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无忧管理:管理中必须提前堵死的77个漏洞
2552600000002

第2章 决策的漏洞(1)

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离不开决策,尤其是关键时刻的重大决策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失败的企业和困境中的领导们都能找出一大堆理由来为自己搪塞过失,而他们却不明白。正是因自己缺乏科学决策意识、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危机意识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才导致了企业的失败。

漏洞1:把战略当成口号

不要把战略搞成口号。口号式的“战略”不仅对企业毫无帮助,反倒会留下许多笑柄。

中国的企业家接受新观念还是比较快的。如某个有一定知名度的策划大师到一个城市办一次关于企业战略的讲座,想听讲座的企业家将会蜂捅而至,然后,这些企业家回到企业,一拍脑袋,他自己的企业战略就出来了。这种现象是好的,至少说明企业家有了战略观念。但这其中的问题却不少,这些企业家们虽然接受得快,却又因为自负等诸多因素导致他们很浅薄。他们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以“拍脑袋”为荣,以为拍得快就是有魄力。你只要稍微分析一下这些企业家们拍脑袋拍出的战略,就不难发现,他们心目中的战略就是口号,就是空想主义。如“我的公司要在三年内成为全国第一,销售额达到若干”,或者再加一些图表作为较详细的说明,一年一年规划得像模像样的,可他的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到底怎样,他的企业怎样去实现三年全国第一的目标,他们大多是不知道的。可以这样说,这些企业家的战略大多说着好听,是说给来企业考察的政府领导听的。

我们必须明确,企业战略绝对不是口号,更不是空想主义。企业战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指引,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主线,它是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三年成为全国第一”是每一个企业都适用的,它绝对不可能对某一个企业有什么具体的帮助,因为每一个企业所处的市场位置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企业内部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而且,战略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上面的。

完整的战略是一个体系,它分为三个层次:公司级战略、事业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公司级战略也就是企业总体战略,它解决企业从事哪些事业,重点发展哪些事业,企业长远经营目标是什么,如何建立和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等问题,它具有统帅全局的作用。事业部级战略是企业某一个独立核算单位或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营单位,对自己生存和发展作出的规划,它要把公司经营战略中规定的方向和意图具体化,成为更加明确的针对各项经营事业的目标和战略,而其中最根本的是产品市场战略,即怎样使产品去占领市场。职能级战略通常也称为经营策略,它是在事业部级战略的指导下,按专门职能进行落实和具体化,一般包括研究与开发策略、生产策略、营销策略、财务策略和人力资源策略等,主要是确定各自职能领域内如何形成特定的竞争优势,以支持和实施公司及事业部战略。上一级战略是下一级战略的浓缩,下一级战略是上一级战略的具体化,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空想之中所描绘的空中楼阁。

战略的制定并不是只靠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它是在分析内外诸因素的前提下,由公司总部提出经营思想、领域、目标,再将它们自上而下传达至各级单位,由各级单位分别制定本级战略,然后再自下而上,汇总到总部,由总部平衡调整后再自上而下实施。

善意提醒: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革命式的口号。

漏洞2: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现在已过而立之年的人,想必对过去流行的战斗片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仍留有深刻的印象:一般是在敌占区周围打枪骚扰,让敌人不得安宁;或趁天黑潜入城区,四处打击敌人,使敌人惊恐万状。打完枪之后,立即撤退,等敌人气势汹汹而来,扑空后,枪声又从别的地方响起……这种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这种勇敢和机智在几代人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几代人都是模仿着这样的战术做着类似的游戏长大的。

如今,当年玩游戏的“儿童团员”不少已成了腰缠万贯的私营企业老板。在商海搏击风浪时,他们便无师自通地玩开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戏。不过,他们现在面对的敌人,没有武器,只有钞票!

不少私营企业老板表面上为企业制定了五年计划、十年目标、21世纪战略,实际上心中打的如意算盘却是“捞一把,走人”。这样的私营企业根本就没有战略。他们对市场的理解,就是单纯的捞钱。正像一位私企老板所说的那样:“过去是大家围着计划经济这口大锅饭分吃,现在是争着抢着在市场这个大池中捞油水,谁的劲大,谁的勺把长,谁就会捷足先登,捞足捞够了,给大家剩下一池亟待治理的污水。”

对市场他们不愿培育和保护,促使其良性发展,而像历史上割据称王的军阀那样,采用强盗式的“刮地皮”。瞄准一个地区,便以广告围攻与人海战术般的现身说法双管齐下,引导消费者掏腰包。等达到“捞一把”的目的,立即流寇式地“转战”于另一个地区。

这些老板的如意算盘是:一个地区捞上几十万,十个地区就是几百万,一百个地区就是几千万,如此,成为亿元企业还不是一年半载的事吗?

