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蒙古帝国
1191100000021

第21章 灭金国 (2)

接替景祖节度使职位的,是他的儿子金世祖(1074—1092在位),生女真在他的治下“变弱为强……基业自此大矣!”接替世祖节度使职位的,是他的弟弟金肃宗(1092—1094年在位),肃宗“尤知辽人国政人情”。在金肃宗去世后,节度使一直由金穆宗担任(1094—1103年在位)。在金穆宗治下,生女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甲兵,并统一了各部落的号令牌子。

从景祖到穆宗,经过两代人四个族主约五十年左右的统治,女真结束了散乱分离的局面,各部听从统一的号令。女真从此真正兴盛起来。

在金康宗时期(1103—1113年在位),高丽曾“以兵数万来攻”,结果却被女真击败,表明女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康宗去世两年后,即公元1115年,他的弟弟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

3.十年灭辽

完颜阿骨打(1068—1123年)是金世祖的第二个儿子。根据《金史》记载,在阿骨打出生之前,“有五色云气屡出东方”。阿骨打自幼举止端重,气力过人,深得金世祖喜爱。在他还不到十岁的时候,世祖已从他身上看到女真的未来,惊喜地说:“此儿长大,吾复何忧!”待阿骨打长大之后,金世祖曾郑重交代其弟穆宗:“惟此子足了契丹事。”

阿骨打显然十分重视荣誉。有一位辽国官员想赠他一副铠甲,但是他没有接受,他认为披着别人的铠甲而战,战胜的荣誉会被归于别人所赠的铠甲。

与成吉思汗不同,阿骨打从不滥杀,因为他认为“财者,人所致也”,即财富是人生产出来的。因此,在看到百姓因拖欠赋税而卖儿卖女的惨况时,他向兄长康宗提议减免了三年的赋税。他所说的名言“骨肉之爱,人心所同”,使远近百姓“闻者感泣”。

在女真人逐渐走向强大的同时,辽国却陷于内外交困之中。来自西夏和宋朝的威胁,使其不断增加军备开支,因无法忍受其横征暴敛,许多地区都爆发了起义或叛乱。在某种程度上,女真人对辽国的反叛,也是因为辽国“使者贪纵,征索无艺,公私厌苦之”。

由于辽国皇帝政才平庸、偏信奸臣、好色酗酒,这种内忧外患的交困局面越来越严重。公元1114年6月,完颜阿骨打决定征讨辽国,让属下“备冲要,建城堡,修戎器,以听后命”。然后,他派官员前去辽国索要女真叛将,实际上是去观察辽国形势。在得知辽国刚刚开始作防范时,他对左右诸将说:“辽人知我将举兵,集诸路军备我,我必先发制之,无为人制。”

在这一年的9月,阿骨打正式征讨辽国,一个月后就攻破了宁江州(今吉林省

扶余县)。女真人攻打宁江州的时候,辽国天祚皇帝(1101—1125年在位)还在庆州(今吉林省珲春)射鹿,得知消息后竟然“略不介意”,随意调兵遣将予以应对。阿骨打则乘胜降服了原先归附辽国的其他女真部的兵将。11月,阿骨打又以一万兵力大胜辽国十万兵力。

公元1115年正月,阿骨打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金。辽国局势自此急转直下。次月,饶州、渤海(熟女真)、古欲等地反叛,其首脑自称大王。9月,女真攻陷黄龙府(吉林省农安县)。10月,辽国耶律张奴阴谋反叛。12月,辽国锦州刺史耶律术者叛变。同月,阿骨打以两万兵马大败辽天祚帝亲率的数十万大军,“辽师败绩,死者相属百余里”,缴获辽军物资及马牛多得无法用数字计算。金国赢得这场大决战之后,“四方来降者众”。[1]

在经过十年的征战之后,公元1125年,金国消灭了辽国。阿骨打没有亲眼看到辽国的灭亡,但他早已洞悉辽国的弱点。在以一万兵力对抗辽国骑兵二十万、步兵七万时,阿骨打曾如此告诫手下将士:“辽兵心贰而情怯,虽多不足畏。”即辽国士兵怀有二心,而且胆量怯懦,虽然人多却不足为虑。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两百年后,元朝脱脱等人在编修《金史》时,也曾感叹道,金国军力之所以日趋疲弱,是因为“(金国)自患其宗族国人之多,积其猜疑,卒自戕贼,遂致强本刊落,醇风锲薄,将帅携离,兵士骄惰。迄其亡也……向之所谓志一而力齐者,不见可恃之势焉”。他们将金国败亡的原因归于其内部诸势力之间的猜忌和自相残杀。[2]

[1]《辽史》卷二十八,《天祚皇帝本纪二》;《金史》卷二,《太祖本纪》。

[2]《金史》卷四十四,《兵志》。

4.三国困境

随着辽国被金国所取代,原先困扰着辽国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与宋朝和西夏的关系,摆在了金国皇帝的面前。宋朝与西夏也面临着同样的外交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三国间的外交关系问题决定了辽国的灭亡,同样也是这个问题,决定着西夏、金、南宋三国家一百年之后的生死。

