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麻瑞亭治验集
14600900000027

第27章 内科病证(19)

上方加桉树叶2g。6剂,水煎温服。

9月20日三诊:药后诸症略有减轻。血压:130/90mmHg。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加桉树叶2g。6剂,水煎温服。

上方服50余剂,诸症消失,血压正常,尿检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例3:王某,女,25岁。1987年10月26日初诊。自诉:患肾盂肾炎3年余,经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经常复发。1个月前又犯病,曾查尿常规,不正常,做尿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脉细濡、稍弦,关寸略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肺胃不降,膀胱热涩。

诊断:肾盂肾炎。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清利膀胱湿热。

处方: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桂枝6g,广橘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广郁金9g,泽兰15g,炒蒲黄12g,车前草9g,砂仁4g,焦山栀6g,半枝莲9g,桉树叶6g。6剂,水煎温服。

11月2日二诊:药后诸症稍有好转。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桂枝、广橘红、广郁金、半枝莲,加制首乌20g,广陈皮9g,炒杜仲12g,瞿麦7g,白檀香4g。10剂,水煎温服。

1988年5月5日来函称:上方服30剂,诸症均愈,尿检正常。

砂石淋

砂石淋系因脾湿肝郁,陷而不升而生下热,三焦火陷所致。

【脉证机理】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嗜好饮酒,致使脾湿肝郁,化生湿热,陷于下焦,引动三焦相火,泄于膀胱,熬炼尿液,日积月累,结成“砂”、“石”,杂于尿中,梗塞不利,或尿出“砂”、“石”,是病砂淋、石淋。砂石淋因湿热壅遏、气机不利而成,故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黄,甚则点滴而下。肝气郁陷,攻冲不宁,故症见小腹绞痛下坠,腰痛不能俯仰。郁极不通,阳浮外泄,故症见大汗淋漓,状如滚豆。热伤血络,血不循经,而见溺血者,是为血淋。

胆胃上逆,可兼见恶心呕吐。病久可见纳差食少,脘闷腹胀,体倦神疲,腰背疼痛等虚象。脾湿肝郁,相火泄露,湿热壅遏,故脉现细濡、滞涩,关寸大,舌苔白满腻。久病肝阴渐虚,故脉现弦象,舌苔白薄。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化石通淋。

【方药】猪苓片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桂枝6g广橘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炒杜仲12g泽兰30g金钱草30g海金沙9g玉米须15g滑石粉12g阳桃汁(分两次服)60g

水煎温服。

【方解】猪苓片、泽泻健脾利湿;炒杭芍、粉丹皮疏肝止痛;桂枝疏肝升陷;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和胃降逆;炒杜仲暖肾止痛;泽兰、金钱草、海金沙、阳桃汁、玉米须化瘀利尿,化石通淋;滑石粉清利湿热。

【加减】尿痛者,去滑石粉,加焦山栀6—9g,清热利尿通淋。尿血者,去滑石粉,加炒蒲黄12—15g,或加瞿麦9g,化瘀止血。颜面肿胀者,加木防己6—9g,利尿消胀。上热重者,去炒杭芍、桂枝,加黄芩炭6—9g,制首乌9—12g,平胆疏肝以泄热。纳差者,加草果仁5g,和胃健脾,以增食纳。若无阳桃汁,以阳桃枝15g代之,或酌食阳桃、阳桃罐头、阳桃晶等阳桃制品。

【忌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以清淡饮食为宜。

【按语】砂石淋是砂淋、石淋之总称,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泌尿系疾患。

泌尿系结石多因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而成“砂”、“石”。小者如砂,谓之砂淋;大者如石,谓之石淋。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湿热清则绝其化生“砂”、“石”之源,佐以化石通淋,“砂”、“石”得化,则淋通而痛止。

临床证实,阳桃汁、玉米须有化石通淋之功,且其气不偏盛而味正,可谓治砂淋、石淋之要药。

若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可参照淋证权衡用药。血淋者,佐以化瘀扶正止血之品。若久病体虚者,当开中焦化源,兼以扶正。凭脉辨证,加减化裁,多使结石得化而痊愈。个别患者虽不能速愈,若能坚持治疗,自可收到症状减轻、终至痊愈之效果。

