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谋略全集
22108200000020

第20章 坚持操守,知足常乐(1)

善于处世的人,总能把一切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并为自己所用。在涉及原则的问题上,坚持自己的操守,决不退让;但在一些不影响大局的小事上,总能表现出宽容的姿态,这样的人就容易得到他人的敬重,并乐于与之一起共处,一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是人们高明的处世之道。在与人相处中,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招致杀身之祸。

在与人交往时,就要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获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谁不识其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糊涂”之所以“难得”,是因为不糊涂的人,非得糊涂不可。

郑板桥中进士后,曾任山东潍县知县。他为人磊落正直,不容邪恶,廉洁奉公,关心民众,这就与当时污浊腐败的官场之风格格不入。郑板桥就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忧愁,太多的愤懑。郑板桥又是个艺术家,擅长书画兼工诗。论诗提倡“真气”“真意”“真趣”,就这一个“真”字,便使他忍受不了现实中的浊气、腐气和邪气。

尽管他的诗作对现实多有揭露,但以他一个“七品”小官的力量,用几首诗几篇文章,是改变不了世间风气的。面对世间许许多多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郑板桥无力改变,只得无奈接受;只好想办法让清醒的自己糊涂一些,免得遭受更大的精神痛苦。然而,郑板桥又偏偏是个极聪明的人,对什么事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无法糊涂。求糊涂,反而“难得糊涂”,可见这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多少叹息、多少沉重、多少忧伤,又有多少不满、多少牢骚在其中!

“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也寄寓了许多哀痛与沉重。“糊涂”之所以“难得”,还在于它是一种超越。这里的“糊涂”已不再是词语意义上的糊涂了。它是超越了无奈、痛苦、世俗、功利之后,所达到的一种虚静、淡泊的心灵状态。它是一种难得的朴拙和真纯,也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糊涂”就是“拙”,“难得糊涂”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超越境界。

因此,“难得糊涂”的智慧,它实际上包含着一种韬光养晦的战略。充分运用“清楚之糊涂”的技巧,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不失为保全自己的一种手段。

在处世当中,如果你处处表现锋芒,时时显示比别人聪明伶俐;如此一来,只会招忌及受害。锋芒太露,常使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太露锋芒者,会像桌上突起的钉子,容易让人用锤子给敲下来。在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而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即位。

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因此,从人类生存智慧的角度来看,智慧的人从来不会拒绝糊涂。装糊涂更具有与众不同的灵活作用。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不可能对任何事都睁大眼睛盯着,所以,人们对人生关系重大的事,如事业、品德、个性、情感和为人的态度,都尽量采取尽可能清晰明了的态度;而对于工作、生活等难以一时判明是非、衡量得失的事情,还可以采取含蓄隐曲的态度加以应对。

糊糊涂涂才是真。要知道,万里晴空是美的。既然都是美的,有时我们何不妨糊涂一次,“难得糊涂”,也正是“大智若愚”的境界。因为,大智若愚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谋略。懂得“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

立身处世,学会“得糊涂”,你的聪明和智慧才得以体现。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乃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常乐,就是对现状的一种满足,对于个人来说,并不一定就是不思进取。“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事业我们应该孜孜以求,而对于那些名利之事,我们大可不必去认真计较,还是随遇而安的好。

据《永乐大典》一书当中所记载,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孙景初的太医,自称为四休居士,活得很潇洒,很自在,享年亦寿,人询其秘,答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大意是只要有粗茶淡饭吃饱,有补好的旧衣服穿,父母与儿孙们平安,夫妻和睦,虽不贪求名利而能顺顺当当地活到老就非常不错了。并曰:“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

古人曾经写过很多“知足歌”“警贪箴”一类的东西,劝诫人们都要学会“知足”。比如苏轼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此句话说得实在客观。如果我们对现实生活要求过高,产生“无穷”之欲,那么就太不切合眼前的实际了,就非常容易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苦恼。至于古人所阐述的“乐不可极,极乐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的道理,更是包含着一些物极必反之类的辩证思想,这些都使我们明白了一个观点就是如果过于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就极有可能会走向事情的反面,从而产生鉴戒之感。

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而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追求态度。《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弄得心力憔悴。

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要想活得更加的潇洒,就必须学会自己安慰自己,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凡事只要想开了,就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来折磨你。要想心情好,就得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然而,生活质量的好坏,并不全在于物质方面,更多的还在于自己的心情好坏。

一个人成天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苦恼,即便拥有金山银山,生活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做人更多的应该是关注自己的内在素质,不要跟人家肚子里的油水比,而是要跟人家肚子里的墨水比。知识才是人世间最无价的。任何功名利禄都不能与知识相提并论。这里所说的并非是世人不应该去追求物质生活,而是不要被经济利益所困,让“孔方兄”挡住了自己眼前的视野。

曾经有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满足,这是因为强烈的欲望在驱使我们,是幻想在冲动着我们,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人生在世,名利财物,都是身外之物,你就是时时刻刻永不停息、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它,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

相反,它还能够给你带来数不尽的坎坷与烦恼。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够感觉到幸福与快乐,其多半都是由于我们自己的不知足而引起的。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就难免会有失公允。实际上,不知足是一种人类十分原始的心理需求,而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

知足使人感到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能够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

在知足与不知足这两者之间,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使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同时还不会有过于沉重的思想负荷。

一个人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将会变得合理、正常且坦然,在这样的境遇之下,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与要求呢?

