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先主刘备耳朵又大又长垂到肩上,这副能够振兴汉家王业的帝王相貌到底与众不同;德谦和尚自称胸上长着很深的盖胆毛,那就应当能够修炼成佛。
宋代英雄岳飞背上刺着“精忠报国”四个字,更加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汉人英布早年因犯法被刺字在脸上,后来他却封为九江王,相貌丑一点又有何妨?
魏人苏则为人正直,一次董昭把头放在他的膝上睡觉,他将其推下地,说苏则的膝盖哪能让奸佞小人当枕头;唐代叛将刘辟把刀架在忠臣林蕴脖子上磨来磨去威胁他投降,林蕴怒骂说要杀便杀,我的脖子难道是你这奴才的磨刀石吗!
南朝大臣褚彦回胡须如长矛般条条硬直,拒绝了皇帝姐姐和他私通的要求,说岂敢做淫乱的事情;南朝大臣李瞻被叛将侯景俘虏后坚守节操不屈服,贼人剖开他的肚子,见胆有升一般大。
唐代驻守睢阳抗击安禄山叛军的名将张巡每次与敌军相见都是怒气冲天紧握拳差头,以致指甲都刺进了手掌里;战国义士鲁仲连坚持正义咬牙切齿地痛骂贼人,以致牙龈都被咬破。
宋朝的将军党进虽然长着一个大肚子,但却并没有怀着什么计谋;唐朝的官员李纬白白地长着一部漂亮胡须,其实不过是个没有才能不值一提的乡巴佬。
衣服
冠称元服;衣曰身章。
曰弁曰曰冕,皆冠之号;曰履曰舃曰屣,悉鞋之名。
上公命服有九锡;士人初冠有三加。
簪缨缙绅,仕宦之称;章甫缝掖,儒者之服。
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乃生员之称。
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绿衣黄里,讥贵贱之失伦。
上服曰衣,下服曰裳;衣前曰襟,衣后曰裾。
敝衣曰褴褛;美服曰华裾。
襁褓乃小儿之衣;弁髦亦小儿之饰。
【译文】
冠原本是束发的器物,后来也用它指称帽子,别名叫“元服”(意思是头的服装)衣服又叫“身章”,意思是遮蔽身体的物品。
夏朝的冠叫“弁”,商朝的冠叫,周朝的冠叫“冕”,这都是冠的不同名号;官员上朝时穿的单层底鞋叫“履”祭祀时穿的底加木板的双层底鞋叫,平常在家穿的便鞋叫“屣”,这些都是鞋的别名。
皇帝赐给王和三公官服仪仗的仪式叫“加九锡”,就是同时赏赐车马、衣服、乐器、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等九种器物;男子二十岁初次戴冠举行加冠礼,加的冠分缁布冠、皮弁和爵弁三种。
“簪缨”是在冠上系有带子并在头发上插有簪子,“缙绅”是在宽大的腰带上插有一块上朝用的记事手板,这些都是官员的服饰,所以常常又作为官员的别称;“章甫”是读书人戴的冠,“缝掖”指读书人穿的一种大袖长衣,所以用它们指称读书人的服装。
“布衣”是对平民百姓的称谓(因为上古时平民不能穿丝绸,只能穿布衣);“青衿”本指古代学生穿的青色衣服,后用来指在官学读书的学生,明代和清代则专指秀才。
穿着夏天用的葛藤鞋在霜地上行走,这是讽刺人俭省得太过分了;衣服面料用绿色布而里衬用黄色布,这是讥笑人把贵贱弄颠倒了,因为绿色是低级官员官服颜色而黄色是高级官员官服服色。
上身的服装叫“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胸前部分叫“襟”,衣服的背后部分叫“裾”。
衣服破烂叫“褴褛”;漂亮衣服叫“华裾”。
“襁褓”是背婴儿用的布兜和背带,也可指婴儿的衣服;“弁髦”是指儿童的垂发和冠饰。
左袵是夷狄之服;短后是武夫之衣。
尊卑失序,如冠履倒置;富贵不归,如衣锦夜行。
狐裘三十年,俭称晏子;锦幛四十里,富羡石崇。
孟尝君珠履三千客;牛僧孺金钗十二行。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绮罗之辈,非养蚕之人。
贵者重裀叠褥,贫者短褐不完。
