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好难做的事
29395700000022

第22章 多想着帮上司化解困局

恭维,能够使你博得人心。

无论是谁,都喜欢听别人说恭维话,因为这是人的一种本性,古今中外无数历史人物的言行也证明了这点。特别是中国人极爱面子,很少有人能在恭维话面前不为之所动。有的人表面对恭维嗤之以鼻,自诩能虚心接受批评,实则如果你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他,他心中定会对你恼怒不已,往日亲近的感情也会随之降低三分。因此,会说且善于说恭维话,是一个人做人处事的本领,也是一个有心机之人的表现。会说恭维话是事业成功发达的重要因素。

恭维,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但运用时,只有掌握好分寸,才会帮助你赢取人心。换而言之,也就是在与人交谈中,说恭维话应该注意场合、对象以及恭维的内容,敷衍了事不着边际绝对不行。恭维者自以为口才过人,受恭维者则如坠云雾,不知所言。因此,说恭维话时一定要出自肺腑,充满真诚,让人越听越舒服,这样,恭维者便可达到交际的目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使用恭维话时一定要正确运用,千万不可滥用。在卡耐基的记忆中有着一段令他恐惧的历史,那就是他离开戏团后,去当二流推销员的经历。在当时,假如没有工作,随时就有可能被饿死,因此,卡耐基不得不到派克尔德货车专柜当个二流推销员,那时他的推销成绩并不理想,对于发动机、车油和部件设计之类的机械知识卡,耐基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他无法了解自己推销产品的性质。当有顾客走来时,卡耐基立刻走上前向他们推销货车,但说话通常连货车边都沾不上,顾客都认为他是一个疯子,很奇怪老板为什么会雇一个疯子来卖货车。看到这里,他的老板非常气愤地走来,对他吼道:“戴尔,你是在卖货车还是在演说?告诉你,明天再卖不出去东西,我会让你滚蛋的。”此刻,卡耐基心中也非常着急,要知道,每天的伙食费还得从老板那儿拿呢。他立刻说:“老板,为了可以吃上面包,我会好好的干的,而且呢,你瞧,看天气,明天你的生意会一帆风顺的。”老板被卡耐基恭维得舒舒服服,这才消了气。当然卡耐基为了生存,自然费了一些功夫,第二天时来运转,竟卖出了一个汽车引擎。这时老板觉得卡耐基是个可造之才,所以解雇他的事就再没提起。在此,卡耐基正是正确使用了恭维术,使他奇迹般在那个地方呆了下来,并生存了下去。

当然,恭维他人时,话也要说得得当,得体,而且还要诚恳,甚至还要注意时空因缘及对象的性格所好,这样才能让对方有“深得我心”之感。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经常被邀请出席各种活动,每次都有人赞美他的胡子很漂亮,张大千深不以为然。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欢迎会上,大家又在讨论他的胡子,相继说了许多恭维的话,张大千听了不动声色,等大家讲过以后,他说了一个故事:三国时代,关公、张飞去世后,孔明六出祁山,想征求大将之中的一人担任先锋。可是应该选谁呢?张飞的儿子张苞说:“愿往。”关公的儿子关兴也说:“愿往。”二人相持不下。孔明说:“你们二人都是将门之后,谁能将父亲的盖世武功说得好,就由谁来担任先锋。”张苞道:“我的父亲手持丈八点钢矛,喝断霸王桥,智擒黄忠,义释严颜,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我家教有方,今日先锋,非我谁能?”轮到关公的儿子说话时,他因为口吃,说了半天,只有“我,我……,我的父亲……,胡子很长。”这时关公在云端里大喝一声:“小子,你的老子当初手提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斩文丑,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你偏不说,只说老子的胡子很长。”

等张大千讲完这个故事,众皆愕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出,恭维的话说得不够巧妙,说得不得体,会让人不喜欢听,也会把事情弄巧成拙。

清朝在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给予了特别高的重视,经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都觉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心中甚是高兴。

和绅与别的大臣为了讨好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在明显处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能够显示出乾隆的学问深,而且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更能达到理想效果。乾隆修改过的书稿别人都不能再动了,但他也有改不到的地方,因此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大部分都是这样形成的。

和绅头脑机敏,攻于心计,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以恰当的方式博得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通常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能想到,有些地方乾隆未考虑周全,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在乾隆面前非常得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和绅这种恭维的“拍马屁”高在两点:一是知己知彼,每拍即中;二是让对方浑然不觉却全身舒坦,因为他做得不着痕迹,无声无息。

假如一个人的学识、机智、地位等方面到了一定水平,恭维话便可大讲特讲,有声有色。这时已不能称为“马屁”了,而应叫做谦和。

另外,恭维话也要准确地说出口,不然就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有“需要”就有“供给”,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而“需要者”在获得满足后,给予“供给者”回馈更是人之常情,因此,就产生了恭维话。恭维别人要讲学问,只有说得好、说得准才能获取更大的“回馈”。

齐威王的夫人去世后,宫中有十个宫女一同受到了齐威王的喜爱。这时孟尝君很想确切地了解齐威王究竟想立哪一个当夫人。孟尝君之所以想清楚这件事,是因为他想通过推荐一个齐威王心中最爱的人,并劝齐威王立这个人当夫人的方法,拍齐威王的马屁,可他又怕推荐不准而把马屁拍到了马蹄上。因此孟尝君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精心制成了十副精美漂亮的耳环。在这十副耳环之中,只有一副特别漂亮,然后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它们献给齐威王。齐威王马上把这些耳环分给十个宫女。第二天,孟尝君就找到那个戴着最漂亮耳环的宫女去见齐威王,并向他推荐这位宫女为继任的夫人,果然正好达到齐威王的意思。

在这里,假如孟尝君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心理,恭维话没说到点子上,都有可能会碰一鼻子灰。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了解到某经理毕业于一所一流大学,于是刻意地讨好他,“XX大学可真不愧是所名校。培养了不少社会的政要及精英,像某某局长和某某博士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不料对方却毫不领情地回答道:“是啊!我就是那唯一没有成就的人。”这下子岂不是将马屁拍到马蹄上了。如果你讨好地说:“只有XX大学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按说这句话应该没问题了,谁知对方却回答:“是啊!可惜我孩子读的是三流大学,看来是不能有所指望了!”这岂不是又不合人意了。有句俗话说“矮子面前莫说短话”,别人有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家庭不幸,或者在为人办事方面有缺点,心里已经很痛苦了,不应该再雪上加霜。遇到这些情况都应加以避讳。千万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否则伤害了别人不说,别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你,到头来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你应该学会勿犯人忌,小心不要将马屁拍到马蹄上去!

“口”上功夫,为你开启成功之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恭维要到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更好地显示出你的做人处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