某私营企业的创始人贺老板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着手经销保健养生茶,他的绝招便是“刮地皮”。在人们对保健养生品需求大增、对广告信誉度尚无辨别能力的情况下,贺老板便仿照凌厉的军事攻势,在全国四面出击了。他的策略分三步:第一步,派一组人去一个中等城市,在当地媒体上打一通广告,强调短期优惠、大派送,营造轰动气氛。与此同时,产品便在主要摊点全面上架。第二步,形象广告上场,诸如路牌、气球、条幅、现场咨询等一起出笼,与消费者面对面,强力刺激其购买欲望。第三步,再在媒体打一轮广告,以巩固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占有,使之处于包围之中,再掀促销高潮。如此,一个“战役”下来,3到5个月时间,在一个城市可完成销售额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然后,转移阵地,又向另一座中等城市“进军”了。

这种一阵狂风似的“刮地皮”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了对产品质量不信任和被骗的感觉,使他们对后来的同类产品及其他产品都怀有戒心。本来就发育不健全的市场被如此快宰一刀后,伤口久久难愈。贺老板们刮起的狂风,刮去了一座座城市的市场中仅有的一层油水,留下的伤痕却足够这座城市的消费者细细回味……

贺老板“大刮地皮”的实质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种短期行为。从客观上讲,市场仍不规范,他“捞一把”,图的是一时的实惠;从主观来看,则是一种极端的自私行为。“只要我活,哪管别人立即死。”涸泽而渔,只为自己。

但市场规则是无情的。

贺老板在自以为捞够了一把之后,开始捞第二把时,地皮刮不动了,风向逆转,自己也被卷到了无人知道的角落里去了。

按说,贺老板这个市场塑造的“活标本”已经够典型了,足够所有的老板作为前车之鉴,可仍有不少老板在重蹈覆辙!

对此,就引出了一个关于眼光的话题。我们常说某某人有雄才大略,与鼠目寸光和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不同。问题是,一个私营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眼光呢?一个称职的裁缝的眼光在于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地设计服装款式;一个优秀的医生的眼光在于通过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施治顽疾;一个真正的私营企业家的眼光自然在于不断研究变化的市场,以求长期发展。

而进行市场的掠夺,归根到底,是对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前途的断送!

没有前途的产品,没有前途的企业,自然与没有前途的老板血肉相连,一损俱损了。

市场在哪里呢?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手握的那根如意金箍棒,上敢大闹天宫无敌手,下可威震四方神妖,即使头上戴了紧箍咒,也能降服无数妖魔鬼怪。如果说金箍棒是神界的市场的话,那就要看谁是真正的美猴王了。正像《西游记》中描写的那样,不少妖魔窃得金箍棒后不会用,反而为之所累。

与此同理,捞一把只有捞一把的眼光,第二次捞一把就不行了。市场的油水毕竟有限,不会遍地黄金让人长期去捞。况且,你捞一把,他也捞一把,市场还会有什么呢?

捞者只管捞,结果市场这池水慢慢干了,捞来的只有失望。

有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会演变为过一段时间换一种打法。

这种打法,便是更换产品。不少私营企业的产品本可以做成长期适销的名牌,老板却不愿意。因为,名牌就意味着质量和信誉保证,意味着对市场、对消费者负有长期的责任和义务,这与老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宗旨刚好相反。老板不愿意有较多的付出和承诺,他们只想在市场上轻松“捞油水”。等到一轮油水捞过之后,老板很清楚他给市场和消费者留下了什么,但还想从中掏钞票,怎么办呢?变!变换产品、变换包装、变换广告词,只要能抓住消费者求新的心态,老板的目的便达到了。

当然,这种变依然是短期行为!对老板也许仍可捞到些实惠,但给市场和消费者留下的依旧是伤害。

以“捞一把”为终极目标的老板,即使如愿以偿了,也难以实现“一辈子享福”的美梦。因为“捞一把”得来的“油水”,也引出了一个怎样用的问题。资本运营比资本创造容易不了多少,这是不少只想“捞一把”的私营企业老板所未想到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过去的土财主们早就遇到过的老难题。在古老的民间传说中,就有关于财主如何密藏金银财宝的故事。那时,土财主们一般在自家的院子里深挖一口窖将“捞一把”得来的财宝密藏,以防盗贼抢劫。等到死之将至,弥留之际才对儿孙说出确切地点。

