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4:陈某,男,59岁。1985年12月26日初诊。自诉:患慢性结肠炎3年余,经治疗,已明显好转。近因天气冷,又腹泻腹痛。脉细濡、两关偏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大肠不敛。
诊断:慢性结肠炎,泄泻。
治则:健脾疏肝,敛肠止泻。
处方: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肉桂5g,党参15g,赤石脂12g,炒干姜9g,炙米壳4g,煨肉蔻3g。5剂,水煎温服。
1986年1月9日二诊:上方服10剂,大便已正常。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泽泻,减炙米壳为3g,加焦白术9g,补骨脂6g。5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
痢疾
痢疾系因脾湿肝郁,乙木陷于大肠,大肠气滞不升所致。
【脉证机理】金主气而木主血,金生于土而木生于水。平人水温而土燥,金肃而气调,木舒而血畅,传导顺遂,故不病痢疾。
由于恣食生冷,饮食不洁,或时疫之气感袭,伤损脾胃,而致脾湿。脾湿不能升庚金而达乙木,因而乙木庚金俱陷,大肠气滞,症见脐腹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是病痢疾。金性收敛而木性疏泄,庚金收敛,故出不至于遗矢,乙木疏泄,故藏不至于闭塞。乙木庚金俱陷,致使金愈郁而愈欲敛,木愈郁而愈欲泄。木气疏泄而金强敛之,致使敛而不闭:泄而不透,藏不能藏,泄不能泄,势必隧路梗阻,传导艰难,故症见里急后重。庚金涩滞,木强泄之,滞气缠绵,剥蚀摧伤,脂血俱下,故症见少腹绞痛,痢下赤白。
土湿木郁、郁而化热、陷于大肠、大肠气滞者为湿热痢,多来势急骤,赤多白少,甚则纯痢血水;肾寒脾湿、肝木郁陷、大肠湿寒者为湿寒痢,多来势较缓,白多赤少,或白滑如冻,或经年不愈,反复发作。
湿热痢因肝郁胆逆,甲木化生相火而上炎,故症见发热口渴、烦躁面赤;寒湿痢因脾肾阳虚,肝木幽沦,故症见神疲畏寒、口润不渴、面色白。
(一)赤痢
赤痢因脾湿肝郁,化生湿热,陷于大肠,大肠气滞,故脉现细濡、较弦,关尺大,舌苔白腻,或白满腻,或燥腻,舌尖红。
【治则】健脾渗湿,疏肝升陷,滑肠行瘀。
【方药】茯苓9g泽泻9g甘草6g黄芩炭9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嫩桑枝15g广陈皮9g肉苁蓉15g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泽泻、甘草健脾渗湿,和中缓急;嫩桑枝、炒杭芍、粉丹皮疏肝升陷,化瘀止痛;黄芩炭清泻上热;广陈皮、肉苁蓉清肺理气,滑肠祛瘀。
【加减】红白兼杂、腹痛重者,加白头翁9g,疏肝泻火,化瘀止痛。发热者,加秦皮9g,炒黄柏9g,清泄厥阴湿热。下坠重者,改广陈皮为陈枳壳9g,破滞气以除坠。夹热下痢、来势急骤者,径用“白头翁汤”(白头翁9g,川黄连3—6g,炒黄柏9g,秦皮9g),清利湿热,化瘀止痢。
(二)白痢
白痢因肾寒脾湿,肝木郁陷,大肠气滞,故脉现细濡,较沉,关尺较大,舌苔白薄腻。
【治则】健脾渗湿,疏肝升陷,滑肠祛瘀。
【方药】茯苓9g泽泻9g甘草6g桂枝9g炒杭芍9g粉丹皮9g广陈皮9g肉苁蓉15g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泽泻、甘草健脾渗湿,和中缓急;桂枝、炒杭芍、粉丹皮疏肝升陷,化瘀止痛;广陈皮、肉苁蓉清肺理气,滑肠祛瘀。
【加减】春夏之季,减桂枝为6g,以防助肝家之燥。下寒腹痛者,加炒干姜5g,温暖中下以止痛。大便稀、下坠不明显者,去肉苁蓉,加炙米壳5g,暖中以止泄。春夏之季,兼见痢下色红者,加茯苓炭6—9g,以清相火。痢下黑褐,状如果酱者,多系阿米巴痢,加白头翁6—9g,清热疏肝以祛瘀。
【忌宜】忌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以食易消化之食品为宜。
【按语】痢疾系指急慢性细菌性痢疾等,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或见发热之疾患,分湿热痢、湿寒痢(或称虚寒痢)两大类。疫毒痢属湿热痢范畴,久痢、休息痢多属湿寒痢范畴。
