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通过孩子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辅导与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技巧等。
4.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品格、品德心理的培养。
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调节与控制,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树立自信心,对不良品德的预防与矫正等。
6.在学习上不要单纯追求成绩,而要着眼于学习的方法和主动性。
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关复习与遗忘规律的掌握,以及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等。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合适的动机。
名人谈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R.M.H.
孩子说脏话时要适度提醒
很多家长在第一次听到孩子说脏话的时候,总是很慌张。一些孩子不该说的脏话、粗话,也随之出现了。爸爸妈妈喜欢说这句话:“孩子小,学什么都快,学骂人也最快。”而事实也果真如此。有时,家里来了客人,逗逗孩子,孩子张口骂人,真是弄得客人和家人都十分难堪。其实,孩子年幼,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也许他们根本没弄懂那些脏话的真正含义。
听到孩子说脏话父母第一个反应就是惩罚。轻则要批评许久,重则就会给孩子一个耳光,甚至还有打嘴的……五花八门,什么惩罚方式都有。但是,孩子们似乎对脏话、粗话“情有独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难道骂人也会上瘾吗?
孩子说脏话、粗话往往是因周围的环境及孩子善于模仿的特性和父母的疏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要解决孩子说脏话、粗话的问题,就要查出孩子这么说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纠正孩子说脏话、粗话的习惯,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为孩子提供好的语言环境。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也要注意孩子周围的生活环境。尽量不要让孩子从电视媒介上学会脏话、粗话。从小伙伴那里也容易学到各种各样的脏话、粗话、不好的顺口溜等。我们要及时站出来指正孩子的错误。并且要引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如果发现孩子和小伙伴说脏话、粗话,更要给予纠正。
2.不要以激烈的反映强化孩子不正确的行为。
孩子说脏话,多半是模仿、好玩,是为了显示他的某种本事。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别笑,更不要流露出惊奇的神色,有时严厉的训斥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些反而会强化他的行为。其实孩子并不一定知道脏话的含义,主要是为了得到父母对他的反应或注意。家长听到孩子说脏话,要强忍着不显示出任何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那些不好听的字眼或脏话就会逐渐被忘掉而消失。
当然,也可以寻找比较恰当的时机,告诉孩子,说脏话很难听,只有坏人和不学好的人才讲脏话。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赞赏或描述他喜欢的人和事,这时,我们一定要及时鼓励表扬,让他感觉到美的语言是令人愉快的。
3.引导孩子对脏话有正确的认识。
如果孩子经常重复一些脏话、粗话,我们应该严肃地告诉孩子这些话不文明、不好听,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听。在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用词文明,不可以在批评中也掺杂脏话、粗话,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尚且如此,我为什么不能说呢?
告诉孩子,大人说脏话也是不对的。例如有时我自己急躁时也会随口说句不好听的,所以我批评儿子说脏话时,他会问:为什么大人说脏话?要有效制止孩子说脏话,必须在纠正前,先让他们知道,无论谁说脏话都是不对的。因此我耐心地告诉儿子,大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你也可以要求爸爸改正错误,大家互相帮助,都不说脏话,并说到做到。在家里建立互相监督的制度,如果不小心在孩子面前说了不文明的词句时,一定向孩子承认错误,以加深他不能说脏话的印象。
4.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孩子说脏话的原因很多,先进行了解,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如果孩子说脏话、粗话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每一个能增强孩子判断是非能力的机会,加以利用,进而给其深刻而有力的教育;如果孩子说脏话、粗话是因为发泄不满,我们就要随时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可以在孩子安静时告诉他如何表达心中的不满,如告诉对方“你没道理”、”我想你不对”等,甚至生气不理对方也行,总之都比骂人更能解决问题;如果孩子说脏话、粗话只是因为觉得新鲜好玩,故意说来取悦成人或表现自己,我们可以在孩子每次说脏话、粗话时,表示出不高兴或觉得无味,几次下来孩子就不再说脏话了。
名人谈教育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