老财主的如意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为了儿孙长富贵,攒金银财宝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在那战乱不止、灾祸连年的年代,纸币是靠不住的,地上的房舍也有可能被毁,惟地下的金银财宝可以保值。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财主窖藏金银财宝,自然会将之归结为目光短浅。但若设身处地从财主的利益和当时环境来看,就会发现财主心中也有一个大大的“怕”字!怕官府勒索,怕盗贼抢劫,更怕露富。富了就会招打,富了就会被铲平,富了就难安生。

时下,一些私营企业老板自然不能与过去的土财主相比,但密藏财富的做法几乎没有多大改变。所不同的是,过去的土财主是在自家院子里埋藏金银财宝,如今的一些私营企业老板是将财富储存在国家的银行里和自己的金库中。

这些私营企业老板与过去的土财主想法差不多,自以为“捞一把”之后,自己和儿孙的吃喝玩乐都不用愁了,何必再继续“做大”呢?“做大”除了受苦受累不说,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将“捞一把”的“油水”储存起来,慢慢消费,便成了不少私营企业老板的选择。

某私企老板孟某“捞一把”捞了几千万,他很满足,便将“油水”分别以儿孙、情妇、亲信的名义存入银行,原想等真正考验出这些人对自己的忠诚后,再一一让其享用。谁知,这些人竟以“挂失”、争抢等手段占去了不少。孟老板攥着剩下的存单陷入了沉思……

某私企老板朱某,原为一电影明星。她办的公司没有产品,只“卖名”。凡挂她大名的分公司,每家需交相当数额的保证金方可开张营业。朱老板仅此就敛财千万之多,一时财大名大,好不得意。但好景不长,她“捞一把”的技巧也被分公司的小老板们如法炮制,结果挂她大名的企业越来越多,而这些企业的真正法人只有她一人。很快,她便陷入了无休止的债权债务纠纷官司之中难以自拔。因为所有的分公司都在亏损,所有的亏损都要她一人负责。如此“捞一把”,捞出了无尽的烦恼。

由此可见,“捞一把”也不容易,“捞一把”也要付出代价!这只是对已“捞一把”的老板而言,至于那些想“捞一把”而未捞到的人因此产生莫大的失望和痛苦,自当不必说了。

当然,随着市场的日趋规范,“捞一把”的机会和空间越来越小了,往往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却未能真正捞到什么。在失望中,值得反思的很多。

有一家杂志社,发行量很小,再也无法办下去了,便与一家私营广告公司联合,由广告公司全权代理其广告业务,并用杂志社这块“大牌子”开展其他公关广告经营。刊物向广告公司收取相当数额的“管理费”,并出让绝大部分版面作为给广告公司的补偿。这样一来,这家刊物变成了不伦不类的“两面人”。一方面履行着专业期刊的职能;另一方面商业味浓厚的软广告文章充斥版面,读者真正需要的内容极少。

几年过去了,这家刊物经几次改版,仍然起色不大,发行量越来越小,广告收入也逐年下降,这还是“捞一把”在作怪!

就刊物主办者本身而言,只要能保证正常出刊,相关内容能变成文字,就达到了出刊的目的。更何况,每年还有广告公司交的数额可观的“管理费”发奖金呢!只要死抱刊号不放,就不会下岗。

就广告公司而言,一切当然是为了效益。除在刊物封面、内页上做广告外,还注重以刊物的名义开展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只要能“见钱”,什么都敢做。

至于刊物的整体风格、内容更新、通联发行等方面,双方都不愿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双方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双方都没有长期合作、共同努力办好刊物的想法,双方都不放弃“捞一把”的梦想,只在版面上争多论少,只在稿费上斤斤计较。刊物的面目怎会焕然一新呢?

看来,“捞一把”也会两败俱伤。

即使已“捞一把”了,又当如何呢?

善意提醒:不要做坐在井底观天的青蛙,要知道井口外的天空是无限的。

漏洞3:锅里的没捞到,碗里的也丢了

不断寻求企业成长壮大的机会,是私营企业经营者天经地义的分内工作。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强大竞争压力下,企业忧患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家曾一度简单地把企业的实力与“规模经济”、“规模效应”挂钩,片面地追求企业的“大而全”、“产量全国第一”、“固定资产上亿”等,这也是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常听到的对有实力的企业的评价词。

当企业真的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残酷的市场现实又摆在企业家面前:产量再大,产品却卖不出去;固定资产再多,投资回报率却低。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要问企业的真正实力到底应该体现在哪里?相应地,一些新的概念诸如“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等开始流行开来。大量的媒体报道也似乎以此作为评价企业实力的新标准。一些企业家也随之开始把追求“市场份额”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事实上,这其中仍然潜藏着认识上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