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以疏泄为性,肝气郁陷,疏泄不遂,庚金敛闭,故症见大便断续不连,或干结难下,难得矢气。或因脾家湿重,清阳下陷,而见大便稀溏。或因肝郁化热,夹脾湿瘀陷二肠,蒸血腐肉,而见便下恶臭,甚则便下脓血。肝脾郁陷,肺胃必逆,故症见厌食纳差,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肺胃壅滞不降,碍胆降路,上逆而化相火,不能蛰藏,故而发热盗汗。脾湿胃逆,化源不开,水谷精微不继,无以温养肌肉,故而日渐消瘦,虚乏无力,面色白。肝脾郁陷,化生湿热,故脉现细濡、弦,关尺较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利气消胀,化瘀止痛,疏利肠道。
【方药】茯苓12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桂枝9g鹅枳实12g炒杏仁9g川厚朴20g炒麻仁9—15g砂仁6—9g泽兰30—60g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泽泻健脾渗湿;炒杭芍、粉丹皮、桂枝疏肝升陷;炒杏仁理气降逆;鹅枳实、川厚朴破瘀利气消胀;炒麻仁润燥滑肠;泽兰化瘀消胀;砂仁暖脾行瘀。
【加减】大便不畅者,加炒西吉9g,导滞通便。瘥后中气未复,脾湿盛而痰涎多,脉现关寸大者,加法半夏9g,降浊化痰。
【忌宜】忌生冷、辣椒、酒醪、鸡、鸭、牛羊肉,以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食品及植物蛋白为宜。
【按语】肠结核是一种继发于肺结核或腹腔其他器官结核,或因结核杆菌随饮食进入肠道而原发于肠道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溃疡型及增生型为临床所常见,类似于中医学的气鼓,尤其增生型肠结核更为相似。
本病因肠道有溃疡或有增生结节,可因进食等引起肠道痉挛,而作腹痛,气滞不通,而作腹胀。其腹胀之状,如《金匮要略》所云:“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患者极难得一矢气。一次矢气,甚者可持续一小时之久。腹满随矢气稍减,旋即胀满复如故。治疗以破瘀消胀为主,以厚朴七物汤加减治之。去其味甘令人中满之甘草、大枣,重用泽兰、砂仁、枳实等破瘀消胀之味,以增其破瘀消胀之力。泽兰化瘀消胀,为治此症之佳品,伍以厚朴,效力尤捷。
西吉即岷山所产之大黄去皮者,为大黄佳品之一。其心深黄近红,导滞通便之力甚强。大黄皮有收涩作用,于本病不利,故不用一般的连皮大黄,而用西吉。
鸡鸭肉均系发物,牛羊肉气膻,故本病均不宜食。
梅核气
梅核气系因脾湿肝郁,中气不运,胆胃上逆,浊阴壅滞咽喉所致。【脉证机理】咽通六腑,喉通五脏,为清升浊降之道路。六腑为阳,主气分;五脏为阴,主血分。咽病者,病在气分,偏于上;喉病者,病在血分,偏于下。梅核气为气血双病,而偏于气分。
由于情志不舒,致使肝气郁滞,胆胃不调。胃逆不降,肺热不敛,浊阴上逆,壅聚咽喉,梗塞不利,状如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病梅核气,《金匮要略》谓咽中如有炙脔者是也。胆胃上逆,肺失清肃,可兼见头昏恶心、胸闷心烦、口燥咽干、痰黏难出诸症。肝郁不升,可兼见少腹胀满。
胆胃上逆,浊阴不降,则咽病。肝脾郁陷,清阳不升,则喉病。气分病多者,为咽病,脉现细濡滞,关寸大,舌苔白腻;血分病多者,为喉病,脉现细濡、稍弦,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利咽喉。
【方药】茯苓9g甘草6g生杭芍9g粉丹皮9g干生地12g广橘红9g瓜蒌仁9g法半夏9g川射干9g苦桔梗9g山豆根6—9g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甘草健脾和中;生杭芍、粉丹皮、干生地平胆疏肝;广橘红、瓜蒌仁、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逆;川射干、苦桔梗、山豆根清利咽喉。
【加减】声音重浊者,加马勃9g,利咽扬声。胸闷恶心者,加淡竹茹9g,和胃止呕。情志不舒、胸胁满闷者,加广郁金9g,疏肝理气以行郁。咽炎、咽肿咽痛咽红者,加黑元参9g,或加麦冬12g,清热润肺消肿,禁用升麻。喉炎、肝胆燥热者,去茯苓,酌加柴胡、黄芩,以清相火,或加升麻、葛根,以解毒消肿。喉咙红肿者,加蚤休9g,凉血消肿。气滞腹胀、脾湿不重者,酌加川厚朴6—9g,行郁消胀。
