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91

第91章 太宗篇·拜入佛门

应当说陈祎运气还是不错的,在净土寺待了两年之后,他便在自己十三岁那年幸运地等到了一场预科班毕业考试。

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杨广派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选拔七十二名僧人。

听到消息后的陈祎当即便兴冲冲地跑去参加面试。

可一到地儿他便当场傻了眼:院子里乌压压地足足站了好几百号人。他别说参加面试,连郑大人的面都没见着就被直接判了个负分滚粗。

不过这事儿也确实怨不得别人。按照现在的标准看,十三岁的陈祎也就是刚刚脱离欢度六一儿童节的序列。

可以想象,当那些负责审核的人听到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娃娃说自己要六根清净时,脸上会是怎样的表情。

但这次遭遇丝毫没有动摇陈祎拜入佛门的决心。为了能让自己拥有一个被面试的机会,随后的几天里,他整日徘徊在郑善果的官邸前。

虽说这招守株待兔看上去有些笨拙,可笨法子到底是比没法子要好得多,郑善果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天天在他门外溜达的孩子。

得知眼前的小子是因为没能参加僧人选拔而在此整日张望后,郑善果不禁饶有兴致地向陈祎问道:“你如此年少,为何一定要选择出家呢?”

听到大人询问,陈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低头思索了片刻。接着他抬起头,用异常坚定的眼神看着郑善果,几乎一字一顿地说:“我出家是为继承佛祖释迦牟尼的事业,让佛教教义发扬光大,流传百世!”

是的,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既不祈求今世佛祖的恩泽,也不希冀来世西天的极乐,但为探寻佛法之究竟,让大道真理散播于世。

看着陈祎无比认真的眼神,郑善果心中不禁为之一动。于是,他又连续问了陈祎几个佛家问题,结果陈祎的从容对答让他再次对眼前的少年刮目相看。

确定了陈祎的志向和才能后,郑善果当即破格录取了陈祎,让他接受剃度,拜入佛门。

看到陈祎正式成为僧侣的一刻,郑善果感慨地对他身边的同僚们说:“这孩子风骨难得,将来必定能成为有道高僧,只可惜我年岁已大,看不到他成材的那一天了!”

好一个郑善果,果然不负其名!甚至连他自己也无法想象,这个破格录取的决定三十年后会结出怎样一个流芳万世的善果。

因为从陈祎受戒的那天起,他便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法名——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