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45

第45章 历史名人的文风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作家,都是十分注意文风的。他们不但慎重写作。而且在文字上千锤百炼;不但对人们起着启迪教育作用,而且为国家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世称“诗圣”的杜甫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像“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这里的吐、明、过、呼,虽然是极普通的词语,但用在这样的具体语言意境中却是再好不过了。诗人贾岛对文字严格推敲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精神,到现在对所有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是深刻的教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相传原稿上是改过十几次的,起初是“到”、“过”、“满”、“人”等,最后才用了这个极为传神的“绿”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为了使文章精炼,“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之尽善,方出以示人”,直到晚年,他还“自窜定平生为文。用思甚苦”。他的夫人劝他说:“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他笑着说:“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就是反复推敲、文字精炼的典范,到现在还作为人们学写散文的范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写的作品应该超过前人,报章书刊的印刷质量应该更精细,没有差错或少出差错。但可悲的是现在出版的所谓精品、系列、纪实、译本、新潮、理论专著等等,文字粗糙、谬讹,印刷质量低劣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根绝。正像人们形容的是“无错不成书”。

“文贵于精”,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但要求文章写得实在一些,文字精炼一些,社会效果好一些,这总是必要的,不然留在社会的那些讹误和粗劣的东西,后世人是会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