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十讲
1632600000027

第27章 军事问题的政治化(2)

决定进的根据是利、机、虚、需。见利而进,已成为当时十分明确的共识。东汉王朝的崩溃已成定局之际,各路英雄豪杰见有利可图,奋起而进。孙吴在曹操大军逼近的情况下,大臣求和,.君主狐疑,孙权经智囊们点悟,终于明白事理,见利而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至于袁绍不乘曹操东袭刘备之际发兵南下,刘表拥兵自重,不乘曹袁官渡之时北上,对于大利视而不见,等到对方腾出手来,则被动挨打,悔之已晚。见机而进,见虚而进,见需而进等原则,都是对以往见可而进的具体推演。与进的根据一样,决定退的根据是害、实、强、劲。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难而退,适可而止,避实就虚,避锐击惰等均为退的原则。

第二,深入挖掘进与退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发挥退的积极性,以退为进,保持主动。

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统领数千人马奔逃公孙康。公孙康担心曹操攻击辽东,怕自己难以抵抗,便收留了袁氏弟兄。后来曹操征服乌桓,逼近辽东。有人建议急攻辽东,以便铲除隐患,而曹操以退为进,使公孙康杀掉袁氏弟兄。曹操深知“急之则合,缓之则离”的韬略原理,利用征服乌桓的神威和公孙康担心袁氏兄弟将危及自己地位的心理,发挥退的特殊作用,消除对公孙康的压力,以增加和突出袁氏兄弟久居辽东,势必鹊巢鸩占的矛盾,从而移花接木,借刀杀人。如果遇到必须要退的情况,韬略家们并不简单地作出退却的决定,而是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主动退却。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率兵相拒,诸葛亮因粮草短缺,主动退兵。其二是以进为退。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北征,派遣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让亲信韩扁带着信件送给孙权,建议退兵。韩扁在返回途中被捕,诸葛瑾担心泄露军事机密,急催陆逊退兵,而陆逊则不动如山,安闲如常,认为受命防守战略要地,不能示弱,装出进军姿势,然后才退兵,这表现出了陆逊高度的韬略素养。

第三,在运动中改变进退的态势,使敌方猝不及防,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

诸如声东击西、先纵后擒、欲战姑和、回马枪、撒手锏、拖刀计、流星锤……都是以突然的定势中断,改变进退方式,取得奇效的。

第四,将进退韬略运用到政治、外交、人生等各个领域,大大强化了进退韬略的使用价值。

第五,将进退韬略纳入总体目标的轨道,赋予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总体意义。

进与退的决策,不再被视为孤立的一项指令或措施,而是全局中的局部,整体中的个体。曹操西进,攻击董卓的倡议,政治上以“兵以义动”、“以顺诛逆”的美名;军事上,“全制其险”、“示天下形势”,占据主动地位;外交上,联络关东联军;经济上,一决而胜,减少军事费用。只因各派势力目的不同,曹操的方案未能施行。刘备西进,政治上打着恢复汉王室的旗号,实在为军事上能占据一方基地而考虑。孙权、周瑜的全据长江计划,西进荆、益方案,亦为全局中之关键性一步。至于退的情况,从前述的史实,自可见其总体上的意义了。

决定进或退,是走向成败的关键。进有进的轨道,退有退的航程,而一旦进退到轨道与航程中,就不能完全受决策主体的控制了。这些轨道与航程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运行规律,人们很难加以扭转,因此,高明的韬略家之所以动静相宜、进退自如,就在于对这些轨道与航程已了如指掌。贾诩建议张绣进退,与曹操周旋,前败后胜,张绣困惑,经贾诩指点,才豁然明白。诸葛亮隆中路线经关羽失荆州的挫折,蜀汉的国运,终不能昌盛。只有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向,把握事理、物理、哲理、心理,才能真正把握进退韬略的精髓。

三国时期那些成功的决策者,总是从长远的眼光出发,制定进退的计划,进退的最终效果往往与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何进、董卓、吕布、袁绍、公孙瓒、刘璋、刘表、袁术、李傕、郭汜、袁谭、袁尚、袁熙、公孙康、曹爽、孟达、诸葛恪、孙皓等许许多多将帅君臣,或因军事胆略,或因政治目光,或因外交手腕等方面的缺陷、短视,进退失措,折戟沉舟,以至身败名裂。