【临床医案】

例1:陈某,女,44岁。1981年3月24日初诊。自诉:腰痛18天。3月7日凌晨3时许,突然感到左侧腰部及左下腹部剧痛,伴呕吐。急赴医院求治,经检查,疑系左侧输尿管结石。予解痉、止痛、镇静等药治疗,好转。3月11日做放射性同位素肾图,提示:左肾尿路梗阻,右肾正常。3月13日拍腹部平片,提示:左肾结石,右肾疑有小结石。3月16日复查肾图,无明显变化,见右肾排泄略差。3月10日X线检查(腹部平片):两肾位置、大小、形态正常,第二腰椎横突左侧下0.5cm处似有一密度增高阴影。3月13日查,第二腰椎横突左侧下0.5cm仍可见致密阴影,与3月10日片对比,其位置、大小、形态改变不大。提示:左肾结石、右肾疑有小结石。同位素肾图:3月11日,左肾B段延长,15分钟未见下降至C段,呈持续上升曲线。右肾TP=4,15分钟排泄率57%。意见:左肾图示尿路梗阻,右肾图正常。3月16日左肾图与3月11日比较,无明显变化,右肾排泄比3月11日略差。现仍感腰痛,甚则剧痛难忍。

左下腹压痛显著,左肾区叩击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余无特殊。脉细濡,稍紧动,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肺胃不降,相火陷泄,膀胱热涩。

诊断:肾结石。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清利膀胱瘀热。

处方:茯苓9g,泽泻9g,炒赤芍9g,粉丹皮9g,大熟地9g,广橘红9g,炒杏仁9g,炒杜仲12g,法半夏9g,泽兰30g,炒蒲黄12g,金钱草30g,海金沙12g,阳桃汁(分两次服)60g。3剂,水煎温服。

3月28日二诊:药后随尿排出结石两枚,8mm×6mm大小,腰痛顿失。平素腰酸,月经量多,经期较长,色黑有血块。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

上方加草蔻仁6g。3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

例2:陈某,男,41岁。1981年7月16日初诊。自诉:患肾结石13年。

1968年夏季某日,突然后腰部剧痛难忍,伴大汗淋漓。急赴医院就诊,诊断为肾绞痛,经注射吗啡等,疼痛缓解。其后10年再未犯病,故未继续治疗。3年前又犯病,初痛尚轻,逐日加重,均需注射杜冷丁、吗啡方可好转。今年7月初,因右侧腰部剧烈疼痛,赴某医院做肾盂造影两次,诊断为阴性肾结石。同时做同位素肾图检查,提示:右肾梗阻,左肾排泄延缓。查尿常规:见红白细胞。经中西医治疗,效不显。近1周右侧腰部持续憋胀剧痛,间断性排尿不畅,伴大汗,心慌。颜面虚浮,面色白。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肾寒,肝气郁陷,肺胃不降,相火陷泄,膀胱热涩。

诊断:肾结石。

治则:健脾疏肝,清上温下,清利膀胱瘀热。

处方:猪苓片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肉桂4g,广橘红9g,炒杏仁9g,炒杜仲12g,法半夏9g,泽兰叶30g,金钱草30g,海金沙15g,滑石粉15g,阳桃汁(分两次服)60g。3剂,水煎温服。

7月18日二诊:药后尿已清利。17日下午自行尿出黄豆大结石一枚,色黑,质硬,有尖棱。排石后尿道疼痛,半日后痛减,现腰部隐痛。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

上方再进。3剂,水煎温服。

9月24日三诊:上方服20余剂,自感尚可,面部虚浮消失,腰痛已止。9月8日出差,至今未服药。右侧腰部隐痛,余无不适。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

原方改肉桂为桂枝6g。3剂,水煎温服。

药尽腰痛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

例3:方某,女,50岁。1986年9月27日初诊。自诉:腰痛,尿痛,乏力两年余,加重9个月,某医院诊断为肾盂肾炎。后因左侧少腹痛甚,诊断为尿道结石。经治疗,无明显好转。胸闷,心慌,间或有心脏停搏感,血压不稳定,乏力,纳差,左侧耳鸣,头晕。有胃炎史。血压:110/80mmHg。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胆胃上逆,膀胱热涩。

