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71

第71章 警惕阴谋家害人乱国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些阴谋家暗中施诡计,密谋夺取权位的事屡有发生。他们或则陷害忠良、滥杀无辜,或则出瞎点子,祸国乱国。赵高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现把他大搞阴谋诡计,害人误国的事撮要记述,供善良的人们识别一切阴谋家。

赵高,秦宦官,本是赵国人,入秦宫后,管事二十余年,曾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因犯罪由蒙毅案定当斩,始皇因其熟悉律例赦之。亲近秦始皇少子胡亥(有的史书上记载是第十八子)。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出巡时,丞相李斯、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赵高和少于胡亥相从。在出巡回归途中,始皇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平乡)。死时遗诏令其长子扶苏继皇帝位。诏书已封但未发,存赵高处。那时扶苏在上郡(秦时治所在肤施,即今榆林市榆阳区芹河乡保宁堡)大将蒙恬处当监军。于是,一场伪造诏书、夺取皇位的阴谋在秘密进行。赵高以人类最低级的情操——权位享受,诱使胡亥、李斯完全同意焚毁原诏书,另立假诏书。下面是阴谋家赵高和胡亥、李斯的对话。

赵高首先对胡亥说:“今日之权,其存亡在公子、丞相李斯及高三人之手,如若奉诏立长子扶苏为皇帝,大权必归于他人,招之不来,挥之不去。这样,你退处僻地,不过是一个平常之人。公子一贯受到皇上的宠爱,一旦失位,心独安吗?不若改诏立你为君,共享富贵,何乐而不为?”胡亥说:“废兄而立弟是乱伦的事,违父命而独擅,是不孝的表现,取人之有而害之,是不仁的行为。三者逆理乱常,天下不服,恐怕不能这样做。”赵高回答说:“信小节而失大事,守微义而泥远图,不是大丈夫应有的抱负。时机不可错过,权位不可假仁,公子急当自思,勿致后悔。”胡亥完全被赵高的权位说教所俘虏,也完全同意赵高的阴谋。他说:“任你去办吧!”接着赵高对李斯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无权则爵宠去而身危,我与君侯改诏立胡亥,不知你意下如何?”李斯说:“此亡国之言,非人臣所当出也。”赵高说:“君侯试想长子扶苏是相信蒙恬还是相信你?”李斯说:“当然信任蒙恬胜于我。”赵高说:“扶苏明而能断,刚而有为,平日与君侯不相及,若立为君,以蒙恬为丞相,夺君侯之位而与之,君侯则罢归乡里,废为庶人,然后慢慢侵害,这样你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君侯何不自悟啊!”李斯沉吟良久,然后说:“先生之言以自有理,但我不忍负遗诏啊!”赵高说:“与其遵遗嘱而身危,不若负遗嘱而权久,二者之间随君侯取之。”权位历来是诱人的字眼,李斯也完全被赵高的权位思想所征服,立即起谢说:“谨奉先生所教。”

于是,李斯、赵高、胡亥伪造诏书,一份立胡亥为太子,是为二世皇帝,一份赐扶苏、蒙恬死,并立即派使者赴上郡逼扶苏自尽,蒙恬不肯死,囚于阳周监狱,然后逼使服毒自尽。

胡亥有花花公子所具有的一切毛病,而且尤其自私和任性。他继皇帝位不久,就跟他的亲信赵高有过下列一段对话。他向赵高说:“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不过一眨眼的功夫。我既然有今天的地位,有权有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所以我要享受尽天下艳福,你以为如何?”赵高回答说:“这是极明智的见解,愚昧的人是永远想不到的。”于是,秦王朝的巨船就在赵高的导演下离开了正确的航道,驶向险滩。二世因此就大兴土木,继续修造离宫别馆,尽情享受,加给人民群众的徭役愈重。

