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谋略全集
22108200000005

第5章 正直诚实,内外兼修(2)

胡雪岩的钱庄开张不久,接待了一位存入阜康一万二千两银子却既不要利润,也不要存折的特殊客户。这位客户名叫罗尚德,是驻杭州绿营兵的“千总”。罗尚德是四川人,在老家时,是一个赌徒,订了婚约不提婚期,由于好赌,前后用去岳丈家一万五千两银子,最后岳丈家提出只要罗尚德同意退婚,宁愿不要这一万五千两银子。这一下刺激了罗尚德,他不仅答应退婚,并发誓做牛做马也要还上这一万五千两银子。罗尚德后来投军,辛辛苦苦十三年熬到六品武官的位置,自己勤俭节约,积蓄了这一万二千两银子,如今接到命令要到江苏与太平军打仗,没有亲眷相托,因而拿来存入阜康钱庄。他将银子存入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一是因为相信阜康钱庄的信誉,他的同乡刘二经常在他面前提起胡雪岩来就赞不绝口。二来也是因为自己要上战场,生死未卜,存折带在身上也是一个累赘。

知道这个情况后,胡雪岩当即决定,第一,尽管对方不要利息,自己也仍然以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照算,三年之后来取,本息付给一万五千两银子。第二,虽然对方不要存折,也依然要立一个存折,交由刘庆生代管。原因是他认为做生意一定要照规矩来。

罗尚德后来不幸在战场上牺牲。阵亡之前,他委托两位同乡将自己在阜康的存款提出,转至老家的亲属。罗尚德的两位同乡没有任何凭据就来到阜康钱庄,办理这笔存款的转移手续,原以为会遇到一些刁难或麻烦,甚至担心阜康会就此赖掉这笔账,不想阜康除为了证明他们确是罗尚德的同乡,让他们请刘二出面做个担保之外,没费一点周折,就给他们办了手续,不仅全部照付,而且还算了利息。

这就是重信用、重信义。事实上,当时罗尚德手上没有任何依据,后来到阜康帮助罗尚德来办理这笔存款取兑手续的人,也同阜康没有一点关系,倘若不承认这笔存款,当然是别无人证。这样做虽然欠妥,但在商场上也不是没有。阜康却没有这样做,就是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出胡雪岩仗义而守信用的人品。

胡雪岩的注重信义,自然不是那种侠客义士的所谓散财行义。他的重信义,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的生意,说穿了,就是为了更多地去赚,更好地去赚。这也正好看到胡雪岩精于经商之道的一面。我们知道,商务运作中买卖双方,就是一种交换关系。这种交换,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互利互惠的自主交换,只有以自愿为原则,以互利为目的,这种交换关系才能长期保持,生意才会兴隆。

俗话说,“信义通商”“诚招天下客”,能以自己的信用诚实招揽天下客,生意也就没有不兴隆的道理。比如阜康支付了罗尚德的那笔存款,就引来了大批的存进。两个帮罗尚德办理取兑手续的同乡回到军营讲了自己在阜康的经历,使阜康的声誉在军营一下子就传开了。很多绿营官兵把自己的积蓄甘心“长期无息”地存入阜康钱庄。事实上,商务运转中是最要讲究信用的,没有信用,坑蒙拐骗,偷奸耍滑,生意不会长久。

胡雪岩做生意坚持“赌奸赌诈不赌赖”。“赌奸赌诈不赌赖”是以前流行于赌馆牌桌的一句行话。大意就是你可以运用你能运用的任何手段去攻击对手,只要你做得高明巧妙不被人发现,即使机巧奸诈也都被允许。但必须愿赌服输,下出的任何赌注都必须兑现,不许反悔。胡雪岩引用这句话,批评他在杭州钱庄的档手谢云清在挤兑风潮开始时不卸排门做生意。

