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107

第107章 太宗篇·坚持的力量

比起北边的李靖边打边抢,吃喝不愁,南边的侯君集基本就只剩一个惨字了。

从破逻真谷,到汉哭山,再到星宿川,在两千多里的无人区里,由于缺少饮水,士兵们只能凿冰啖雪,依靠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继续着他们的行程。

老实说,单单这份坚持到底的力量,就足以证明这的确是一支极为强大的军队。而上天也没有辜负了他们的这份坚持,南路唐军最终在乌海找到了慕容伏允的另一支主力部队。

可以想象当唐军看到对面敌人时会是怎样的表情,可能在这帮士兵眼里,对面的吐军早就变成了自己的口粮,没啥好说的,就一个字:往死里打!

在侯君集和李道宗的率领下,这支唐军简直成了一架恐怖的绞肉机,从乌海一路打到柏海,一直将吐谷浑的军队撵到了黄河源头方才罢休。

当然,停手绝不是因为唐军把人家欺负得太惨而觉得不好意思,实在是已经打到了基本没对手可打的地步。此时南北两路唐军已经基本消灭了吐谷浑的全部兵马,而且根据北线传来的消息,慕容伏允本人也已经身死道消。

要说慕容伏允这哥们,当真算得上是动如脱兔。尽管被唐军一路追着打了上千里,但从头到尾毛都没伤着一根。哪怕在突沦川被击破牙帐,丢了老婆孩子,他依然成功逃得性命。

似乎游牧民族的部族首领在逃命这方面都很有些拿手绝活。

不过此时慕容伏允的死活对大唐而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已经输光了所有的本钱。不光军队被消灭殆尽,而且更要命的是理论上他已经不再是吐谷浑的当家人了。

原来在领教了唐军的厉害后,幸存下来的吐谷浑贵族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大家都知道,继续打下去根本就是死路一条。既然如此,还不如趁早投降。

为了让大唐看到自己这边满满的投降诚意,这帮贵族老爷们居然贴心地向唐军送上了一份投名状:天柱王的脑袋。实在对不住,谁让当初挑衅大唐的时候属你积极,罪魁祸首就你了~~~

随后,他们推举原本被慕容伏允废掉的继承人慕容顺作为新的头领。之所以要选慕容顺那也是有讲究的,这位仁兄早年被作为人质留在中原,和汉人那边打起交道熟门熟路,并且又被剥夺了继承资格,本来就对他老爹慕容伏允心怀怨恨,这时候让他出面扛大梁的确再适合不过。

得知消息后的慕容伏允顿觉万念俱灰,此时的他甚至连代表吐谷浑投降的资格都被人顶掉了。

事已至此,我又何必再苟活于世,干脆死了一了百了。(一说自杀,一说被部下所杀。)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十八日,李靖上表,吐谷浑平!

三天之后,李世民下诏,准许慕容顺以平西郡王的名义恢复在吐谷浑的统治。考虑到慕容顺这届领导班子完全没有像样的军队支撑(废话,都被你打没了~),李世民又特令李大亮率军屯守边境,随时帮助慕容顺巩固统治秩序。

自此,大唐通往西域的大门被彻底打开。那条流淌着黄金的丝绸之路即将在李世民面前缓缓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