学会知足,我们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学会知足,我们才能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态面前神凝气静,能够做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会知足,就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光亮,多一份感觉,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感到后悔,也不会为现在的失意而烦恼。从而摆脱虚荣,宠辱不惊,心境达到看山心静,看湖心宽,看树心朴,看星心明……

从心理学上来讲,知足常乐,不与周围的人比享受,不与周围的人比阔气,不与周围的人斗劲儿,自然就会避免掉许许多多无所谓的烦恼与争端,对于消除不良的精神刺激,增强人体心理上的自卫能力是益处多多的。那些长寿老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随遇而安,心地宽广,性格开朗,脾气随合,遇事稳重,不为一时一利而计较,不为一两二厘而吵的面红耳赤,因而心底无私天地宽。

在平时生活中众多的人们,根本就不可能不想尽一切办法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但是,凡事要有一个限度,有一个范围。要在努力工作,刻苦学习的基础上劳动致富,而不是乱想歪门邪道,甚至铤而走险,结果多半都是不能够进入富门而进入了牢门,或是积劳成疾,伤及元气。

知足是人生中极高的境界。知足的人总能够做到微笑地面对眼前平淡的生活,在知足者的眼里,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淌不过去的河,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他们会为自己寻找一条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知足的人,才能快乐而且轻松地生活,也才能在处世中受到欢迎。

知足是人生中的大度。大“肚”能容下天下纷繁的事情,在知足者的人眼里,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将会显得无比的多余。在他们的天平上,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知足常乐。只要战胜自我,少些固执,多些灵活,少些抱怨,多些真情,生活就会充满温馨的阳光。

大事要精明,小事要糊涂

唐太宗时期,大臣张蕴古呈给太宗《大宝箴》,谈到“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说的是处于上位者不但不能糊里糊涂,浑浑噩噩,什么都不明白,而且也不能过于苛察、精明,连臣下的细微小事也知道,只是要在两个极端之间采取中庸之道。当然,这个中庸,对于领导人来说,他不是任何事情都折中处理,而是大事精明,小事不苛察。

唐朝时,武则天当上了皇帝,宠信的大臣只有狄仁杰。也许是为了表示亲近,武则天把一些只有她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告诉狄仁杰。她对狄仁杰说:“你在汝南当地方官时很有政绩,但是有人诬陷你,你想不想知道诬陷者的姓名?”狄仁杰先是感谢则天对他的信任,接着说:“陛下不以臣为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武则天听了深为赞叹。知道过去是谁诬陷了他,对狄仁杰并没有一点点好处,而诬陷者或许会担心狄仁杰挟嫌报复,多生出一些事来。因此,狄仁杰宁愿糊涂,不愿苛察。

曹操焚烧他的下属私通袁绍的书信的事,是很多人所知道的。公元200年,袁曹在官渡决战,袁绍被打得大败。曹操在收缴袁绍往来书信中,得到许多官员以及自己军中将领写给袁绍的信。

在他人看来,这正是一个查明内部立场不稳者的绝好机会。可是查出这点,对曹操的事业并没有好处,袁绍已经被击败,已经断了观望骑墙者的希望。而且,当时正是用人之际,又少不了这些人。既然要继续使用他们,查明谁在背后与袁绍通过信,只会令他们疑神疑鬼,增加内部的不稳定。因此,曹操在这个问题上可能装糊涂,也没有表现出精明,他把收缴到的书信全部烧掉,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对私通者表示理解,一概予以原谅。

事实证明,不知道不需要知道的事情,下属会因此而受到信任,而且摇摆不定的人很可能因受到信任而定下心来,一心一意为其事业服务。

公元410年,东晋将领刘道规与反叛者卢循、桓谦作战。卢循、桓谦人多势众,进逼江陵。在这种形势下,江陵百姓都给桓谦写信,告诉他城内情况,打算在桓谦攻城时做内应。但结果刘道规率领的东晋军队击败了桓谦,他从桓谦那里搜捡到了这些信件,没有一封能看清,下令把信全部焚烧。江陵百姓从此内心十分安定。

没过多久,卢循的另一支大军由徐道覆带领直下江陵,城中没有兵。有传言说,卢循已经扫平了京邑,这是派徐道覆来当刺史。但是,江汉地区的百姓却感激刘道规焚烧书信、不计前嫌的恩德,都没有二心了。

如果刘道规当时苛察,一定要知道谁私通桓谦,在那样一个战乱年代,恐怕他后来就不会得到江汉地区百姓的支持。刘道规的不苛察,得到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苛察的最大弊端就是容易让下属怨恨。具体情况有:

下属会觉得上司对他不信任,因而心里不安,可能设法摆脱上司,要不就是跳槽。

下属会感到受到的干预过多,做事情没有自主权,因此越来越消极,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或者大搞形式主义,来对付他所负责的工作。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前总裁S·托伊说过:“当你发现下属处事方针有所偏差时,控制干涉的冲动实在是件很难的事。”但是,领导者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这种冲动。

人无完人,要允许别人犯错误。那些本可以精明但宁愿装糊涂的人,也正是他们的精明之处。那些以苛察小事为精明的人,正是不通人情世故,大事糊涂的人。

说话应把握分寸

说话应把握分寸,不能一吐为快,点到为止是智者的表现!

坦率真诚,快人快语,言无不尽,这是人的美好品德。但人心险恶,你的坦诚和言无不尽极可能被有心人利用,给你造成伤害,所以你不得不防。

戴高乐将军曾经说过,真正的领袖人物要幽居、伟大和超脱,要神秘,有时就需要沉默寡言。无巧不成书,在戴高乐之前的几百年之前,我国明朝吕坤在《呻吟语》中曾经总结圣人的处世经验说:独处看不破,忽处看不破,劳倦时看不破,急遽仓猝时看不破,惊扰感时看不破,重大独当时看不破,吾必以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