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新课堂:人体密码
20498200000016

第16章 扁桃体

扁桃体是人体阻止细菌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门卫”的作用。但是,扁桃体的防御能力降低,也可能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病灶”。

扁桃体(旧称扁桃腺)是咽部左、右两侧壁的淋巴组织,张开口时就可以见到。

扁桃体表面比较光滑,内约有10~20个隐窝,弯弯曲曲开口于表面,形成许多小凹陷。在这些凹陷内,常常积存有食物残渣和脱落的黏膜碎屑,形成了细菌生长的温床,口腔内的细菌自然也会在这里潜伏、生长。

在正常情况下,扁桃体的外层被膜和腺体会不断分泌黏液,使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一起排出,加之扁桃体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能吞噬细菌,所以扁桃体不易发炎。

当人的抵抗力降低时,这些潜伏着的病菌则趁机繁殖,使扁桃体发炎肿大,就连吞咽也感到疼痛。

过去,曾经认为扁桃体是呼吸道感染的“发源地”。所以,一旦扁桃体发炎,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一切了之”。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并不恰当。

扁桃体除了有淋巴细胞能吞噬细菌外,还能分泌出一种干扰素,有抑制病毒生长和保存维生素C的作用,还能够在病毒的入口处(口和鼻)产生细胞传递的免疫能力,与循环着的淋巴细胞免疫力一样有效。因此,扁桃体目前被公认为一种免疫器官。

但是,如果扁桃体反复发炎,长期不愈或形成“时愈时发”

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扁桃体吞噬细菌的能力就削弱,整个扁桃体也就成为人体发生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策源地,还有可能引起风湿热。这时,保留扁桃体就不必要了,在适当的情况下,应考虑手术摘除。

至于7岁以下的儿童,扁桃体增大,若没有局部的功能障碍,或非病灶性的扁桃体,可不必介意。因为这是人体生长发育阶段的正常现象。

要使身体健康,不易患扁桃体炎,就应该经常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口腔内的清洁卫生,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