来,也得把它当作问话语气强烈地问出来。至少,如果说我们的英语教和学中存在问题,那最应当反省和检讨的,当然是教师一方而不是学生。除了个别的情况,我们当说,没有学不好的笨蛋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无能老师。

那我们有更具体些的事实说明老师不怎么样吗?

当然有。如自己的听说读写译方面有问题,自己错,也按照你的错误来教,当然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错。或你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很不科学。如刚学了几个词汇就大抠语法,那些如“含有补足语的复合宾语从句”等的术语把个神仙都能吓坏,当然学生们难懂且毁了他们的自信。如英文有一万句话,但学了八句话就总复习和考试而浪费时间,停滞不前。如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某词汇的意思,就让学生大背特背,正确理解词义上是负值,时间利用率上当然也是负值。如生硬地用中文思维去套英语,培养出在中国式英语中游戏的学生,反之进而使得学生们在英语面前,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如很少让学生听地道英语发音而总玩纸上的无声文字游戏,学生们只能时时创造自己的英语发音,而正确发音也就根本听不懂。如没有教授好什么叫翻译,不怎么懂得鼓励学生看好的中文书来既学习知识又提高中文水平以便提高翻译水平,却满足于对英文话句意思的“基本知道”。如具有中坚意义的教材或进度不坚持,却去搞或不制止学生搞那些旁敲侧击的东西,学习至少照教材比简直是垃圾的辅助材料。而那些材料还可能是费钱费时费力的复印、打印或影印的;书的名字则多是美妙和吸引人至极,如什么辅导,什么必备,什么大全,什么攻略,什么对策,等等。

不一而足。自身英语水平低和教学法劣,教授不准甚至有误,让学生们做无用功太多而效率极差,是老师的问题。

这太让人揪心。人生的不幸可以分为好几种,但你想过没有,最大的不幸之一是摊上个破老师。我们当然要好好面对这个问题,要好好改进。但如何让我们的老师们更好,如何让我们的好老师更多,是个关系到民族命运的重大的问题。不过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句两句话所能,而作为学习者,你要做的,也许只是尽可能地去找个好老师。这对你可能很难,因为你通常无法鉴别,或无权选择。

还有些教方的非教师因素,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如老师太累,五个人的工作量短期甚至长期让两三个老师来完成。如老师当进修提高,校方却或小气蛮横拦路,或装糊涂永远不提好象没这码事等。其实从国家的角度,我们有许多好的法规和政策,只是向下不执行或在执行时候走了样。还有教育行政和教学评定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如教学设备落后、陈旧、短缺等,象桌椅破,教室黑。还有如教师职业不吸引人,钱少,劳累,责任还不小,好样的不爱当老师;反过来缺老师的时候找代课老师也只能差不多的就行,比较贫困和落后地方更是如此。还有如我们社会上的许多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所以满嘴错误和不会听说好象没关系。还有如放着好教材不用,却指定使用某教材,而这教材也许是所谓“选编”的,或是“试用”的。用这个教材绝对不是因为它好,只是因为这样某某人写过教材并被使用便可成为事实。事实后面有利益,而这利益可被一人或几人收入囊中。如你要问,这种利益难道是以牺牲成千上万或更多的学生为代价?那你多问几声,就自己知道答案了。

也是不一而足。教学体制或体系中有若干问题存在,其中有些是相当严重的和急待改进的,它们极大地影响高质量的教学。这些问题中有的解决起来要困难些,有的则很容易解决。

老师不好,一切全完。只有金鸡才能下金蛋,只有金蛋才能孵出金鸡。一个没有好老师的民族能有好前途吗?一个好样的不爱当老师的民族能有好老师吗?一个没有好老师的民族能有好学生吗?一个没有好学生的民族从哪里产生出好老师呢?

如果说民族的前途离你太远,那低水平的老师至少耽误甚至是坑害了你我的孩子,即便不是整个一代人。

好老师啊,你在哪里?