【忌食】忌食辛辣刺激之品,解除思想顾虑,保持情志舒畅,以素食为佳,荤腥助热,于本病不利。
【按语】梅核气包括慢性咽炎、喉头歇斯底里等症。
心脉上夹咽,肾脉循喉咙,梅核气属咽喉俱病,所以多系气血郁滞,内连心肾。
咽喉为阴阳升降之道路,胆、胃、肺之气机上逆,壅聚于咽喉,致使道路梗阻,浊阴无下降之路,气滞血瘀,则作此症。其病在上多属火热,治以清降为主。清降肺胃之气,浊阴悉降,则清阳遂升。清升浊降,气道清利,则病可向愈。偏于气分者以清肺为主,偏于血分者以疏肝为主。
咽病,胃气偏寒,慎用葛根,禁用升麻;喉病,胃气偏热,参合脉证,升麻、葛根均有用武之地。
【临床医案】
例1:王某,男,60岁。1988年3月22日初诊。自诉:咽喉不利,咽下时如有物阻碍近1年。经数家医院检查,咽喉未见异常。经治疗,效不显。脉细濡、右弦,关寸较大,右关动,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胆胃上逆,气滞血瘀。
诊断:梅核气。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降逆,清利咽喉。
处方:茯苓9g,甘草6g,炒杭芍15g,制首乌30g,粉丹皮9g,广橘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川射干9g,苦桔梗9g,北沙参20g,山豆根9g,白蔻仁5g,嫩桑枝12g,半枝莲9g。5剂,水煎温服。
3月28日二诊:药后无明显好转,仍痰多。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炒杏仁、桑枝,增甘草为9g,加全瓜蒌12g,昆布9g。6剂,水煎温服。
4月15日三诊:药后诸症明显好转,咽喉仍干。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去炒杏仁、桑枝,增甘草为9g,加全瓜蒌12g,昆布9g,黑元参12g。
6剂,水煎温服。
5月26日四诊:药后自感甚佳,现无明显不适。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厚腻。
原方去山豆根、半枝莲。5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
例2:陈某,男,65岁。1987年10月26日初诊。自诉:患肺气肿十余年,秋冬剧,春夏差。经治疗,效果不佳。近年又患咽喉不利,如有物壅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脉细濡、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肝胆不调,肺胃不降。
诊断:梅核气,肺气肿。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降逆。
处方:茯苓9g,甘草6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制首乌30g,广陈皮9g,炒杏仁9g,法半夏9g,川射干9g,川贝母9g,北沙参15g,炙款冬花9g,苦桔梗9g,炙米壳3g。6剂,水煎温服。11月12日二诊:药后诸症减轻。脉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增炙米壳为4g,加炒枣仁12g。6剂,水煎温服。
11月10日三诊:药后咽喉已利,胸闷、咳嗽、痰多亦减轻。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
原方再进。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胆道蛔虫
胆道蛔虫系因中土湿寒,木气郁滞,蛔不得安,上窜胆道,动扰不宁所致。
【脉证机理】木生于水,长于土,而化火,为水火之中气。乙木生于癸水,长于己土,而生君火。其性升发,升则水亦随之上升,而化清阳,因而火不上热;甲木生于壬水,降于戊土,而化相火。其性潜降,降则火亦随之下降,而化浊阴,所以水不下寒。中土健旺,乙木升而甲木降,则火清而水暖,故蛔厥弗作。
由于感冒风寒,饮食不节,内伤脾胃,脾湿增而胃家寒,肝胆郁遏,蛔不得安,上窜胆道,动扰不宁,症见右胁下冲击作痛,是病胆道蛔虫。胆木上逆,贼克胃土,胃气冲逆不降,故痛连右侧肩背。寒则气凝,凝则不通,不通之极,故见四肢厥冷。蛔虫扰动,胆胃上逆,故症见恶心呕吐,甚则吐蛔,烦躁不安。
