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谋略全集
22108200000037

第37章 能方能圆,进退自如(1)

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掌握了方圆处世,就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进退自如,左右逢源。方圆人生,人生方圆。大事要方,小事要圆,掌握方圆之术,做人、做事就能驾轻就熟,无难可言。

良鸟择木而栖,良仕择主而事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少有才慧,孝廉出身,初仕为郎官,后来做太尉段颖的掾史。

董卓进入洛阳后,贾诩做上了讨虏校尉,那时他在董卓女婿牛辅的军中。牛辅死后,他名义上尽管仍是朝臣,实质上已裹在李催等董卓的部将中,即李催实际上成了贾诩的主子。

当李催等人准备解体逃亡时,贾诩阻拦道:“听说朝廷预备将你们凉州人全都杀了,如果你们单身逃亡,一个亭长就能捉住你们。我看不如干脆统兵杀向长安,胜利了便可控制朝政,失败了再逃亡也不晚。”

事情的发展论证了贾诩的意见是正确的,李催等人逐出了吕布,杀死了王允,一时控制了朝廷。贾诩这一主意不但救了李催等人,其实也救了自己,一则因为贾诩本来也是西凉人,二则当时他正在董卓部将的队伍中,若当时李催等人解散部队单身逃亡,李催不免被捕而被处死,贾诩也会有不测之祸。

李催并非雄才大略之人,仅仅因王允一时失算而使他暂时得手。因此贾诩先后拒绝李催以皇帝名义封给他的侯爵,只是做了尚书。李催等对他礼敬有加。贾诩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辅佐汉献帝匡济时政、保护皇帝和大臣的事。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被军阀杨奉等威吓离长安回洛阳,贾诩主动辞官,上缴自己的印绶,前去投奔军阀段煨。段煨是贾诩同乡,当时驻军在华阴。

段煨是混战军阀中较为开明的一个,他重视农业生产,不干剽掠百姓的事。汉献帝东还洛阳时,他以礼迎送,贡献财物,后来做到光禄大夫。但当时贾诩名望已高,段煨担心贾诩以客代主夺取兵权,表面上虽然对贾诩恭敬备至,心里却总提防着他。

贾诩见机而作,决意离开段煨以避祸。但他要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让自己走得堂堂正正。当时张绣拥兵南阳,实力比段煨大。贾诩派人和张绣联络,张绣求贤若渴,于是派人来接贾诩。

一位至亲好友劝他:“段煨对您这般厚待,您还要到哪里去呢?”回答说:“段煨性情多疑,心中忌我,对我虽然十分热情,我却不能长久在他手下,不然会遭他暗算。我离开他,他肯定高兴,他又渴望通过我联络交结一个实力大的人作资助,所以必然对我留下的老婆孩子厚待。张绣有兵有地,但无谋臣,也真诚欢迎我去,如此一来,我家属和自身两者均安全了。”

贾诩的分析是精明透辟的,行动是明智的。贾诩到了张绣那里后,张绣把他视作师长。于是贾诩又换了一个主子,一个对他唯命是从的主子。

但张绣的才略和实权在群雄角逐中很难持久独立。到了袁绍与曹操官渡大战时,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又是贾诩在陪伴张绣接见袁绍使者时不等张绣表态就大声说:“你回去告诉袁绍,他与兄弟之间都不能相容,还能容纳外姓人吗?”张绣当时很震惊,又私下问贾诩:“我们该投奔谁?”

