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蒙古帝国
1191100000023

第23章 平南宋 (1)

1.唇亡齿寒

对于南宋的命运,金哀宗早有预言。

公元1233年8月某日,在其自缢前约5个月,哀宗完颜守绪悲愤地说道:“(蒙古)已经灭了四十个国家,几年前轮到了西夏,西夏灭亡了又轮到了我国,我国灭亡了就必然要轮到宋国。正所谓唇亡齿寒,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这番话的听者是曾主管蔡州军务的皇族阿虎带。两个月前,哀宗已从南京(今开封)逃到蔡州。尽管知道金国大势已去,他仍不愿意束手待毙。由于连年的战争,蔡州临近州县已经长久荒废播种,存粮很少。他正要派阿虎带去宋朝筹借粮饷,准备与围攻的蒙古军长久周旋。

哀宗接着对阿虎带说:“如果宋国与我国联合,所有对我国有利的事情,必然也对宋国有利。你可以把这个道理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阿虎带将这些话带到了南宋,却没从南宋带回一粒粮食。

南宋并非没有粮食。就在8月,宋理宗(1224—1264年在位)还下诏让江淮制司调拨一百万石米麦救济归附的军民。南宋有的是对金国的刻骨仇恨:自金太宗入

112蒙古帝国

侵北宋,致宋廷以“靖康之耻”、淮北沦丧以来,此国仇家恨已经持续百年,虽在宋孝宗治下蛰伏有年,但是,一旦感觉到有机可乘,宋廷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报复。

金哀宗对这种仇恨并非不知。

正是为了减少来自南宋的威胁,哀宗继承皇位后的第3个月,即公元1224年3月,就派官员李唐英去滁州(今属安徽)与南宋通好。可是,南宋官员讨论了十几日后,“和事竟不成”。6月,又派官员到淮河岸边的光州(今河南潢川),告谕金宋边界的军民再也不会南伐。而后宋军对金国攻势有所收敛。[1]

至少从金国国史资料上看,金哀宗对两国和好颇有诚意。公元1225年10月,他曾对官员们说:“如果真能与宋国和好,让我的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你们还想对宋国用兵吗?你们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然而,哀宗的觉醒已为时过晚。就在他说这番话的10月份,在曾诏谕边民再不会南伐的光州,金军与宋军展开了一场厮杀,金军“获马数千,杀人千余而还”。

哀宗显然低估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尤其低估了南宋对金国的仇恨。

事实上,宋金两国在13世纪初——蒙古入侵前夕——的首场战争,就是由南宋挑起的,时间是在公元1205年3月。南宋之所以主动挑起战事,是因为看到金国多难:旱灾、洪灾、蝗灾等天灾不断,因民族矛盾激化而内乱频仍。宋军在当月攻入了金国的秦川(今秦岭以北)。这场战争结束了两国自1164年达成和议以来保持了四十年的和平关系。之后,在同年的5月、9月和11月,南宋又多次入侵金国郡县。

公元1206年正月,金章宗正式作出回应,他谴责南宋撕毁了42年前达成的和议。宣宗或许根本没有认识到,两国对和议的理解完全不同。对于金国来说,这份和议当然是公平并且合适的;然而对于南宋来说,这份和议不仅不公平,而且还意

[1]《金史》卷六十二,《交聘表下》;卷十七,《哀宗本纪上》。

味着奇耻大辱。因为根据这项和议,南宋除了要向金国缴纳若干岁币之外,南宋皇帝还要对金国皇帝称“侄”。

毫无疑问,金章宗不会觉得这种称呼有何不妥,实际上,他正是以“叔辈”自居而对南宋进行谴责:“大定初年(指公元1164年),世宗皇帝答应宋朝世代为侄国……近来群臣多次说你国背叛了盟约,朕考虑两国和好的时间已经很长,因此委曲涵容。可能侄宋皇帝对此了解得不够详细。若是仍然像以前那样侵犯不停,朕的臣下或许又有话说……”

金章宗说这番话的时候是38岁,被他称为“侄宋皇帝”的宋宁宗赵括,同样也是38岁。我们不难理解后者在听到这番话时的心情。正是在这个羞辱性称谓的刺激下,4个月之后,宋宁宗“以伐金告于天地、宗庙、社稷”。

