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步入中医之门2
12346000000023

第23章 足太阴与足阳明经辨证 (2)

第12章 足太阴与足阳明经辨证 (2)

通过对焦老这一牙龈出血病例辨治经过的学习,我想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牙痛采用白虎汤能取效,这里我就不需要加以解释说明了。对于牙痛红肿热痛的病例来说,在临床上使用清胃散加细辛常常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当然,如果有便秘,常需加用生大黄通腑泻热。接下来看看我是如何诊治一个老年磨牙症的病案的。

赵某,男性,60岁。就诊的时候说近2个月来,一睡着了就磨牙,看了好几次医生没什么效果,就来找中医。当时视其舌质红,苔黄腻,诊其脉滑,断为阳明经脉有热,热邪动风,为什么?上下牙都为阳明经所系。于是,问诊便从阳明经入手,问其大便干结否,其否认。又问平时有什么其他的不适,病者说:“平时鼻头喜欢生疮,只要大便几天不解,就准定生疮。”又问,平时用什么药治疗。说牛黄解毒丸,只要一用这药鼻疮准好,大便就通畅。再问如何保持大便通畅,其说一直服用该药。其实,这病人本有便秘一症,只不过为药物所盖耳。

归纳其症:磨牙,鼻头易生疮,便结(三症均在阳明胃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病机属阳明郁热。当清阳明胃火。

生石膏60g,知母10g,怀山药15g(无粳米),生甘草10g,全蝎3g(研末吞),钩藤25g。

5剂而病失。

(二)通腑何以能醒神

临床上对于一些神昏的病人,我们常采取通腑泻浊的办法,可以促进苏醒,这种治疗对中风的病人使用尤多。西医研究认为,说通腑的治疗药物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脑水肿、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那是西医的说法,学中医的应该从中医的理论去理解。还是先看一个病例。

某女,30岁,发热1周不解,傍晚神志昏糊,头痛项强,呕吐,时有抽搐,谵语,大便秘结4日未解,小便黄赤,舌干红,脉滑数。医予以增液承气汤,大便解而神清、抽搐停止。

为什么神昏、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通过泻下的方法就能缓解呢?可能有人会说,这病人是阳明燥结,通腑可泻浊,浊邪就不上攻了,当然神就自清了。那我问,神昏病在脑,泻腑通便治在下(阳明胃腑和大肠),脑在上,而胃与大肠在腹,相差甚远,通便和醒神之间怎么联系起来?总得要给人一个满意的说法才行,我想很多人可能答不上来,会说这是古人的经验总结,被证明有效的治法。这是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中医通腑泻浊的理论基础就是经络,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足阳明胃经的经络循行,便可真正地理解这种治法的内涵所在。

《灵枢·动输篇》说:“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走空窍,循目系,入络脑”;《灵枢·寒热病篇》记载:“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灵枢·经别篇》载:“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 出页,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可以明确,足阳明胃经“系目本”“循目系,入络脑”。目系是什么?眼球后的经脉。网络也,小脉为络。气有经络则行,无经脉则散,入络脑者,即足阳明胃脉之小脉网络于脑。不仅如此,足阳明之正,还“上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六腑以通为用,腑中浊气本应以下行为顺,如果阳明腑气不通,浊气必然不能下行,浊气没有出路,就会妄行,沿经脉逆行向上,扰心,上冲于脑,“其悍气上冲头”,脑为清空,不能为浊邪所害,害则势必出现神昏。通腑之法,可使浊邪得以下行,不再上逆,心不为浊邪所扰,脑之清空自能明朗,神自当醒。如此,我们便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由此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理解,为什么中风神昏的病人可以采用镇肝息风、开窍醒神的方法取得好的疗效,平肝潜阳的药物也是通过经络发挥作用的,“足厥阴肝经……入络脑”。为什么老年痴呆,患者神志欠清,可以通过补督益肾的方法使患者的病情大为改善,其实都是与经络的循行路线分不开的。

(三)胸痹治胃,其理何在

李某,女,53岁,汉族,山东临沂人,2004年11月就诊。左乳内下方疼痛时作3个月余,胸闷气短,偶而心悸,伴胃脘胀满,嗳气,口干苦,双手有晨僵感(20年),二便如常,舌质淡暗、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沉滑。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心律不齐,血压:150/100mmHg,血糖偏高。辨证:胸阳不振、胃失和降。治以宽胸助阳、和胃调中。处方:

全瓜蒌30g,焦槟榔12g,炒枳实12g,紫苏梗12g,干姜6g,炙甘草5g,檀香9g,高良姜10g,制香附10g,旋覆花(包)10g,青风藤30g,威灵仙15g,生薏苡仁30g。