贾诩立即表示,应投奔曹操。张绣认为曹操实力不如袁绍,而且他以前曾与曹操作过对敌,打过仗,怎么能投曹操?贾诩分析道:“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于是张绣和贾诩投奔了曹操,曹操以礼相待张绣,并握着贾诩的手说:“是先生令我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

贾诩继二段、张绣之后,又更替了新主,即曹操。曹操也敬重信任贾诩,先后为他上奏朝廷,做上执金吾、太中大夫等。曹操晚年,在选择太子时于曹丕、曹植两个儿子间犹豫不定,贾诩巧言劝说以废长立幼带来恶果的袁绍、刘表为戒,曹操终下决心立曹丕为太子。

贾诩在曹操手下,虽受敬仰,但他自知不是曹操手下旧人,为避免猜忌,经常闭门自守,不和朝官私下交往,不和有地位的人家攀儿女亲家。正因采取了这些避嫌措施,所以他安然为官无人猜忌谗毁。

曹丕登位后,知道贾诩曾劝曹操立自己为太子,自然感恩贾诩,贾诩的官位便提到了最高点——太尉,并进爵魏寿乡侯。77岁时贾诩寿终正寝,又被谥为“肃侯”。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天下扰攘分裂,群雄逐鹿,既是贤能之士尽展才华之时,也是他们较难择主的时代。一个有才能的人,若选择错了明珠暗投,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但聪明才智无法充分施展,更有可能成为殉葬品。

贾诩则是一个善于择主的人。他先后事过数主,但都显得优游从容,官场得志,确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善于择主的明智之士。“识时务者为俊杰”。正所谓“良鸟择木而栖,良仕择主而事”,历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均因顺应了时势,投对了明主,才得以建功立业;又有多少不识时势的良材,仅因不慎,而功败垂成,酿成酸涩人生。

该藏则藏,该露则露

西汉诸多大臣中,最为足智多谋者,当数陈平。先是辅助高祖刘邦,常出奇计,汉初被封为曲逆侯;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被推为左丞相;高后吕雉元年(公元前187年)升右丞相,事吕后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与周勃商议诛杀吕产、吕禄,迎立文帝,任左丞相;汉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他大权在握,能审时度势,不但不滥用权力,而且设法阻止了权力被非分之徒篡夺。原因就在于陈平悟透了“因利制权”四个字。

“汉初三杰”的才能,由汉高祖刘邦一句话概括:若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若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若论集结百万雄兵,屡战屡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

尽管“汉初三杰”能耐超常,但命运却是多舛,张良担心“狡兔死,走狗烹”,不贪富贵远离官场,云游四海;萧何一生忠诚缜密,但刘邦还是对他有所猜疑,处处防着他,恐他功高震主;韩信则更惨,直接被吕后一刀刺死。

被称为“汉初第四杰”陈平,若论命运,上面三人就自当不如,他身辅四君,官至丞相,并且每朝都是重之重臣。可以说,陈平是汉朝官场中一位绝对的老狐狸。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死,吕太后临朝听政。她想封自己娘家的兄弟子侄为王,有意问大臣们可否。右丞相王陵是个爽快人,回答说:“当年高祖皇帝当着尔等的面杀了一匹白马,与我们一起喝了血酒,发过誓,非刘氏不得封王。”

吕太后转而问陈平,其实陈平也不赞成封吕氏为王,但这个老狐狸却违心地说:“当然可以。当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现在太后临朝,分封自家子弟为王,又有何不可以呢?”

退朝以后,王陵责怪陈平背弃了高祖的盟约。陈平则耐人寻味地说:“现在在朝廷上抵制吕太后,我比不上你;可将来除吕保刘,你或许就不如我啊!”

后来,吕太后罢黜了王陵的右丞相,封陈平为右丞相。吕后又不停地封诸吕为侯为王,陈平无不听从。因为陈平知道只有想方设法地保住丞相的地位,有朝一日举大事时,才能居中调度。

过了不长时间,机会终于出现了。公元前180年,吕太后病死。外戚吕氏同刘氏宗室还有朝廷各官员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解的程度。

在这次夺权斗争中,朝廷官僚同刘氏宗室结成联盟,一同对付外戚诸吕。同年8月,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慎观形势,他们假称有事,计谋让掌军权的吕禄把将军印交给周勃。吕禄就信以为真地交出印符。

