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挂职市长
22355400000017

第17章 钓鱼(1)

刘玉荣从省城回来了。她没回家,直接找到了杜斌。

“省教育厅对咱们这的情况非常重视,近日可能要派人来调查。”刘玉荣风尘仆仆,也很兴奋。

杜斌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刘玉荣刚走,王晓蔓就来了。王晓蔓一脸的憔悴和无奈,还没开口,眼泪就汹涌而出。

“家里人都反对我与教育局作对,这两天,一直在开我的批斗会。”她抽噎着说,“昨天,俞思卿又代表教育局班子,找我谈了话。他说,如果我再与教育局唱对台戏,就撤我的职。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把刘玉荣的行踪说了出来。”

“你真的,跟俞思卿说了?”杜斌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您别怪我没出息,”王晓蔓抹去眼角的泪花,叹了口气,说,“杜副市长,我真受不了这份折磨了。

在外面受教育局的气,回家了,还要受家里人的气。

我也想过了,就教育局拿出的方案看,也没什么太大问题。反正,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挤惯了,也不差这几年了,将就着凑合吧。”但有一点,王晓蔓没跟杜斌说,俞思卿找她谈话时,承诺说,如果她不再四处反映情况,稳定住第五小学教师的情绪,新建设的家属楼竣工时,也分给她一套单元楼,而且只收取一半的房钱。

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悲哀,像海啸一样席卷而来,沉重地袭击了杜斌的神经。

俞思卿把刘玉荣的校长职务解除了。这是他从王晓蔓嘴里知道刘玉荣去省教育厅上访后,当天下午召开教育局班子会议,做出的集体决定。杜斌知道消息的时候,文件已经下发了。这个消息,是吕慧发短信告诉杜斌的。

杜斌当即就火了,抄起电话,把俞思卿狠狠地训了一顿。

“这是教育局班子集体决定的,是大家的意思。”俞思卿的态度非常生硬。

“你们为什么不事先请示我?”杜斌的语气也很生硬地说,“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主管市长?”俞思卿不阴不阳地说:“杜副市长,我认为这是教育局的内部工作,没什么原则上的问题。难道,我们教育局下面的学校,以后换个教导主任,也要请示您吗?”

杜斌哑巴了。他清楚,俞思卿开始叫他“杜副市长”了,就说明他已经跟自己明挑了。俞思卿说的有理,解除刘玉荣这样的副科级干部的职务,教育局班子说了就算,无需请示他。

但俞思卿也不傻,他知道刘玉荣去省教育厅上访,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被动。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了省城。他不知采取了什么手段,轻而易举就把这件事平息了。

这件事过后,俞思卿让杜斌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俞思卿不是一般人啊,他的能量似乎超越了一个县级市的教育局长的能量,神通广大!

刘玉林的秘书走进杜斌办公室,说:“杜市长,刘市长请您过去,说找您有事。”

“什么事?”

“不清楚。”

杜斌不知道刘玉林找他要谈什么事,一边往他办公室走,一边猜测。

刘玉林正在看文件,见杜斌进来,摘下老花镜放在桌上,轻轻拍着肚皮,笑道:“来了,坐吧。”

杜斌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刘玉林的秘书进来,给杜斌沏了杯“龙井”茶,就出去了。

“这个茶叶不错,绝对的‘西湖龙井’,是前些时候陈鹏去浙江招商时带回来的。”刘玉林说。

刘玉林走过来,在杜斌坐着的三人沙发上坐下,看着杜斌说:“呦,你怎么瘦了呢?”

“是吗?最近睡眠不太好,总是失眠。”杜斌摸了摸脸颊。

“失眠呀,神经系统的毛病,那可要好好调理调理。”刘玉林关切地说。

“谢谢市长的关心!”杜斌感激地看了刘玉林一眼。

“近来,你干得不错,”刘玉林说,“各方面反映都很好,尤其你分管的教育系统,在改革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当然了,在一些细枝末节问题上,你与老俞有分歧,但这都不算啥,这说明你的为人很正直,我很欣赏。”

杜斌想,刘玉林轻易不表扬人,自己在教育改革的两个方案上与他发生过多次争执,现在他不嫉恨自己,还这么心平气和地和自己交心,表扬自己,杜斌就有些感动。

“您过奖了,刘市长。”他尽量把自己的态度放谦虚了,说,“其实,我来昌海也没做什么工作,更没什么贡献。我在政治上还不成熟,给市里添了不少麻烦,请刘市长多批评指教。”

刘玉林很满意杜斌的态度,他点燃一支烟,很惬意地吸了一口,等那吸进肚子的烟雾在五脏六腑之间千回百转后,从他的两个鼻孔里钻出来,他才似乎过足了瘾似的,轻拍着杜斌的手背。

“昨天,组织部的刘伟跟我说,省委组织部让咱们市政府选派一名市级领导到北京清华大学进修,是后备干部进修班,学习时间六个月,每市只有一个名额。今天一上班,我和法瑶书记在电话里碰了碰头,我想让你去进修。”

“谢谢您对我的厚爱和关心,这个事,您容我想想。”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叫杜斌猝不及防。

