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监督制度创新
11586900000063

第63章 社会伦理道德建设(4)

人的任何交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前提下开展的,人际关系具有社会制约性。人际关系的状况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所决定。社会存在决定了人际交往双方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决定了交往的动机和内容。

而调节与控制人际关系的各种规范也无不是由社会存在决定,并结合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在社会转型期,引起人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的变革。

首先,随祉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权扩大了,人际竞争的环境推动着人际关系摆脱依附性,增强独立性,使人们从对单位的依附中解脱出来。

现代企业的发展。打破了人们的原有的封闭圈。打破了过去那种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打破了人际关系单调、死板的模式,使人之间的交往形式和手段多样化,内容丰富化。

其次,随着商品意识的增强,人们的自主、平等意识增强,等级观念开始弱化,干群之间、出身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工农之间,由于经济收入差别的填补和心理上的平衡感和政治上的平等意识开始上升,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促进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所有这些经济变革引起的变化,也促使人际关系发生了相应变化。

2.社会结构的调整。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导致中国发生了一场全面的社会转型。这一转型包含着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系列根本转变,如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社会分配关系上,社会阶层结构上、社会功能结构上、城乡结构上、社会政治与公共生活上、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上等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使我国社会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转型、从同质单一社会到异质多样性社会的转型、从伦理社会到法理社会的转型。这些转型决定了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分化,社会阶层重新组合,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成员的异质性显著提高,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一系列的影响,也引起了人际关系相应的变化。

3.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经济发生变化的同时,包括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社会由政治取向向经济取向的转变,唤起了人们的物质欲望,而可分配物质资源的短缺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变化使人们的务实性及利益追求的理性主义被凸显出来。

一些人将对理想的追求变为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逐,一些人开始用工具性的观点看待人与人的关系。功利成为目的,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成为当今比较明显的文化变迁。

一些人越来越关心世俗生活,越来越关心物质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社会日益被物欲文化所笼罩。这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社会文化变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首先,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仁”、“礼”作为其核心内容的。其伦理思想体系,虽然存在着各种不合理、非科学的说教,但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主体倾向是积极向上、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并推动了民族自我的不断超越和发展。正是儒家文化传统提倡的道德,才使中华民族特别注重爱国、爱民、爱家、忠勇、勤劳、信义、坚强、真诚、礼让等美德,讲究民族的团结和睦与民族的平等互助。儒家道德对中华民族心理的形成和民族素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长期沉淀的结果,源远流长,意义深远,是我们民族精神存在的基本范式。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文化发展的接续关系也是不能割断的。

传统文化中无论是有积极意义的还是有消极成分的因素,共同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影响着国民的性格倾向,进而也影响着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其次,是西方文化的渗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同世界进行经济交往、引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引入了国外的文化,尤其是欧美国家文化。西方社会文化中的平等、权利本位、自由意志、公平竞争、契约神圣、法律约束,个人主义等价值体系和观念形态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发生冲突进而融合,日益渗透于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中国人现实的人际交往也表现得十分显著,如,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注重等价交换,注重竞争,忽视人情,人际冷漠等。

4.需求、动机、价值观的转变。

所谓动机就是指引、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行动方向都是由一定动机所驱使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没有强烈的欲望或需要,个体的动机也就无从产生。人们的需要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因为它是由社会条件和客观环境所决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经济利益成为社会价值的中心,唤起了人们的物质欲望。物质利益成为人们行为的重要或首要内驱力,决定着人们的交往价值观及交往动机,对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端正交往动机不但可以调节、控制人际关系的态势,而且还可以引导人际关系从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的飞跃,促进入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所谓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也就是绿色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能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政治学理论上说,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从这一视角看,也可以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学科。这是从正向说的。从反向来说,社会学则是研究如何减少不和谐因素,把不和谐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的学问。从实践上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即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具体的条件和机制。

就人际关系方面看,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必须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

这主要是通过人的社会化机制,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通过不断的继续社会化,使社会成员能够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以自己的合法劳动从社会获取应得的一份利益,从而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通过社会化的主要手段,把社会成员培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员,以适应现代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九点:

1.守法——必备的道德品质。

守法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公民不仅要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还要转化为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法律和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德是制定法律的重要思想基础。道德和法律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守法”列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守法,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生活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本;守法,推动着我们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又推动着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这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辩证法。