[陆明. 焦树德先生临床经验及运用. 新疆中医药,2006,24(4):54]

中医辨证,应从整体角度出发看问题,注意脏腑间的相互关系。《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入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足阳明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这就是心病治胃的理论依据。该病案胃胸同治,兼顾陈疾,方中甘草干姜汤治胸中冷饮;瓜蒌宽胸降气;薤白辛温滑利,助心阳,利心脉,阳气一振,宗气充足,呼吸心动节律复常(先生言“该快该慢,都恰到好处”)。紫苏梗、厚朴、香附、槟榔、旋覆花、高良姜、檀香等,运脾气、和胃气、降痰气,杜绝痰浊生成之源;青风藤、威灵仙、生薏苡仁祛风利湿、散寒化痰、利关节兼治晨僵痼疾。

(四)前额结肿——清胃热以获功

丁某,男,4岁,1986年7月22日就诊。前额疖肿反复发作2年。前额生疖4个,如花生仁大,红肿,无破溃流脓。2年来屡服中药清热解毒剂及使用西药抗生素无效。伴纳呆腹胀,口渴引饮,溲黄,便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证属足阳明胃经积热,循经上攻,经脉郁滞,疖肿形成。治宜清宣胃经之热,佐以消食化滞。方用清胃散加减:

川黄连3g,当归6g,升麻4g,陈皮3g,牡丹皮6g,神曲6g,山楂9g,鸡内金5g,生石膏(先煎)10g。

进药3剂,前额疖肿消失,饮食大增,口不渴,腹软而告愈。随访10个月,未见复发。

[罗杰敏. 经络辨证论治举隅.广西中医药,1987,10(5):15]

原按:《灵枢·经脉篇》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小儿饮食不节,食滞肠胃,郁而化火,故口渴引饮,溺黄,便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脾与胃以膜相连,胃热及脾,故纳呆、腹胀。前额乃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处,胃热循经上扰,脉络阻滞,腐血损肌而成疖肿。投以清宣胃热、消食化滞之剂,证治得当,竟获速效。

(五)踝部肿痛——守胃经以祛湿

吴某,男,57岁,1986年12月21日就诊。右足踝关节肿胀热痛反复发作近3年,屡服西药“炎痛喜康片”等抗风湿药及作局部封闭疗法,均罔效。3日来,右足不能行,内踝肿痛,以解溪、内庭两穴部位为甚。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证属足阳明胃经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方用清胃散加减:

升麻10g,生石膏(先煎)45g,当归身6g,牡丹皮10g,金银花15g,生地黄15g,蒲公英20g,川牛膝15g,木瓜15g,薏苡仁12g。

连服3剂后,步履如常。

[罗杰敏. 经络辨证论治举隅. 广西中医药,1987,10(5):15]

原按:《灵枢·经脉篇》云:“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间。”解溪、内庭为胃经之穴,足踝为胃经所过。患者多年嗜食醇酒肥甘,近数天更是一日两餐醇酒。肥甘厚味,酿湿生热,湿热内聚,随经下注关节、穴道,而致足跗热痛,并以解溪、内庭二穴按痛显著,投以清胃散清解胃热,佐以川牛膝、木瓜、薏苡仁清热利湿,正本清源,则邪去正安。

(六)巳时崩漏案

按子午流注规律,巳时(9~11时)为气血流注脾经之时,此时发病或病情加重,尤当注意脾经病变。

苗某,女,20,学生。1988年2月6日初诊。月经来潮持续20余日不净,尤以上午10时左右经量多,伴腰疼四肢乏力,气短懒言。1986年9月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严重时血色素4g,曾在某医院住院月余,血止出院,回家后困劳累旧病复发并多处求治,曾服中药数10剂后血止。1988年4月初来月经后,至今未止,且量多色淡,因主诉每日上午10时左右经量更多,改为辨时论治。诊见面色淡白,舌淡无苔,脉缓弱无力。辨证:上午10时为巳时,正当脾经值令,脉证合参属脾虚不能统摄,肾虚不能固本,治宜益气健脾固肾,佐以固摄止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补骨脂各20g,山药、仙鹤草、阿胶、茯苓各15g,龙眼肉、艾叶各10g,甘草6g,大枣10g。

服4剂后血止。服归脾丸半个月以收后效。3年后追访未再复发。

[郭世英. 依时辨证治崩漏三例. 陕西中医函授,1997(2):42]

原案分析已很清晰,不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