于是,周勃取得了控制皇这中军队的权力,他们掌控住了封建政府的中枢——未央宫(皇宫),为击败吕氏打开了最关键的大门。尽管相国吕产手里也有一支军队,但不晓得吕禄已丢掉兵权,还在按原计划想进未央宫,与吕禄一起发动兵变,捕杀刘氏宗室和朝臣。到了宫门口,卫士们守住宫门,不让他进去。吕产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杀了。吕产一死,吕氏的兵权就全都丧失了,吕氏的势力也就彻底瓦解了。

由于太尉周勃亲自率兵诛灭吕氏一伙,功勋显着。顷刻间,周勃成为红遍朝廷内外的显赫人物。作为主谋者之一的陈平,此刻却黯然失色。汉文帝新立,一朝天子一朝臣,陈平非常知趣,知道自己作为老臣并不为新任皇帝所了解,况且又非主要功臣,何必赖在相位上不走呢?于是,陈平称病不朝,目的是把相位让给周勃。

文帝尽管刚刚主持朝政,但他对陈平的才能也不是一点不知。如今,他对陈平称病十分不解,便把陈平找来,想问个清楚。陈平十分坦诚地说:“过去在高皇帝时,周勃的功劳不如臣,现在在平定诸吕时,臣的功劳不如周勃。所以,臣愿把相位让给周勃。”

文帝觉得此话也有道理,于是让周勃做了右丞相。文帝对陈平的才能比较赏识,便让他当左丞相。古人尚右,右丞相位居第一,左丞相位居第二。文帝认为这样就把矛盾解决了,既提升了周勃的地位,又做到了政策及用人的连续性。为表彰陈平的顾全大局,还赐他黄金千斤,加封食邑三千户。

汉文帝登基以后,日理万机,有一次,大臣们上朝,文帝要商讨国家大事,找来右丞相周勃问道:“天下一年要判多少案子?”周勃面露愧色,连说不知。文帝又问:“天下钱粮的收支,一年要多少?”周勃越发窘迫,汗流浃背,怎么也回答不出来。

文帝转而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却说:“各有主事者嘛。”文帝没听清楚:“主事者是何人?”陈平解析说:“陛下要问判决狱案,应该找廷尉;要问钱粮,应该找治粟内史。”文帝不悦了:“若都找主事的,那还要丞相干什么?”

陈平却认为这压根不是问题。他说:“丞相么,管住其下属。陛下如果不知他如何掌控众臣,那就该拿他问罪。丞相之职,上可辅助天子掌管全局,下管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对外镇抚周围各邦,对内凝聚百姓之心,使各级官吏各司其职。”文帝认为讲的颇有道理,连连称赞。周勃却恨不得脚下裂道缝钻进去。两人告辞皇帝后,周勃生气地对陈平说:“先生玩阴的,怎么不教教我呢?”陈平一笑:“老兄身居其位,还不知应干些什么吗?如果陛下问起长安有多少盗贼,你也一定要回答吗?”

至此,周勃才知自己的确不如陈平,与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他称病请求免去相位,让陈平一人为丞相。陈平的这个对答,也体现出了他老狐狸的一面,不仅表明他富有急智,擅长辞令,更说明他掌握了从政的要领——总理大政,把握关键,不拘于琐事,这一点对当政者具有很大教益。无怪乎陈平能在位高权显的丞相位上直至老去。

所以,掌握在手中的权力,并非一个可以随便使唤的奴婢,绝对的权力必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必致身败名裂。所以,如何运用权力,大有文章可做。依据客观需要和不同的利害情况,灵巧地运用权力,便叫做“因利制权”。

陈平的确是一个老狐狸,对于权力,他该放时就放,该抓时就不放手。吕后专权,他是装糊涂;文帝持政,他是假谦让。他明知周勃不是当右丞相的那块料,却主动辞职,一是让周勃出洋相,二是让皇帝知道自己可不是占着茅房不拉屎的人,等真到了显功夫时,他也不错过表现的机会。

