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20189500000035

第35章 两株新芽

历史每向前推进一步,都需要一个“契机”江户幕府采取的高压政策和粗暴简慢的回复直接引发了年轻公卿们的反感,并使这种激愤的情绪处于濒临爆发的边缘。

与此同时,面对无礼的幕府,九条关白原本打算出面化解这场风波。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妥协反而使公卿们的怒火越烧越旺。这一事件将那些试图“恢复皇权”的人们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群人正虎视眈眈地伺机从幕府手中夺回政权,恢复朝廷公卿大夫们往日的权势。

正是以这次事件为契机,使得这种愿望逐渐汇集成一股新的“力量”

事到如今,关白被迫做出了让步。众人高昂的情绪犹如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如果不做出让步,那么形势便会被这个漩涡裹挟着,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那么,明天上朝重新商议修改敕答文一事吧。”

关白的妥协终于使一群人的情绪逐渐平息了下来。

“这样也行,自己说的话总不能轻易反悔吧。”

“不错,无论关白脸皮多厚,总不会对陛下的旨意置之不理吧。”

众人逐渐离去。第二天,大臣们花了一整天时间,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总算在傍晚时分商定了新的敕答文内容。

当然,在本能寺等待的堀田备中守正睦也觉察到了形势微妙的变化。

“看来,情况不妙啊!”

“那就再想想办法吧!”

可是,幕府的努力只能使公卿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此时,修改敕答文已经成为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现实。

朝廷认为幕府难以在当前形势下独当一面,于是在15日任命青莲院殿下(中川宫)三条实万、中山忠能等3人统管海防,同时还罢免了武家传奏东坊城聪长的职务。

幕府的宫廷事务统管官都筑骏河守峰重一直暗中与东坊城互通消息,他将东坊城的被罢免视作自己的奇耻大辱,于17日自杀身亡。

20日,主上宣堀田正睦前往小御所,传达敕答文。正睦在所司代本多中民的带领下,神情轻松地等待主上上朝。这时,正睦并不知道敕答文已经修改过,形势对幕府十分不利。

当传奏满脸严肃地宣读敕答文时,正睦仍然像往常那样笑眯眯地歪着脑袋。

美国乃神州大患,与其签订条约关系国家安危。此事有违东照宫以来列祖列宗之祖训。改变自东照宫以来建立的国家既成法令,关系到全国人心向背。签订条约将危及我国国防安全。对于此事,幕府应深思熟虑之后再加以决策。去年签订之横滨条约业已违背国家旧法,此次条约之各项内容均涉及我国国体,再次签订条约恐为国家留下后患。为此,须命三家(指水户、尾张、纪伊三家)以下之全国诸侯大名,重新商讨对策,并将商议结果禀报朝廷。

等传奏宣读完毕,正睦的脸色变得苍白。朝廷重新商议的结果与上次并无两样。幕府提出“协调各方意见之事,由关东幕府全权处理”而朝廷则以为“不能放心交由幕府处理。要求重新集体商议后,由朝廷裁决最终结果。这明显是对幕府的严词拒绝和不信任啊。”

即便正睦接过敕旨,幕府也不可能恭恭敬敬地执行敕旨的要求。正睦的眼前一片漆黑。

自己的政治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无论正睦怎么迟钝,他也清清楚楚地意识到了这一切。正睦完全能够想象得到,自己拿着这封谕旨回到江户之后,松平忠固及其下属老中都会说些什么……

在传奏的再三的催促下,正睦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

“那……我会尽早呈交给将军。”

接着,朝廷备了酒水为正睦饯别。然而,正睦哪里还有心思品尝美味佳肴呢?

自己的此次进京,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了……

一败涂地的自己还能冠冕堂皇地以老中笔头的身份回到江户吗?

当正睦失魂落魄地回到本能寺时,川路和岩濑正忧心忡忡地等待着。

堀田正睦只是朝二人摇了摇头,说了句:

“详细情况,你们还是去问所司代吧!”

说完,便瘫坐在扶手椅上。

川路和岩濑听所司代说完,两人相互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他们已经设想到最坏的结果,并且为正睦想好了急流勇退的途径……不,不如说是全身而退的一条羊肠小道。

主上所担忧的事情无非就是两件事。

第一,幕府的无能。

第二,原本就已不堪一击的幕府因为将军继嗣问题而分崩离析。

这两件事不仅是主上的担忧,也是全日本最大的忧患。所以,堀田正睦只有全力以赴地消除这两个“巨大的忧患”才能体现他作为政治家的最后的价值。

“事到如今,只能这么做了。”

川路说道。

“只有这一个办法。”

岩濑使劲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无精打采的堀田正睦说道:

“备中守大人,请您派我们提前回到江户。”

“提前……这是何意?”

“我们先回到江户,竭尽全力说服各位老中——只有充满诚意地回应主上的忧虑,才可能得到朝廷的敕许。”

“是吗?”

“主上担心的是幕府的软弱无力和日本的分裂,想要拯救日本于危难之中,只有一条路……也就是,拥立年长英明的一桥大人为将军继嗣,同时任命越前候(松永庆平)辅弼,强化幕府,防止幕府走向分裂。上下同心协力,保卫国家。这样,就一定能够得到陛下的敕许……”

“慢、慢着!”

堀田正睦连忙拦住了岩濑。

“松平忠固一向顽固,而且十分痛恨水户。你认为他会接受你们的主张吗?”

“如果松平大人不同意,那我们也无计可施了。不过,大人您也算尽到了自己的力量,为主上分忧了。这是实现日本富强的唯一方法,您作为政治家必须从大局出发……不过,如果周围的人不能理解您的主张……如果真的不愿接受您的建议,那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到那时,您便可堂堂正正地辞去官职,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

“原来如此……”

堀田正睦这才一下子挺直了身体。

“这是为自己准备的退路啊……”

想着,他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是啊,如果你们凭借满腔的热情,全力以赴游说老中大名,或许大家会被你们说服的。”

“到那时,再带着我们努力的结果晋见主上,恳求其赐令批准签订条约。我们可以奏报主上,幕府已按照朝廷之指示,重新召集诸侯大名进行了商议,结果决定推举一桥大人作为将军继嗣,推选越前候辅政,以强化幕府,共度时艰。为此,请陛下恩赐敕许签订条约……”

其实,岩濑忠震和川路圣谟两人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他们认为应该拿出勇气,坚定地迈向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好的。那就这么办吧!”

堀田正睦的心中终于透出了一丝光亮。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成为败军之将的命运,可以继续留在京城,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才是真正的堀田。

于是,正睦立即请来了传奏广桥光成,让岩濑忠震带着朝廷旨意——“应推选英明贤能、德高望重的年长者为将军继嗣”出发前往江户。

如果江户赞成朝廷的动议,则可以重新恳请朝廷敕许;如果江户反对,则留给堀田正睦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悲壮地退出政治舞台。这是堀田孤注一掷的最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