痢疾之作均因脾湿,肝与大肠俱陷。木郁而化热者,则为湿热痢;湿重而肾寒者,则为湿寒痢。所以然者,木郁则生热,水郁则生寒,而寒热之源,均因足太阴脾土湿盛。湿为阴邪,与寒同类,故湿寒为痢疾之本,湿热为痢疾之标。无论湿寒、湿热均兼大肠气滞,故均见痢而不利。治疗以通利为主,山楂等涩肠之品均属禁用之列。大黄寒凉峻下,槟榔破气搜肠,用之亦属不当。病于春夏者,因系木火主令之时,所以即使痢下白多红少,治亦应以润肠行滞、凉血泄热为主;病于秋冬者,因系金水主令之时,所以即使痢下红多白少,治亦应以温中散寒为主。
疫毒痢、夹热下痢、噤口痢来势凶猛,变化迅速,应配合西药,消炎止痢以治之,必要时须用西药抢救。休息痢、久痢视其病情,一般用治湿寒痢之方加减治疗,或用巴豆两枚,去油取霜,冲服,以治休息痢之阿米巴原虫。痢疾初起、素秉体健者,可用花槟榔9g,广木香9g,炒大黄9g,川黄连6g,广藿香6g。1剂,水煎温服,以荡涤肠腑之积滞,继服“加味香连丸”,疗效尚佳。素体虚弱者,不可服;若服之,因其方中无健脾之品,可致腹泻不止,甚则因脾败而纯下黑水,是为洞风,多不易挽救。
【附方】
加味香连丸
主治:腹痛腹泻,欲转为热痢者。
功能:行气化瘀,止痛止泻。
组成:广木香、炙米壳、川黄连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
服法:每次服2丸,每日两次。
【临床医案】
王某,男,21岁。1983年11月10日初诊。自诉:腹痛,里急后重,两月余。因纳食不洁,致使腹痛腹泻,脓血便,每天20—30次。某医院诊断为菌痢,住院治疗50多天,效不显。现仍腹痛,午后大便脓血三四次,里急后重,腹胀,身困乏力,纳食正常。查大便常规:脓血便,脓球,红细胞。脉细濡、稍弦,两关尺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湿热蕴结大肠。
诊断:痢疾。
治则:健脾疏肝,清利大肠湿热。
处方:茯苓12g,泽泻9g,甘草9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广橘红9g,广陈皮12g,白头翁9g,肉苁蓉15g,炙米壳4g。3剂,水煎温服。
11月17日二诊:药后大便颜色好转,较稠,腹仍隐痛。前天做结肠镜检,提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因痢疾所致)、慢性菌痢。脉细濡、右弦,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白头翁,加秦皮9g,炒干姜5g。5剂,水煎温服。
11月24日三诊:药后诸症明显减轻,大便颜色已正常,仍偏稀,晨起腹隐痛。脉细濡、右稍弦,关尺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去白头翁,加秦皮9g,炒干姜5g。7剂,水煎温服。
12月1日四诊:药后自感尚可,日大便两次,稍稀,下午便中略带脓血,腹痛明显减轻。查大便常规:脓球、红细胞。脉细濡、右弦,关尺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加炒干姜5g。5剂,水煎温服。
12月8日五诊:近几天大便前腹胀腹痛,便后痛减,下午便中稍带脓血。
脉细濡、右弦,关尺大,舌苔白腻。
原方加炒干姜6g。5剂,水煎温服。
12月22日六诊:药后大便脓血已除,仍稀,每日1次。睡前与晨起时腹胀,腹痛已愈。脉细濡,右稍弦,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加炒干姜6g。5剂,水煎温服。
1984年1月5日七诊:近十几天未服药,又感腹胀,大便带脓血。脉细濡、稍弦,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去白头翁,加秦皮9g,炒干姜5g。5剂,水煎温服。
1月12日八诊:近两天未服药,腹又隐痛,大便带血。脉细濡,稍弦,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去肉苁蓉、白头翁,加秦皮9g,槐角炭6g。5剂,水煎温服。
4月2日九诊:间断服上方,诸症均愈。脉细濡、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
健脾丸两盒,每次1丸,每日3次,以善后。
随访3年,未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系因脾湿肝郁、中气下陷、化生湿热、移于大肠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胃土右降而甘饮食,脾土左升而化水谷。胃降则甲木不逆,脾升则乙木不陷,二木不郁,上下冲和,故痛泄不作。