卜子夏甚贫,鹑衣百结;公孙弘甚俭,布被十年。
南州冠冕,德操称庞统之迈众;三河领袖,崔浩羡裴骏之超群。
【译文】
衣胸胸襟向左开,这是边远地区的夷人狄人们的服装;后摆较短、便于行动的衣服是武士的衣服。
将尊贵和卑贱的位序弄颠倒,这就像把帽子穿在脚上而把鞋子戴在头上;富贵之后不回故乡,这就像穿着漂亮的锦缎衣裳在夜里行走没人看见一样。
春秋时齐国国相晏婴以俭省朴素著称,一件狐皮衣穿了三十年;晋人石崇财富和奢侈天下无人可比,曾用锦缎做了四十里长的帐幕来夸耀他的富有。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家中养有三千个门客,人人都穿缀有珍珠的鞋子;唐代宰相牛僧孺家中歌儿舞女多得可排十几行,个个都戴金钗。
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所能制成的;身穿绫罗绸缎衣裳的人,不是那些养蚕制丝的人。
富贵的人衣服成堆,被子褥子一床重一床;贫穷的人连粗布短衣都没有一件完好的。
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家中十分贫穷,穿的衣服破烂打了许多补丁,就像挂着许多鹌鹑鸟一般;汉人公孙弘十分俭省,当了丞相这样的大官还盖棉布被子,且用十年不换。
三国人庞统才能出众,名士司马德操称他为“南州冠冕”,意思是南方各州士人中的为首人物;北魏人裴骏博学多才,皇帝对大臣崔浩说裴骏称得上“三河领袖”,意思是三河地区最出色的人士。
虞舜制衣裳,所以命有德;昭侯藏敝裤,所以待有功。
唐文宗袖经三浣;晋文公衣不重裘。
衣履不敝,不肯更为,世称尧帝;衣不经新,何由得故,妇劝桓冲。
王氏之眉贴花钿,被韦固之剑所刺;贵妃之乳服诃子,为禄山之爪所伤。
姜氏翕和,兄弟每宵同大被;王章未遇,夫妻寒夜卧牛衣。
缓带轻裘,羊叔子乃斯文主将;葛巾野服,陶渊明真陆地神仙。
服之不衷,身之灾也;缊袍不耻,志独超欤。
【译文】
上古圣王虞舜制作官服,是用来赏赐有德行的人任命他们为官;战国时的韩昭侯把自己的一条旧裤子藏起来,是准备用来赏赐有功的臣子。
唐文宗李昂身为皇帝还穿洗过三次的衣服;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虽是国君却从来没有同时拥有过两件皮衣。
上古的尧帝生活俭朴,衣裳和鞋子还没烂破就不肯做新的,被世人所称赞;晋朝大臣桓冲不喜欢穿新衣,他妻子劝告说:“衣服不经过新的这一段,又怎么能得旧?”于是他无话可说。
唐人韦固从仙人月下老人那里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王氏还是个三岁的丑陋女孩,一怒之下找到王氏用剑划破了她的眉间,王氏长大后经常在伤痕处贴花钿遮掩;唐朝的杨贵妃与安禄山通奸,被安禄山抓伤奶头,所以经常用胸罩遮挡。
汉人姜肱与兄弟友爱,做一张大被子和兄弟们一起睡;汉人王章早年贫穷又还未得官做,夫妻俩冬天夜里盖着草织的牛衣过夜。
晋人羊祜字叔子,身为大将却经常不穿军装,身披轻便皮衣,扎着宽大的腰带,一副文人打扮,人们称他为“斯文主将”;晋人陶渊明隐居家乡,戴着葛布头巾身穿农民服装到处闲游饮酒作诗,快活得真像个陆地上的神仙。
穿衣服不遵守礼仪规定,这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身穿粗布袍子而不感到羞耻的士人,他的志向抱负一定是高于众人的吧。
制豸作法冠;裁荷为隐服。
王乔属仙令,舃飞天外之凫;李后是娇姝,钗化宫中之燕。
肌生银粟,是谁寒赠紫驼尼;肩耸玉楼,有客暖捐红衲袄。
精忠膺主眷,狄仁杰披金字之袍;阴德有天知,裴晋公还纹犀之带。
军中狐帽,沈庆之镇压貔貅;滩上羊裘,严子陵傲睨轩冕。
通天带,顿输严续之姬,鹔酋裘,为贳相如之酒。
【译文】
御史戴的法冠是按照传说中的能触邪的异兽獬豸的模样制成;隐士们喜欢以荷花的样子裁制衣裳。
