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蒙古帝国
1191100000034

第34章 失败的征伐 (2)

公元1281年5月3日,东路军从高丽合浦出发,并于月底袭击了对马岛和一歧岛。原先计划是,东路军与江南军与6月15日在一歧岛汇合,然后再进行下一轮攻击。但是,立功心切的东路军没有依原计划行事,而是在6月初朝博多湾进军。由于有石墙的阻碍,东路军无法登陆,于是,他们占领了滋贺岛。

日军勇敢地进行了反击。他们利用小船追击元军战船,并通过堤道展开了攻击。竹崎季长再次参与战斗,这一次,他是作为肥后国的前锋出战。最终,在6月15日之前,东路军放弃了滋贺岛,退兵至一歧岛。

江南军方面也出师不利。军队尚未出发,主帅阿剌罕就病了,结果,阿剌海任命阿塔海总领军事。

而阵前换帅乃兵家大忌,它意味着将帅之间、将领之间的固有关系被改变。新上任的主帅自然会偏向他以前亲自指挥的军队,因而会让指挥其他军队的将领感到不快,激化原先就存在的嫌隙,进而影响到战局。

军队于6月中旬从庆元(今宁波)、定海启航,直到7月才与东路军在平户岛会合,会师后前往博多湾。7月底,征日大军抵达肥前国附近的高岛,他们在这里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交战。

据日本史料记载,7月30日夜晚,正当元军要发起最后攻势之时,又一场飓风袭击了博多湾。绝大部分元军船只都被巨浪打翻,死于飓风的士卒不计其数。而元军将领之间的矛盾,也在这个时候被激化。

在遭遇飓风袭击之后,元军将领本仍想讨论攻伐之事,但是,万户侯万德彪、招讨王国佐、水手总管陆文政等人不听指挥,各自逃命而去。右丞范文虎等诸将也各自“择好船乘之,弃士卒十余万于山下(五龙山)”。8月7日,这批被丢弃的士卒遭到日本军队的袭击,“尽死”,余下两三万人被日军掳走。两天后,被掳走的这两三万人到达八角岛,日军在这里杀死了全部的蒙古人、高丽人和汉人,只留下南宋新附军的性命,日军认为新附军是“唐人”,所以“不杀之而奴之”。[1]

明代宋濂等人认为,元军将领之所以弃军逃命,是因为他们“议事不相下”,即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据《元史》载,被丢弃的10万元军,只逃回来三个人。而据日本史料,元军损失了69%到90%左右,总计超过10万人死亡。由于这年是俊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所以,日本史称这场战役为“弘安之役”。

日军将这次胜利再次归功于“神风”。实际上,与“天灾”相比,征日军队更是败于“人祸”,比如,忽必烈明知将帅不和,却不作相应调整,过于相信军队战斗力,而征日军队的成分也过于复杂,被征服的高丽军、汉人军及南宋新附军都有异心,不可能死心塌地为蒙古人卖命。

[1]汉人和新附军分别指的是金人和南宋降兵,这是站在元朝立场上的称呼。“唐人”则是当时日本人对原南宋子民的称呼。

3.流产的征伐

忽必烈并未因此而放弃征日。

“弘安之役”惨败后的第二个月,即公元1281年10月,元朝在高丽金州等处设置镇边万户府,以印侯为镇边万户,并赐予虎符以官印,以张舜龙为宣武将军,担任镇边管军总管,“以控制日本。”[1]次月,忽必烈下诏,命令回国比较晚的征日军队分别戍守沿海地区。

公元1282年7月,高丽国王王賰主动向岳父忽必烈提出,要自行制造战船150艘,帮助元朝征讨日本。两个月后,忽必烈命令平滦、高丽、耽罗以及扬州、隆兴、泉州共制造大小船只3000艘。

11月,忽必烈听从中书省大臣的建议,在长江以北的重罪犯人中,“除谋反大逆,杀祖父母、父母,妻杀夫,奴杀主,因奸杀夫并正典刑外”,将其余重罪犯集中到扬州,把他们充实到江南征日军中。

12月,忽必烈将范文虎等人管辖的300艘战船交给阿剌海统领,并再次任命阿剌海为征东行省丞相,任命高丽国王王賰为左丞相,同时下令枢密院召集军官谋划征东事宜。

公元1283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准备征讨日本的军粮,“令高丽国备二十万石”,并从五卫军中抽调两万人以征讨日本。五卫军是忽必烈设置的侍卫亲军,由亲军都指挥使统辖。“五卫”象征着东南西北中五方。[2]除此之外,忽必烈还“命右丞阇里帖木儿及万户三十五人、蒙古军习舟师者二千人、探马赤万人、习水战者五百人征日本”。4月,忽必烈下令将大都所造回回炮,以及回回炮匠张林等人交付征东行省,