由于饮食不节,劳逸不均,致伤脾胃,累及肝胆。胆胃上逆,仓廪不开,故纳差而食少。肝脾下陷,磨化失职,不能蒸水化气,故水谷注于二肠。乙木疏泄,摧剥脂膏,混同而下,是病溃疡性结肠炎。脾湿肝郁,乙木下陷,攻冲肠间,故症见少腹彻痛。肝木以升达为性,肝气郁陷,不能升达,必下决二阴,以泄粪溺。水在二肠,不在膀胱,故小便不利,大便溏薄,混杂而下。肝者,体阴而用阳,肝气郁陷不升,久则郁生下热,伤络而腐肠,故而脂血俱下。脾气下陷,湿热淫蒸,则脂血腐化为脓,故症见脓便混杂。肝气陷于大肠,沉坠下升,故里急而后重。四肢秉气于脾胃,脾主肌肉,脾胃不健,故症见四肢乏困无力,日渐消瘦。临床偶见大便干稀混杂、结滞难下者,系因肝气陷于大肠,郁生湿热,大肠滞气不开所致。肝脾郁陷,化生湿热,故脉现细濡、弦,关尺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清利湿热,理气止泻。
【方药】茯苓9g,甘草6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制首乌12g广橘红12g,炒杏仁9g,槐实炭9g,炙米壳5g。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甘草健脾和中;制首乌、炒杭芍、粉丹皮疏肝止痛;广橘红、炒杏仁清肺理气;槐实炭清利肠道湿热以止血;炙米壳暖中止痛。
【加减】脉现关寸大者,加法半夏9g,和胃以降逆。便脓血者,加阿胶珠9g,润肝以止血。下寒腹冷者,加炒干姜6g,以温暖中下。中下湿寒、肝气郁陷、大便不利者,去槐实炭,加桂枝6g,疏肝以升陷。大便结涩难下者,去炙米壳,加肉苁蓉15g,润燥滑肠以利便。
大便如痢大便如痢,脉现细濡、稍弦,关尺大,舌苔白薄腻者系肝脾郁陷,清阳不升。
【治则】健脾柔肝,升陷止泻。
【方药】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桂枝6—9g赤石脂12g槐实炭9g党参12—15g炙米壳4—6g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泽泻健脾利湿;炒杭芍、粉丹皮、桂枝柔肝升陷;党参补中升陷;赤石脂、炙米壳敛肠止泄;槐实炭清利肠道湿热以止血。
【加减】中下虚寒者,去槐实炭,加草蔻仁6g,或加炒干姜5—6g,温暖中下以止泄。
【忌宜】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之品,以柔软、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食物为宜。
【按语】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泻腹痛、大便中杂有脓血及黏液为主症、酷似慢性痢疾的一种慢性肠道病,可因饮食不节而发病,亦可因情绪紧张而加重。
其病机为脾湿肝郁,化生下热,大肠气滞。治应渗脾湿而莫伤肝阴,滋肝阴而莫助脾湿,顾护中气,理气开滞,使中气续复,则病可向愈。切不可见其泻痢后重,夹杂脓血,而辨为“滞下”,投以寒凉伐泄之品,败其脾阳。脾阳虚败,则其清气愈陷而肝气愈郁,病不唯不愈,反而痛泄愈加。
【临床医案】
例1:张某,男,64岁。1987年3月6日初诊。自诉:腹痛,腹泻,状如脓团,口干口苦,消瘦,乏困无力3年,当地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多方治疗,效不显。脉细濡,滞涩,关寸大,舌苔白满腻,舌尖红。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君相不藏。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治则:健脾疏肝,清上温下。
处方: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桂枝9g,党参15g,赤石脂12g,炒干姜9g,炙米壳4g,煨肉蔻4g,川黄连3g,补骨脂9g。5剂,水煎温服。
3月30日二诊:药后平稳。脉舌同前。
上方去党参、炒干姜、川黄连、补骨脂,加红参(另煎)6g,炮干姜9g。5剂,水煎温服。
4月15日三诊:药后平稳,脉舌同前。
原方去党参、炒干姜、川黄连、补骨脂,增赤石脂为15g,加红参(另煎)6g,炮干姜9g。6剂,水煎温服。
5月5日四诊:药后腹泻减轻。脉舌同前。
