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16496500000013

第13章 成功教育第二条(3)

上面的日志中处处渗透了叛逆、绝望和无奈的情绪,孩子带着这样的情绪离家出走也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而如果家长的教育得法,就能让孩子成功地度过叛逆期,下面的事例是有力的证明。

“东子居然提出早上要陪我去菜市场买菜了。”李女士发现一个学期不在自己身边的儿子东子变得懂事了,以前叛逆的东子现在变成了听话的“小大人”。后来李女士才知道,原来这都是东子的姥爷用古典文化熏陶的结果。

原来,东子的姥爷平时就喜欢听评书、读古文。知道东子平时在父母身边很叛逆、很难管,姥爷有意无意地让小家伙做完作业后听单田芳的《薛家将》,尤其是听到薛丁山、薛仁贵父子不和的那七八回,姥爷在一旁嘀咕:“就这么一个爹,要是气死了,不得后悔一辈子啊。”东子一开始还觉得挺新鲜,听到这里便默不作声。老人家每天有早起的习惯。一到周末,便拖着外孙去公园,一面散步一面给他讲古代有关孝道的故事。

时间长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深入小家伙的心里,他叛逆的个性也越来越不明显了,并且和家长说话也更有礼貌了。

孩子的年龄还小,有叛逆的心理很正常,关键是家长的引导和教育。

上面故事中,孩子的姥爷及时和孩子进行了沟通,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成功度过了“逆反期”。

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善于把握机会,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逆反情绪,下面的方法可以借鉴:

1.家长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需求。家长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哕唆、老师的批评,这些教诲都是善意的,否则就会因为孩子的不理解,形成逆反的情绪,家长适时地沟通是为了帮助自己孩子健康成长。

2.当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家长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免孩子觉得家长不重视自己而产生逆反心理。

3.家长要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在学习的同时也增加了与他人的交流。而如果家长一味地强制孩子学习,就会使孩子有厌倦感,也增加了他们逆反的情绪。

4.家长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后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说教而不顾子女的感受。

5.家长要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说话。让孩子变得“听话”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会使子女有逆反情绪。

6.家长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孩子想干什么,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套,相信孩子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家长只需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即可。

温馨提示: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对孩子满怀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把握好“度”。孩子逆反不听话,家长不要只知道苛求和责备,要适当地培养孩子的分析思考能力,多鼓励孩子并适时地给予辅助建议。

当家长与孩子敞开心扉,顺畅沟通时,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应当鼓励与支持。但是家长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倾听心声,强有力的疏导才是重中之重。不放纵,也不强迫,不任意迁就也不动辄迁怒,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心态,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要点总结

“逆反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家长要正确地看待。逆反心理如果没有得到家长及时的疏导,孩子就很容易走上极端。反之,家长给予孩子适度的空间和积极的引导,鼓励、帮助孩子,孩子就能形成健康的心理。

不要让孩子掉进虚荣的陷阱

陈小茵现在只要看见别人有的新东西,就会回来和妈妈死缠硬磨地要去买。妈妈知道这是她的虚荣心在作怪,每次都不想满足她的无理要求。但是又怕孩子在别人面前没有面子,最终都是以妈妈妥协而告终。

有一次,妈妈无意中听到小茵在和几个小朋友吹嘘,说自己家里很有钱,用的东西都是哪些牌子的产品。妈妈一听就直打哆嗦,因为孩子在撒谎,她所说的自己家里根本就没有。他们家也只是一个普通中等收入的家庭,收入都是固定的,每个月的消费也是计划好了的。孩子因为虚荣,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连妈妈听后,也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另外,还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

“爸爸,以后你接我放学时将车停远点,我自己走过去就可以了,你那辆车,早都过时了,同学们看见了会笑话的。”听到11岁的儿子对自己说这样的话,王先生气得想抡起手给儿子一个耳光,可他还是忍住了。

“真的很心痛,儿子竟然嫌弃我的车不好,觉得丢人。”王先生决定以后不再接送儿子,让他自己坐公交车慢慢体验生活。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孩子“好面子”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故事中的孩子就是害怕爸爸给自己丢了脸,所以才让爸爸把车停远一点,显然,孩子有强烈的虚荣心。

孩子的虚荣心与自尊心其实有密切的联系,虚荣心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而采用一种虚假的方式,去获得荣誉和普遍关注,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在消费过程中孩子会因为虚荣心,走入攀比消费的误区。这会让孩子走上贪图享乐、撒谎欺诈,甚至少年犯罪的道路。

正如培根所揭露的一样:“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童年时期,孩子们正在走向成熟,他们渴望自己像个大人,但由于生理、心理等许多方面又未完全成熟,能力往往跟不上期望,认识容易出现偏颇。这个年龄阶段,好胜、好强、好出风头是共性,虚荣心容易滋生且普遍存在。因而,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不利于其成长的虚荣特征和行为方式。

其实,孩子有获得尊重的需求,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正当的方式来满足。

首先,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虚荣的危害。孩子一般都是通过一些欺骗和虚假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这样容易造成撒谎成性,也会造成对他人的欺骗。从长远来说,这也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流沟通和与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温馨提示:

虚荣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虚荣心极度扩张,可能还会造成自欺欺人。

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艰苦朴素作风。父母为了防止孩子掉人虚荣的陷阱,就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是孩子对物质的一种态度,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相应的物质,才能够对财物保持珍惜的态度。这样的孩子思想才不会被虚荣所侵蚀。虚荣和物欲是紧密挂钩的,一个艰苦朴素的孩子,才更能有积极的心态,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自己。

另外,家长也不应支持孩子的攀比消费。家长若发现孩子是出于攀比,向自己提出消费要求时,千万不要去鼓励。在攀比的过程中,孩子的虚荣心无限膨胀,虽然容易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却往往忽视了今后生活中,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再次,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虚荣心。对于孩子这种喜欢被人尊重和关注的心理,家长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家长还可以将孩子用于攀比消费的钱,作为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爱好的投资,把孩子乐于表现的心理,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比起单纯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对孩子长期投资显然更加重要,也不会使孩子掉入虚荣的陷阱之中。

最后,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虚荣心也是撒谎和欺诈的罪魁祸首。

父母要想让孩子远离虚荣,就要注意对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因为虚荣心想撒谎时,就会努力地进行克制。

家长想要孩子杜绝虚荣心,避免孩子掉进陷阱中,还可以帮孩子找到一些可以用来满足自己自尊的方式。比如发掘孩子的特长,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让孩子参加公益慈善活动,让孩子乐于助人等。这些活动都能够给孩子带来荣誉感和关注度,从而满足孩子的自尊心。

要点总结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虚荣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过度的虚荣会造成孩子盲目攀比,掉进思想的陷阱。

如果家长能让孩子知道,有虚荣心是一个人要求上进的反映,并且加以合理的引导和监督,孩子就会成为有目标的、积极向上的人。

教会孩子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包括孩子,都会遇到压力。

从根本上讲,压力就是身体的损耗与能量的发作。它能让人的头脑保持敏捷,也可以激励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去创造美好的人生。但是当压力过大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行为上就会表现为退缩、寡语、异常挑衅等问题。有研究也表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紧张压力的,与他成年之后患上高血压、心脏病及癌症有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