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40

第40章 宰相肚里好撑船

当人们有冤情,受了委屈,想不通的时候,当人们受了热嘲冷刺或背地里议论,或公开指责受辱的时候,好心人或知己常常用“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来开导,叫他想开点,不要钻牛角尖,不要郁郁寡欢,甚至寻短见。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君不见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经不起这种考验,或是失去理智,进行蛮干,走向自己的反面,或则自杀身亡,最后在人们心目中落丁个气量太小、心胸狭隘的贬称。

这里只介绍狄仁杰、吕蒙正这两位名相胸襟开阔、不计私怨的史实,作为我们的借鉴。

被阎立本称为沧海遗珠的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初任地方小官,继任宁州、豫州、汝南刺史等职。武则天即位初期,他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期间,有次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为官,多有政绩,但仍有人上告你,你现在是否想知道这个人?”狄仁杰起谢说:“陛下以为臣有过,我即当改之,以为无过,那就是我的幸运,至于告我的是谁,那是不愿意知道的。”武则天钦佩其宽宏大量之风,在朝臣中也传为佳话。由于狄仁杰豁达大度,多次被人诬陷下狱,几次被贬谪,仍能正确对待,从政至九十岁以上而终。

吕蒙正,字圣功,北宋河南洛阳人。他在太宗、真宗时三次任宰相,以敢直言上谏著称。如太宗夸其京城繁盛,他即指出京城外老百姓因饥寒而死去者很多。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他辞官回乡时还以“弭兵省财,古今上策”为言上书朝廷。他回乡后,赵普曾两次到其府第问吕蒙正:“你的诸多儿子谁可重用?”他以实相告:“诸子多不能用。”吕蒙正曾问他的儿子们:“我为宰相时,外面反映怎样?”儿子们说:“大人为相,四方无事,蛮夷宾服,但人们说你无所作为,朝事多为同列所干。”吕蒙正说:“我确实无能,但有一能,就是知人善任。”吕蒙正经常在衣兜里装着个小本子,每到一处巡视,接见地方官时,必问地方人才姓名、德能。被接见者离去,他即速书写记上。故在他任相期间,朝廷求人,他如囊中取物,即行推荐,百官盛赞吕蒙正是称职的宰相。他不计人过,尤为世人所称道。吕蒙正步入仕途,为翰林学士,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初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着说:“这小子也参政了!”他装着没有听见而过,其同列多很气愤,要求追查其官位姓名,吕蒙正急行阻止。罢朝,同列气仍不平,怪他不追究,吕蒙正说:“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故不如不知为好,对人对己对朝廷也都没有什么损失。”当时朝野都佩服其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