2.明礼——做人的起点。

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文明礼貌已经成为投资环境和国家、集体形象的一个重要部分。文明礼貌表现的不仅是个人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社会、集体的文明程度。“明礼”,需要强化人们讲文明礼貌的自觉意识,进而培养和完善公民的道德人格;“明礼”,需要自觉行动,从一言一行开始,从领导做起,从大人做起;“明礼”,还需要加强宣导管理,完善的社会管理,有力的宣传、指导,是形成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重要保证。

3.诚信——道德建设的根本。

诚信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我们党要求实事求是,这就是要讲诚信。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无诚则无德,无信则事难成。失信于人,不能为人,更不能成事。市场规则的核心就是诚信,现代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诚信经济。从国家来说,诚信程度如何是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部分,又是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尺度。从企业来说,坑蒙拐骗的企业是难以维持长久的。所以,我们应当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让有不良行为纪录的个人和企业付出代价,才能使守信的人和企业不吃亏,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出诚信的社会氛围。

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要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誉档案,对企业的纳税状况、守法状况、财务管理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鼓励,不守信者受惩罚。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和事,严禁有不诚信记录者担任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对不守信用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建立健全任用干部的道德考评机制。要在全社会建立讲诚信的风气,各级领导首先要做讲诚信的领导。正人先正己,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诚信教育不只是对百姓进行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民,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的风气。

4.团结——共同利益的基础。

强化“共同利益”意识是引导人们珍惜团结规范的根本。团结作为群体道德要求,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显著标志。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对于团结,这一项重要的群体道德规范,也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必然要求。团结作为个体道德品质规范,是个人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为人立身要正,处事坚守正道,胸怀大度,中正不偏,使人际关系保持在一种正义的团结、和谐的状态。当人的道德觉悟从规范型水平向素质型水平转化,当把团结的规范转化成自身稳定的品德特征时,就会使团结成为一种自律。团结道德规范更集中适用于政治道德领域。我们党把加强团结、维护统一看作是党的生命。要求党员干部顾全大局,反对个人主义,相互尊重,相互协作,遵守纪律,求同存异,毛泽东曾经指出,从团结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或叫做立场。团结,不仅是做人处事的一种基本道德能力,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也是政治道德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净化社会道德环境,都要以高尚的道德为基础。而团结则是最基本最基础的道德规范,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搞好了,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道德风气才能树立起来。

5.友善——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

人生在世,需要以良好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能够宽容、谅解、理解别人,以真诚的努力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友谊。我们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动员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创造这样一个人人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每个公民都以友善的态度与同事相处、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6.勤俭——人格完美之道。

勤俭是一种美德。个人、家庭、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珍惜劳动人民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这种创造的成果积累得越多,社会就越发展、越进步、越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节流(俭)和开源(勤)都是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勤俭作为一种品德的意义就在这里。勤俭是传统,勤俭是美德。努力实践它,我们不仅可以在勤俭中走向富裕,而且可以在勤俭中使人格日臻完美。

7.自强——不懈的道德追求。

自强精神的可贵,在于拼搏奋斗。自强是自立的前提,不自强无以自立,自立是奉献的前提,不自立何谈奉献;自强的道德规范蕴含着与时俱进精神,因为只有不断地革故鼎新,应时以变,才能步人更高的境界;自强者强,自强者胜,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而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自强与成功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自强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有志者事竞成;自强是一种坚忍,当遭遇冷落时能泰然处之,当穷困潦倒时能雄心不泯,当受到误解时能心平气和;自强的力量之源在于理想,一个人的成功与明确的目标紧密相连,只要百折不挠、脚踏实地向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千千万万个自强者形成之日,就是祖国强盛之时。

8.敬业——事业成功的支点。

敬业,就是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敬业精神之所以重要,就在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依靠它。社会的进步、每一项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凝结着敬业精神的光辉。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实现人生奋斗价值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发扬敬业精神,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倡导敬业精神必须对渎职行为、劣质产品、黑心工程等丑恶现象进行打击,形成浊气下降,正气上升的敬业氛围,促进爱岗敬业精神的光大。

9.奉献——崇高的道德境界。

奉献是高尚的美德。一个人对社会的创造和他的所得之间的差额,就是他的奉献。这种差额越大,奉献就越大;差额越小,奉献就越小;差额是零,奉献就是零;差额是负数,就是索取。奉献的积累,对于财富的积累、文明的积累、社会生产力的积累至关重要。积累越多,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速度就越快,越能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这就是奉献。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者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随着为人民服务道德观的普遍确立,必将使奉献者队伍不断壮大,奉献美德必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的伦理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