上海发生挤兑风潮,阜康钱庄不得不关门暂停营业,由此引发的后患第二天就波及杭州。杭州钱庄里所存现银仅有四十万两,如果挤兑风潮席卷而来,明显难以应对。此时胡雪岩还在回杭州的船上,回到杭州最少还得两天,杭州只有钱庄档手谢云清和螺蛳太太,此时他们也有些乱了阵脚,两人商议之后,认为除了暂时歇业等待胡雪岩归来,再没有更好的主意。

于是由杭州府出面,贴出告示,告示坦言“由于时事不靖,银根难得宽裕,周转一时不灵”,故而停业三天,待胡雪岩回杭,即会如常开门,应付裕如。没有料到的是,告示一出,马上掀起了极大风波,在阜康有存款的客户纷纷涌至阜康钱庄,要求立即提现,幸亏有曾得胡雪岩资助的杭州府书办周少棠见此情景后挺身而出,才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

其实,螺蛳太太与谢云清商量暂时关门停业,也都有他们各自可以理解的想法。在螺蛳太太看来,是想能够就此先为胡雪岩保住阜康钱庄现存的几十万两现银,留作万一无可挽回时东山再起的资本。上海既已在挤兑开始之后不久就提前关门停业,表明事态已经非常严重,她不能不为胡雪岩做最坏的打算。而谢云清则是一方面将希望寄托在胡雪岩的身上,另一方面认为有一个可以回旋的时间对存款大户做些安抚,同时起用可以调动的头寸,以应付危局,不致众怒群起,造成更大的损失。当然,这种想法,实质上与螺蛳太太的想法也是一样的。总之,他们都是为胡雪岩着想。

不过,在胡雪岩看来,无论怎样做对于客户来说,我们都是不守信用,是在做“拆烂污”的事情。钱庄对客户的信用,就是为客户着想,对客户的信托负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客户都有权向钱庄如约索回自己的存款,想通过关门停业中断客户提现,希望以此为自己留一条退路,就是最大的不讲信用。同时,以同行的规矩,钱庄要为客户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方便,随时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所以,不卸排门做生意,本身也是不讲信用。

信用、信义是一个人立身行事之本。孟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不能仗义而行全无诚信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

诚实做事,人生幸福

唐初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政策,即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席调法”,军事上实行“府兵制”。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太宗多次下令免除百姓的赋税劳役。他还十分注意减轻刑罚,目的是让老百姓在比较融合的社会气氛中生活。这在古代称作为“慎刑”。

隋朝立国之初,文帝制定的法律是比较平等的。到炀帝时则使用严刑峻法强化统治,结果弄得“民不堪命”,四处起来谋反。唐高祖制定的法律,基本恢复了隋初的平等。唐太宗特别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下令对法律多次修订,有些条文进一步改重为轻,以前规定判处绞刑的某些罪,改为流放服劳役;判处斩首的罪人,要由宰相和六部尚书讨论决定,须经过五次复奏方可执行,以免出现错杀冤狱。“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这是太宗规定的立法和执法原则。

但是,李唐皇族本乃世代武臣,太宗本人年少时长于骑射而不擅学业,带兵打仗恃勇斗狠,英武非凡,称帝后情绪还是容易激功常因一时喜怒而滥行赏罚。他也自知这样做的后果,因而多次要求大臣注意向他提示。

贞观初年,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被人告发,受到迫赃和解职处分。他因自己是秦王府旧人,就向太宗求情,希望能得到宽大处理。太宗派人传令说:“你是朕的旧部下,贪污估计是因为穷迫,朕送你100匹绢,你继续当刺史,今后自己可要检点才好。”这明显是越法而徇私情。

魏征知道此事后,马上进谏批评道:“庞相寿贪污违法,不予追究,还要加以厚赏,留任原职,就因为他是陛下的旧人。而他也并不以自己贪污为罪过。陛下为秦王时旧人众多,如果他们都学庞相寿贪赃枉法,就会使清廉的官员恐惧,影响吏治的清明。”太宗看过奏章,不得不改正对庞相寿的宽大处理。

