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19623800000050

第50章 智慧管理与特色推进策略(2)

(二)以民间文化传承为主线,广泛讲唱民间文化

1.定期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

学校在每周一的集体朝会上,专设了精彩故事讲演时段,每周都有故事员登台讲述民间故事。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精心打造民间故事校园的文化氛围。班级的黑板报每学期至少有一期是民间文化的专版。走廊上的宣传展板每月一期的主要栏目有:“民间故事大家讲”“民俗传承我调查”“民间文化都来学”“民间游艺活动你我他”等。所有的班级黑板报和宣传展板都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材、自主设计、自主排版、自主书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学校都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每月8日、18日两天,学校还派出师生去走马镇古戏楼参加故事会,所讲故事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2.不定期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

2008年5月20日,走马小学成功举办了特色学校展示活动,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民间故事情景剧《传承》、民间歌谣经典诵读《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节目受到与会的市区专家和来宾的高度评价。

2009年3月29日,中国曲协副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来到走马镇。刘学平讲述的民间故事《冲壳子》,姜昆同志听后连声称赞。

2010年6月11日,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中,走马小学教师朱伟在解放碑参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所讲述的民间故事《圣贤愁》获得市领导、专家和市民的好评。

2010年11月21日,在走马镇获“中国曲艺之乡”的授牌汇报演出中,走马小学编导演出的故事情景剧《课堂上的故事》获得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市人大副主任王洪华等专家领导的高度好评。

(三)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课题研究

学校的区级课题“弘扬民间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和市级规划课题的子课题“‘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在推进民间文化特色校园建设中的实践研究”,全校师生全员参与研究,学生们走出传统意义的课堂,深入社区、村落当“小小采风官”,在研究中学校不断吸纳新的课程理念,重建知识结构,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实现课程开发、学习方式转变和民间文化传承的“三赢”。民间文化进入课堂,每周一节的民间文化课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三、用心物化学校特色

(一)辛勤耕耘,累累硕果

目前,走马小学已编辑出版了《黄葛树下是我家——走马民间故事集(青少年版)》,还编辑出版了《黄葛树下是我家——走马小学校本课程(低年级版、中年级版、高年级版)》系列丛书,建设了属于走马小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师生开展对民间故事、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禁忌、民间文化传承的调查,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五十余篇,教师撰写研究论文二十六篇。《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等主流媒体对走马小学师生开展的这项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倩予教授撰文指出:“走马小学师生所开展的‘弘扬民间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争创特色学校’的活动,其意义是远非我们今天所能够限定的。”

(二)人人发展,成绩斐然

1.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彰显。学生表演的民歌民谣对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在九龙坡区文艺汇演中获得金奖,故事队的余娅、张登云等参加首届巴渝民间艺术节民间故事讲演获得一等奖,陈艺同学在参加九龙坡红色故事讲演比赛活动中荣获区二等奖。刘学平、邹礼强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同台演出,梅玉昊、陈艺、王馨、张学梦等同学所讲的民间故事在重庆广播电台故事频道播出。因为特色学校的建设,一批批小小故事家茁壮成长。

2.特色学校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朱伟老师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马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被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重庆市优秀民间文艺家”,梅艳老师获得区委区政府授予的九龙坡区“十佳青年教师”称号,朱伟老师获得区委区政府授予的九龙坡区“十佳教师”称号,田野老师参加市级赛课获得二等奖,梅艳老师、冯天礼老师参加“九龙杯”赛课获得一等奖,朱伟老师、李英老师撰写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让民间文化润泽我们》在中国教育学会科研项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中获得一等奖,姜宇、黄利霞、梅盖忠、李英、刘小玲等老师撰写的民间文化论文公开发表或获奖。因为特色学校的建设,老师们崭露头角。

3.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

地处中梁山以西的走马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拥有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23名。区级骨干教师9名,校级骨干教师10名,学校还多次获得“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价一等奖”“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教研月活动先进学校”。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命名走马小学为“民间文化教育特色学校”,九龙坡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命名走马小学为“民间文化特色校园”“民间故事校园”。因为特色学校的建设,走马小学已成为九龙坡区西部农村学校的一大亮点。

总之,特色学校的建设已成为学校可持续内涵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支撑元素。创办特色学校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只有学校办出特色,才能彰显出学校的内涵品质,才能使学校拥有鲜明的教育特点,并以此形成学校文化,从而提升学校在社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价值和声誉,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李英 朱伟)

内化于心 外显于行——九龙坡区走马中学“礼仪教育”推进策略

下课铃响了,所有学生整齐地做着同一件事——将自己坐的凳子收到桌下,摆放整齐。2010年教师节,走马镇政府为中小学教师举行了欢庆第26个教师节座谈会后,走马中学所有教师也用同样的举动打动着在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个细小行为,却彰显出了走马中学“礼仪教育”办学特色和学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办学理念。