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要用淡漠的态度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像小树长大,需要剪枝修叶,就是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坏习惯总是层出不穷,以前的坏习惯还没改掉又多了新的坏习惯。殊不知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认识到正确。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容易听话。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更好地与自己合作,首先要从关注改变他,转变到关注改善你与他的关系上来。有些父母一听到有人“告状”或看到孩子行为不轨,就非打即骂,恨铁不成钢。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一两次不礼貌或不良行为,此时家长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况,逐一加以纠正,结果只能是让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感觉不舒服。
家长感觉自己是一个坏妈妈或坏爸爸,孩子则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从而不敢尝试或产生自卑心理。家长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做的纠正工作,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都给孩子一到两次正面积极的回应,或者在特定的某件事上给予表扬,用肯定的态度爱护和关心,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简单的表扬都要胜过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责或过分的物质奖励。因为孩子是爱表现的,只需轻轻一夸,孩子就会高兴,精神上都得到满足。家长还可以每天抽出时间来和孩子玩一会儿他喜欢的游戏,这对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非常有帮助。只有关系改善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才容易改善。
2.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带着情绪。
看电视没完没了,晚上不肯睡,早上赖床等行为,在当时情形下,妈妈通常会遭遇到孩子的哭闹、叫喊等抵抗,也难免会发脾气,从而开始了又一轮的吵闹比赛,这并不能促进孩子与你配合,结果只是使双方更生气,或让孩子知道如何坚持就能胜利。
处理这种情况的关键是家长保持冷静。那具体如何做才更有效呢?家长可以告诉他,无法接受他现在的行为,并再给他一个更好的替代选择,让其二选一,比如:坐在地上耍赖是不对的,你可以坐在凳子上告诉我你的想法。
3.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
为了赶时间,妈妈通常会说:“我们必须马上出门,否则你去补习班就会迟到了!”这实际就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实际上妈妈可以换一种语气:“我知道这么早起很困难,今天晚上咱们早睡,今天克服一下。”
4.不盲目地制止孩子。
有的家长会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使孩子始终处在紧张中;而且对于有些严厉的家长,可能孩子得到的总是“不”或唠叨。告诉那些刚会走的孩子别到处乱扔玩具,可以告诉他“当我看到屋里让你弄的一团糟,每当我整理清扫的时候我就会头痛”,接着要给孩子一个警告,并强调你将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再乱扔玩具,我就把你的玩具给隔壁的宝宝”,这可能对孩子懒惰产生一种威胁。
5.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
孩子经常未经过大人同意就随意拿水果吃,或是自己开电视看,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父母也不能听之任之。一些生活中的规矩应早早为孩子定立,譬如不能随心所欲吃糖果,不能一整天看电视。放任孩子不遵循规矩做事绝不是好办法。如果父母继续纵容,孩子就可能出现不通知大人就外出的情况。
对于家庭规则的确定,要清楚地、正式地告诉孩子。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打开电视,应让他及时关闭电视机,并且大声清楚地再陈述一遍规则,这样做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不要以为孩子一定能从父母的行为、好恶中明白所有的规定和限制。事实上,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孩子只知道父母对他不满意,而不知道父母要他怎么做,难怪孩子会将父母的指责视为父母的“情绪”。不少孩子抱怨父母整天对着他发脾气,真心地感到自己很无辜。
名人谈教育
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一个人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使自己逐渐成熟。
——亚里士多德
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冷静地说
孩子有了缺点,父母都很头疼。慢性子、胆小、不合群、脾气暴躁、上课捣乱……很多父母被孩子诸多的行为问题困扰着。他们不仅想改变孩子的现状,更想探究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在焦虑之余,我们想到过没有,“问题”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做父母的,首要之务即是停止忧虑孩子是否正常,重要的是了解到底哪一些事情在困扰孩子。放轻松点,了解只是第一步而已。最大的挑战是了解之后的行动。不管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解决之道,解决方法是否有效,首先要看父母能否因孩子的改变而改变自己。
