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137

第137章 “呕心沥血”是人生的成功之路

“呕心沥血”,是比喻一个人在事业上勤学苦练、认真思索、费尽心血、永远进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斗志。但对这一成语齣来源人们却未必了解,故作一详述。

这一成语是由“呕心”和“沥血”组合而成。“呕心”出自《新唐书·李贺传》,相传李贺在年轻时,每天带上书囊,骑着毛驴,四处游览,把所见所闻所感写成诗句,放人书囊,回家后再精心整理。李贺的母亲看见儿子这样用心写作,便心疼地说:“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意思是说你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

“沥血”出自唐代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为辞。”意即把肝剖出来作为纸,让血滴出来作为墨汁,用以写文章。

李贺、韩愈“呕心沥血”的成语,给后代指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韩愈、李贺都是中唐诗人,“呕心沥血”可以说是他俩成功的奥秘。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史书记载说,他的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不愧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和古文一样,像江河流泻,浩浩瀚瀚,作品表现富有才思,笔力雄健,其成就和他“沥血”的精神是一致的。李贺是韩派诗人中成绩最高的,他的诗作语言清新,立意也不流俗,用事丰富,实在形象,这和他骑毛驴实地观察不无关系。其成就是长期“呕心”的结果。

可见,“呕心沥血”,不仅是韩、贺两位文学家成功的基石,也给我们后代人指出了一条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