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周教育的特点
西周教育的特点是“学在官府”,即学术和学校在官府;教师由国家的官吏充任;学生也是官吏及其子弟。西周教育的这一特点集中反映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其原因既是阶级性所决定,也与奴隶社会的具体情况有关。
当时是刀、漆作笔,竹、木当纸,书册是将书写后的竹简、木牍用丝线或韦(熟牛皮)串起来。这样的书册十分昂贵,藏于官府,因此是“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再者,西周的六艺教育不仅仅是书本教育,学习礼、乐、射、御必须有相应的器物,而这些器物不是一人一家所能毕备的,因此是“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正是由于“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因此只能是“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三、春秋时期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西周“学在官府”的局面至春秋时期开始改变。一方面随着奴隶制度的崩溃,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地位也逐渐瓦解;另一方面奴隶社会世卿世禄的制度阻碍了官学教育的发展,对贵族子弟而言,进学校学习与其职位并无直接联系,普遍存在“可以无学,无学不害”的观念,直接导致官学的衰废。文献中极少关于春秋时期官学的记载,能见到的只有鲁僖公能修泮宫和郑子产不毁乡校两件事。少有史载的这一事实,也可表明官学正在走向衰落。
在官学衰废的同时,民间的私学正在兴起,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士”阶层开始形成,这是私学兴起的社会基础。
士本是奴隶社会贵族的最下层,在春秋时期封建制度兴起、阶级关系发生变动的过程中,逐渐转化为一个新的阶层,成为平民的一部分,在四民(士农工商)中位居首位。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是从贵族中游离出来,失去特权降为平民,但也有一些是下层平民经过教育而跻身于士阶层。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周平王东迁时宫中乐官因王室权力的削弱流落各地成为士人,就是这样的情况。《论语·微子》对此有一段陈述:“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这些民间的士人是知识技能的传播源,他们队伍的壮大为私学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
其二,在社会大****中,原为王室官府专有的典籍、礼器、乐器散失到民间,为私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西周是“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一般的平民纵然有求学的愿望,没有学习的条件也是枉然。春秋时期因社会的剧变以及周王室内部的权力之争,使这些“书”和“器”离开官府,散落到民间。如周惠王和周襄王期间,先后发生争夺王位的事件,世代掌管周史的太史司马氏离开周室去了晋国,以后又分散到卫、赵、秦诸国,使官守的学术流落各地。周景王死后,王子朝起兵争夺王位,失败后逃往楚国,并带走了王室所藏的典籍。正是由于这些变动和变故造成的“书”和“器”的扩散,为私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其三,春秋时期各国争霸,社会上出现了尚贤的风气,这是私学兴起的策动力。
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相称霸,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诸侯国建立过霸业。
至春秋末期,各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也纷纷起来争权,斗争更是激烈。这中间既有奴隶主贵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也有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彼此无不励精图治,谋求富强,都十分注重选拔人才,并且破格拔擢,或取之民间,或求之邻国。齐桓公之所以成为五霸之一,就是重用了商贾出身的管仲。越国所倚重的范蠡,也是从民间提拔。另据《史记》记载,秦国用人不论国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正因为各国因称霸而尚贤,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虽出身低微也有机会做官,推动了民间私学的兴起。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私学的兴起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即从不稳定到较为稳定,从不正规到较为正规,从小规模到较大规模。孔子创办的私学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私学,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培养的人才和积累的经验推动了私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在孔子之前肯定有人已在从事私人讲学活动,孔子自称“学无常师”,他的学问就是经过向多人请教,再经自己勤奋学习而得来的,只不过之前的私人讲学因影响、规模有限,并未在史书中留下痕迹。仅能见到的是郑国讲法律的邓析和鲁国“聚徒成群”的少正卯等,但他们与孔子是同时期的人,表明当时私人讲学已成为一种风尚。
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私学的产生不仅冲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而且开创的私人办学的形式在我国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之久,影响深远。
◆学习重点:
奴隶社会是我国学校教育开始形成的阶段,因离开现在年代久远,留下的文字材料也极其有限,对后人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困难。学习该时期的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将地下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与古代文献结合起来研究,因文献均为后人所作,不应视作第一手史料;二是地下虽出土了大量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辨认却十分困难,只能借助于古文字学家的研究成果;三是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性质和现在很不相同,应将教育与当时的宫室制度、礼俗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学习奴隶社会的教育,首先要了解早期的学校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特点;其次通过对西周的学校设置、教育内容的考察,掌握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况及其特点;此外要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分析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现象的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相关文献:
