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疆秘史
18691700000022

第22章 三屯庄3-2

3-2

老人们说,东城最早叫东吉尔玛台,后来叫三屯庄,再后来才叫东城,延续至今。吉尔玛台是蒙古人的话,意思是泉水窝子、小河沟。至于三屯庄,或许跟周谷尤三家高墙大院的屯庄有关,具体咋样,年陈久远了谁也说不清。

周谷尤三家都是清朝乾隆年间从口里(当地方言,关内、内地)迁来的,周家谷家都是甘肃凉州的,周家祖上是最早的军屯,谷家是朝廷迁移的民屯,尤家祖上是陕西发配来的犯人。自清乾隆至民国一百大几十年,周谷尤三家的屯庄是怎么发展壮大的?没有人详细知道,周谷尤三家的后人也说不详细。老人们说,经历同治之乱后,东城上的人全部逃难迁回口里。朝廷平定叛乱之后,社会安定了,才陆续迁回来一部分。据周家族长周五爷说,同治之乱前周家有一百三十七口人,战乱之后只回来了十二口人,其他人去了哪里,没有音讯。谷家和尤家的情况不得而知。

两代人之后,对于那些陈谷子烂芝麻,三家后人说辞不已,多是清汤寡水的凄凉滋味。杨大嘴说过一段书非常精彩:话说晚清以来,朝廷软弱,官吏腐败,百姓遭殃,八国联军悍然入侵,洋枪洋炮轰开国门。西太后带着小皇帝逃到西安,洋人抢掠京城焚烧颐和园,中华大地惨遭涂炭。“庚子事变”之后,各地豪杰举起义旗,一时之间,风起云涌,义和拳,红灯照,杀洋人,扬国威……

相对于内地,现在东城的日月还比较太平。老人们说,这个功劳第一个要归刘将军,经他多次建议,光绪十年新疆正式建了省。第二个应该归于杨督军,他的功劳老百姓都记得,杨大嘴也是经常传颂。

杨大嘴有一副好记性,别人过目不忘,他能入耳成诵,他对听到的东西能够原貌原样一一复述出来,稍加捋顺就能说书。他说过一段杨督军的事情非常精彩。那日,南墙根下坐了许多老人小孩要听杨大嘴说《兴唐》,杨大嘴偏偏不说《兴唐》,他说这些日子古道上的商客、种地把式,到处都在传颂杨督军的丰功伟业,我也在这里学说一番。人们并不乐意,还是嚷嚷着要听古书,杨大嘴也不理识,袖子一甩就开讲了,“话说民国元年,改朝换代,民国建立,杨增新接任新疆省主席兼任督军,开创新疆治理******。这位杨督军治疆,那是内柔外刚。老督军原本是个读书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知道疼惜百姓,他对内施以怀柔之策,蒙汉回维,和睦相处;对外以柔克刚,击败沙俄入侵,外敌不敢虎视眈眈,内贼不敢蠢蠢欲动。他讲究权谋,出手果断,为任一方,保境安民,功不可没……”

杨增新今天好像在谁家讨得了油水,咧着大嘴乐呵呵地说着,言辞流畅,说的杨增新的业绩,且都是关乎百姓的事情,原本吵嚷着听古书的人,一个个都睁着眼睛听着,就连小孩子也不闹腾了。后来有人怀疑他是杨督军派下来的说客,也或是吃了人家的好处专门宣扬的,到底咋回事,最终没有结果,杨大嘴还是整日说书度日。不过,杨督军的故事却在流传。

杨督军的神话并非空穴来风。杨督军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尊崇儒学、喜好老庄、善于书法,虽然贵为一省之主席,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节俭,有人说他衣着朴素到了有些邋遢的地步,衣服洗得少,袖口常有油腻斑点。然而,他执政风气严整,严厉惩戒贪腐官员也是出了名的。他手底下有一批忠孝贤明的官员为他办差施政,据说他有“章程”二将,两人皆是文人,却是他最好的干将,也最得他的信任。这“章”名曰章明严,天津人,精通俄文,负责外交事务,杨督军对沙俄几次成功外交,都是章明严先期掌握了沙俄那边的情况,然后给杨督军出谋划策,杨督军审时度势做出明确决策。这“程”名曰程居来,湖南人,据说祖上是跟随左宗棠进疆的文官,自幼在南疆生活,熟悉南北疆风俗,精通维吾尔、蒙古、哈萨克等民族语言,既能通畅流利地跟各种人交流,还可以书写各种文字书信文牒,是个出了名“新疆通”。

那一年,沙俄十月党闹革命,白俄被红俄打败逃至新疆边界,二万多荷枪实弹的白俄军队重兵压境,新疆危在旦夕!

那是民国八年,全新疆的军队总计不到一万兵力,那种危机可想而知。别人都劝杨督军赶快给民国政府电报,请求中央火速派精兵驰援。杨督军却摇了摇头,他笑呵呵地说,“用不着,收拾这几个黄毛子烂腿子还需要请中央军,我一句话就让这群黄蟊贼乖乖缴械。”众人傻眼了,心想,“不对呀!这杨督军做事一向谨慎,今儿个咋这么冲动,是不是吃错药了喝醉酒了!”省府的大员军界的将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所以然,这杨督军葫芦里买的是啥药哎?有的摇头有的叹息。杨督军却不管那么多,也不多解释,空着两只手就去了,众人心里忐忑,不知道将要发生啥大变故。

杨督军到了边境对黄头发蓝眼睛的白俄将军义正言辞地说,“哎,我知道大队红俄兵正在后面追击你们,现在到了我们的疆界,只要你们交出武器马匹,就准许你们入境,落籍为民,给你们粮食给你们住的给你们生存之地,能种地的给土地给种子,能做买卖去做买卖,会放牧的去放牧,会干其他技艺的就去干其他技艺谋生。总之,保证你们在这里有吃有穿有住有生命保障。要是你们不交出武器,我们的百姓会担心你们,我们的军队会警惕你们,你们吃饭也要提防,睡觉也不踏实,生活也不安生。你们想一想吧,想好了就按我说的做。一句话,交出武器发给粮食。”

那个黄头发蓝眼睛的白俄将军原本还气势汹汹的,被杨督军一句话就打懵了,跟底下几个军官一合计,现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粮食短缺人饥马乏,几万人马走投无路。他们两手一摊,说,“哦,上帝,活命要紧!”二万多黄头发蓝眼睛的白俄大兵乖乖交出了武器。这就叫: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老省长杨督军一言败白俄。

其实不然,杨督军毕竟是一代枭雄,自有一番雄才大略,他对新疆周边非常关注,尤其是沙俄,新疆大部分疆土与沙俄接壤,某种程度上处于沙俄半包围之中。沙俄对新疆的威胁最大,也是他重点防范的外患。赤俄闹革命之时,他就让章明严密切关注那边的动态,及时翻译了沙俄那边的时事资料,他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情况也有所了解。可以说,他虽然远在新疆省政府迪化城里,沙俄那边的情况他了如指掌。白俄军为啥要入境新疆?包括他们的人员、装备、粮草等情况,包括追击他们的赤俄的军事实力,还有,赤俄对白俄的态度,白俄眼下的处境,等等,他掌握了他们的软肋,还跟赤俄电报沟通了信息,做好了下一步的应对策略。所有这些都在预设之中,所以杨督军有的放矢,对方不得不屈服,这就是他的本事。

有章程二人在身边,杨督军如虎添翼,处理内外事务得心应手。杨督军执政以来,南北疆百姓安稳,边境无大的战事,也可以说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