诊断:泌尿系结石。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利膀胱湿热。

处方: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12g,粉丹皮9g,桂枝6g,广橘红9g,炒杏仁9g,炒杜仲12g,法半夏9g,泽兰20g,滑石粉15g,海金沙12g,砂仁4g,阳桃汁(分两次服)60g。5剂,水煎温服。

10月7日二诊:药后腰痛减轻。近日感冒,胸闷,血压不稳定,胃脘不适,耳鸣,头麻。血压:110/90mmHg。脉细濡、稍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加丹参12g。6剂,水煎温服。

10月20日三诊:药后腰痛减轻,仍胸闷。脉细濡、稍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再进。6剂,水煎温服。

1987年2月9日四诊:药后溺出结石1枚,如绿豆大,痛而带血,诸症顿消。一直未服药,今来复查。血压:118/70mmHg。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

原方去海金沙、阳桃汁。5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淋浊

淋浊系因土湿木郁,肝气郁陷,冲动相火,相火泄露,陷于膀胱所致。

【脉证机理】三焦相火,随太阳之经下行,以温肾水。三焦之经,络膀胱而约下焦。三焦相火,逢水则藏,遇木则泄。肾之能藏,赖胃土之降,降则气聚。

肝之能泄,赖脾土之升,升则气达。平人相火蛰藏于肾,本不泄露,所以肾脏温暖,肝气条达,膀胱清利,不病淋浊。

由于内外感伤,尤因纵欲伤精,致使脾湿增而肝气郁。乙木下陷,冲动相火,相火泄露,陷于膀胱,膀胱热涩,故症见小便淋涩疼痛,尿频、尿急、尿混,时通时止,是病淋浊。相火泄露,肾家虚寒,不能秘藏,肝木疏泄,精华外漏,故症见溺下白浊,或镜检前列腺液中见红白细胞,或兼见腰痛耳鸣,甚则阳痿。脾湿肾寒,肝木郁陷,可见少腹坠痛,骶尾部坠胀,前列腺肿大。肝木郁陷,故脉现细濡、稍弦,关尺较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暖肾,疏肝升陷,化瘀通淋。

【方药】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桂枝6g广橘红9g炒杏仁9g,炒杜仲12g泽兰30g冬葵子9g海金沙9g白茅根15g砂仁6g阿胶(烊化)9g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广橘红、炒杏仁清肺理气;炒杭芍、粉丹皮、桂枝、阿胶疏肝升陷;炒杜仲壮腰暖肾;泽兰化瘀消胀;冬葵子、海金沙、白茅根滑窍利尿;砂仁暖脾行瘀。

【加减】尿黄赤不利,前列腺液中见红白细胞者,加瞿麦9g,桉树叶3—6g,清利膀胱湿热以止血。脉现关寸大者,去桂枝,加法半夏9g,以降肺胃之冲逆。尿灼热疼痛者,加白檀香6g,或加焦山栀6—9g,清利膀胱湿热以止痛。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忌房事。

【按语】淋浊以尿意急迫、涩滞不畅、尿液混浊为特征,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淋浊之病机为脾湿肝郁,相火泄露,陷于膀胱,肾脏虚寒,蛰藏失职,致使精华外漏。加之膀胱湿热熏蒸,化生败浊而成此症。此症本虚而标实,本寒而标热。治疗此症初期重在清利膀胱湿热,热随湿去,则中土健运,肝木升达,标热可除,后期酌加培补脾肾之品,以止精华之外漏。无论初期、后期,均以健脾疏肝、化瘀通淋为主。升降复常,则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升浊降,诸症亦随之而愈。但暖肾之药不宜早用,以防助其湿热,而致肝燥。肝家燥热,移于膀胱,疏泄不利,病必不除。

【临床医案】

例1:牛某,男,29岁。1988年4月19日初诊。自诉:小便淋涩疼痛1年余,曾住院治疗1月余,诊断为前列腺炎,好转出院。近10余天尿不利,疼痛。

脉细濡,关尺弦而大,舌苔白厚腻。

辨证:脾湿肝郁,肺气不降,膀胱热涩。

诊断:前列腺炎。

治则:健脾渗湿,疏肝升陷,清降肺胃,利尿通淋。

处方: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桂枝5g,广陈皮9g,炒杏仁9g,炒杜仲12g,阿胶珠9g,泽兰15g,焦山栀6g,车前草9g,砂仁4g,桉树叶3g。3剂,水煎温服。

