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
这就是选言判断。它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或只能有一个存在。因此,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存在可能性的复合判断。其逻辑性质(特征)就是几种事物情况的可能性,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或只能有一个是真的。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构成。按照选言支所断定的事物情况是不是可以共同存在(是否可以同真),选言判断又可以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相容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并且可同时为真的选言判断。其逻辑性质是: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以同时为真。通常用“或者”、“也许……也许……”、“或许……或许……”、“可能……可能……”等联结词表示。符号表达式为:p∨q(读做p析取q。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其读作p或者q)。
选言不同假――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
根据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全部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时,这个选言判断就是真的。例如,对于天气预报“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只要第二天既刮风又下雨、只刮风没下雨、没刮风却下雨这三种情况有一个出现,这个天气预报就报得好。只有第二天“刮风”与“下雨”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时,这个天气预报才可以说是报错了。
又如,国家计委2001年11月颁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也是以相容选言判断形式出现的。其中所规定的13种被视为价格欺诈的行为,商家或厂家只要违反了其中任何一条,就属于价格欺诈,而不必非要把全部13种行为全部违反了才算价格欺诈行为。
又如,前述《今日说法》介绍的案例。尽管起诉最初被法院驳回,但起诉的理由总存在,即“总得有人负责”。其逻辑根据就是选言判断:至少有一个应该负责。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问题?后来法院准予再起诉,采用“举证倒置”的方法来审理。如今举证倒置已成为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一个有效的司法方法。
现今《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按此规定,受害人请求赔偿,无须举证证明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只须举证证明自己的损害事实,该损害事实为物件所致,直接从损害事实中推定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员在主观上有过错。
相容选言判断的这种逻辑性质,我们可以用真值表的方法来判定。
按照这种逻辑性质,假如要否定一个相容选言判断,那就要说明这个相容选言判断的全部选言支都是假的。也就有了相容选言判断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p∨q)←→(p∧q)又称德摩根律。即否定一个选言得到一个联言。
例如,报载某人因妻子在网络上进行虚拟的“网上重婚”,丈夫为此提出离婚诉讼,并要求妻子赔偿精神损失。但是按照《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其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但这个人的妻子的“网上婚姻”并不是法律意义的结婚,因而不构成事实上的重婚;也没有实际的同居行为;同时还没有暴力与虐待、遗弃丈夫。所以在要求精神赔偿的四个条件中,没有一条符合这个人的实际情况。这样,就把这四个条件所组成的相容选言判断的所有选言支全部否定了。因此,这个人可以申请离婚,但他的精神赔偿要求却不在《婚姻法》第46所规定的适用范围内,所以法院没有予以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暴力”的重新定义问题也凸显出来。其内涵包括不包括精神暴力?这是目前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社会逻辑考试的一道试题,考点就是相容选言判断有一真即真的逻辑特征:
张三和李四是两个奇怪的人,张三在星期一、三、五说谎,李四在星期二、四、六说谎。其余的日子两人都说实话。一天,有王五分别向他们二人提出关于日期的问题。两个人都说:“前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以下哪项判断最可能为真?
A。这一天是星期五或星期日。 B。这一天是星期二或星期四。
C。这一天是星期一或星期三。 D。这一天是星期四或星期五。
E。这一天是星期三或星期六。
经图表法验证(从星期一开始),这一天一定是星期一。选项C具有这一信息,那就不再验证其他日子了,直接选定C就可以了。星期六 星期日 星期一张三 真话 真话 假话李四 假话 真话 真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相容选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并根据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选言不同假)进行的推理。
(1)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1]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这条规则说明的是,由于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断定了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能都是真的,因此,已知其中一部分选言支为假,就可以断定另外一部分选言支一定真。因为它们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2]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这条规则说明的是,由于相容选言判断只断定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而没有断定另外部分选言支的真假(可真可假),所以当已知其中的一部分选言支为真时,却不能断定另外一部分选言支的真假。
(2)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只有一种否定肯定式:(p∨q)→(p→q)
→(q→p)
社会逻辑考试中有道试题,曾迷惑了不少考生:
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事实?