贞观六年(632年)三月,太宗行幸九成宫。返回时,随从的宫女先行,住在围川县(今陕西扶风)的官舍中。仆射李靖和侍中王珪随后到达,地方官员让宫女移住别处,腾出官舍让李靖等人住宿。太宗知道后龙颜大怒:“难道让这些人横行霸道,为何轻视朕的宫人!”下令要查办地方官员。

魏征劝阻道:“李靖和王珪都是陛下的亲信大臣,宫人不过是皇家的奴仆。大臣到地方府县,官员要向他们求教朝廷的法度;大臣回到京城,要向陛下上奏百姓疾苦。官舍本来就是大臣会见地方官员的地方,地方官员也不能不去拜见大臣。至于宫人,她们除了供役之外,并不接待来访者。如果因此而查办县中官吏,就会使天下人感到惊讶。”太宗一听,茅塞顿开,就按下这件事不再过问。

不久,长乐公主要出嫁,太宗因她是长孙皇后所生,准备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比当年他的妹妹永嘉长公主(李渊之女)增加一倍。魏征知道后又进谏道:“这不可以。当年汉明帝封皇子时说,我的儿子怎能跟先帝的儿子比。封的县数比光武帝的儿子,明帝自己的弟弟少一半。史书上将这事当作美谈。如今皇上的女儿称公主,姐妹称长公主,既然加了一个‘长’字,就是表示尊敬的意思。感情尽可以有深有浅,但礼法却不能超越。陛下现在的这种做法,与汉明帝比起来,恐怕是大大的不如吧!”太宗接纳了魏征的意见,长孙皇后也表示赞成,并派人送钱40万、绢400匹,作为对魏征的赏赐。

曾在隋朝任官的郑仁基有个女儿,容貌美丽又富有才学,长孙皇后上奏把她聘为充华(后妃名号之一),太宗同意后,颁布了册封的诏书。魏征知道郑家小姐已经有了婚约,就进谏劝阻道:“陛下身处楼阁之中,就应希望天下百姓有安身之屋;陛下吃着精美食物,就应希望百姓也饱食不饥;陛下看着左右妃嫔,就应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如今,郑家女儿已经和人订婚,陛下却要将她纳入宫中,恐怕不合乎为人父母的心意吗?”

太宗一听,当即表示自责,决定停止册封。但有人提出,郑家小姐并未出嫁,而且诏书已下,不应中止。和郑家姑娘订婚的陆爽本人也上奏说:他和郑家并无婚约,是别人不晓得在乱讲。太宗再次征询魏征的意见,魏征如实指出:“这是陆爽心里害怕陛下将来会找他的麻烦,才违心上表的。”于是,太宗再次下了一道敕令:“今闻郑家之女,先已受人礼聘,前出文书之日,未详审事实。此乃朕的不是。”果断地收回册封诏命。

瀛州刺史卢祖尚被改任交州(今越南北部)都督,受命后又反悔,以身体不适不愿前往。太宗派人前去劝说,又亲自面谈动员,卢祖尚依然不肯赴任。太宗一怒之下,将其处死。事后太宗有些后悔,觉得没有依法处置,有些过分了。

后来,他与大臣议论北齐皇帝高洋,魏征借机批评太宗说:“高洋嗜酒昏狂,残暴淫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也有一点长处,在和大臣讨论政事时,如果自觉理亏,也还能接纳别人的意见。”太宗听出话中有语,自责道:“卢祖尚抗旨固然有罪,但依法不至于处死。朕一时发怒便杀了他,看来连高洋也不如了。”

唐太宗被后人称颂为“明君”的原因之一就是知错能改。不过,明君还须“贤相”辅佐。唐朝时的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是正式的宰相,是替皇帝献计献策,协助料理国政的关键性人物。

贞观六年(632年)五月,魏征检校(非正式任命)侍中,并晋封郡公(爵位第四等)。第二年三月,他正式升任侍中。这是中书省的长官,管理审查诏令和国家大典的礼仪等政务。此时,尚书省积压了一些久未处理的案件,太宗让魏征去解决。魏征对于法律条文不甚熟悉,但他注意从案情事实出发,按法理办案。结果,大臣们都认为处理得当,表示满意。