当然,金世宗——宣宗的爷爷——也不太可能认识到,他在公元1164年与南宋达成的和约,虽然使金国继续获得可观的财政收入,并且享有外交关系上的优越性,然而从长期来说却并非金国之福。原因在于,要确保在内容上明显不公平的和约具有长期效力,金国必须在国力对比上长期占有绝对优势,而金国事实上只具有相对优势,因此,一旦其内政外交出现任何问题,都会被南宋认为是翻盘的机会,从而进行军事上的试探。

而金世宗效仿的是他的叔公金太宗。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在公元1125年10月,辽国灭亡之后,金太宗号令诸将伐宋。1126年正月,金兵围困宋朝都城汴京(今开封)。根据两国达成的和议:宋朝同意割让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今属河北)之地;同意每年上贡白银30万两、绢30万匹、铜钱100万贯;两国约为伯侄关系,金国为伯,宋朝为侄。[1]

[1]《金史》卷六十,《交聘表上》。

对宋廷而言,签署这种和约实属无奈,是权宜之计,并非甘心臣服于金国。汴京之围解除后仅一个月,宋将姚平仲就率40万大军对金进行了反扑,虽然最终兵败,但足以反映出这种和约的脆弱性。在南宋时代的初期,公元1126年签署的这份和约起到了刺激军心的作用,使南宋得以抵挡金国一波接一波的攻势。

需要指出的是,与公元1126年的和约相比,在1164年的和约中,宋廷的地位已相对有所提高,因为金国已由“伯”降为“叔”,而且岁币数量也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国实力在相对下降。

公元1206年5月,宋宁宗下诏伐金之后,宋金两国交战了两年,结果证明南宋军力仍处弱势。1208年11月,两国又签署了一份和约,其内容基本与公元1126年那份和约相同。毫无疑问,这对南宋来说是难以忍受的耻辱。

金章宗完颜璟肯定不会想到,正是这份在他看来很“公平的”和约,会使金哀宗在关键时候找不到盟友。

南宋一直希望有机会扭转局面,蒙古帝国的出现似乎是一个机会。

最迟在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大军初胜西夏之后,南宋已经注意到这股来自北方的力量。四年之后再听到西夏大败的消息后,南宋朝廷已经感受到蒙古人的威胁,并命令边境诸军帅臣进行戒备。不过,对于此时的南宋朝廷而言,来自金国与西夏的威胁,远比蒙古的威胁来得现实,蒙古对金国和西夏的入侵,也更像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1211年,在得知金国首都中都被围困的消息后,南宋开始考虑如何与蒙古联合以报世仇。

在与蒙古正式结成同盟之前,南宋利用前者入侵金国的机会,从公元1214年开始重新对其世仇发动攻势,企图夺回淮河以北以及陕西等路的失地,但是,宋军的进展并不顺利,与金军交战往往是败多胜少。

对于宋金两国间的恩怨嫌隙,成吉思汗自然知之甚详。公元1214年1月,蒙古曾派三名特使赴濠州(今安徽凤阳),试图与南宋联合夹攻金国,但是遭到当地守将的拒绝。随着蒙古军声势日益浩大,南宋朝廷也越来越希望与蒙古结盟。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葛不罕出使南宋。[1]三年后,南宋派苟梦玉出使蒙古。

成吉思汗对与南宋结盟抱有很高期待,他在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番话即是:

“金国的精兵驻守潼关,以南面的群山和北面的大河为天堑,难以迅速攻破。如果能向宋国借道,以宋金之间的世仇来看,一定能答应我们的要求,让我们的军队借道唐州(山西临汾)、邓州(位于河南西南),直捣大梁(即金国的南京,今河南开封)。金国陷入危机之中,必然会从潼关调兵。然而,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都必定疲劳困乏,即便他们的兵马能赶到,也不会有战斗力,打败他们是一定的。”[2]

窝阔台让弟弟托雷具体实践了父亲的遗言。公元1231年5月,托雷率军从凤翔渡过渭水,然后经宝鸡穿过小潼关,准备从那里朝金国的南京(今开封)进军。他派特使前去南宋州郡借道过兵,同时约请一起出兵攻打金国。然而,或许是担心蒙古军对自己不利,或许是因为与临安存在矛盾,或许与金国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许是蒙古特使过于粗鲁无礼,总之,南宋地方将官把托雷的特使杀掉了。

托雷得知消息后大怒,他说:“他们以前还派苟梦玉前来通好,怎么这么快就食言背盟了呢?”于是分兵攻打南宋的一些城堡,长驱直入到达汉中(陕西西南部),并进而袭击四川,在攻陷了阆州(今四川阆中)之后才返回。