)3.无功而返:政治上的“行为艺术”

诸葛亮既要为坚持“复兴汉室”的立国方针而伐魏,又不能急功近利一战耗尽国力,不像刘备那样打赌博式的生死决战,所以他的“无功而返”其实却是一种持重的表现。

重扰轻战的战略观

“无功而返”怎么还能算是大功呢?桓温北伐,是为了在朝廷内建立自己的势力,颠覆君父,而诸葛亮伐魏可就不同,他是为了给蜀汉增加“向心力”。与曹魏和孙吴相比,蜀汉还打着“汉朝”的旗号,如果有一天真的赢了呢?蜀汉的大臣们就可以成为新汉的开国元勋——正因为孔明的伐魏,很多想把前途投机到“复兴汉室”的精英,如姜维、蒋琬,才会投奔到蜀汉的旗下。同时,也可以消耗魏国的国力,令其无法安枕。所以蜀汉的伐魏,可以看做是一种非常有象征含义的“政治行为艺术”。无独有偶,与蜀汉一样国力平平的孙吴,也多次采取过派水军袭扰魏国后方的辽东地区,甚至鼓动蜀汉后方蛮族起事的方式,来牵制蜀汉的发展。

无功而返与不战而胜之间,有时差别并不那么分明,而都是一种军事上的表象而已。

一个著名的“无功而返”实例,就是诸葛亮首出祁山伐魏,未听魏延之计,兵出子午谷。

诸葛亮不采用魏延偷袭子午谷之计是正确的。

详细说来,可分为两个部分来谈谈这一论点。

一、国力。

国力是否充裕,是两国战争的一个极大因素。蜀、魏二国在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魏坐拥当时中国人口、可耕种土地的四分之三,综合国力比蜀、吴两国相加还要厉害。就是这份差距,使魏延提出的计策更不适用。国力包含很多种因素,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就是这些因素,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1.人力。人力包括两种,一方面是人口。在冷兵器时代,肉搏的前线和后方都需要大量的人。五千兵马对于三国中实力最弱的蜀汉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蜀汉的人口只有可怜的一百万左右,国中军队只有十万。五千精兵是十万的二十分之一,是蜀汉部队的一个不小的组成部分。加上魏延手下的五千精兵是蜀汉数一数二的部队,因此那五千精兵对于蜀汉就更加重要。另一方面是人才,人口众多是多出人才的一个基础,教育水平是人才的另一个基础。经过两汉数百年的稳定发展后,魏国所占的中国三分之二的面积不仅不是老少边穷,而且大多是汉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富庶发达地区。魏国人力之强,蜀、吴地区如何可比?就当时情况而言,蜀汉人才最为缺乏。而魏延是蜀汉当时最出色的将军之一,决不能轻易失去。由于子午谷之计充满着危险,所以蜀汉绝对不值得冒着失去五千精兵与魏延这么大的危险去实施子午谷之计。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计策绝对是正确的。

)2.物力。当时的中原地带正值开发的盛年时期,并非现在的黄土高坡。地域广袤的平原不但物产丰富、粮草充足,而且地矿资源的开发也正当其时。草船借箭虽是虚构,但以魏的资源,真送你十万之雕翎箭也不过九牛一毛罢了。蜀虽号称天府之土,却小得可怜,仅仅一个成都平原是粮食基地,粮草远不足应付长线征伐。现在风景如画的西南在那时不过是穷山恶水而已,树木倒不少,矿产的探测和开发却还在启蒙阶段,完全不能与魏相比。诸葛亮北伐常常会出现粮草缺乏、运输艰难这个问题。再者,蜀中不产良马,蜀马只是些矮小的马匹,难以在关中平原上与魏国骑兵抗衡。蜀汉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关中平原上就缺乏了机动力,恐怕会被魏国骑兵牵制。加上养马经费并非可以由进行北伐的蜀汉所能承担的。所以,蜀汉不能眼宽肚窄地去进行大规模的入侵,而需要逐步进发。因为如果发生大规模而长久的战事,蜀汉的国力绝对不能应付。假设兵出子午谷的奇袭成功,而蜀军又成功占领了长安一带,魏国绝不会坐视不理,必定倾其大半军力与蜀汉决一雌雄,因为长安算是曹魏的西北基地。就算蜀汉士兵素质都优于曹魏,但魏军兵力却数倍于蜀汉。对于当时国力不足、补给不继的蜀汉,若以寡敌众必定形势不利。以蜀汉的兵力只能扰敌而无法对抗魏国全国兵力来考虑,诸葛亮的谨慎是正确的,如采用魏延之险计,万一有半点闪失,那带给蜀汉的将是不可挽回的惨局。

