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的格是由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来决定的不同的三段论形式。一共有四个格,每个格都有自己的结构式及特殊规则。在日常说理或社会逻辑考试中一般只使用前三个格。
我也会犯错误――第一格
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我是人,所以我也会犯错误。这就是典型的第一格。中项M(人)是大前提的主项、小前提的谓项。
特殊规则:小前提必肯定;大前提必全称。留待读者自己证明。
第一格最典型地体现了演绎推理的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进程。其中的AAA式和EAE式直接体现了三段论的公理,是三段论推理中最基本、最自然的形式,通常被称做“完善格”或“典型格”。其作用就是把一般原理、原则用于特殊场合,以证实某一判断的真实性。在思维实践中,常用第一格来证明或反驳某种论断的真实性。
所有的贪官都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第二格
中项M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谓项。
P――M
S――M
S――P
特殊规则:必有一前提为否定;大前提必全称。留待读者自己证明。
由于在第二格中,中项都处于谓项位置。为了保证中项至少周延一次,所以两个前提必定有一个是否定,结论也必否定。它在认识中的作用就是确立事物之间的区别,被称为“区别格”。
例如,真正的人民公仆是为人民大众考虑的;所有的贪官都不是为人民大众考虑的;所以,所有的贪官都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由此,前述“翠花是韩国人”的错误就一目了然了。
所有的女性开车技术一级棒――第三格
中项M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主项。M――P
M――S
S――P
特殊规则:小前提必肯定;结论必特称。留待读者自己证明。
第三格在认识中的作用在于指出一般之中有特殊情况,或常用事物的特殊情况来反驳和否定一个全称判断,被称为反驳格。其意义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谨慎下全称判断。
例如,常师傅开车技术一级棒,常师傅是女的,所以,所有的女的开车技术一级棒?有的女的开车技术一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