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 B。熊掌可得但鱼不得。
C。如果鱼不可得,那么熊掌可得。 D。如果鱼可得,那么熊掌不可得。
按题干形式化:(p∧q)→(p∨q)(德摩根律)
(鱼∧熊掌)→(鱼∨熊掌)(德摩根律)
→(鱼→熊掌)(否定肯定式)
→(熊掌→鱼)(否定肯定式)
对照选项,正确选项是D。
但许多考生选择是B或C。其解题思路大概是想起了孟子的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但这里考的是逻辑,我们就只能按逻辑的有效式来推导。而此处的逻辑语境是,至少有一样得不到,可能两样都得不到。
明天要么刮风要么下雨――不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中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其逻辑性质是:只能有一个为真。通常用“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等联结词表示。符号表达式为:p∨q(读做p严格析取q。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其读作要么p要么q)。
只能有一真――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
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几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存在,因此,它所包含的选言支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
例如,对于天气预报“明天要么刮风要么下雨”。只要第二天刮风没下雨、下雨没刮风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出现,这个天气预报就报得好。如果第二天“既刮风又下雨”或“既没刮风又没下雨”,这个天气预报就有问题了。
又如,在司法审判中,经常会因某种行为的罪名定性产生争论,这些不同的意见就构成了不相容选言判断,其中只能有一个是成立的,如果都不成立,就说明出现了法律漏洞,就需要重新修订法律了。否则将无法量刑。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这种逻辑性质,我们可以用真值表的方法来判定。
p q p∨q 真 真 假真 假 真假 真 真假 假 假
我们用口诀概括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只能有一真。
按照这种逻辑性质,假如要否定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那就要说明这个选言判断或者是第一行的情况,或者是第四行的情况。也就有了不相容选言判断负判断的等值判断:(p∨q)←→(p∧q)∨(p∧q)
例如,社会逻辑考试中有道试题:
张三违章驾驶汽车,交警向他宣布处理决定:“要么扣留驾驶执照三个月,要么罚款1000元。”张三不同意。
如果张三坚持己见,以下哪项实际上是他同意的?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罚款也不扣照。 D。既罚款又扣照。
E。如果做不到既不罚款也不扣照,那么就必须接受既罚款又扣照。
解析:张三的不同意,实际是坚持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
(扣照∨罚款)←→(扣照∧罚款)∨(扣照∧罚款)
如果张三坚持己见,按否定肯定式,不可能做到既不罚款也不扣照,那么他就只能“逻辑地”接受既罚款又扣照了。正确的选项是E。
谁来当主席――不相容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并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只能有一真)进行的推理。
(1)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1]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这条规则说明了不相容选言判断“不可同真”的逻辑性质。
[2]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这条规则说明了不相容选言判断“不可同假”的逻辑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相容选言推理中,所谓“肯定一部分”中的“一部分”,只能是一个选言支。因为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是互相排斥的,不能有相容的选言支。而所谓“否定一部分”中的“一部分”,可以指多个选言支,因为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数目没有限定。例如,选学生会主席: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只能由一个人来担任。
(2)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1] 肯定否定式:(p∨q)→(p→q)
[2] 否定肯定式:(p∨q)→(p→q)
飞机失火的原因――选言推理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某个问题有几个可能解决的办法。这时,人们就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践目的,从中选择一种,并把它确定下来。这种思维过程就是运用选言推理而进行的。
例如,有些规定是以选言判断的形式颁布的。如在“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成人)”中,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脑死亡的确认试验为:脑电图平直;经颅脑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型;体感诱发电位p十四以上波形消失。此三项中必须有一项阳性。(即至少有一真)在这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足以引起脑死亡的结果。只要符合其中的一个条件,即可宣布脑死亡,不必等到全部符合时再宣布。
间接证明中有种方法叫做排除法。就是首先形成一个穷尽的选言判断(论题是其中的一个选言支),然后通过论据逐一否定论题以外的其他选言支,从而确定论题为真的证明方法。其所运用的推理方式就是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这种方法大量地运用在案件的侦破或医疗诊治中。
例如,2002年“5?7”大连空难事故的调查表明,飞机失事是由火灾引起的,而引起飞机失火的火源有五种:飞机自身火源四种(电路起火,油路起火,发动机起火,烤箱起火)和外来火源。又经调查发现,飞机失火的火源不是由电路起火(不会迅速燃烧)、油路起火(地板下)、发动机起火(机身外)、烤箱起火(没有发现)造成的;显然飞机失火是由外来火源造成的。又经过其他调查,最后确定飞机失事是由一个叫张丕林的旅客纵火造成的,从而解开了“张丕林疑团”(一下买了七份航空意外保险)。
在科学实验中,也在大量使用着选言推理。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一个根据材料提出各种可能,作出选言判断,然后再逐步验证并排除掉不可能的因素,最后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的过程。医生看病或公安部分破案,这种方法也是常用的。
在创新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也是一个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过程:
p∨q∨r∨s(提出各种方案)
p∧q∧r(逐一排除相对不好的)
s(相对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