为了排除异己,赵高又给二世出谋说:“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们都有怀疑,而诸公子都是你兄长,大臣又是和先帝一起的开国元勋,今天你初登宝位,他们都不服气,恐怕会生变乱。现在蒙恬已死,蒙毅在外,我总是战战兢兢,惟恐被害,不知你是怎么想的?”二世说:“那该怎么办呢?”赵高回答说:“应当严刑峻法,令有罪者相连坐、灭族,把不服气的大臣、公子统统杀掉,皇上你就可以高枕无忧、尽情享乐了。”于是,二世令赵高设冤狱,屠杀功臣蒙毅等,包括他的兄弟姐妹都僇死、磔死和活埋。这样“相连坐者不可胜数”,“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为满足二世的享乐欲望,赋税徭役更重,官逼民反,“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于山东,杰俊相应,自置为侯王,叛秦,兵于鸿门而却”(《史记·李斯列传》)。

在这种情况下,李斯数次想劝谏秦二世,胡亥不许,加上李斯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不能制止起义农民,李斯怕累及自身,因此就屈服于二世享乐之意,上书对其阿谀逢迎。二世得李斯书,大为高兴,于是害民扰民更趋严重,随意杀戮朝臣有增无减,形成“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史记·李斯列传》)。

因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功臣及报私仇而积怨甚众,深恐大臣入朝奏事对自己的恶迹进行揭露,就蒙蔽二世说,皇上所以富贵,只能是听其声,而不能见群臣的面,因号就是“朕”。况陛下正是年轻气盛的黄金时代,不必完全了解情况,只要深居宫中,尽情享乐就是圣明的君主。二世采纳赵高的计谋,不再上朝,日夜在宫中饮宴玩乐,只由赵高一人常侍左右,一切朝政事务都由赵高处理。

这样,阴谋家赵高还不满足,为了夺取相位,他就设圈套谋害李斯。他对李斯说:“现在山东群盗很多,况且皇上急征徭夫修阿房宫,收藏狗马等无用之物,我数次想劝解,但因身份低微,所以这正是丞相为朝廷出力之时,你怎么不当面劝谏呢?”李斯说:“我想劝说皇上的时间很长了,但因皇上不上朝,而居深宫,想见面陈述己见没有机会啊!”赵高回答说:“丞相如果能面君直言,我一定将丞相的想法上达于皇上。”

于是赵高等二世正和后妃宫女玩乐之时,便使人告诉丞相李斯,皇上现在有时间,可以上朝奏事。李斯不知这是赵高设的圈套,曾到宫门求见皇上三次,二世大怒说:“我多日无事,丞相不来,现在我正在玩乐,丞相就来请事,丞相是否恐怕我不死么!”赵高乘机说:“事情就是这样,沙丘之谋,丞相是参与了的,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封土列王的欲望没有达到,当然是不满意的,这事陛下不问,我是不敢说的。丞相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楚盗陈胜等都是丞相家乡的近邻,所以这些群盗横行于三川,李由始终不予出击。况且丞相在朝廷权重于陛下,皇上难道还不感到他的威胁吗?”二世完全同意赵高的见解,于是将李斯入狱,下令由赵高审问治罪,屈打成招,迫使李斯承认与长子李由勾结谋反,于公元前208年7月,与其中子一同被腰斩于咸阳市,并诛灭其三族。

谋害死李斯后,二世遂拜赵高为中丞相,凡一应朝政皆决于赵高。赵高自知权重,又恐怕他蒙蔽二世的事败露,为保自己权位生命,又策划杀害二世的阴谋。他上朝献了一只鹿,硬说是马。二世问左右,这明明是鹿嘛,左右都说是“马”。这个阴谋家制造的“指鹿为马”典故,一直流传至今。从此二世人皇家林园斋戒,一日正在游弋狩猎,有行人人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于是说,按皇家成例,残杀无辜之人,天理不容,必遭祸殃,应当远避以禳之。因此,二世即出居望夷宫。三日后,赵高伪造诏书,令女婿咸阳令阎乐带卫士都穿素服持兵器人内,逼杀二世。于是赵高准备自己登上宝座,但因百官不从,即立扶苏子子婴为秦王,想以此卸掉包袱,保持秦统一中国前的局面,以避免诸侯的征讨剿灭。但今非昔比,整个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赵高的如意算盘完全打错了。他既没有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没有使秦王朝延续下去。子婴立后,即与宦官韩谈计谋,杀死赵高,并诛灭其三族,使这个阴谋家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时间过了三个月,沛公刘邦人咸阳,子婴与妻子引颈投降。后项羽至,子婴被杀,暴秦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