汉代县令王乔是个仙人,他去京城从不坐车马,用两只鞋子变成两只野鸭驮着他飞去;汉武帝刘彻的李夫人是著名的美女,她的一只金钗在她死后变成燕子飞走。
在冷得皮肤起鸡毛疙瘩时,有谁能及时赠送一件紫色驼毛绒衣?美人的两个肩膀像座玉楼,自会有客人脱下她温暖的红夹袄。
唐代大臣狄仁杰对国家忠心耿耿,得到女皇武则天信任赏识,赐给他一件金字袍;唐代晋国公裴度早年穷困时拾到一条名贵的纹犀带而还给失主,这一阴德感动上天,让他考中进士官做到宰相。
南朝大将沈庆之在军中常戴一顶狐皮帽,那些勇猛的将士们看到此帽出现,都不免有点胆战心惊;汉代隐士严光字子陵,他披着一件老羊皮衣蹲在富春江七里滩头钓鱼,蔑视一切高官权贵。
五代的裴皋用一条名贵的通天犀带作赌注和严续赌博,严续的赌注是他美丽的小妻,结果美女输给了裴皋;汉人司马相如早年穷困时,曾用自己珍贵皮衣鹔酋裘作抵押赊酒喝。
高人能洁己,飘飘挂神武之冠;乐士共摩肩,济济看马嵬之袜。
晋怀以青衣行酒,事丑万年;光武以赤帻起兵,名芳千古。
有女遗王濛之新帽;谁人换季子之敝裘。
韦绶寝覆袍,荣施若此;遵贫衣布裤,廉洁何如。
晋君不忍浣征袍,留彼嵇侍中之血;唐士未须裁道服,重他张孝子之缣。
汉王制竹箨之冠,威仪自别;闵子衣芦花之絮,孝行纯全。
【译文】
南朝人陶弘景是个能使自己不受玷污的高尚之人,他把官帽挂在京城的神武门上,就飘飘然回山中隐居;唐朝的杨贵妃在马嵬坡被绞死时留下一双袜子,那些喜欢搜奇猎艳取乐的家伙们便摩肩擦背争着去看。
晋怀帝司马炽被匈奴人刘聪俘虏后,穿着仆人的青衣给刘聪等人斟酒,这事丑名传万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戴着红头巾起兵夺得天下,英名千古流芳。
晋代美男子王濛戴一顶旧帽上街,一位女郎看见就送一顶新帽给他;战国人苏秦早年穷困到处找官做全碰钉,一件黑皮袍穿得破破烂烂,可有谁肯给他换?
唐代翰林学士韦绶冬天在翰林院中午睡,唐德宗李适碰见后不但不叫醒他还给他身上加盖了一件随行韦妃的绸袍,他竟得到这样的荣耀;汉代大臣祭遵家中缺钱常穿布裤子,这样的廉洁有谁能比。
晋代侍中嵇绍为保护晋惠帝而被乱军杀害,他的血溅在晋惠帝的战袍上,晋惠帝不许下人洗那战袍,说上面有忠臣的血;唐人韩彦思为孝子张僧胤写墓志铭,只接受一匹细绢作报酬,说要留着这匹孝子的绢作纪念,不用它做衣服。
汉高祖刘邦用竹笋的壳制成一种“竹皮冠”,自有它特别的威仪;孔子的学生闵损被后母虐待,冬天给他穿填芦花的衣服。他却对谁都不讲,他爸爸用鞭子打他把芦花打飞出来才知道,这种孝行算得是纯洁完美啊。
卷三
人事
大学首重乎明新;小子莫先于应对。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阁下足下,并称人之辞;不佞鲰生,皆自谦之语。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译文】
《大学》这篇文章首要的观点就是要用完美的道德去亲近和感化百姓;做学生的首先要学会怎样回答先生和长辈的问话。
容貌举止固然应该做到大方得体而有风度;更重要的是说话要简明扼要而有条理。
考虑问题要尽量圆通灵活,为人行事却要严肃正派;胆量要大,实际做起事来却要小心谨慎。
“阁下”和“足下”都是对人的尊称(意思是不敢直接与对方说话,而叫对方阁屋中或脚下的仆人转告);“不佞”指缺乏才能的人,“鲰生”指目光短浅的小人,都是对自己的谦称。
原谅宽恕他人的过错叫做“原宥”;表示自己惊恐不安叫做“主臣”(意思是好像臣下面对着主君那般)。
大春元,大殿选,大会状,举人之称不一;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士人之誉多殊。
大掾吏,推美吏员;大柱石,尊称乡宦。贺入学曰云程发轫;贺新冠曰元服加荣。
贺人荣归谓之锦旋;作商得财谓之稇载。
谦送礼曰献芹;不受馈曰反璧。