[1]郑麟趾:《高丽史》卷二十九,《世家》第二十九。

[2]《元史》卷九十九,《兵志二》。

并向元军和高丽军拨付衣甲等装备。

但是,第三次东征日本的计划进展并不顺利。无论是在元朝,还是在高丽,民间反对再次东征的呼声越来越高。

公元1283年5月,御史中丞崔彧上奏说:“江南盗贼相继而起,皆缘拘水手、造海船,民不聊生,日本之役,宜姑止之。江南四省应办军需,宜量民力,勿强以土产所无,凡给物价及民者必以实。召募水手,当从所欲。伺民之气稍苏,我之力粗备,三二年复东征未晚。”[1]

淮西宣慰使、西夏降将之后昂吉儿上奏说:“臣闻兵以气为主,而上下同欲者胜。比者连事外夷,三军屡衄,不足以言气。海内骚然,一遇调发,上下愁怨,非所谓同欲也。请罢兵息民。”[2]

忽必烈没有听从崔彧和昂吉儿的建议。然而,局势的发展越来越证明东征是不明智的。

公元1283年6月,因为对东征带来的沉重负担不满,元朝民间动乱不止,江南一带的起义频频发生。蒙古地方军官请求增兵以镇压内乱。高丽的人民也不断起来反抗元军的占领。两个月后,浙西道宣慰使史弼上奏说,最近因制造征日船只而在民间征税,百姓对此感到困苦,建议皇帝采取宽舒民怨的政策。

为了控制日益扩大的内乱,忽必烈被迫下诏,命令各地放缓制造征讨日本船只的速度,将所扣留的商船都全数返还。而后,征讨日本事宜虽屡次提上日程,但每次都因众臣反对、民怨不止而搁置。

既然军事手段短期难以实施,忽必烈再次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迫使日本称臣。因为知道日本崇尚佛教,皇帝派遣了南海补陀寺僧人如智等人携带国书出使日本。然

[1]《元史》卷十二,《世祖本纪九》。

[2]《新元史》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五十八。

而,因为在海上遭遇了飓风,如智等人不得不返回。

公元1284年,忽必烈再命如智及江西参知政事王积翁出使日本。但是,因为王积翁虐待船工,他在半路之上被水手杀掉。这次出使也以失败告终。

公元1285年,礼部尚书刘宣上奏说,日本与大陆隔着万里海洋,出师征讨“实为履险”,即便不会遇上飓风,能够顺利抵达彼岸,可是,“倭人徒众猥多,彼兵四集,我师无援,万一不利,欲发救兵,其能飞渡耶?”[1]刘宣还说,三四年来,湖广、江西一带,船只制造和军需粮运之事已使“官民大扰”,广东一带群盗并起,如果不停止征讨日本的计划,“安危系焉!”

刘宣的上奏打动了忽必烈。公元1286年正月,忽必烈“以日本孤远岛夷,重困民力”为由,下诏停止征讨日本,命令有关官员遣散所雇民船。而后又诏谕官民说,日本没有侵犯我朝,现在交趾国(今越南)进犯我朝边界,应该放下征讨日本事宜,专门对付交趾国。

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成宗铁穆耳(1294—1307年在位)大德二年(1298年),江浙省平章政事也速达儿请求征讨日本。皇帝回答说:“现在不是时候,容朕慢慢考虑。”

次年3月,成宗命妙慈弘济大师、江浙释教总统补陀僧一山一宁(1247—1317年)持国书出使日本。这份国书的语言措辞平和诚恳,没有了暴戾威胁之气。国书写道:

世祖皇帝曾派补陀禅僧如智及王积翁等两奉玺书通好日本,但都因为中途有阻而返回。自朕登基以来,安抚各国,对邻近海内外的国家,没有遗漏的,

[1]《新元史》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八十。

与日本的友好,应当再次互致问候。而今如智已老,补陀僧一山道行素高,所以朕派他前往,并另商舶随行,大概一定能到达……希望日本国王考虑两国友好和安定百姓的事情。[1]

一山一宁抵达日本后,受到北条贞时——北条时宗的继任者——和宇多上皇的高度尊崇。他在日本居住了十余年,并在镰仓、京都等地传授禅宗学说,对日本佛教、艺术、文学有一定影响。日本天皇在其去世后赐以“国师”封号。但是,日本方面并未回复元朝的国书。两国没有建立起官方联系。

自成宗往后,元朝政治日渐腐朽、蒙古贵族内争不息,战乱频频。尽管倭寇已由侵扰高丽转向侵扰中国沿海,元朝已然无力对其进行征伐,只能被动防守。公元1304年4月,成宗朝廷“置千户所,戍定海,以防岁至倭船。”1308年,倭寇屡次侵扰浙江庆元,官军竟然不能敌。自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后,“倭人连寇濒海郡县”。[2]到了明朝,倭寇已成大患。

[1]《元史》卷二十,《成宗本纪三》。

[2]《元史》卷四十六,《顺帝本纪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