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塞俄比亚王国,还有许多人将这些现存的遗址同示巴女王联系在一起。在阿克苏姆古城附近的一个小山上,有一个露天水库,被传是示巴女王的池塘;而阿克苏姆古城西侧的一个陵墓,则被称为是示巴女王之子“门涅利克”的坟墓。
那么,金约柜为何会与这些遗迹联系在一起的呢?它到底又是一件什么样的器物呢?
在以色列的早期记录中,金约柜是用来盛放上帝在西奈山赐予摩西的石碑的,所以石碑及用来盛装它们的柜子便成为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的见证。据传,就是这个金约柜率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区的,后来柜子被大卫王带回了耶路撒冷,并被安放在神殿的“至尊堂”里。
一直以来,金约柜都被当成是耶路撒冷的珍宝,但有关它的下落却众说纷纭,而且一直也没有定论。有人认为,金约柜是公元前587年或前586年在巴比伦人攻占和夷平耶路撒冷时被毁的;还有人认为,金约柜肯定是返回圣殿山,被安放在在一座新建神殿的至尊堂里。而阿拉伯编年史学家称,金约柜早已被安全地转移到了阿拉伯。还有一种说法称,金约柜应该是被封存在梵蒂冈的地库中。而最近的一种说法又称:当罗马人在公元70年将第二座神殿焚毁时,金约柜就被人们从暗道中抢救出来了,现在它仍埋在库姆兰。
在《旧约全书·列王记》的第10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公元前10世纪的中期,以色列王国在国王所罗门的统治下,国富民强。特别是所罗门国王花了20多年时间建造的耶和华圣殿和王宫,更让他驰名遐迩。当时,异国君主示巴女王对所罗门国王很是倾慕,便是在庞大队伍的陪同下,带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等,来到耶路撒冷,拜会所罗门王。
在埃塞俄比亚的传说中,认为示巴女王应该是公元前10世纪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城的女王。传说称,示巴女王名叫马克达,据说她到耶路撒冷后受到了所罗门王的热情接待,并对她一见钟情,使她怀上了孩子。因此当示巴女王回国前,就已身怀六甲了。临走时,所罗门王送给她一个指环,称若示巴女王生下的是儿子,就把指环给他,让他拿着指环来见自己。示巴女王回国后不就,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埃布纳·哈基姆,意为“智者之子”。
埃布纳·哈基姆长大成人时,示巴女王便把指环给他,让他去以色列见自己的父亲。埃布纳·哈基姆到了耶路撒冷后,所罗门王非常高兴,并想让他留下继承王位,统治以色列,但哈基姆拒绝了。无奈之下,所罗门王只好给他涂上继承王权的圣油,把他送回了埃塞俄比亚,并立下了日后只有哈基姆的子孙才能统治埃塞俄比亚的规定。埃布纳·哈基姆回国后,便成了埃塞俄比亚的国王。从此,他的后代子孙在继位时,都要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宣誓自己的王统来自所罗门。
但是,自从埃布纳·哈基姆克即位后,示巴女王便销声匿迹了。此后,有关示巴女王的真实面目也逐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而示巴古国究竟在何处也成了一个谜。至于示巴女王是否真的为所罗门王生下一个的儿子?她的儿子是否去了耶路撒冷?是否把金约柜带回了阿克苏姆城?等等,这一系列的疑问,至今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答案。
延伸阅读——传说中的所罗门宝藏
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首领大卫攻占了耶路撒冷,并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将耶路撒冷定为国家的首都和宗教中心。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前960至前930)即位。根据《圣经》记载,所罗门王在公元前10世纪时建立了一座雄伟的犹太教圣殿——耶和华神庙,并在神庙中的亚伯拉罕神岩建造了地下室和秘密隧道。而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就被存放在这个隧道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罗门宝藏”。
然而后来,犹太王国日渐衰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了耶路撒冷,并在亚伯拉罕神岩下的地下室和隧道中大肆搜索所罗门宝藏。但是,地下室隧道曲折幽深,尼布甲尼撒二世最终一无所获,盛怒之下便一把大火烧毁了圣殿。