)3.关中能带来的国力。很多人说,占领关中就能为蜀汉国力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经过董卓之乱、马超叛乱之后,关中已难复昔日光彩,能给蜀汉的帮助极少。既然占领关中也不能为蜀汉的国力带来多少生气,倒不如占领西凉,以免冒险。

综上,由于蜀汉国力不足,根本不适合进行像子午谷之计这样的冒险。所以诸葛亮不应该采用魏延的险计。

二、战略。

魏延的计划确实很有气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蜀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也正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加上兵出子午谷若作为一次战役来看,确实有赢的可能性,但赢也是局部战役的一次胜利而已,蜀汉能因此就一举击溃曹魏吗?更何况魏延取胜的机会是十分渺茫的。

)1.难以完成的子午谷之计。完成子午谷之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同时满足,一个都不能少):第一、魏延率军从褒中出发,循秦岭东行进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长安,完成这个行程必须用10天的工夫。第二、曹魏长安守将夏侯楙得知魏延军突然到来时必须要弃城逃跑,不作抵抗。第三、夏侯楙逃跑时,必须留下大批可供蜀军食用的粮草辎重。第四、魏军的增援部队必须要在20天后才到达长安。而诸葛亮大军从斜谷出发,必须在20天内赶到长安,增援魏延。第五、万众运行子午谷险道不能走漏半点消息,没有魏军拦阻。以上五点都是完成子午谷之计必要的环节,但是都难以如同魏延所想般完成。

先说第一个,首先魏延能保证在10天之内穿过子午谷而到达长安吗?子午谷道长约600里,两边高山对峙,中间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山崖上的栈道通行。如果中间有坏道,就必须停下来修复后,才能继续通行。如果坏道一多,修复的时间就会很长,也就会延迟到达长安的时间,如果不能在10天内到达长安,那么魏军的细作就可能会得到情报而有所准备,使蜀军失去奇袭的效果。而且两年之后,魏军都督曹真伐蜀时就是从子午道走的,《三国志·魏书·曹真传》说:“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三国志·魏书·王朗附王肃传》也有说道:“曹真发已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曹真一个月才走了子午谷的一半,可见10天内走完子午谷是相当不容易的。

再说第二个,魏军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这是事实,但他会不会害怕到“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呢?弃城而走在魏国是极大的罪,夏侯楙虽然是曹操的亲戚,也不敢冒这个危险吧!如果他不弃城逃走,而是据城而守,等待援军到来的话那又怎么办呢?就算长安守军再差再少,据城而守,难道会被区区五千兵马攻破?即使夏侯楙真的弃城逃走,还有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呢!这个有胆有谋的郭淮已成为雍州刺史,当时正在天水。就算长安被攻破,那么蜀汉军队就处在天水魏军与来援的魏军两处的夹击,怎能长久?

再说第三点。即使魏延成功占领了长安,怎能保证曹军就一定留下大批粮草辎重给蜀军呢?如果曹军把粮食运走或是干脆将其付之一炬的话,蜀军能空着肚子守城吗?

再说第四点,谁又能保证关东援军一定会在20天后才到达长安。远的不说,就拿司马懿袭击孟达来说,孟达估计司马懿要一个月后才能赶到上庸,结果司马懿只用了短短的8天时间就赶到了,杀了孟达个措手不及。而且从关东到关中,一路上一马平川,没有什么天然屏障,正利于曹魏的铁骑昼夜急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率军从斜谷出发到长安,要行千里栈道,加上一路还有曹军从中阻拦,怎能保证就一定能赶在曹魏援军到来之前到达长安?万一落在曹军后面,魏延军被曹军灭掉不说,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就会屯兵于坚城之下,陷于进退两难的窘境。

最后说第五点,魏延根本不能担保在子午谷中没有魏军与魏军探子,如果有魏军和探子在道中等着魏延,那么不但魏延的计策泡汤,就连能否到达长安都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