这是蒙古军与南宋军第一次交锋,也是蒙古入侵南宋的一次预演。毫无疑问,南宋官员斩杀蒙古特使一事,加深了蒙古对南宋的敌意。不过,为了得到南宋朝廷

[1]《新元史》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四十。

[2]《元史》卷一,《太祖本纪》。

的支持,蒙古人将这种敌意压制了下来。

至少在公元1232年12月之前,蒙古与宋朝达成了盟约,因为正是在这个月,宋蒙军队联合攻打了南京(今开封)。次年5月,南宋军队(很可能有蒙古军参与)攻克了邓州,3个月后又攻克了唐州。

正是在唐州沦陷的这个月,身在蔡州的金哀宗派阿虎带去南宋借粮。从史料的记载上看,在阿虎带出发之前,哀宗尚未得到唐州沦陷的消息,他得到的是另一个让他担心的情报:蒙古派了特使王楫去了南宋,而后宋廷还派了军队护送王楫回国。

但哀宗不知道的是,王楫去南宋主要是办两件事,其一是商量合攻蔡州,其二也是向南宋借粮。3个月后,在荆鄂都统孟珙的押送下,30万石军粮送到围攻蔡州的蒙古军中。孟珙还率2万兵马与蒙古军合攻蔡州城。次年正月,蔡州城被攻破。据投降宋军的人说,彼时蔡州已断粮3个月,马靴破鼓都被煮烂吃了,“且听凭老弱互食,诸军日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又往往斩败军全队,拘其肉以食。”[1]

诚如金哀宗所言:唇亡齿寒。在西夏和金国灭亡之后,南宋距离亡国之日也不远了。

2.太祖之忧

在《宋史》的记载中,宋朝的创立过程,与后周——被宋朝取代的国家——的创立过程并无本质的区别,都是国中大将推翻前朝皇帝宝座,然后另立国号,两者

[1]《宋史》卷四百一十二,《孟珙列传》。

惟一的区别是,后周太祖郭威攻入了开封,杀掉了后汉皇帝刘承祐,用武力的方式终结了后汉的统治,而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天下的方式则相对和平:

公元959年6月,后周世宗柴荣(921—959年)去世,他的第四个儿子柴宗训即位,是为恭帝。由于恭帝即位时只有7岁,因此国政由宰相范质等人把持。960年正月某日,北汉勾结契丹入侵后周,归德军(今河南商丘)节度使赵匡胤授命出兵抵抗。数日后,大军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扎营。

次日黎明时分,赵匡胤被众将士拥立为天子。在与众将约法三章(不得侵犯后周皇室、公卿及朝廷府库)之后,赵匡胤率军进入后周国都开封。宰相范质等人很快就表示臣服,而后恭帝在禅让诏书上盖上了玉玺。于是,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宋”,并封恭帝为郑王,封恭帝之母符后为周太后。

当上皇帝后不久,宋太祖担心武将反叛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使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很快就采取措施夺取武将兵权。

乾德(公元963—968年)初年某日,宋太祖趁晚朝与石守信等人一起饮酒,酒酣之时,太祖感叹地说道:“如果没有你们,我就没有现在的地位。但是,我当了皇帝却远不如当节度使快乐,我整个晚上未曾安枕而卧过。”

石守信等人赶忙磕头问道:“现在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别的念头呢?陛下何出此言呢?”

宋太祖说道:“人谁不愿意富贵,一旦有人把黄袍披在你的身上,虽然你不愿意当皇帝,可你推脱得了吗?”

石守信等人谢罪道:“臣下愚钝,没有考虑到这些,希望陛下怜悯我们。”

宋太祖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你们不如多积累金钱、购买田宅留给子孙,欣赏歌童舞女以享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拜谢道:“陛下想到这些,真可谓恩重如山啊!”

次日,石守信等人都纷纷称病,请求解除兵权,皇帝依从了他们,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让他们以散官回家。

这就是《宋史·石守信列传》篇中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1]在此之后,宋太祖逐渐收回了地方将领的兵权,建立了独具宋朝特色的兵制。

根据《宋史·兵制》篇记载,宋朝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种。其中,禁军是皇帝的卫兵,其职能是“守京师,备远征”;厢军是各州的镇兵,其职能是从事劳役;乡兵的职责是防守本地。代表宋朝军事实力的、在前线打仗的主要是禁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