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16496500000031

第31章 成功教育第九条(1)

最重要的是把健康送给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有很多种方式,如:娇宠、叮嘱、在学习上严厉要求、给予孩子物质的满足等,家长通常以为这样自己就把一切都给了孩子。殊不知,最重要的——身体健康。可能已经被家长抛在脑后,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能使孩子在重压之下更有抵抗力,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所以,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参与者,一定要把健康送给孩子。

身体是孩子最重要的资本

孩子是我们的一切,对于家长来说,这句话就是真理。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真是不容易。家长都期盼孩子聪明、学习好,其实最最重要的是孩子身体健康。苏东坡在诗中写道:“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就道出了一个普通家长希望孩子健康的心声。

如果把身体比喻成弹簧,那劳累就是外力。当外力过大或者作用时间过长,弹簧就会永远失去弹性。所以家长也不要过度地要求孩子在学习上要多么刻苦,把所有的时间塞得满满当当,而不顾及孩子身体的承受能力。否则当孩子身体内部失衡的时候,他就会感觉浑身乏力,头晕眼花,没有心力专注于学习。毕竟真正的教育是要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不顾及孩子健康的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教育。

亨利与艾伯茨合著的《你真的很富有,你只是还不知道》一书,对英国1000多名民众进行调查,书中就讲到了:人生除了金钱,还有更重要的事。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资产,价值达18105万英镑,排名第一。可见,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多么重要,家庭教育中,家长就要清楚地知道,身体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资本。

我们也可以看看不注意身体健康,给自己带来危害的例子:

拉玛努金(Ramanuian)是20世纪国际数学界公认的数学奇才。他在33岁时因肺病去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儿时贫困,身体基础没有打好。他在获得大数学家哈代的帮助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期间,总是自己弄饭吃。

并常常因为做饭麻烦和沉迷于研究忘记吃饭,致使他的身体越来越弱,患上当时无法医治的肺病,身体每况愈下,也使他丧失了在学术上继续研究的资本。

相反,如果我们来看另一些长寿的天才,他们都很关注自己的身体,与自然生活取得了较好的协调。

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年轻的时候就对科学痴迷,经常晚上一两点钟还不肯结束实验,一味埋头研究而不懂得休息和锻炼。他的父亲认为这是决不可取的,作为一个要想毕生献身于科学事业的人,必须懂得休息、娱乐和锻炼。因此,父亲找他深谈了几次,一定要他改变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且告诉他:如果继续这样做将失去健康,而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工作的权利!

后来,玻尔听取了父亲的意见,很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也为他以后的实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他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温馨提示:

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一旦忽视了身体健康,人也便在探求真理的路上失去了最大的资本。

孩子在学习方面也是一样,如果孩子在学习时,出现过度疲劳、身体不适的情况,家长仍然以透支孩子的健康来提高孩子的成绩,那就不可取了。

一个老师的孩子上了北京某名牌大学,而因为牙痛去拔牙,感染后引起脑膜炎早逝,令家长痛不欲生。要是孩子有一点医学常识,去正规的医院,知道感染后的严重,就不会让悲剧发生了。一个教师,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却没有教他一点医学常识,这也是教育的悲剧。所以,作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身体是最要紧的。有一个好的身体,孩子才会聪明,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有实现我们梦的根本,教会孩子多少本事,都不如教会他爱惜自己的身体。

人的身体犹如一台机器,是否善于保养,对它的性能和寿命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孩子只知道学习书本知识,却不知道保养身体的基本常识,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危害极大。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大因素在于生活有规律。那些长寿者几乎全部都是生活有规律的人,所以家长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加强锻炼,增强体魄,为孩子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为孩子成长储备力量;此外,关注孩子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让孩子参加必要的课外活动、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愿在家庭教育中,不要再次上演为了金蛋而杀下金蛋的母鸡这类事情,家长也不要让孩子为了一时的“******”,砍光了青山,最后可能连柴也没有烧的了!

要点总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孩子最重要的资本。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仅仅盯在那些可以计算的分数上,而更应想想怎么把健康送给孩子。

卫生习惯对孩子很重要

孩子正处于身心全面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状况如何,对其一生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上学后,家长普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忽略了对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恶果,也是教育的误区!家长应该把对孩子的卫生教育重视起来,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每周三早晨,春芽学校的卫生老师和大队部卫生委员,一定会出现在每个教室。她们一会儿检查小朋友指甲长不长。一会儿又检查他们头发是否干净,还让小朋友们张开嘴,检查牙齿是否刷干净了。

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老师很重视从小对孩子的卫生习惯教育。作为家长,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让孩子知道养成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给他读读《不讲卫生的小狮子》的故事:

一只小狮子正在森林里玩,突然觉得肚子疼,它生病了。这时过来了一只小狗,把狮子送到马医生那儿。医生用仪器给小狮子拍了拍片,发现它肚子里长了一个大瘤子。医生割开了它的肚子,把瘤子取出来。

医生把瘤子打开一看,里面原来是一条很长的虫子。医生说这是因为小狮子平时不讲卫生造成的,小狮子听了很后悔。

小狮子回到家里,把一切告诉了妈妈。它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用脏手拿东西吃了。我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妈妈听了小狮子的话,很高兴。

想必听了这样的故事,孩子就会了解到不讲卫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渐渐就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

温馨提示:

讲卫生无需成本但很少有人能做到,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孩子抓起,要从点滴的生活开始。

众所周知,日本人注重教育,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国民,不仅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时也使国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德。

在日本,随地吐痰、大声打喷嚏都被认为是十分无礼、粗俗的表现。

日本人几乎不会随地吐痰,而日本人打喷嚏一般也会用随身携带的手帕、纸巾遮住。这些不仅是文明的举止,同时也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另外,日本人随地丢弃废纸、易拉罐等垃圾的现象也很少见。

日本人还常常自豪地称自己是喜爱洗澡的民族,家里可以没有厨房,但再小也要有浴室。日本人一般每天都要洗澡,有些人甚至一天洗两次以上。勤洗手、勤漱口也是日本人的好习惯。现在看来,正是这些“洁癖”帮助日本人抵御了病毒与细菌的侵害。

那么,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时,应该从哪几方面人手呢?