7月20日二诊:药后平稳,脉舌同前。

上方去车前草、砂仁,加制首乌20g,北沙参20g,炒芡实12g。5剂,水煎温服。

7月25日三诊:药后有所好转,因天热汗多,尿较少。脉细濡,两尺稍弦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广陈皮、桉树叶,增泽兰为20g,减阿胶珠为7g,加制首乌30g,炙米壳2g,补骨脂7g,北沙参15g。5剂,水煎温服。

8月1日四诊:药后尿已正常。脉细濡,关尺较大,右尺稍弦,舌苔白腻。

原方去广陈皮、桉树叶,增桂枝为7g,泽兰为20g,砂仁为5g,减阿胶珠为7g,焦山栀为4g,加制首乌30g,炒蒲黄9g,炙米壳3g,骨碎补12g。5剂,水煎温服。

8月6日五诊:药后小便清利。脉细濡,尺稍弦,舌苔白腻。

原方增桂枝为9g,泽兰为20g,砂仁为5g,减焦山栀为5g,加炒蒲黄12g,炙米壳2g,白檀香4g。5剂,水煎温服。

11月21日六诊:上方服17剂,自感尚可,小便清利,大便稀,腰痛。脉细濡、弦,两关尺大,舌苔白腻。

原方去泽泻、广陈皮、炒杜仲、焦山栀、车前草、桉树叶,增桂枝为7g,加炒苡仁9g,制首乌30g,百合12g,嫩桑枝12g,半枝莲9g,炙米壳3g,骨碎补12g。5剂,水煎温服。

11月30日七诊:药后二便均已正常,腰仍困痛不适。脉细濡、稍弦,关尺较大,舌苔白腻。

原方再进10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2:葛某,男,56岁。1986年4月20日初诊。自诉:患前列腺炎、尿道炎数年,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仍经常犯病。近1周来又尿痛,尿不利,腰腿疼痛。脉细濡、稍弦,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肾寒,肝木郁陷,膀胱热涩。

诊断:前列腺炎,尿道炎。

治则:健脾温肾,疏肝升陷,清降肺胃,化瘀通淋。

处方:茯苓9g,泽泻9g,炒杭芍12g,粉丹皮9g,肉桂5g,广橘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炒杜仲12g,阿胶(烊化)9g,泽兰20g,车前草12g,骨碎补12g,砂仁4g,炙米壳3g,海金沙9g,桉树叶2g。5剂,水煎温服。

4月27日二诊:药后小便有所好转。脉细濡、涩,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广橘红、骨碎补、桉树叶,增砂仁为6g,加广陈皮9g,冬葵子9g。

5剂,水煎温服,5月18日三诊:药后腰痛减轻。经查:尿道狭窄,前列腺正常。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

原方去肉桂、广橘红、阿胶、骨碎补、炙米壳、法半夏,增砂仁为6g,加桂枝6g,广陈皮9g,制首乌20g,冬葵子12g。5剂,水煎温服。

上方服20剂,痊愈。

例3:焦某,男,75岁。1986年12月6日初诊。自诉:患前列腺肥大数年,尿痛尿急,甚则尿闭。经治疗,无明显好转,反复发作。1周前又犯病,尿闭不通,插导尿管后尿始下,腹胀缓解。现尿道疼痛,胃脘胀满,口中无味,全身浮肿。仍留置导尿管。脉细濡稍涩,关寸较大,舌苔白满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肺胃不降,膀胱闭癃。

诊断:前列腺肥大。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化瘀利尿。

处方:猪苓片12g,泽泻12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制首乌20g,广橘红9g,炒杏仁9g,炒杜仲12g,法半夏9g,泽兰20g,车前草12g,海金沙12g,砂仁4g,滑石粉15g,冬葵子12g。6剂,水煎温服。

12月13日二诊:药后诸症减轻。昨晚自行拔除导尿管,排尿困难,量少,仅几滴。尿痛已愈,仍口中无味,午后下肢肿胀。脉细濡、稍牢,关尺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制首乌,加桂枝9g,焦山栀6g。6剂,水煎温服。

12月20日三诊:患者未来诊,其子代诉:药后诸症均好转。

原方去制首乌,加桂枝9g,焦山栀6g。6剂,水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