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谋略全集
22108200000011

第11章 将心比心,广交朋友(3)

后来,张咏从成都回来,拜访寇准。两个老朋友一见面,既不作揖也不打拱,只拍肩膀,问长问短,知心话多得说不完。寇准摆下百禽宴,盛情款待他。酒逢知己千杯少,你来我往,杯盏交错,喝得很是痛快。天下没有不散的酒席,人间没有不别的朋友。过了没多久,张咏要回成都了。分手前,寇准忠恳地请张咏赠言指教。张咏是不会说“寇公多多高升”的话的,再高升,皇帝放哪儿;也不会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恭维话,寇准学术不足嘛!张咏只说了句:“《霍光传》不可不读。”

送走张咏,寇准回家后立即找出《汉书》,翻到《霍光传》,逐字逐句地读,直到快读完了,“光不学无术”一句进入眼帘。寇准恍然大悟:“张咏是说我的缺点啊!”从此寇准刻苦研读,成了忠贤皆备、文武双全的好宰相。

酒逢知己千杯少,干杯过后,我们听到的是忠言,虽说忠言逆耳,但它是朋友的真心话。朋友之间就是要这样,若想让对方更完美,就须指出对方的缺点!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看作是战争中取胜的三个要件,其实,无论是战争、政坛,还是做工作,事业均是如此,人生之成败更是如此。人生难得一知己。的确,像张咏和寇准这样的至交已不多见!他们给我们的启示不只是要真诚对待朋友,更要珍惜友谊,保存友谊,唯有这样才能使友谊地久天长!

择邻择友从善从仁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才是有好处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之风的地方居住,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一个人生活于什么样的环境,几乎能够决定他一生的命运走向。

“久居鲤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就会使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污七八糟的东西侵蚀、同化;只有处在良好环境下的人们,才有可能拥有相对光明的前途。

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

孟轲幼年丧父,母亲抚养教育他长大成人。孟母靠给人家纺纱织布维持生计,母子俩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孟母从未松懈对儿子的教育,为了使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搬了三次家。

孟轲幼年时,他家住在凫村(今属曲阜)的一片墓地附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出殡埋葬死人。

回村后,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堆土坟、学打幡、抱罐,还学死者亲属的各种哭法。有的悲切凄楚,感天动地;有的明哭暗笑,掩人耳目;有的幸灾乐祸,虚情假意。

孟母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在此居住下去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于是搬到邹国都城中心去住。没想到新居临近集市,孟轲经常到集市上去玩,他听到的是各种叫卖声,看到的是行商坐贾竞相牟利的各种行径,慢慢地也羡慕起做买卖、挣大钱的人来。他经常和小伙伴们玩做生意耍花招的游戏,看谁骗了谁。

孟母目睹儿子的行为,担心儿子学坏,终日寝食不安。她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下去,儿子必然变成一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人。孟母感叹地说:“这也不是我儿应住的地方啊!”于是孟母决定再搬一次家。

孟母经过选择,把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里环境幽静,经常听到琅琅的读书声,看到师生们彬彬有礼。这种环境激起了孟轲的学习兴趣。看到这些,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我们居住的好地方。”从此,孟家便安居于此。

孟轲到了新的学习环境,进步很快。从此,他坚持不懈地潜心研读,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母三迁”的故事,把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充分地反映了出来,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搬了三次家。

孟母不愧为一代教子的典范。孟母三迁其家,精神令人钦佩。当今社会,不断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原因与家庭、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因此,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社会个体中的其他人,都具有十分重大、十分深远的意义。因为“择不处仁”,将是一切问题的源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知,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尤其是青年和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周围风气和身边人的品行德习的影响。

因此,对于明智的家长来说,一定要挑选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居住;而作为已在社会中独立的年轻人,也要注意选择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和没有不良习性的朋友,这不仅是使自己不断进步、事业有成的前提条件,也能够确保自己的人生不偏离正确的轨道,防止滑向危险的深渊。

