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17

第17章 守信用的季布

秦末,项羽手下有个大将叫季布,英勇善战,在楚汉战争中,他曾几次打败刘邦。因此在刘邦统一天下后,曾悬赏缉拿他。季布躲藏在鲁地朱家的家里,后由阴侯滕公(夏侯嬰)劝动刘邦,才宽赦了他,并封他为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守。更为可贵的是他为人耿直,乐于帮助别人。凡是他答应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办到,颇为时人称道,人们赞美他说:“得黄金百镒,不如季布一诺。”大诗人李白在《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诗里也有“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之句。

季布作为一般将领,为什么在历史上还有那么大的名气,时人称道赞美?延续到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作诗赞扬,原因就是他守信。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说:“诚信是金。”儒家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也有一个“信”字。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把信放在伦理道德的重要地位。信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信念、信仰,说的是人们对一个主义、一个目标的执著追求,至死不回头;信赖、信服、信用、守信,是说这个人是诚实可信的,他说的话、办的事不会欺诈人;威信,实际就是前两种信的结果,即是一个信念坚定,说话办事守信的人,必然在群众中就有威信。季布是怎样的呢?按史书记载就是耿直守信。人类社会不管怎样变迁,一个根本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即守信用,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誉。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人民守信用,则政令通达,群众拥护;反之则失去民心,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个人如果守信用,威信就高,群众就爱戴;反之群众就会白眼看待,名誉也因之扫地。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恪守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