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华血脉
1972400000036

第36章 海途的艰辛:“浮动地狱”

掠卖华工的罪恶活动开始于鸦片战争前的19世纪初叶,而在19世纪50至70年代达于高峰。最初,西方殖民者以澳门为据点,用拐卖和绑架中国劳动力、妇女以及儿童的方式偷偷进行。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侵略者在澳门、上海、广州、汕头、香港等地利用他们豢养的一批流氓、地痞、爪牙,疯狂捕掠和诱拐华工。

1846年,澳门英商德记洋行包揽苦力贸易。德记洋行老板德滴身兼葡、西、荷三国驻华领事,依仗权势,无视中国政府禁止贩卖人口的法令,雇佣大批打手,收买拐子、人贩,到乡下掳掠苦力,送到澳门的巴拉坑(集中收容苦力的地方),对苦力施以酷刑,强迫他们签订到外国劳动8年的卖身契约,然后待船运出。

被捕掠的华工被侵略者称为“苦力”、“猪仔”。

中国第一个留美毕业生容闳1865年归国抵澳门时,第一所遇见之事,“即为无数华工以辫相连,结成一串,牵往囚室,其如奴隶牛马之惨状,及今思之,犹为酸鼻”。华工被贩运出国前,剥得一丝不挂,并按各人预定输送地点,在胸前烙上C(加里福尼亚)、P(秘鲁)、S(夏威夷)等字样,若有人反抗,则鞭笞吊打。装载华工的船,成为名副其实的“浮动地狱”。这种非人的待遇,使华工在航行途中死亡率高达45%,最低也有14%。

当时,从中国华南运送华工到拉美各国,一般需要4至5个月的海上航行。如到秘鲁要120天,到古巴要147至168天。西方各国的航运商为了攫取暴利,草菅人命,拼命超载,苦力船上的饮水、伙食和卫生条件极差,华工在航程中的死亡率很高。

1860年,法国苦力船“沙利斯·麻迪尔”号从澳门运出950名苦力,到达古巴时,只剩下100人。1861年又一艘法国苦力船“奥古斯丁纳”号从澳门运出350人,到达秘鲁时只剩下11人,上岸时又死去6人。

据估计,1847至1874年,从中国掠往拉美的契约苦力达50万人,其中,从澳门运出的约30万人,以运往古巴和秘鲁的占大多数。1853至1873年间,从中国运往古巴的13万多名华工,途中死亡率达13%。运往秘鲁的华工死亡率有时竟高达50%。到拉美的苦力,受到极端残酷的虐待,古巴的苦力劳动寿命平均只有五年,死亡率达75%。1860年运往秘鲁钦查岛挖鸟粪的4000名苦力,几乎全部惨死。

掠卖华工,实质上就是奴隶贸易,是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侵略中国的产物,是16至18世纪贩卖非洲黑奴的继续。19世纪50年代,掠卖华工的航船大多属于英国,60年代,美国占了首位。据估计,出国华工总数:1801至1850年,约32万人;1851至1875年,约为128万人。其中贩往南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约50多万人以上,前往东南亚地区的近65万人。这些为开发西半球和东南亚等地作出贡献的华工,就是今天许多华侨和外籍华人的祖先。在“浮动地狱”上,华工们一有机会常常奋起反抗。

1852年3月21日 英国商船私运华工475人自厦门赴旧金山。

这次运往美国的华工不肯卖身,于4月初发生暴动,杀死英船主,在琉球八重山岛登岸逃亡。5月初,英船到琉球八重山岛捕拿华工80人,次年11 月,琉球将逃难华工175名送回福建,其余均病死或自缢。据不完全统计,1852至1861年,华工先后在17艘贩奴船上暴动。如美国白鹰号行抵马尼拉以东海面,500名华工愤起暴动。不幸楼梯被铁格子盖上了,殖民者们用枪疯狂射击华工。子弹射出的火焰烧着了华工尸体的布衣,华工们死生相继,拼命保住火种,使其燃烧扩大,与敌人同归于尽,白鹰号终于在烈火中沉入海底。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牺牲精神。

1859年10月8日,英国商人租用美国的花坛号船,载着850名华工苦力前往哈瓦那。为了防止华工反抗,船员竟然把苦力锁在底舱,还用木杠顶死舱口,“就像牢门加锁加杠那样牢固”,“底舱几乎完全没有光线和空气”。就这样,850个华工开始了他们漫长的航行。到了10月14日晚上七点半,花坛号突然触上了暗礁,此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经过几次可怕的碰撞,船头腾空而起,船身急剧倾斜,海水迅猛的涌入船舱。残忍的船长不但不设法施救,也不让华工自救,直到自己与船员都逃上救生艇离去,也不打开舱门,竟然眼睁睁地在生还的途中任由花坛号带着850名华工沉入海底而无动于衷。一位西方见证人事后承认,“这是一件海上空前未有的恐怖”事件,暴露了“英国苦力贸易的一切卑鄙和恐怖的罪行”。

因此,人们将西方国家用来运载华工的苦力船称为“浮动地狱”。中国“苦力”贩运是西方殖民史上最肮脏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