【译文】
科举考试中礼部主持的选拔进士的会试的第一名叫“春元”,又叫“会元”。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中的第一名叫“殿选”,就是“状元”。连中会、状元的叫“会状”。这是考中高第的举人的不同称谓;各省举行选拔举人的考试叫“乡试”,第一名称“秋元”,又叫“解元”。明经科考试第一名叫“经元”。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称为“三元”。这些都是对考试高中的士人们的誉称。
“大掾吏”是对官府中具体办事的属吏们的美称;“大柱石”是对乡里绅士的尊称。
祝贺别人的孩子初入学,就说“云程发轫”(意思是从此就开始驾车奔向青云路);祝贺年轻人举行加冠礼,就说“元服加荣”(意思是从此头上便会不断增加荣耀)。
祝贺他人光荣归来,就说他“锦旋”(意思是他如同穿着华丽的锦衣凯旋);做生意赚得财物回家,这叫“稇载”(意思是满载而归)。
给别人送礼,要自谦说是“献芹”(意思是如同向尊贵的人献上一点野菜);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把礼物退回,要说是“反璧”(意思是将玉璧般宝贵的礼物退回)。
谢人厚礼曰厚贶;自谦礼薄曰菲仪。
送行之礼,谓之赆礼;拜见之资,名曰贽敬。
贺寿仪曰祝敬;吊死礼曰奠仪。
请人远归曰洗尘;携酒送行曰祖饯。
犒仆夫,谓之旌使;演戏文谓之俳优。
谢人寄书,曰辱承华翰;谢人致问,曰多蒙寄声。
望人寄信,曰早赐玉音;谢人许物,曰已蒙金诺。
具名帖曰投刺;发书函曰开缄。
思慕久,曰极切瞻韩;想望殷,曰久怀慕蔺。
【译文】
感谢他人赠送自己的礼物丰厚,要说“厚贶”,就是厚赐;自谦说送人的礼物微薄,称为“菲仪”,即菲薄的礼品。送给即将远行的人的礼物,叫“赆礼”;拜访他人时带去的见面礼,叫做“贽敬”。
祝贺别人生日送的礼物叫“祝敬”;哀悼死者送给死者家人的礼物叫“奠仪”。
设酒宴招待刚从远方归来的人,这叫“洗尘”;设酒宴为即将出门远行的人送行,这叫“祖饯”。
奖赏仆人叫“旌使”(意思是赏给供驱使的人一点财物);演戏的人称为“俳优”。
感谢别人给自己来信,就说“辱承华翰”;感谢别人对自己的问候,就说“多蒙寄声”。
盼望别人给自己来信,就说“早赐玉音”;感谢别人许诺给某种东西,就说“已蒙金诺”。
送上名片叫“投刺”,“刺”就是名刺、名帖;打开信封叫“开缄”,“缄”就是给信封封口。
表示对别人的思念仰慕已经很久,希望能尽快见面,就说“极切瞻韩”(意思是就像唐人李白急于见到荆州刺史韩朝宗一样);表示对别人爱慕殷切,就说“久怀慕蔺”(意思是如同汉代的司马相如因敬慕战国贤人蔺相如而把自己的名字“犬子”也改作“相如”一般)。
相识未真,曰半面之识;不期而遇,曰邂逅之缘。
登龙门,得参名士;瞻山头,仰望高贤。
一日三秋,言思慕之甚切;渴尘万斛,言想望之久殷。
暌违教命,乃云鄙各复生;来往无凭,则曰萍踪靡定。
虞舜慕唐尧,见尧于羹,见尧于墙;门人学孔圣,孔步亦步,孔趋亦趋。
曾经会晤,曰向获承颜接辞;谢人指教,曰深蒙耳提面命。
【译文】
彼此只匆匆见过一面还认不真切,这叫“半面之识”;事前没有约定而偶然遇上,叫“邂逅之缘”。
“登龙门”,这话是形容能够加入名士的行列身价倍增,如同鲤鱼跳过龙门变成了龙一般;“瞻山斗”是形容对声望极高的贤人的仰慕,就如瞻仰泰山北斗一般。
“一日三秋”,意思是一天不见就像分别三年之久,这是形容非常想念;“渴尘万斛”,意思是渴望得心中生成了万石尘土,这是形容殷切盼望想见。
表示离别很久得不到对方的教导,就说自己那种斤斤计较的私心杂念又出现了;来往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就说像浮萍随水漂流一样行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