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26366300000050

第50章 明确性――排中律

如何“慎服”,怎么“酌减”――什么是排中律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语言模糊现象,如对于药品说明书上的“慎服”、“酌减”字样,怎么个“慎服”?“酌减”多少?缺乏一个明确的说明。这应该被看成违背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排中律要求在同一个推理论证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不可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其逻辑表达式为:A或者非A或A∨A排中律是对客观事物区别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在确定的时间、条件下,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也总是确定的。人们对它究竟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必须有所断定。否则,这个事物究竟是什么就将永远无法知道。排中律的逻辑特征在于它排除了A或者非A之外的中间可能性。例如,我们把一枚硬币抛上去,当它掉下来的时候,肯定是或者这面朝上,或是那面朝上,它没有立在地上的特异功能。

排中律是矛盾律的进一步延伸。它要求人们在是非面前,对问题要作出明确的回答,以消除人们判断中的模糊性。李白有诗:

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李白:《古风》。

这当然也是一种追求“物化”的认识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总是浪漫主义诗人,对于一个事物的是什么和不是什么,我们还是应该有所明确的。

例如,对于上述药品说明书上的“慎服”、“酌减”字样,2006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制定的《化学药品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和《中成药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就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化学药品非处方药说明书不能再使用“儿童酌减”或“老年人酌减”等表述方法,要在注意事项中标明“儿童用量或老年人用量应咨询医师或药师”。这就体现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不禽不兽的东西――非此非彼的诡辩

非此非彼是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同时予以否定。但由于矛盾判断已经排除了第三种可能,因此,“非此非彼”也就丧失了判断的明确性。

例如,凤凰过生日的时候,百鸟朝贺,唯独蝙蝠没来。凤凰派鸟责问,蝙蝠说:“我是哺乳动物,是兽类,凭什么要向它贺寿?”麒麟过生日的时候,百兽朝贺,还是唯独蝙蝠没来。麒麟派兽责问,蝙蝠说:“我有翅膀,是禽类,凭什么要向它贺寿?”后来凤凰与麒麟相会,谈到蝙蝠的这些言行,不免感叹一番说:“如今世风不正,生出这种不禽不兽的东西。拿它们有什么办法!”(明)冯梦龙:《笑府》。

各打五十大板――模棱两可的诡辩

“模棱两可”一词来自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苏味道。他对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意见,从来都是不表示任何明确的态度。他曾对别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旧唐书?苏味道传》。为此,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苏模棱”。实际上,模棱两可也就是模棱两不可。因为含含糊糊地“似乎此,似乎彼”,也就等于含含糊糊地这样也不可以、那样也不可以的“非此非彼”了,仍然是对事物的情况判断无所断定。古代的“各打五十大板”就是这种糊涂事,如果有意为之,就是模棱两可的诡辩。

例如,2006年2月,对于日本《产经新闻》所披露的一个叫原博文的日本人被日本外务省诱骗,偷窃中国机密,败露后被抛弃,以及刑满回国后无人理睬的惊人内幕,记者采访了日本外务省对外事务新闻官。这位新闻官说,这是他自己的事,外务省不会对私人的事发表看法。当记者追问日本外务省是不是既不否认也不承认时,这位新闻官员回答说:“是。因为此事涉及国家情报。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对情报方面的事一般不对媒体发表看法……我们什么都不说。因为不管有或者没有,没有必要证明是否属实。”参考新浪网2006年3月8日中青在线。这些外交辞令在装模作样之间,就是不肯做明确的回答。

又如,2005年面对美国在欧洲的“黑狱事件”,美国官员态度暧昧,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如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对记者说:“我们正在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保护我们的国家免受恐怖主义袭击。”白宫发言人说的更含糊:“总统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保护美国公民。”参见何洪泽:“美国秘密监狱让欧盟不安”,《环球时报》2005年11月7日第3版。

而目前中东国家所提倡的中东地区无核化建议,就是要求以色列放弃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模糊战略。

在现实生活中,那种“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由于这种“模棱两可”在真假是非的问题面前含糊其辞,态度暧昧,没有明确的回答,同样也妨碍了有效的沟通交际。

西红柿的难题――排中律的作用以及起作用的条件

前几年有位德国的失业者因向德国总理投掷了一个西红柿而被起诉。但如何判决却难住了法官。按德国法律,未成熟的绿色西红柿更容易激怒人,所以要比成熟的红色西红柿的处罚重。但这只西红柿是黄色的,它的颜色问题超出了“是非”选择,使法官左右为难。这就涉及排中律的作用及起作用的条件问题了。

