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20189500000045

第45章 政治的台前幕后

幕府未经朝廷批准,便于19日擅自签订了《日美通商条约》于是,幕府与朝廷之间从此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对立伤痕。

可以说,岩濑忠震的苦肉计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忠震和哈理斯在条约上签字后,于20日回到了江户城。他不动声色地对井伊直弼建议说:

“虽然大老未能在签订条约之”

前获得朝廷敕许,但是条约总算已经顺利签订了。不过,妥善处理后事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必须由大老您亲自赴京或派老中前往京城,详细汇报签订条约的前后经过。这样做虽然不能免去先斩后奏之嫌,但是获取朝廷敕许才能使条约名正言顺呀!

岩濑忠震的话听起来的确言之有理。不过,堀田正睦前次进京,最后落得如此难堪的结果,现在又有谁能挺身而出前往京城请罪呢?

岩濑故意在井伊面前提出这个难题,意在怂恿大老亲自前往京城,万一得不到敕许,大老便不得不独自承担后果。

井伊直弼面无表情地说道:

“你的心意,我知道了。”

建议毕竟只是建议,决定权还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暂且先听着吧。

说完,井伊回到公务室,与老中们商议此事。

忠震知道井伊直弼并没把自己的建议放在心上,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他退出了议事厅,来到侍卫室打探老中们商议的结果。他听说,井伊直弼最终决定,5位老中联名以“驿传奉书”的形式向朝廷的两位传奏呈报签订条约之事。

当然,即便大老亲自前往京都,也不会得到什么令人满意的结果。井伊直弼心中一定自有他的盘算:

“先禀报朝廷,以此试探公卿大夫们的反应。”

其实,即便忠震当上大老,他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

朝廷明明敕令幕府重新征询各方意见,结果事情刚刚做了一半,便匆忙改变主意,擅自与洋人签订了条约……

原先积极主张签订条约的岩濑忠震现在又建议直弼直接赴京禀明详情,这真是一个不安好心的阴谋。

忠震得知幕府阁僚们决定以“驿传奉书”的形式呈报朝廷之后,连忙再次修书给越前的松平庆永。

在下原本担心幕府如何向朝廷交代,却不料幕阁决定以奉书之形式草草禀报朝廷。这理应是伊贺守(忠固)大人的主张。如果幕府当初未征求朝廷意见,专断独行与美国人签订了条约,那也就罢了。可是,既然派备中守(正睦)赴京奏请朝廷,得了主上旨意之后,又不按照朝廷圣旨行事。现在,擅自签订了条约,仅以一纸报告草草了事,实为情理所不容。幕府丝毫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以为区区一纸奏书便能解决国家之大事。对于幕府此等蔑视天朝之举动,愚甚觉不妥。

驿传奉书:人马日夜不间歇传递的奉书。奉书是指按照上级指示而下达的指令。

20日的这封信与前一封16日的书信相比,不难察觉当一个精英处心积虑地陷害政敌时所表现出的可怕一面。

井伊直弼主张必须奏请主上敕许,而岩濑忠震却认为时不我待,必须即刻签订条约。

于是,井伊屈服于忠震的意志同意签约。而签约刚刚结束,一夜之间,忠震反倒向采纳自己意见的井伊发起了攻击。

忠震早就计算好并且预料到,他的这封书信被送达松平庆永手中之后,消息便会传遍水户齐昭、反井伊派、反忠固派的各位大名之间,继而一场骚动便会在刹那间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