在推翻辽国统治的过程中,宋朝与金国曾有过短暂的联盟。

公元1117年12月,宋朝派登州(今山东半岛)防御使马政给完颜阿骨打带去国书,内容大概是:太阳出来的东方之地,诞生了圣人。听说征伐辽国,多次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如果将来消灭了辽国以后,希望将五代时陷入契丹的汉民地区——幽云十六州——还给鄙国。

第二年,金国派使者回访宋朝,并呈上国书说:“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但是,金国不同意将幽云十六州无条件归还宋朝,认为应该“得者有之”,即谁攻占了这些地方就归谁占有。

两国都比较恪守联盟承诺。公元1123年夏4月,金国将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归还宋朝,作为回报,宋朝则支付金国一定数额的岁币作为几州的代租钱。不过,在将燕京归还宋朝之前,“燕之职官、富民、金帛、子女先为金人尽掠而去”。[1]

同年8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去世,其弟吴乞买即位,是为金太宗(1123—1135年在位)。11月,金国再将朔州(今山西朔州)、武州(今山西大同)交归宋朝所有。虽然有大臣请求金太宗不要将此二州交换宋朝,但是太宗说:“是违先帝

[1]《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纪四》。

(阿骨打)之命也,其速与之。”[1]

在这一年的农历12月,金太宗派官员至宋廷祝贺新年。次年正月某日,宋徽宗为悼念阿骨打而停止朝会,还派一位四品官员前往金国吊祭。两国似乎十分享受这种和谐互利的外交关系。

然而,在金国俘获辽国天祚皇帝之后,宋金之间的联盟关系很快瓦解。掌握主动权的金国率先挑起战事。

公元1125年10月,金太宗号令各路将领讨伐宋朝,迅速夺回了燕京、涿州等州。两年后,金国俘虏了宋朝徽宗、钦宗二帝。北宋时代结束,宋廷迁都杭州,南宋时代开始(1127—1279年)。

金太宗本想一鼓作气拿下江南,但是,考虑到中原地区秩序不稳、百废待兴,而且南下战事的推进也不顺利,屡败于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韩世忠等人统辖的军队,他决定先稳住中原地区,来日再图江南。公元1142年,在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害之后,南宋接受屈辱性的条件与金国达成了和约。

金国之所以能够消灭北宋,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利用了汉人的攻城技术。比如,在攻打太原的过程中,金国军队动用了30架抛石机,50辆用生牛皮和铁皮覆盖的车,用于将军队运到壕沟。在攻打北宋都城开封时,金国军队动用了无数可移动的、高过城墙的耧车,这些耧车用于向城中发射燃烧弹。

最具有戏剧性的事件是,在12世纪6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期,南宋与金国各出现了一位明君,使两国国力维持了一种均势。作为这种均势的结果,两国多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更大规模的冲突终究没有避免,而且被蒙古人所利用。

南宋出现的明君是宋孝宗(1162—1189年在位),金国出现的明君是金世宗

[1]《金史》卷三,《太宗本纪》。(1161—1189年在位)。两位明君的即位与退位的时间几乎完全相同。

宋金两国的史官对各自的明君都青睐有加。《宋史》中的宋孝宗赵昚出生之时“红光满室,如日正中”。《金史》中的金世宗完颜雍“胸前有七子如北斗形”,“一日方寝,有红光照室,及黄龙见寝室上”,在其即皇帝位的前一月,“复有云来自西,黄龙见云中”,在其即位之日,“(吉)庆云见”。[1]

两位明君的即位方式也颇为另类。宋孝宗由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禅位而登大宝,金世宗则是推翻海陵王完颜亮(1149—1161年在位)的帝位被拥立为帝。[2]

宋孝宗登基之后不到三个月,就“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是夜,地震,大风拔木”。与此同时,他提拔主战派代表张浚为少傅、江淮宣抚使,将其封为魏国公。再三个月之后,又授予岳飞之孙六人为官。他一方面整顿吏治、任贤用能、压缩行政开支,另一方面又积极赈济灾民、安抚江北归来的忠义军,并提高将士因战伤亡的体恤标准。这些施政举措极大地振奋了士气和民心。

金世宗登基之后也是勤于政事。他告诫宰相要“进贤退不肖”,即提拔贤臣、辞退无能臣子,并确定了官员考核标准,将官员分为廉能(廉洁能干)、污滥(贪污冗滥)、不职(不称职)三等,或降或升或罚或赏;又敦促群臣“有言即言,毋缄默以自便”;同时还减轻赋税和徭役,积极安抚流民,“(流民)流散逐食,甚可矜恤”,“并令归业,及时农种”。这些善政使其获得“小尧舜”的美誉。

在宋孝宗和金世宗当政的初期,两国还经常爆发有边境冲突,在公元1165年签署和平协议之后,两国边境有40年烽烟未起。

[1]《宋史》与《金史》都是元代脱脱等人依据两国国史编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