“你不要急着回复我,”刘玉林站起来,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点燃一支软包中华烟,吸了一口,“回去考虑考虑,下周再把结果告诉我。

不过,时间也不能等太久,组织部那边还等我回话。另外,由于是后备干部进修班,又只有一个名额,想去学习的人很多……”

刘玉荣哭着来找杜斌。她在沙发上都坐了好几分钟,情绪依然无法平静下来。

“教育局真够绝的,没找我谈话,就把我撤职了,纪检书记费纳新到我们学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宣布的,这让我太下不了台了!”她愤然地说。

“我想不通!第四小学的全体教师也想不通。”刘玉荣因激愤而面颊潮红,“教师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炸了庙,他们非要找教育局领导理论。

我安抚住情绪激动的教师们,就直接找你来了。”

杜斌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俞思卿会这么心狠手辣。更想不到他的报复心理,会这么残忍与急迫。杜斌当即挂通了俞思卿的手机,想再为刘玉荣说句话。

“我不是跟您说过了吗,杜副市长,”俞思卿的态度不冷不热,“我记得按照组织程序,您好像不应该干涉我们基层干部的任免吧?”

杜斌还想说些什么,俞思卿不耐烦地把手机关了。再打过去,没人接听。

“你放心,刘校长,”杜斌安慰刘玉荣说,“他们这么做,明显理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我就不信这个邪!我就是这个副市长不当了,也要给你个满意的答复。”

刘玉荣凄凄切切地走了。

“您也别上火,杜市长,”临出门时,她转过身说,“别跟他们较真了,别为我丢了乌纱帽。实在不行,我就提前办理退休吧。”

杜斌去了刘玉林办公室,把事情跟他说了。他想,如果刘玉林站在俞思卿一边,自己宁可不去北京进修,也要和他据理力争。

听了杜斌的陈述,刘玉林也很生气,将拍着肚皮的手重重地拍在办公桌上,十分恼怒。

“这个俞思卿,怎么搞的,后院老是起火!”

当着杜斌的面,刘玉林给俞思卿挂了手机。

“我告诉你,俞思卿,刘玉荣的事情,你做得太过火了。”他以不容商量的态度对着话筒质问,“人家有什么大错,值得你一撸到底?你马上收回决定,恢复她的校长职务。什么也别说了。这是我的决定!”

撂下电话,刘玉林的态度变得和蔼多了。

“这件事你坚持得对。”刘玉林对杜斌说,“我们不能因为别人有不同意见,就把人家一棍子打死……哎,我上次跟你谈的去北京进修的事,想好了没有?你是不知道啊,这几天,别人可都挖窟窿托门子来我这说情,都想去进修。”

“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和栽培,刘市长,我还没跟家里商量呢。我马上就回去商量,马上就答复您。”

从刘玉林办公室出来,杜斌往刘玉荣家打了个电话,把情况跟她说了。

刘玉荣的声音淡淡地从话筒里传了过来:“谢谢您,杜市长,也请您替我谢谢刘市长吧。不过,我已经决定了,就是给我恢复职务我也不干了。这些年,我把精力都贡献给教育事业了,可到头来我赚下什么了?

我的心寒了。难道我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第四小学卖了吗?那是我为之奋斗了三十多年的学校啊。那里有我所有的青春和汗水啊。所以我决定提前退休。育才私立学校的校长,听说了我的情况后,找了我。

他们想聘请我去当教导主任。我倒不想当什么主任。我操心操累了。

但我想去育才学校好好教几年学,带一带年轻教师,也不枉我搞了一回教育。”刘玉荣说着说着,哭了。

杜斌知道,她是被俞思卿惹伤心了,即使自己说再多挽留的话,她也不会回头的。杜斌心情忧郁地关上了手机。

杜斌给雅芬打了个电话,把市里打算派他去北京学习的事说了。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呀,”雅芬显得非常高兴,“杜斌,还行呀。你在昌海干得不赖呀。”

杜斌始终没把自己在市里的情况告诉过雅芬,他怕她在远方为自己担心。因为杜斌知道,如果要征求她的意见,她肯定会告诫他随波逐流,少管闲事。雅芬在仕途上比他老练多了。

“那好,就听你的。”杜斌说。

“这还差不多。”雅芬幸福地笑了。

其实,杜斌哪里知道,刘玉林让他去北京学习是有目的的。他怕杜斌再挡路,或者再突然弄出什么响动来。因为毕竟现在昌海市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形,杜斌心里比谁都有数。另外俞思卿在省城汇报时,也是避实就虚把省教育厅领导糊弄了,才要来了那几百万。

更让刘玉林担心的是,杜斌是名作家。他在省城和北京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没有官场上的关系。杜斌真要是豁出去跟俞思卿较劲,恐怕局面会不好收拾。所以刘玉林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借去北京学习的机会,把杜斌远远地打发走。刘玉林知道,去北京学习是个好差事,按照常理,杜斌捡了个大便宜,就不会再不知好歹地跟俞思卿发难了。

杜斌跟雅芬通完电话,就收到了吕慧给他发来的短信:恭喜你去北京进修。听说,俞思卿将作为市长助理,主管全市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