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14

第14章 羊病(11种)(3)

由于本病治疗效果不确定,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是依靠及时发现、淘汰感染公羊和预防接种。小公羊不能过于拥挤,尽可能避免公羊间同性性活动也有一定预防意义。对纯种群和繁群种用公羊于配种前一月应进行补体结合试验。引进种公羊应先隔离检查。交配前6周对所有公羊和发情后小公羊用布鲁氏菌19号苗同时接种,对预防布鲁氏菌引起的附睾炎可靠性达100%,但接种后再不能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检查。

各种类型的附睾炎曾试用周效磺胺配合三甲氧苄氨嘧啶(增效周效磺胺)治疗,但疗效不佳,并可能继发睾丸炎症,导致睾丸变化和萎缩,甚至死亡。因此,在单侧附睾炎已造成睾丸感染的情况下,如想继续留作种用,应毫不迟疑地将感染侧睾丸切除。手术中如果发现睾丸与阴囊粘连,可将阴囊连带切除,术前可用10毫升1.5%的利多卡因行腰部硬膜外麻醉。将单侧感染无种用价值者及双侧感染者进行淘汰。?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是小反刍兽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绵羊和山羊可引起临床症状,而感染牛则不产生临床症状。该病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目前,未见人感染该病毒的报道。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牛瘟病毒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病毒呈多形性,通常为粗糙的球形。病毒颗粒较牛瘟病毒大,核衣壳为螺旋中空杆状并有特征性的亚单位,有囊膜。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睾丸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

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羚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山羊发病比较严重。牛、猪等可以感染,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目前,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或呼吸道飞沫传染。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处于亚临床型的病羊尤为危险。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含有病毒。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天,最长21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1天。

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山羊发病严重,绵羊也偶有严重病例发生。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发病率高达100%,在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

尸体剖检病变与牛瘟病牛相似。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常出现病变,而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病变部常出现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尤其在结肠直肠结合处呈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替代诊断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病原检查: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该方法简单,但对病毒抗原含量低的温和型小反刍兽疫检测灵敏度不高)、免疫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本法可快速鉴别诊断小反刍兽疫病毒和牛瘟病毒)、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组织培养和病毒分离(可用原代羔羊肾或非洲绿猴肾细胞组织培养分离)。

2.血清学检查:病毒中和试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料采集:用棉拭子无菌采集眼睑下结膜分泌物和鼻腔、颊部及直肠黏膜,全血(加肝素抗凝),血清(制取血清的血液样品不冷冻,但要保存在阴凉处)。

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样品,可采集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脾、大肠和肺脏,置于10%福尔马林中保存待检。

小反刍兽疫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耐过小反刍兽疫感染的绵羊和山羊产生了对该病的主动免疫力,已证明感染4年后仍然存在抗体,免疫力可能维持终生。已经有同源性小反刍兽疫疫苗。对于遵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途径进行牛瘟免疫血清学监测的国家,为了避免与牛瘟血清学相混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委员会于1998年批准了该疫苗的使用。

严禁从存在本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相关动物。

一旦发生本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患病和同群动物。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沙门菌病(绵羊流产沙门菌)

绵羊流产沙门菌病是由羊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地方性传染病,以子宫炎和流产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沙门氏菌属羊流产沙氏菌。该病为革兰氏阴性小杆状菌,两端钝圆。在水、土壤和粪便中能存活几个月、但不耐热。一般消毒药物均能迅速将其杀死。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主要传染来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和生殖道感染。幼羊较成羊易感,饲养管理及环境不良均可促使病的发生。孕羊流产多发生于晚秋和早春,育成羊多发生于夏季及早秋。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羊阴唇肿胀,流产前1~2天常流出带血黏液。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委顿,步态僵硬。

流产常开始于产前6周左右,有些羊有腹泻症状。在两周以内结束,流产率达60%左右。有些羊可产出活羔,但因羔羊衰弱、腹泻、不食,常于产后1~7天死亡。

母羊在流产以后,身体消瘦,子宫常有液体流出,但持续时间不长,有时死亡率高达25~60%。

剖检流产、死产的胎儿或生后1周内的死羔,表现出败血症病变。胎儿皮下组织水肿,充血;肝脾肿胀,有灰色病灶;胎盘水肿、出血。浆膜腔内有大量渗出液。浆膜有小点出血,心外膜的出血更为显著。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和剖检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取病母羊的粪便、阴道分泌物、血液和胎儿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利用荧光抗体检查沙门氏菌,可快速得出初步结果。

羊群中实际发生流产者常比阳性反应者少,这是因为流产的百分率常受着许多因子的影响,其中以传染程度与感染时间影响最大。

绵羊流产沙门菌病在我国虽未列入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但发生疫情时,也应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疫苗与防治

用于防制沙门氏菌病的疫苗很多,也有商业化活苗。由于灭活菌的免疫力相当低,人们使用油佐剂或氢氧化铝凝胶佐剂来改进灭活菌的免疫原性。应用实验动物进行安全试验,对灭活疫苗应用增菌培养基进行无菌检验。基因工程疫苗需要在环境影响和稳定性方面作进一步的保证。

用于控制羊沙门氏菌病的菌苗是用加热杀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所制成的,共接种2次,间隔2~3周,每次皮下注射2毫升,注射后14天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作用。

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对可能受威胁的羊群,注射相应菌苗预防。

带菌羊为重要的传染媒介,故受到传染的羊群不应再作种用,健康羊群中不应放入有病母羊。流产胎儿、胎衣及污染物进行销毁,污染场地全面消毒处理。

对病羊隔离治疗,病初用抗血清较为有效。药物治疗,应首选氯霉素,其次是新霉素、氨比西林和呋喃唑酮等。一次治疗不应超过5天,每次最好选用一种抗菌药物,如无效立即改用其他药物。在抗菌消炎的同时,还应进行对症治疗。

1.新霉素,羔羊每天0.75~1克,分2~4次口服。

2.氨比西林(氨苄青霉素钠),羔羊每千克体重4~10毫克口服,成年羊每千克体重2~7毫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严重病例可每天2克。

3.在子宫发炎时,可用0.5%的温来苏儿或1%的胶体银溶液灌洗,每日1~2次,直到没有炎性分泌物为止。

4.对于外阴部及其邻近部分,可用2%的来苏儿或2: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

痒病

痒病也叫震颤病、摇摆病,是由一种特殊的传染因子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慢性致死性疫病。本病以剧痒、共济失调和高致死率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痒病的病原与牛海绵状脑病类似,均为朊病毒。痒病病毒是一种弱抗原物质,不能引起免疫应答,无诱生干扰素的性能,也不受干扰素的影响,对福尔马林和高热有耐受性。在室温放置18小时,或加入10%福尔马林,在室温放置6~28个月,仍保持活性。痒病病毒大量存在于受感染羊的脑、脊髓、脾脏、淋巴结和胎盘中,脑内所含的病原比脾脏多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