1.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催促都不行。
我的孩子比较内向,而且有点胆小,做事也比较磨蹭。他现在已经上小学4年级了,但是写作业还必须要让我盯着,否则的话,他1个小时也写不了多少。每天早上起来,我还需要盯着他穿衣服,吃饭也是一样。所以,即使我早上5点半就起床,做好饭以后6点钟把他们叫起来,早上上学还总是迟到。看着他干什么都这么慢,我心里特别着急,甚至都想冲他发火。
孩子做事慢有的时候和家长不无关系。有时家长管得太多太细了,所以很多本应该是孩子的任务就变成了家长的任务。这时候,孩子做事就比较被动,他的效率高低与家长是否在场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家长在时,他可以很快地完成作业,这说明他的能力没有问题。所以,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法。比如拿一个闹钟,和孩子协商,问他多长时间可以将作业完成,然后上好闹铃。如果孩子在此之前完成了作业,要积极地鼓励他。慢慢地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
孩子做事慢可能有他自己的考虑:他可能做事更仔细一些,考虑得更周到一些等。要首先表扬孩子的优点,再提出你的期望,比如:“儿子,你做事真认真,只是如果再能快一点点就更好了。”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2.孩子胆小,要多培养她的自信心。
我的孩子特别胆小,做什么事都喜欢躲在后面不出头。有一次外教来讲英语课,让小朋友到讲台前认一些英文单词。她其实都会,但就是不敢去。别的小朋友不会她还在下边着急。老师感觉她很不错,问她愿不愿意当班长。她实际上愿意,但是也不敢跟老师说。现在,对这个问题我比较苦恼,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的胆子大一些。
比较少接触外界的孩子心灵空间也变小了。一个不常和人群在一起的心灵是会感到恐惧和寒冷的。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多创造一些机会,比如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或者周末的时候多带她去公园,多接触小朋友。不要总是很严厉地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胆小呀,连这都不敢去,你看看人家!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胆小,以后就更不敢做事情了。
3.孩子脾气不好,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发泄情绪。
我儿子有时候爱发脾气。有一次我们带他去商场购物,他和一位售货员玩得很好。后来,我告诉他该走了。售货员就跟他开了一句玩笑说:“你别走了,就留在这儿吧。”他就生气了,跟个小牛似的冲着人家就过去了,嘴里还喊着:“我要发脾气了!”有时候他自己就说:“我脾气可大了!”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错误的认识:孩子是不应该发脾气的。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的反应特别重要。我们不需要在这个时候教他某件事你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或者应不应该做,因为此时他的思维是关闭的。这时候孩子只需要你陪他一起难过,或者给他冷静的时间让他自己调整。另外,有时候孩子可能会有点耍赖。如果是这种情形,我们可以说出一些严厉的话。比如,“不行,这事没得商量!”“这件事情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不想再重复了。”父母严肃的语调,会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威慑。不过,家长要尽量平静,不要情绪特别激烈。不要让孩子有天塌地陷的感觉。
名人谈教育
年轻人把受教育求进步的责任和对恩人及支持者所负的义务联结起来,是最适宜不过的事,我对我的双亲做到了这一点。
——贝多芬
与孩子发生冲突要平心静气地说
许多父母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我的大儿子一向是挺乖巧的孩子,可是有一天,我拒绝了他买一双名牌鞋的请求。他竟然怒气冲天,躲在屋子里不肯出来,好几天都不说话,也不和我们一起吃饭。因为儿子知道我们不是买不起那双鞋,而是不想给他买,可是他不理解我们这样做只是不想让他养成追求奢侈的习惯。他觉得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在其他方面其实他并不奢侈,只是那双鞋他确实很喜欢。然而我和他爸爸又怕这次满足了他,今后他喜欢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1.即使是在矛盾很激烈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冷静。
家长遇到这种事情尽管很难不生气,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怒气冲天,恨意未消时深呼吸2至3次,不要与孩子立即或长时间争辩。关注情感,而不在于言辞好恶,然后保持心态平衡。“我知道,我让你生气”,我对我的儿子说,“等到你冷静时我们谈一谈这件事,但不是现在。”
孩子听到你尊重他们的基本情感而不是一味的反对或否定非常重要,并强调“你不是真正恨我”或者“我不是不公平”。同时,我们必须帮助孩子认识到争论期间突然爆发的愤怒极不恰当。
2.让双方坦诚地说出怨言和心里话,只要孩子的要求并不十分过分而频繁,偶尔答应了,事后再交流。
及时展开讨论也十分重要。你不必等待太久,尝试着判断孩子生气多长时间以及你恢复平衡某种情感需要多长时间。一阵大怒后,当你听到孩子在房间嗡嗡哭泣时,你知道这时你能够开导孩子了。如果他仍然怒气未消,他肯定会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