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16

第16章 视死如归的人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刺客立传,记述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人的悲壮事迹,其情节生动具体,给人印象极深。我想在司马迁生活的那个时代,可能出现的刺客不少,但他只写了这五个人,原因是这五个人事迹典型,所行刺的又都是大人物,成与不成都关乎着国家兴亡的大事。

先看曹沫。据《左传·庄公十年》载,曹刿《战国策》、《史记》均作沫)是春秋时鲁人,为鲁庄公将。《曹刿论战》是他运用辩证法思想论述战争胜败的得意之作,说的是齐鲁两国在长勺的一次战争。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攻鲁,他求见庄公,随庄公战于长勺,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叫庄公击鼓进攻,结果得胜。

后齐又伐鲁,曹沫三战皆败,庄公献遂邑之地求和,与齐结盟于柯(柯,春秋时齐地,故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曹沫在结盟时持匕首劫齐桓公,迫使桓公归还所侵之地。桓公脱险后要反悔,管仲说不能因此失信于诸侯,桓公才没有改变原来的承诺。曹沫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怕艰险,这种精神是常人做不到的。

再说专诸。据《史记》载,专诸是吴堂邑人,因公子光有异志,伍子胥察之,乃荐专诸。于是专诸行刺吴王僚,僚死专诸亦被其护卫者所杀。公子光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阊,并封专诸之子为上卿,专诸被野心家利用,唆使杀吴王僚。这种行为有悖德理,但其甘冒斧钺的精神还是可嘉的。

第三是豫让。据《史记》载,豫让是晋国人,智伯甚尊宠。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并三分其地,以漆漆智伯的头为饮器。豫让为报答智伯的恩德,行刺赵襄子不成。在侠义思想的支配下,要求拔剑击赵襄子衣,而后伏剑自杀,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其死和其他四位比似乎有些逊色。

第四是聂政。据《史记》载,聂政是轵深井里人,因杀人避仇,与母、姊到齐国以屠宰为生。濮阳韩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隙。韩仲子得知聂政是齐国勇士,乃以百金为其母上寿,并要求聂政行刺韩累,时聂政以其母在,不能舍身为人,后母死并葬,乃舍身行刺韩相侠累,然后毁容自杀,韩人暴其尸于市,无人敢认领,其姊应荣领之,为其不灭其弟之英名,也死于政尸之旁。聂政受人之雇而行刺别人,其行为是不对的,但其和姊死得确实英烈。

最后说荆轲刺秦王。《史记》对其事迹记述的悲壮英烈,生动具体。说荆轲奉燕太子之请,为使秦始皇见而不疑,带着秦将樊於期(有些史料上讲樊可能是叛秦将领李信)的头和燕督亢之地图,去见秦王,结果行刺未成,荆轲被杀。荆轲悲壮地走在秦庭脸不变色心不跳,坦然行刺,其胆略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集注载,王奢,原为齐臣,因得罪逃到魏国。齐因伐魏,王奢登城对齐将说:“今君之来,不过以奢之故也。夫义不苟生,以为魏累。”遂自杀而死,于是齐军取其首以归。

“视死如归”本来是一句禅语,信佛的禅师对死的理解是人死了可以到另一个世界过更安乐的生活,所以他们把“死”叫“归”。像樊於期慷慨地把自己的头献给荆轲是为了什么呢?为能刺杀秦王,除却自己的劲敌。王奢“夫义不苟生,以为魏累”的话,说出了舍己救人的精神,很有骨气。他自杀而死,解了魏国之围。他们可能不像禅师那样理解死,但其悲壮英烈却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故将其事迹记下来,作为人们为完成一项使命奋不顾身。或为了解人之危而牺牲身家性命的典型,供人们借鉴还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