1.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
2.李先登:《商周青铜文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赵诚:《甲骨文与商代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黄开国、唐赤蓉:《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巴蜀书社2004年版。
5.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毛礼锐:《虞夏商周学校传说初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7.杨宽:《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学术月刊》1962年第8期。
8.裴本初:《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华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79年第3期。
9.朱启新:《从甲骨文字看殷商时期的教育》,《教育研究》1982年第11期。
10.朱启新:《从铜器铭文看西周教育》,《教育研究》1984年第3期。
11.熊明安:《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西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1期。
12.吴玉琦:《试论我国学校的产生》,《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86年第1期。
13.刘秋良:《试论西周学校教育中“射”和“御”的体育功能》,《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14.宋金兰:《从“教”字看古代传统教育的源起及其基本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15.崔旭:《析“学在官府”的西周音乐教育》,《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16.吴霓:《中国古代私学的产生及先秦时期私学的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17.徐少锦:《<;国语>;、<;左传>;中的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铁道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5期。
18.陈筱芳:《春秋道德学说的成就与局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19.周险峰、周训梅:《士的崛起及其教育影响》,《船山学刊》2004年第2期。
20.徐文武:《论申叔时的教育思想》,《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第4期。
◆思考题:
1.分析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原因,并以商代为例说明奴隶社会已经有学校。
2.简述西周学校设置的概况。
3.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4.分析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及其原因。
5.分析春秋时期私学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经典选读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节选)
郭沫若
一、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
文字是语言的表象。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它决不是一人一时的产物。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着长远的历程。只要民族的生命还存在,或者没有受到强大外力的长期扼制,文字也和语言一样,总要不断地发展。它们仿佛都是有生命的东西,不断地在新陈代谢,一刻也不曾停止,一刻也不会停止。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关于半坡遗址的年代,今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用同位素C-14测得四个数据:(1)距今6080±110年;(2)距今5920±105;(3)距今5855±105;(4)距今5600±105年。前三个数据是分别从遗址中不同层位或不同处所遗留下来的三个木炭标本测得的,年代最早和最晚之间相差2百余年。这,主要由于当时人类在半坡居住的时间较长,加之数据本身有误差率(即“±105年”之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后一个数据是从遗址中一座房基里的许多残存果核测得的,比第一个数据晚480年。原因何在,有待进一步研究。
要之,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千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划,但为数不多。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划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
二、殷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解放前50年(公元1899年)发现了甲骨文字,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的小屯村。这儿被证明为古代殷王朝的首都。经过了73年的岁月,发掘出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和其他大量的文物,也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单就甲骨文字来说,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纪录,是公元前1300多年到1100多年间的东西。由于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故称之为甲骨文。又由于主要是占卜的纪录,故有时也称之为“卜辞”。
奴隶制时代的殷王朝是十分迷信的,每事必卜,每卜必至多次。凡祭祀、征战、田猎、疾病、风雨晦冥、年辰的丰欠、时日的吉凶、用人用牲的多寡、分娩男或女……一切大小事都要通过龟甲兽骨的占卜以请命于“上帝”。卜辞中已有“上帝”的名称,当时统治阶级的思想中已经早有至上神的观念存在了。
卜辞的程式非常简单,大抵是“某日某人卜问某事,吉或不吉”,有时纪录其效验。纪日用干支,不像后人用数目字,故干支文字极多。程式既简单,千篇一律,故所使用的文字有限,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只有3500字光景。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可以认识的;不认识的字大多是专名,如地名、人名、族名之类,其义可知,其音不能得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