那么,所罗门宝藏究竟在哪里呢?对此人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认为在巴比伦人入侵耶路撒冷前,这些宝藏就已被转移到其他地方了;有人认为,这些财宝本来就不藏在这里,而是藏在其他地方;还有人认为,宝藏就在复杂幽深的地下迷宫之中。
在众多的猜测当中,对后来影响最大的说法,就是宝藏所在之地可能是所罗门群岛。然而所罗门群岛是由6个大群岛以及900多个小岛组成的,而且地貌相似,散布在60万平方千米的海面上,还覆盖着90%的森林丛莽,所以根本无法寻找。不过,由于宝藏的诱惑之大,到这里寻宝的人每年还是络绎不绝,只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发现真正的所罗门宝藏。
西非文明的源头贝宁
在西非,无论是在国家博物馆,还是在民族文化村,甚至是在一些工艺品大市场内,都能看到贝宁王国时期的青铜雕像和浮雕制品。这些作品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这个有着古老文明的贝宁王国,从来都没有使用过文字,一直都是通过雕刻在青铜或象牙上的图像记述着那个时代,王国的历史和文明也是这样在各种青铜艺术品中呈现并留给世人。
铜雕上的历史
贝宁王国位于西非几内亚湾沿海地区热带丛林地段。14世纪以前,贝宁王国是由埃多人建立,到了16~17世纪时,王国达到了全盛时期。贝宁王国主要由埃维人、阿贾人、约鲁巴人等组成,居民大多信奉传统的拜物教。
1897年,贝宁被英国人占领,最终被并入了英属尼日利亚。几百年过去了,曾经繁荣的古国也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牙雕、木刻、铜和赤陶的雕塑等艺术品。
贝宁王国的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铜雕刻。不过,当时的西非并不产铜,铜还算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贵重物品。开始时,贝宁人所用的铜都是骆驼商队从遥远的北非运来的,后来随着葡萄牙人的到来,铜这才经由海路从欧洲大量进入贝宁王国。
贝宁国熔制青铜雕塑,通常会用一种名为“失蜡法”的制作技艺。这种工艺最早是出现在5000年前左右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在贝宁王国兴盛前的10~14世纪之间,伊费文化曾是这里的主宰,其典型艺术品主要是用陶土、黄铜和青铜等制作而成的人物和动物雕像,这些流传下来的铜雕作品都是采用“失蜡法”制作的。1280年,伊费国王还专门派铸造工匠到贝宁城里传授技艺,贝宁人这才学会了“失蜡法”。在贝宁王国建起后,贝宁人便把这种在技艺发扬光大,还建立起了一批青铜铸造作坊,大力发展青铜业,各种青铜制品的数量与制作技艺很快就超过了伊费。
到了13世纪后期,贝宁的青铜雕刻发生了微妙变化,雕刻题材逐步由普通的动物或人像转变为高贵的、特定的王公贵族或神话传说人物。到14世纪,这种技艺便已完全演变成为一种宫廷艺术了。这时在人物雕像作品中,有的造型写实,风格优美,整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有的则造型粗犷,适度夸张,面部表情相当严肃。而国王或王公贵族类的雕像,大多都是浓重眉眼,额头突起,鼻梁笔真,唇形宽厚,国王还多佩戴一些象征权位的华丽王冠与项圈,有时也会戴胸徽;王后则发帽高竖,佩有细长的项圈,姿容秀丽,仪表端庄。
除了青铜人像外,贝宁还有另外一种雕刻艺术形式——浮雕。浮雕作品主要表现国王的丰功伟绩及战争、狩猎、出游、宫廷生活等。现存的浮雕多是表现人物的,有时人物多达9个,仅从服装、头饰、挂珠、表情等细微之处就可判断出当时人物的身份地位。另外一些浮雕则是表现社会风俗和服饰的用品,还有一些则是表现风景的。
当时的贝宁王国供养着很多这样的艺术工匠,有的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还被封为贵族。贝宁国王要求铜板雕刻师只能为王宫服务,而他们所雕刻的作品,也都属于王室的珍宝,同时作品也必须宣扬王室的至高地位。
此外,贝宁皇宫的园林内也有大量的建筑、壁画、雕塑和精美的浮雕,包括当时的数扇宫门也都大量使用了陶制浮雕。虽然贝宁王国是一个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的王国,但它的雕塑艺术却像一部历史,阅尽了王朝繁华和古国沧桑。
贝宁王国的繁盛时期
在公元15~16世纪初,贝宁王国正值奥巴埃瓦雷和埃西吉统治时期,首府贝宁城呈现出一片繁荣兴盛的景象:城墙高耸蜿蜒,街道宽阔笔直,城内楼宅整齐有序。当时的贝宁城,可以说是非洲青铜雕刻艺术的中心。
贝宁的王宫也叫奥巴宫殿(奥巴即为国王的意思),宫殿里建有数个大型广场,深宫内院错落有秩。每处宫墙门廊随处都可见到表现奢华王宫生活的青铜浮雕。
在宫廷的大门外,还可看到象征贝宁王权的大型青铜豹,此外还有一些小的青铜豹,作为使节出使时的标志。在内院宫墙上,还可看见贝宁国王早期的青铜人像,以及两旁待立着随从的小青铜像。这些雕像刻画精细,线条逼真,不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雕像,都动作各异,神态栩栩如生,可见当时贝宁人的建筑和青铜雕刻艺术之精湛水平。