木郁克土,土色外现,可见全身发黄。气滞不通,故脉现弦紧,关寸较大,舌苔白薄,或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茯苓9g甘草6g炒杭芍9g粉丹皮9g肉桂6g陈枳壳9g炒杏仁9g法半夏9g广郁金9g吴茱萸6—9g,草蔻仁6g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粉丹皮平胆疏肝;陈枳壳、炒杏仁、广郁金、法半夏破滞宽胸,理气降逆;吴茱萸、草蔻仁、肉桂温暖中下。
【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煨生姜9g,降逆止呕。脘胁痛重者,加乌梅肉6—9g,酸敛安蛔止痛。发黄者,加茵陈15g,疏肝利胆退黄。脉沉细、四肢厥冷者,加炒干姜5—6g,或酌加制附片6—9g,温肾祛寒。
【忌宜】忌食生冷,保暖。
【按语】胆道蛔虫系因蛔虫窜入胆道,致使胆道痉挛而引起的以阵发性绞痛甚则四肢厥冷为主症的胆道疾患,属中医学“蛔厥”范畴。多因饮食寒凉,天时寒冷,感冒风寒,致使胃寒,蛔不得安,上窜胆管使然。《金匮要略》所谓“脏寒,蛔上入膈”者也。治疗以暖胃散寒为主,佐以平胆疏肝,安蛔止痛。若发热发黄,系因蛔虫阻塞胆管,导致胆管发炎,胆汁外溢,当佐以清利胆道之品治之。
吴茱萸大辛大热,功能暖胃疏肝止痛,安蛔最捷。蛔虫见吴茱萸之辛热则收缩,收缩则可退出胆管而痛止,所以吴茱萸可谓安蛔之圣药。但不可过用,以3—9g为宜,过用则因其大辛大热而致肝家燥热,令人瞑眩。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系因土湿木郁,复感不正之气,化生湿热,熏蒸淫?,泛于肌表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谷入于胃,脾阳消磨,蒸其精气,化为气血,所谓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者也。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肺气宣扬,则其湿外发于皮毛而为汗,手太阴肺从令而化湿,内渗膀胱而为溺。虽湿气淫蒸,得汗溺疏泄,故土不伤湿,木气条达,黄疸弗作。
由于饮食不洁,劳逸不均,或因酒色失度,致使中土郁滞,脾湿不运,肝木郁迫。当此之时,若感受不正之气,必致水谷消迟,俗精湮郁,不能化气,陈腐壅滞。肝主五色,入脾为黄,脾土不运,木郁不达,土木双郁,则化生湿热,而病黄疸。湿热移于膀胱,故症见溺黄赤涩。湿热淫蒸,泛于周身,故皮肤、面目、全身皆黄,鲜明如橘。木郁克土,故症见右胁下作痛。湿热郁蒸,中气不运,升降失职,肝脾郁陷,故见大便稀溏。胆胃上逆,故症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纳差厌油。浊气蒸腾,故恶闻食臭。食则胆胃愈逆,而致头眩心烦,口苦咽干。湿热不解,肝胆郁蒸,故而发热。湿热熏蒸,故脉濡,浮数,舌苔白腻,或白厚腻,或黄厚腻。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利尿退黄。
【方药】猪苓片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制首乌30g佛手片9g全瓜蒌9g广郁金9g茵陈30g连翘9g山栀9g赤小豆12—15g
水煎温服。
【方解】猪苓片、泽泻健脾利湿;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平胆疏肝;广郁金、佛手片、全瓜蒌清肺降逆,利气止痛;茵陈、连翘、山栀、赤小豆清利膀胱湿热,利尿以退黄。
【加减】胸胁满闷、呕吐重者,加法半夏9g,降浊以止呕。身热不退者,加炒黄柏6—9g,清利膀胱湿热以退烧。发热汗出、二便不利者,加生大黄9—12g,荡涤脏腑以退热。大便稀溏者,加滑石粉15g,利尿以实便。胆道阻塞(梗阻性黄疸)、脉现虚大而涩、舌苔厚腻、大便色白、身黄重者,“茵陈蒿汤”
化裁,通利湿热以退黄。禁用生姜、大枣,以免助湿热而滞中气。
【忌宜】忌食腥荤及辛辣刺激食品,以清淡饮食,鲜菜、高糖、高蛋白食品为宜。注意休息,勿劳累。须隔离。
【按语】黄疸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发黄之疾病。黄疸有阴黄、阳黄之分,有谷疸、酒疸、女劳疸之别,其病机均因脾家湿旺,木气郁滞。湿在上者,阳郁而为湿热,则病阳黄;湿在下者,阴郁而为湿寒,则病阴黄。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系阳黄之一。脾虚发黄则多为阴黄。谷疸由于脾湿运迟,复感外邪,水谷难消,土木郁蒸。酒疸由于嗜好饮酒,化生湿热,汗溺闭塞,湿热遏瘀。
女劳疸由于纵欲伤肾,火泄水寒,阳亏土湿,肝木郁陷,化生湿热。