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方法。

1.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当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玩累了,想吃东西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提醒孩子先去洗手,洗干净了才可以吃东西,而且还要告诉孩子这是因为手上有细菌,如果不洗干净就会把小虫子吃到肚子里而生病,而且小虫子最喜欢和小朋友抢好吃的,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洗手的重要性,慢慢就会乐意配合。

2.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体会劳动创造卫生美好的环境对于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来洗自己用过的小手绢和小毛巾,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而且也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孩子通过自己参与劳动,可以体会到家长给自己洗脏衣服时的辛苦,然后家长要适时地引导,告诉孩子要注意讲卫生,因为衣服脏了,家长洗衣服也会很辛苦,所以要做讲卫生的孩子。

3.纸巾手绢随身带给孩子的兜兜里随身带着纸巾和手绢,当孩子需要吃东西的时候,就提醒孩子随时拿出湿纸巾等把手擦干净,孩子需要擦鼻涕的时候,要提醒孩子使用手绢。刚开始可能需要家长的耐心提醒,孩子有时不配合或是忘记了,家长也不能训斥,要耐心引导,孩子才会慢慢养成使用纸巾和湿巾的好习惯,从而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4.利用故事书或是自编故事让孩子明白讲卫生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讲故事或是自编故事的形式,让孩子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家长可以讲个正面的事例,再讲个反面的事例,让孩子自己来当裁判员,告诉家长他喜欢哪种行为,家长要及时点评,加深孩子的印象。

5.给孩子创造一个卫生的家居环境一个整天生活在脏乱环境的人是不会有好的卫生习惯的,所以家长就要从小给孩子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孩子明白讲卫生的好处和重要性。

要点总结

每一个人都应该讲卫生,孩子也不例外,拥有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孩子年龄尚小,讲卫生的意识还不强,所以家长的教育很重要。孩子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学再多的知识也没用,好的卫生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饭,边吃边玩,一顿饭要追着喂很长时间。家长劝说半天,孩子照样不好好吃,或者挑食厌食。不少家庭为此伤透了脑筋,什么哄骗、威逼、利诱、打骂的手段都用上了,但效果并不明显。

咪咪最喜欢到奶奶家了,奶奶会给咪咪做好多好吃的东西,又是肉又是菜地张罗一桌子。可咪咪呢,就喜欢吃肉,其他的蔬菜连看都不看一眼,和肉炒在一起的蔬菜也会被咪咪挑出来。

看见咪咪不吃菜,奶奶给咪咪夹了一块胡萝卜:“怎么能不吃菜呢?

吃一口胡萝卜吧,它可有营养了!”咪咪正啃着大排骨,哪会吃奶奶给的胡萝卜,她一边啃排骨,一边断断续续地对奶奶说:“我不吃胡萝卜,我就吃肉!”

看着咪咪那副贪吃的模样,奶奶无奈地摇摇头:“这个不懂事的孩子……”

故事中的咪咪就是个爱挑食的孩子,只吃肉不吃菜,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于******挑食的坏习惯,奶奶也只是无奈地摇摇头,没有及时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正面教导。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家长培养孩子饮食习惯意识的淡薄。

温馨提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谚语,但生活中人们却常常忽视了安全和健康。当“吃什么”不再是问题的时候,“怎么吃”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好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实,家长不要以为教孩子吃饭是小事,如果利用得好,每次吃饭都可以变成一堂生动的“课”。一日3餐,一年365天,10年就等于上了上万节“课”。通过这样的“课堂”,能培养孩子快乐、认真、专注的性格,并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丰富知识,还可营造出一种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家长的意识决定了孩子的行为,家长的意识改变了多少,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改变的方向和速度。

所以,家长要抓住难得的教育机会,坚持对孩子进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1.要引导孩子吃多样化食物。不让其挑食、偏食世上没有哪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孩子获得全面营养。如果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选择类似食物代替,但孩子严重的挑食、偏食行为,家长则必须予以纠正。

2.让孩子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孩子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人食物的数量。有些孩子经常购买路边摊贩食物,这些食品不仅没有营养,还存在极大的卫生问题。

家长可在家中为孩子准备放学后的点心,但数量不宜太多。

3.要让孩子清淡饮食,不要嗜好油炸食品、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品孩子一天总热能有一半以上应来自粮食,约1/6来自蛋白质,从油脂中获得热能只应占1/4,若过多摄人重油食品或糖。不仅会使热能摄入过高,使孩子发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而且这些食品由于过于甜腻而难以消化,又因缺乏膳食纤维而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胃炎等。

4.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体质的食物。不要单凭口昧挑选食物食物可以养人也可伤人,譬如脾胃虚寒的孩子贪吃生冷食品就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内热较重的孩子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锅常会引起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孩子体质不相符合。家长应熟知食物的温凉属性,提供与孩子体质相一致的食物,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食物。

5.要让孩子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轻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人们保持愉快的情绪。家长可在餐桌上结合菜肴讲些促进孩子食欲的话,或介绍营养知识。餐桌不是纠正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场所,应加强平时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时训斥孩子。

要点总结

一个人要得到良好的社会化发展,必须首先具备健康的身体,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合理的营养又是保证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所以,家长切不可小觑了对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