在贝宁王国的雕塑中,绝大多数都是用长方形青铜饰板制作的。这种青铜饰板一般高约45厘米,宽30~35厘米,主要是钉在宫殿木柱上,在国王举行盛大典礼和上朝时作为陪衬之用。在一些不规则的青铜饰板上,人物表现也各有不同,有留着小胡须的青年士兵,有年龄较大的雇佣兵,还有正在被枪杀的奴隶,等等。
除此之外,贝宁还非常盛行牙雕和木雕。其中,牙雕多由象牙材料雕刻制成,非常精致,通常人们会将其佩戴在胸前和腰间。现今流传的贝宁国王雕像和海神奥洛贡雕像,就是当时非常珍贵的象牙雕刻品。而木雕多流行于贝宁王国的普通家族当中,有时也装饰着牙雕或其他饰物,或是祭礼用或是装饰用。
不过,不管是青铜雕刻还是浮雕,在铸造技术上和雕刻技巧上,贝宁在当时可谓都是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的,甚至超过了欧洲水平。贝宁人就是通过将一块块冰冷的青铜赋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将当年的贝宁王国清晰地展现给世人的。
走向颓废和没落的贝宁
18世纪初期,殖民者开始野蛮地入侵贝宁王国,贝宁的民族手工业也以此而备受摧残,青铜铸造业也屡受打击,贝宁王国开始进入了衰退时期。这一阶段也被称作贝宁王国的“颓废时期”。这时的雕刻作品也显得笨拙而呆板,比起以前大为粗糙。
18世纪中期,当贝宁国王奥巴奥申文德在位期间,贝宁的雕塑艺术又迎来了一次新的春天。这时的匠师们雕成了形象复杂的青铜国王头像——一座由人与动物构图的青铜礼器。这座头像与以前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采用了带有象征性形象和两翼头饰的圆筒底座,底座上还配有石斧、公牛头等。在当时,艺人们还雕刻了一种与真人头等大的奥巴奥申文德头像,并在其头顶上部镶嵌上整根象牙,象牙上再雕10多个浮雕人像。人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体现了贝宁王国的精湛的雕刻水平。
到了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各地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侵略与经济侵略战争,非洲这片广袤而遥远的土地也未能幸免。各种非法贸易开始影响着非洲各国,尼日尔河西部一些地区也遭到了炮火袭击。可是,当英国侵略者进攻贝宁王国时,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但拥有先进武器的英国军队还是将军舰开进了尼日尔河口,强行轰炸了贝宁城。在这种无情的轰炸中,无数的青铜雕像、象牙雕像及木质雕像等,都被破坏或烧毁了。此次战争之后,贝宁王国便被并入了英属尼日利亚。
据统计,英国殖民者在这次战争中至少掠走了2400多件青铜和象牙雕刻品,其中有几百块铸造极其精致的青铜饰板和精细的象牙制品,黑人奴隶与其他财物则更是不计其数。昔日富丽堂皇的王宫被炸成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破败的宫墙与逃难的百姓。当他们劫掠后得意地离去时,这个王国残破的只有500多件青铜雕刻品了。大量珍贵的青铜、牙雕等艺术珍品等,在被掠夺、辗转无数次后,也流落到了世界各地。而贝宁这个曾经非洲发达的文化中心,也就这样迅速消亡了。
然而,作为一个古国王朝,贝宁是不存在了,但它的青铜雕塑、牙雕、木刻等艺术品,却因侵略者的掠夺而闻名于世,而青铜铸造与雕刻工艺也成了这个消失古国的最高文明象征,被人们称为“贝宁文化”。代表“贝宁文化”的青铜铸造与雕刻工艺,至今在西非一些国家还有出现。
贝宁王国虽然从未使用过文字,但关于这个国家的建国历史、兴盛发展与思想见闻等,都被智慧的贝宁人雕刻在了青铜、象牙和木材上而流传下来。
相关链接——今天尼日利亚的贝宁城
尼日利亚的历史名城贝宁始建于公元9世纪前后,它曾是古代西非强大的贝宁王国的京城所在的,也是当时非洲最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今天的贝宁城内名胜古迹非常多,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古老的贝宁王宫。贝宁王宫也被人们称为奥巴宫,始建于公元10世纪左右,迄今保存也相当完好。王宫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宏伟的宫殿和众多宝塔组成一套和谐的建筑群体,宫殿大厅的梁柱和回廊上还装饰着青铜雕像和各种浮雕,内容多是描述战争场面和狩猎情景的。王宫四周则是以红色围墙环绕,围墙上也有大量的浮雕,内容多为描绘重大历史事件,雕刻细致,人物形象逼真。而王宫的大门则是采用橡木板镶嵌而成的,威严高大,坚固实用。如今,贝宁王宫已成为古代贝宁王国的重要遗址了,同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