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27726700000008

第8章 当归

关于“当归”命名的缘由,虽说法很多,但基本为两种:一种说法是,当归有“思夫”之意,即妻子思念远离家乡的丈夫,盼望能及早归来。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解释,有趣而较确切,此说是从医疗效果引伸出的形象比喻。因为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娶妻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是,有些妇女因月经不调,气血不和,不能生育,经医服用当归之后,气调血和,营养得当,就有了生育的能力。这时候,若丈夫恰当其时归来团聚,则续嗣有望。另一种说法是,因当归是补血调气药,能治孕妇产后气血两亏而引起的恶血上冲。明人李士材在所著《本草图解》中谓:“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药学辞典》中也说:“当归因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此说是根据药性来定名的。

关于“当归”的历史传说,在很久以前就产生了。相传三国时,姜维归顺诸葛亮后,忙于战事,长时间不能回乡省亲。老母思念儿子,托人捎去一包当归。姜维深悟母意,回信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母),但在远志(中药名),不在当归”。老母深明大义,理解了儿子为国家志存高远的行动。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谜语:丈夫外出三年整——当归。据说,很早以前,四川万宝山50里外,住着一对青年夫妇,男的叫陈贵生,女的叫桃花。夫妇俩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但美中不足的是,婚后五年,桃花尚未生育,而且身体消瘦,气色不佳,莫非是得了血脉不和的病症吗?于是,贵生就告辞妻子,去万宝山寻找调理气血的草药。临走时对妻子说:“你等我三年,若到时不归,你就改嫁。”三年后,贵生满载着挖得的草药,回家来了。桃花吃了贵生挖的药后,很是有效。后来,人们就将此药叫当归。

当归又名干归、秦归、西归、云归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现均为栽培品,以生长在阴坡沙质土壤者为佳。主产于西北、西南等地,以甘肃及四川北部所产者质量最佳,为道地药材。干燥的根呈圆柱形,下部有数条支根,全长15~25厘米。表面浅黄棕色至黄棕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按不同部位分成根头、主根、支根。药材是以主根粗大、身长、支根少、端面黄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当归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本品辛甘温润,以甘温和血,辛温散寒,为血中气药。它既补血、养血,又能柔肝止痛、活血止痛,用于治疗血虚所引起的头昏、目眩、心悸、疲倦、脉细等症,又能治疗血虚腹痛、月经不调、月经稀少、经闭、痛经,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症。另外,它还能养血润燥、滑肠通便,用于治疗阴血虚少所引起的肠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