排中律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明确性,破斥那些故弄玄虚,为模糊而模糊的诡辩。

例如,三个读书人赴京赶考,途中请一个算命先生算卦,看能否中第。算命先生没说话,只伸出一只手指。三人不解其意,想继续讨教,算命先生摇摇头:“天机不可泄露。”三人悻悻走后,算命先生的徒弟问“天机如何”?算命先生说:“如果将来考中一个,一只手指就表示考中一个;如果考中两个,一只手指就表示有一个考不中;如果考中三个,一只手指就表示一齐考中;如果一个也没考中,一只手指就表示一齐落榜了。”算命先生可谓天机算尽太聪明。

而现如今许多广告、说明书中的一些语言模糊性现象,其故意含糊其词,恐怕就不是在妙用模糊语言,而是构设广告陷阱了。因此,从排中律要求的角度看,妙用语言应该有个限度。

但对于抛掷硬币问题,尽管它没有立在地上的特异功能,但有人还是矫情,说这枚硬币掉下来时,正好插在一堆烂泥里。裁判怎么开球?因为它既不“或者是这样”,也不“或者不是这样”。

这就是诡辩了。因为它将一般情况下的事物状态混淆于特殊情况下的事物状态,丧失了一般沟通交际语境中的确定性。但这个诡辩仍然提醒我们,事物的状态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当我们将这枚硬币抛向太空后,情况将怎么样?也许它将成为一颗人造“行星”,饱含着对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困惑与心酸,浪迹星空,“今宵酒醒何处”般地到处寻觅“有着落”之“地”了。

因此,排中律的作用也是有条件的。

(1)排中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中间的过渡状态。它只在事物情况只有两种可能――非此即彼的情况下才起作用。所谓“排中”,就是排除了是非之间的“居中可能性”。

(2)排中律并不要求人们对任何存在矛盾观点的问题都作出明确表态,如对某些问题,人们尚未深入了解,对是非界限还不清楚,这时不表态是允许的。但只要表态,就应该有个明确的态度。至于那些实在不好表态的,排中律的作用也会立即让人们知道他确有难言之苦。

例如,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于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罢免)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至于20世纪50年代,有西方记者追问赫鲁晓夫“苏联有多少原子弹”时,赫鲁晓夫阴沉着脸答道:“够用!”不能再问了!

(3)关于复杂问语问题。所谓复杂问语,一般都隐含着一个对方没有承认或根本不接受的预设前提,对它的肯定回答与否定回答都将承认这个假设。

例如,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提问:“你还打你的父亲吗?”该怎么回答?无论回答“是”或者“不是”,都不是个好东西。

因此,对于复杂问语,排中律并不要求简单的“是”或“非”的回答,这并不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如果强要求回答,反而要闹笑话。甚至连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也会有这样的错误(见本讲批判性的问题3)。

2007年8月,某省公安警察学校在新生的心理测试中,曾出现一道问答题:“你的性生活是否满意?”按答题要求,所有题目中,如果有一道留空不答,就会被电脑自动认定为不合格。因此,这道题必须回答“是”或“非”。据有关人士说,在这种心理测试中包含一些测谎性质的问题,这些题目的设置,是用来考量被测试者回答问题的真实有效性。“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回答时最好不要投机取巧,实事求是,如实回答。而对于一整套测试题来说,回答有些许偏差也是不会影响整体结果的。”参见新浪网2007年8月15日转载中国新闻网:“心理测试:警察学校考‘性生活’”。

问题是,对于报考警察学校的许多考生来讲,这道题所预设的前提存在不存在?如果不存在却逼着他们必须回答“是”或“否”,如何体现“如实回答”?这是不是在逼他们说谎?并且评判标准又如何判定他们在说谎?一个逼别人说谎而自己又测定不出来的测谎方法,可行不可行?为此,许多考生面对这道必答“是”与“非”的试题,其“感到很困惑”,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不是孤例。某大学在给一年级新生的抽样心理问卷调查中,就有这样一道题:你在手淫后有无罪恶感?南京有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招聘面试中曾被三次问到“能喝多少”。还有某单位有过这样的招聘面试问题:你对一夜情有何认识或体会?这哪里是在面试?

这些痛苦的问题的存在说明一个问题,在当今社会各种考试、问卷调查等的问题设计中,掌握排中律的基本要求,消除那些含有虚假预设的复杂问语,不仅涉及了逻辑问题,同时也涉及了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