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90

第90章 太宗篇·菩萨之法何处觅

不过,此时谈论盛唐还有些为时过早。在连年战乱和天灾的双重折磨下,作为帝国统治中心的中原地区,在贞观初年事实上一直都处于民生凋敝的状态。

曾经的广袤田野,如今荒芜一片,无数黎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或默默死去,或挣扎求生。

疾病、寒冷、饥饿、死亡,一时间世间一切悲苦似乎统统都降临到了这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帝国之上。

佛语云:“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

然而此法却又在何处?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长安城的一座寺庙里,一名年轻的僧人手把念珠,静静地端坐在佛像之前。

几个月前,来自东突厥的大规模入侵让这座城市几乎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好在由于帝国皇帝处置得当,渭水桥头的一纸盟约总算让世间少了一场劫难。

但这又如何?外部强敌环伺、内部天灾连连,百姓的困顿、满目的疮痍无时不在刺激着这名僧人的那颗慈悲之心。

十六年前,他第一次随已经出家的兄长走进洛阳净土寺。那一年他刚刚十一岁,那时他还有一个俗家的名字:陈祎。

如果不是父母过早地离世,生于官宦之家,从小饱受传统儒学熏陶的陈祎估计很可能会继承他祖辈、父辈的光荣传统,将来在仕途上谋个一官半职。

以他的性格和智慧,估计多半还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官员,造福一方百姓。

但上天显然不打算如此草率地安排了陈祎,因为命运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更加了不起的东西——慧根!

自从踏进净土寺的一刻,青灯古佛、洒扫庭除便几乎成了少年陈祎日常生活的全部。讲道理,即使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这样的日子也难免会令人感到单调乏味,更何况对于一个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少年。

然而身处其中的陈祎不仅丝毫不觉无聊,反而对那些在普通人看来艰深难懂的佛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寺庙的深沉寂静、佛语的悠扬深邃无一不让年少的陈祎深深陶醉其中。

不过一心向佛的陈祎彼时只是寄居在佛寺之中,平日得空时才在兄长的引领下旁听僧人讲经。

不是陈祎不想拜入佛门,实在是那个时候,和尚这个光荣伟大且有前途的职业真心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

为了把这事儿说得清楚点,我们不妨让暴漫明星王尼玛同学暂时上台给大家跑个龙套。

假设尼玛同学某天为情所困,从此发愿要循入空门。那按照隋唐时的规矩,他就必须先到寺庙里去生活一段时间。

虽说尼玛同学一天到晚吃喝拉撒都在寺庙,但却不会被剃度,平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各种打杂,有空的时候能稍微学习一下佛法。

对于这种带发修行的实习生,在当时也有一个固定的称呼:行者。

没错,《水浒传》里的武松之所以绰号“行者”,就是因为他虽然天天穿着僧袍,一副头陀打扮,却从未正式受过剃度,所以一辈子只能蹲在佛门预科班里。

那么一心想要看破红尘的王尼玛怎样才能从这个让人无比蛋疼的预科班毕业呢?答案和今天差不多:考试~~~

不过直到唐玄宗时代之前,这种考试既无固定时间,也无固定名额,至于复习范围、历年题库之类的更是统统地木有。

每次的考试选拔都由皇帝陛下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比方赶上他老人家过个生日,或者一觉睡起来感觉自己要给佛门做点贡献攒攒人品,那恭喜尼玛同学,机会来了。

至于考试的具体方式也相当随机,由朝廷指派官员直接到寺院中进行面试,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还别不服气。

当然,一旦佛祖显灵,让你有幸通过了这种选拔,那随之而来的好处也是大大地。

除获得剃度的资格外,还能拿到由朝廷祀部司颁发的度牒。

可别小看了度牒这玩意儿,那可是身份的象征,有了这个才算是得到国家注册认可的僧人。

否则就算您把脑壳刮得铮明瓦亮,出门也还是个招摇撞骗的野和尚,严重点还极有可能被按上个“私度”的罪名。

而且更重要的是,凡是经朝廷注册认可,拿到国家正式编制的和尚,还会获得相应的土地。换句话说,当上了和尚其实也就顺带当上了地主。

照此推算,那个年代当和尚可比今天当公务员实惠太多了。人家手里捧得那才叫实打实的金饭碗。谁要是敢抢,那就是和佛爷过不去,简直稳得不要不要地~~~

所以尽管隋唐时期看似满大街都是出家人,但真正揣着度牒,拿到国家正式编制的僧人其实有限。这情况和今天某些行政事业单位有点像,看似一个办公室里坐得满满当当,可一旦出了事儿时才发现,原来都TM是临时工~~~

好的,假设我们的王尼玛幸运地赶上了朝廷的选拔并顺利通过,那也别高兴太早,因为接下来的剃度还是有讲究的。

佛门的剃度大约分沙弥戒和比丘戒两种。按当时的通行做法,对于尼玛同学这种尚未成年且初次受戒的小和尚,一般受的是沙弥戒。我们有时喊小和尚“小沙弥”,其实就是从这儿来的。

虽然只是混了个初级职称,但好歹也算正式成为了一名僧人。

至于高级职称比丘戒,那还需要尼玛同学再接再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到自己年满二十岁之后,再到国家指定的大寺院中申请。

当然,这些只是隋唐时代的大概情况,至于后世的变化,咱这里就不深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