重庆市走马中学是九龙坡区最边远的一所农村单办初中,坐落于有着“全国民间文学之乡”美誉的走马镇,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占学校学生总数的70%左右。有的学生在学校,言行不能礼让他人,随心所欲地追求自我的空间,不懂得尊敬老师;在家中,习惯于唯我独尊,不懂得尊敬长辈;在社会上,缺乏公德,不能与他人愉快地交往。为此,学校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礼仪教育”,把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以行为规范为切入点,广泛开展“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全力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弘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后,形成共识,确立了“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树立走中新形象,努力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走马中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走马中学礼仪教育评比细则》《走马中学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对礼仪教育作出了具体周密的部署。随后,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制订出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确保礼仪教育顺利、持续、深入开展,为打造礼仪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广泛动员,加强培训

学校举行礼仪教育启动签字仪式,进行全面动员,在全校师生和家长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明确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达成共识,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家校联动、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同时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礼仪知识专题讲座,要求全体教师为人师表,在礼仪上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寓礼仪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形成全校人人都讲礼仪的良好风气。

三、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校园环境直接关系到师生礼仪习惯的养成。第一,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努力让校园每一处都成为礼仪教育的场所,使每一堵墙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为学校礼仪教育提供环境支撑。第二,对校园的人文环境作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在校园悬挂、张贴礼仪宣传标语;开辟名人礼仪宣传专栏;在教学楼走廊上设置温馨的提示话语、礼仪格言等,让校园的宣传橱窗、黑板报、寝室等校园环境的每个细节都无声地、静态地传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礼仪知识。第三,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将礼仪教育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家长,形成“全面发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促使师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讲礼仪。

四、建立机制,强化监督

学校在建立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上狠下工夫,逐步完善了三项机制,使礼仪教育活动呈现载体丰富、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发展态势。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学校重视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由校长主抓,教师人人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领导机制。学校还成立学校礼仪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别分管学校的一个年组。在此期间,学校完善领导例会制度,实行每周二领导例会时间专门部署礼仪教育活动情况,并定期将各自负责的年组活动开展情况作阶段性总结交流。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培养礼仪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学礼仪、用礼仪。如开展“礼仪标兵”“礼仪示范班级”“礼仪示范寝室”的创建活动,树立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学校礼仪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教师督导评估机制。将学校礼仪教育工作纳入对教师的督导评估,并与教师考核、评优、晋级挂钩。

五、突出重点,分段实施

(一)制定原则,确立重点

本着“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段实施、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实践育人”的原则,从学校教育和学生实际出发,学校确定了以“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树走中形象,创和谐校园”的工作思路,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为切入点,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走马中学礼仪教育校本教材》为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礼仪素养,稳步推进礼仪教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二)明确目标,分段实施

第一阶段以校园礼仪教育为主,兼顾其他礼仪的培养,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把纸屑扔进垃圾桶、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等方面的礼仪行为,使学生逐步形成礼仪规范。

第二阶段以家庭礼仪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出入有礼,热情待客,礼貌拜访的好习惯,并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经常主动和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第三阶段以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使学生逐步养成在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行礼让、乘车购物有序、观看演出比赛文明喝彩、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的礼仪行为。

第四阶段以国际礼仪为主要内容,全面提高礼仪程度,加大国际礼仪的宣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国礼仪,一个民族礼仪,在与外国人交往中都能不卑不亢,知书达理,展现走马中学学子的精神风貌。

(三)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礼仪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积极创新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

1.礼仪教育进课堂。

学校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礼仪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普及礼仪知识。在《走马中学礼仪教育校本教材》课中加大礼仪知识的教育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礼仪知识。

2.征集礼仪文章。

组织学生以礼仪为主题内容开展校园歌曲的创编活动等。

3.查找不文明行为。

动员学生做一名“礼仪监督员”,对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接触的人进行调查、监督,并将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向师生通报,促进同学讲礼仪、用礼仪。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做到互相监督,从细节做起,养成礼仪好习惯。

4.举办班级活动。

各班相继召开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队会,“礼仪天使在校园”“礼仪之花处处开”“礼仪用语我先行”“礼仪花香满校园”等贴近中学生实际的主题班队会,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学生在准备班队会,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接受礼仪的熏陶。

5.家校互动。

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送《走马中学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召开家长会等活动,动员家长和学生一起学礼仪,把校园礼仪教育成果拓展到家庭,把家庭教育的成果再延伸到学校,达到家校互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