但你可以说有些老师的业务水平低、劣、臭,你可难说是他们没认真教课。中国的普通老师们,注意是站在课堂中上课的专职老师们,而不是学校和教育部门中不上课的行政官员和各种其他人员,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最清贫而仍然本分,最辛劳而却收入低廉的阶层了。教育的实施通过他们,教育体系中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长期以来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在他们的身上,也就是要求他们持续地更辛劳,更奉献,更非常人。所以要说老师们没认真,那很冤枉,至少你要好好定义什么是“认真”。

老师,您辛苦了。好老师啊,我要找您。

那怎么样让好老师多一些,让我们找他们不费劲那?答案当然是我们要努力,要关切,要做点什么在今天,而不是马月猴年。这些努力、关切和作为,应当是每个人的事情,包括社会、政府和教师自身。

可喜地看到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关注我们的教育了。这种关注和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值钱有关系;也许现在是教育太贵了,所以全社会,也就是人人都不得不关注?不管怎么说,教育越来越值钱是对的,这说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什么能比教育更重要和当比教育更值钱哪?

教育值钱意味着它需要多投入,意味着它贵,也意味着你要受教育得多花钱。

那社会关心教育,可以有各种形式,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些形式粗略分成行为的和钱财的。相帮不一定花钱,改进也不一定花钱,不过多数时候是要花钱的。所以除了你的不用花钱的爱心行为以外,有钱的个人和团体,多向教育捐点钱吧。可以向教育的各个环节相帮,当然包括学校、老师和学生。我们中国现有的帮助贫困孩子上学的爱心工程等,真是太好了,太人性化了,太感人了。还有那些捐钱办学校的人们,他们太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激了。请知,帮助一个人受教育,是对他/她最大的帮助;而对教育或受教育出力,就是在铸造民族的前途。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安乐、繁荣和发展,最决定性的因素是教育,那国民素质的提高,当然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消除对这种安乐、繁荣和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诸多不利因素。

比如现在商家的虚假宣传和广告多,百姓不能前去治理和处罚,但如果百姓素质高,识破它们,不理睬它们就是了,它们就多不起来了。再有比如高利或暴利现象存在并且成功,除了有时有垄断因素而外,很大程度上是百姓的素质不高,支持了这种高利或暴利,去买它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有的商家素质不高和不友好,我们用不着抱怨。不少商家不就公开而又公然地说其最高目的是利润嘛。我们对此虽然感觉不怎么舒服,可它至少在目前是合法的,尽管我们大可问问为什么这可以是合法和公然。如果有商家花言巧语和千方百计地要把你的腰包掏空的时候,如你受教育好,懂得甚至简单知道什么叫定价,什么是你的合理收入与支出比,什么是对方兜售的商品或服务在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中所应有的大致价值和价格,和清楚地知道你现在需要否,还清楚地知道你还有哪些支出需要加以考虑,如我们的消费者,也就是我们大众懂得了这些而就是不上当,那商务欺诈就无法大行其道。不管有的商家们如何甜蜜又激动地告诉你什么一分钱一分货,什么现代消费,什么至尊高贵,什么世界顶尖,什么时代潮流,或者反之,什么大出血大跳楼,如你懂得,你便可西湖般平静,泰山般沉稳,气死个人地按住口袋就是不掏钱。

你这种懂得、平静和沉稳是那里来的?不就是从受到的教育中来的吗?简单地说,不就是从教育吗?

当然我们的懂得、平静和沉稳,决不是不消费不花钱,该花的花多少都得花。只是当教育和医疗等变得越来越贵,收入,福利和保险,基本生活保障等却未能相应跟上,当你不得不有这些后顾之忧的时候,工薪阶层的你面对无论是哪位商家的竭力鼓惑,还是哪位朋友的面子劝说,都该保持清晰的头脑。这时候如有人讥讽你不敢消费和不会潇洒,你就全当没听见。反过来,我们也无心评价富人们的一掷千金。当你的钱多得买台钢琴有如买管牙膏时,你可客厅里弹一台,卧室里摆第二台,再买第三台给孩子拆着玩(假定你觉得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还送第四台给情人。对你来说,不管是这商品就当这么贵,还是商家把钢琴定价得贵,都不算非理性消费或上商家的当,咱不是有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