治黄疸之法首在健脾利湿,疏肝解郁。属湿热者兼以清利湿热,属寒湿者兼以暖水行瘀,且应恪守利脾湿莫伤肝阴、滋肝阴莫助脾湿之原则。急性黄疸型肝炎为肝胆燥热,脾家湿旺,用上方治疗甚捷,或以“茵陈蒿汤”加丹皮、芍药、首乌等疏木柔肝之品,祛湿退黄,其效亦捷,总以保护肝脏、助其肝功之恢复为原则。
临床所见胰腺炎、胰头癌等病也发黄,因其病因病机不同,则另当别论。
【临床医案】
例1:宋某,男,2个月。1984年12月16日初诊。其母代诉:1月前发现患儿目黄,身黄,面黄,腹胀。在某医院查肝功(数据不详),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半月余,有所好转,自动出院。脉稍数,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肺胃不降,湿热发黄。
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利尿退黄。
处方:茯苓5g,泽泻5g,炒杭芍5g,粉丹皮3g,制首乌9g,广橘红5g,炒杏仁5g,法半夏3g,广郁金5g,连翘5g,北沙参5g,半枝莲5g,茵陈9g,草果仁2g,赤小豆5g。5剂,水煎温服。每剂分4次服。
12月29日二诊:药后诸症均减轻。脉舌同前。
上方去北沙参,增粉丹皮为5g,制首乌为12g,赤小豆为6g,草果仁为3g,加焦山栀5g。5剂,水煎温服。
1985年1月7日三诊:药后黄疸减轻。脉舌同前。
原方去北沙参,增粉丹皮为5g,制首乌为12g,赤小豆为7g,半枝莲为6g,果仁为3g,减炒杏仁为3g,加焦山栀5g。5剂,水煎温服。
2月1日四诊:药后诸症逐渐好转。脉舌同前。
原方去炒杏仁、北沙参,增茯苓为6g,泽泻为6g,炒杭芍为6g,制首乌为12g,粉丹皮为5g,广橘红为6g,广郁金为6g,赤小豆为9g,半枝莲为6g,草果仁为3g,加瓜蒌仁5g,焦山栀5g。5剂,水煎温服。
2月24日五诊:黄疸基本消退,精神佳。脉平,舌苔白薄。
原方去北沙参,增粉丹皮为5g,制首乌为12g,赤小豆为8g,半枝莲为6g,草果仁为3g,减炒杏仁为4g,茵陈为8g,加焦山栀3g。10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
例2:李某,男,67岁。1985年3月12日初诊。自诉;患黄疸型肝炎1月余,经治疗有所好转。患慢性胆囊炎两年余,时好时差。现仍目黄、尿黄,右胁下隐痛,纳差呕吐,大便干结,身困乏力。脉细濡,右弦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湿热发黄。
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胆囊炎。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利膀胱湿热。
处方: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12g,生首乌20g,粉丹皮9g,广橘红12g,瓜蒌仁9g,法半夏9g,广郁金9g,延胡索9g,川楝子9g,赤小豆12g,茵陈15g,连翘9g。5剂,水煎温服。
3月18日二诊:药后胁痛减轻,大便干结,呕吐,不能食。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炒杭芍、瓜蒌仁、赤小豆,增生首乌为30g,法半夏为12g,加炒黄芩9g,炒杏仁9g,丹参15g,西大黄9g。3剂,水煎温服。
3月21日三诊:药后黄疸基本消退,大便正常,呕吐已止,已能纳食,胁痛已除。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薄腻。
原方去瓜蒌仁、赤小豆,增生首乌为30g,连翘为12g,加炒杏仁9g,丹参15g。5剂,水煎温服。
4月20日四诊:上方服15剂,诸症均不明显,纳食、二便正常。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
3月21日方再进。5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3:任某,男,22岁。1986年11月12日初诊。自诉:患胆结石两年余,经治疗好转。近1月来,目黄,身黄,尿黄,大便不利,夜间右胁疼痛。某医院诊断为胆道阻塞性黄疸。脉细濡,短紧,左关尺、右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胆胃不降,湿热瘀阻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