原方去党参、炒干姜、川黄连,增赤石脂为15g,加红参(另煎)6g,炮干姜9g。6剂,水煎温服。
7月1日五诊:近来每天大便1—2次,质稀色黄,腹痛已愈。脉细濡,关大而牢,舌白涩腻。
原方去桂枝、党参、肉蔻、川黄连、补骨脂,减炙米壳为3g,炒干姜为4g,加肉桂4g,广陈皮9g,炒杏仁9g,法半夏9g,白蔻仁6g。6剂,水煎温服。
9月10日函称:一直服上方,大便已基本正常,他无明显不适。
例2:李某,女,51岁。1986年6月30日初诊。自诉:患胃溃疡3年,经治疗效不佳,3个月前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纳差,刀口时痛,泛酸。脉细濡、稍弦,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胃虚弱,气血瘀阻。
诊断:胃切除后遗症。
治则:健脾和胃,理气行瘀。
处方:茯苓9g,炒白术9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制首乌20g,广陈皮9g,炒杏仁9g,法半夏9g,广郁金9g,延胡索9g,乌贼骨9g,广木香3g,砂仁4g,炙米壳3g,三七粉(分两次冲服)3g。5剂,水煎温服。
7月8日二诊:药后自感尚好,每天食4—5两。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广木香、三七粉,加泽兰叶15g,炮干姜4g。6剂,水煎温服。
7月16日三诊:药后疼痛好转,仍泛酸。脉细濡,不柔,关寸较大,舌白苔腻。
原方去白术、陈皮、郁金、乌贼骨、广木香、三七粉,加甘草6g,广橘红9g,降真香5g,北沙参9g,炒干姜4g。6剂,水煎温服。
7月25日四诊:药后自感尚好,诸症均减轻。
原方去延胡索、乌贼骨、广木香、三七粉,加泽兰叶15g,牡蛎粉15g,炮干姜4g。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3:杜某,男,65岁。1987年10月11日初诊。自诉:纳差,胃痛,消瘦4年余。两年前某医院诊断为贲门癌。近半年加重,屡服中西药效不显。脉细濡、稍滞,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虚胃逆,气滞不降。诊断:贲门癌。
治则:健脾和胃,理气宽胸。
处方:茯苓9g,炒白术9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制首乌30g,炒枳壳9g,全瓜蒌12g,法半夏9g,降真香4g,昆布12g,山豆根7g,半枝莲12g,白蔻仁6g,肉苁蓉15g,番泻叶15g。6剂,水煎温服。
10月25日二诊:药后平稳,脉舌同前。
上方去降真香、肉苁蓉、番泻叶,增山豆根为9g,加广郁金9g,苦桔梗9g,姜厚朴12g,白花蛇舌草9g。6剂,水煎温服。
11月5日三诊:近来能咽下泡馍,大便尚可。脉涩、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
原方去降真香、肉苁蓉、番泻叶,增昆布为15g,山豆根为9g,加广郁金9g,苦桔梗9g,姜厚朴12g,白花蛇舌草9g,炙米壳3g,鸡内金9g,制香附5g。
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肠结核
肠结核多因中气下陷、脾湿肝郁、郁生下热、积瘀肠道、堵塞不畅所致。
【脉证机理】肺主气,肾主水,人身中半以上为阳,是为气分;中半以下为阴,是为水分,所以气盛于上而水盛于下。气降则生水,水升则化气,此即阴阳互根,气水循环者也。而其转化之枢机,则在于中土脾胃。平人中气健旺,肺胃自右而下降,所以气能化水,而不病气鼓。肝脾自左而上升,所以水能化气,而不病水胀。
气自上降,而推原其本,实自下升。所以然者,坎中之阳,气之根也,故气盛于上,而实根于下。肝脾左升,温暖而化清阳,气者阳也,所以气自下升。
水自下升,而推原其本,实自上降。所以然者,离中之阴,水之根也,故水盛于下,而实根于上。肺胃右降,清凉而化浊阴,水者阴也,所以水自上降。
素患肺痨或其他痨疾之人,痨虫串腹,或因不慎,痨虫随饮食而入肠胃,致使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脾家湿盛,肝脾郁迫,不能升运,在下之气,湮郁凝滞,而作脐腹胀满,是病肠结核。肝郁克脾,故症见脐腹隐痛,或绞痛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