多听意见,再做决策

在没听到不同意见之前,不要做出任何决策。若你在做事时听不到任何反对意见,那是很危险的。作为领导人,一定要重视双向信息渠道决策方式,即要树立自己的对立面。

三国时候,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准备伐吴。起初很顺利,魏军直逼江陵。

当时正值长江水浅,江面狭窄之时,夏侯尚企图乘船车,步兵、骑兵驻扎江陵中洲,架设浮桥,以便和北岸来往,魏军参与计议的人都认为这样肯定可以攻下江陵。

董昭却上疏说:“当年武皇帝(曹操)智勇过人,用兵却格外谨慎,从不敢如我们今天这样轻敌。打仗时,进兵容易,退兵艰难,这是极普通的道理。平原上没有险阻,退兵都很困难,即使要深入进兵,也要考虑撤退之便。如今,在中洲驻扎军队,是最深入的进军;在江上架设浮桥来往,是最危险的事;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行,是最狭隘的通道。这三条,都犯了兵家大忌,而我们却准备这么做。如果敌人全力攻浮桥,我军稍有疏忽,中洲的精锐之师可能就不再是魏的了,而属于吴的了。我对这事十分担忧,寝食难安,而谋划此事的人却坦然不忧,真令人困惑不解!加之长江水位正在上涨,一旦暴涨,我军将如何防攻!即使无法击溃敌军,也应该保全自己,为什么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不感到恐惧呢!恳请陛下三思。”

文帝立即下令,命令夏侯尚等人迅速退出中洲。吴军两翼并进,魏军大队人马一并退却,挤在一起,短时间内很难退回。最后总算退到了北岸。

此时,吴将潘璋已经扎好芦苇筏子,想要烧魏军的浮桥,恰好夏侯尚率兵退回,才没有得逞。十天过后,江水暴涨,文帝对董昭说:“你的预料竟如此准确!”当时又逢上闹瘟疫,文帝于是命令各路兵马撤退。

用兵不是文帝的专长,幸亏他还能听进董昭的反对意见,得以躲过一难。

唐玄宗时期的韩休坚守正道,性情刚直不阿,办事严谨可靠,故被玄宗任命为宰相。

有一天,唐玄宗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悻悻不乐的表情。身边侍从过来劝慰:“自从韩休当了宰相,皇上就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龙体日渐消瘦,何不把韩休撤职?”

唐玄宗说:“我身体虽然瘦了,但老百姓们胖了,天下富了,这不是很好吗?以前宰相萧嵩总顺从我的意思说话,但退朝之后,我总放心不下朝廷的议事,总是失眠。现在韩休任宰相,他与我时常据理相争,使我心宽肚明,我睡觉也就安心了。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个人啊!”

作为皇帝的唐玄宗与唐太宗都深知臣子中顺从者众,而直言进谏者少,太宗重用魏征,玄宗重用韩休,为自己树立个对立面,尽管有些麻烦,但自己却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说过这样的话:“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要做出任何决策。”这就是着名的“斯隆法则”。

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或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人,一定要重视双向信息渠道决策方式,即要树立自己的反对面。美国总统罗斯福每次做重大决策前,都要先找出异己者,并鼓励他们坚持己见,在深入辩论中求得正确结论。

善结天下名士,树立超群形象

汉代用人,十分重视舆论的评价,其取用的标准,主要是按照地方上的评议也就是所说的清议,实际上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被舆论称誉的士人,才有可能成为征辟察举的对象。

由于品评人物的风气很盛,有些人就成了清议权威,鉴定人才的专家,被喻为天下名士,他们对人物的褒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地方上的舆论,因此影响到士人的仕途进退。

士子们为了取得清议的赞誉,就只好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寻师访友,以展示并提高自己的才学和声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好感。尤其注意博取清议权威的赞誉,而且有些清议权威终日宾客盈门,有时还出现了求名者不远千里而至的情况。曹操对于这种形势,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所以他特别注意结交名士,竭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为了达到攀升的目的,曹操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努力。一是与一些年轻的名士做朋友;二是向一些年长的名士请教。这样有利于争取名士对自己的了解和帮助,凭这些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他知道自己的宦官家庭出身,为了广大士人所蔑视,因此很注意树立自己不同宦官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形象。

曹操在少年时就同袁绍相交,但是两个人之间总有一些隔阂。及至袁绍、袁术的母亲死后归葬汝南时,但是曹操还是不计前嫌地去参加葬礼。

颍川李瓒是“党人”领袖李膺之子,后来做过东平国相(如同郡守)。曹操与他交往,彼此了解非常深。

李瓒十分赞赏曹操的才能,临就时对儿子李宣说:“国家要大乱,天下英雄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曹操的,张孟卓(张邈)是我的朋友,袁本初(袁绍)是你的外亲,尽管如此,你也不要去依附他们,必须去投靠曹操。”后来李瓒的几个儿子遵从父命,果然在乱世中保全了性命。

南阳何颐,字伯求,年轻时游学洛阳,与郭泰、贾彪等太学生首领交好,非常有名气。好友卢伟高父亲临终时,何颐前去问候,知道他的父亲有仇还没有报,于是帮助卢伟高复了仇,而且还将仇人的头拿来在他父亲墓前祭奠,非常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