权力确实可以为人带来众多方便与好处,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欲求的重要对象之一。但是,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权力可使人野心膨胀,同时也能让人招致灭顶之灾。吕后越名分而专制,风光一时,恣肆一时,而最终下场却是遗臭万年;陈平对权力该藏则藏,该露则露,因利制权,成为千古良臣。

巧用“推”字诀,可达预期目的

战国时,有一次齐国派大军攻打虞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敢死队前来增援,将齐军打得落花流水。打扫战场时,宁越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齐兵尸体,对孔青说:“将齐兵的三万具尸体留在这里,只是一堆烂肉,不如将这些尸体送还齐国,让齐国将所积蓄的钱财都损耗在为他们办丧事上。”孔青说:“假若齐国不接收这些尸体怎么办呢?”

宁越说:“出兵打仗却无法取胜,这是第一条大忌;领兵出征却不能把他们活着带回来,这是第二条大忌;送还尸体而不肯接收,这是犯了第三条大忌。现在齐国已经犯了前两条大忌,若再犯第三条大忌,齐国的百姓一定会怨恨国君不仁,而与他离心离德,这就叫做连续出击。”

宁越要利用敌军尸体发动二次进攻,这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思想,在这个思维模式中,包含着一个二难推理。将这个二难推理整理出来是这样的:

若齐君接收他们战死将士的尸体,齐国就会因为厚葬这些尸体而耗尽钱财;若齐君不接收这些尸体,百姓就会埋怨他不仁。总之,对齐国都是再一次打击。

这是一个典型的二难推理形式,精明的宁越把这个难题推给了对手。

有时候,觉得棘手的事,或者不好出面的事,也可以推给第三者,让他来解决。唐肃宗就这么做过一次。

唐肃宗时,李辅国是宫中的一名大宦官。至德元年(756年),肃宗在灵武称帝后,李辅国官拜行军司马。凡是肃宗的起居出行、诏令发布等内外大事,都委任李辅国处置。唐肃宗战胜安禄山,返回京城后,李辅国在银台门主持恢复京城的事,并主持掌管禁兵,一时权倾朝野,谁都不敢小看他。上元二年(761年)八月,又加给李辅国兵部尚书。

可是李辅国依然不满足,恃功向唐肃宗要官,请求做宰相。唐肃宗对李辅国这样咄咄逼人、明目张胆要官的做法十分反感,同时,对他的权力过重也有所警惕。所以,唐肃宗并不想把宰相的权力交给他。但是,李辅国对唐朝宗室有功,唐肃宗在面子上不想让他难堪,于是,就对李辅国说:“按照你为国家所建立的功勋,什么不能做?可是,你在朝廷中的威望还不够,这怎么办呢?”

李辅国听了肃宗的话,就让仆射裴冕等人上奏推荐自己。唐肃宗获知李辅国在请人上表,非常担心。就秘密把宰相萧华找来说:“李辅国想做宰相,我并不想让他干。听说你们想上表推荐他,真的吗?”萧华没有做声,但心里已经明白了。萧华出宫以后找到裴冕,征询他的意见。

裴冕说:“当时我并没有打算上表推荐李辅国为宰相,是他自己来找的我,并说这是皇上的意思。现在我明白了皇帝的真实意图,请皇上宽心,就是砍掉这条胳膊,我也不会上表荐举李辅国为宰相。”

萧华又进宫向肃宗表明了他们的意见,唐肃宗十分高兴。李辅国在肃宗在位的几年里一直也没能做上宰相。

这个黑脸怎能让皇帝来饰演呢?萧华等人接过皇帝的难题,替他做了。这亦是一种做事的策略。

生活中,自己不好出面的事,可以让一个恰当的人帮你出面;有些话自己不方便表达,可以让一个合适的人帮你说。但这个人一定要选对,他必须能够胜任。若你托给了一个不善办事的人,只会越帮越乱。

不懂中庸,仕途难顺

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将军周勃之子,可以算作名将之后,他通晓兵法,善于治军,也可算是一代名将,只因他不谙官场中的人情世故,不解做官之奥妙,终于落得个饿死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