一天,太宗与大臣谈论司法审狱,魏征说道:“隋朝时曾有盗贼发生,炀帝命于士澄去办案。于士澄一下子抓了两千多人,有一点嫌疑就严刑逼问,屈打成招。炀帝下令全部斩首。大理丞张元济感到其中有问题,就详查案情,结果发现只有五个人是真正的盗贼,其他均是安分守己的百姓。但是害怕炀帝的暴虐,不敢如实上奏。”太宗听了说:“这不光是炀帝无道,臣下也没有尽守职责。君臣如此,国家怎能不亡。诸公应当引以为戒。”

做人办事就要讲求实效,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众所周知,图虚名者办不了大事,因为虚名误事,很多人就是因为争功近利而落到身败名裂的地步,敢于直言的魏征不图虚名,一心只想为百姓办实事,出实效,切实为大家的利益考虑,所以办起事来才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信己者,方能为人所信

韩非在《说难》中讲过:龙的喉下有逆鳞,人若触着了,就要杀人。国君也像有逆鳞,臣下向他进谏时,触动了他的逆鳞,生命就危险了。封建时代的帝王,比较英明的,能听取臣下的意见,称为“纳谏”。“拒谏”指那些不听取臣下的意见,不接受臣下提出的批评的主观武断昏庸蛮横的君主的做法。隋炀帝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昏暴之君,他不只是拒谏,甚至借故杀死进谏的大臣。

李世民称帝之后,急于求治,处处以隋炀帝暴虐拒谏、臣下人人钳口为教训,主动要求大臣有意见就及时提出来,并保证虚心听取。他与魏征两人,有时不免争执得面红脖粗,最后大多是按有益治道的原则听而纳之。这些历史佳话,被后人称誉为“贞观之治”。

贞观元年(627年)九月,岭南的越族酋长冯盎图谋以武力反唐。冯氏家族拥有岭南八州之地,隋末归唐降服。但由于唐中央对其是鞭长莫及,冯盎仍怀割据之心。太宗闻知,下令调发岭南其他十州兵马攻打冯盎。

魏征向太宗进言:国力初复,用兵则会劳民伤财;而且冯盎反叛的证据不足,应该先派遣使者前去调停。太宗听取了这一建议,以调停之策平息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事,省去了一笔军费。事后他嘉奖魏征说:“一介使者,使岭南获安。魏征一言,胜过十万之师。”

贞观二年(628年)十月,太宗想去南山巡游,但却迟迟未下令成行。魏征刚好扫墓归来,听说了这件事,见到太宗后问:“听说陛下要去南山,真有此事吗?”太宗笑着回答:“朕是有这个念头,但是怕你又要大发议论,所以就不去了。”

太宗有只心爱的鹞鹰,一天,正放在手臂上玩弄时,魏征晋见,太宗就急忙将鹞鹰藏于怀中。魏征假装没有看见,一连上奏了几件事情,君臣两人谈得时间过长,那只心爱的鹞鹰竟活活闷死在了主人怀里。

贞观三年(629年)二月,魏征担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主管国家图书着作),参与朝政。这一年,太宗为了扩充兵源,下令征点中男(16岁至18岁)体壮身高者。魏征进谏坚持反对,甚至拒绝签署诏令。太宗勃然震怒,召魏征入朝责问道:“有些人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兵役,你为何这样固执,认为不可以征点呢?”

魏征回答说:“国家初定,人口不足,征兵原本就很困难。男子十八岁成人,而中男不到服役年龄。如果竭泽而渔,今年得到了鱼,那明年泽中就无鱼可捕了。焚林打猎,可以捉到许多,那明年就无兽可猎了。自古兵不在多,而在于得带兵之道。只要兵精,训练有方,将领指挥有方,就能无敌于天下,又何必要征集不够年龄的人来增加虚数呢?陛下曾讲要以诚信治天下,不欺诈官吏百姓。但是陛下即位不长时间,就已有几次失信于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