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华血脉
1972400000004

第4章 暖流把他们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殷人是东夷人,他们的目的地原本是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那是他们的故乡。后来箕子之所以获封朝鲜,与此不无关系。殷人东渡的目的地很明确,返回故地。

因为陆路已经被周人阻断,只能造舟东渡。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会将当时周朝的第一重臣姜尚分封到山东半岛,即后来的齐国。因为要他肩负守卫周朝东疆的重任,严防商军主力从海外返回故土。

东夷人擅长操纵船筏,不然孔子也不会随口而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攸侯喜和摩侯虞率领着25万军民放舟入海后,沿海岸线北上直至日本。不料却遇到了长年东流的北太平洋暖流即日本暖流(也称黑潮暖流)。

我们现在都知道,从亚洲、澳洲流往美洲的大洋流只有三条: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赤道逆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而北太平洋及附近海域存在的这股巨大的暖流,是一个呈顺时针流动的大环流。该洋流自太平洋北赤道附近产生,经吕宋岛北部、台湾东部进入台湾海峡,在舟山群岛交汇,经东海、然后到日本九州南部,即东经165度散射开来,有一支分流北上,形成对马海流,该海流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又经津轻海峡回到太平洋上。这个北上的大暖流也被称为黑潮暖流(日本暖流),成为北太平洋暖流到达北美西海岸。

据《中国航海史》介绍,古代先民从山东半岛渡过渤海到达朝鲜半岛南端再借右旋环流航运到日本北部出云地区,再趁北太平洋暖流东航。这条海流规模巨大,平均宽度150公里,在北纬35°左右,常年为西风带。东流,顺风顺水,海流速度为每天25海里左右,这对于顺流航行的船舶十分有利。一直可漂到北美西海岸。当时我国沿海各民族都多少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如果古代航海者有人误入黑潮暖流,很可能会被带往北太平洋深处,也就有可能漂流到北美。那么殷人完全有可能部分误入黑潮暖流,漂流到北美的。

这有后来的事实为证:十三世纪忽必烈第三次征伐日本时,元朝水师舰船在对马海峡被台风所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一些船舰随海流漂至加拿大太平洋海域夏治特皇后群岛,这里的印第安人至今尚说自己是元朝水师的后代。

洋流为殷商人跨越大洋东渡,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殷商人的船只只要沿洋流到达北纬35°~42°之间时,进入西风带,即便不撑帆,也能顺势快速行至北美大陆西海岸。

这股暖流,冬天20℃,夏天27℃,比流过的其他流域的水温高6℃~7℃,冷暖流交汇,能带来丰富的渔业资源,为远航提供了食物保障。所以商纣灭亡后,对于早已掌握航海技术、即将成为奴隶的商代亡国者来说,完全有可能利用北太平洋大环流的优势,辗转到北美洲大陆、建立新的海外聚居地。

由此可以推断,殷人就是通过这条暖流(海上神路)跳跃前进,经过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天之浮桥),直达白令海峡。再从白令海峡转向东方,顺着大陆海岸线一路前进,直至北美洲的腹部登陆,其中有一支船队更是一路向南航行,直到今天的墨西哥境内才登陆。这些商人于是就在美洲大陆上定居下来,并进一步繁衍生息,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印第安人。

这就是印地安人口耳相传的“海上神路”和“天之浮桥”的来历。正好暗示了殷人的东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