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15

第15章 羊病(11种)(4)

痒病因子对一般理化因素敏感。痒病因子为病羊脑组织中的一种特异纤维,被命名为朊病毒蛋白质,该物质具有感染性,可以抵抗核酸灭活剂的破坏和紫外线的照射,其感染性可以因一些酶如蛋白酶K、胰酶、木瓜蛋白酶等的溶解而减弱,一些使蛋白变性的制剂也可以降低其传染性。

不同品种、性别的羊均可发生痒病,主要是2~5岁绵羊,易感性存在着明显品种间差异,可在无关联的绵羊间进行水平传播。消化道很可能是自然感染痒病的门户,因为可首先在患羊消化道的淋巴组织中查到病原。2~5岁的成年绵羊最为易感,18个月以下的幼龄绵羊很少表现临床症状。不同品种和品系的绵羊,易感性不同。

病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痒病可经口腔或黏膜感染,也可在子宫内以垂直方式传播,直接感染胎儿。通常呈散发性流行,感染羊群内只有少数羊发病,传播缓慢。羊群一旦感染痒病,很难根除。首次发生痒病的地区,发病率为5%~20%或高一些,病死率极高,几乎100%。在已受感染的羊群中,以散发为主,常常只有个别动物发病。

人可以因接触病羊或食用带感染痒病因子的肉品而感染本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5年或以上,故1岁以下的羊极少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长短受宿主遗传特性和病原株系等许多因素影响。

以瘙痒与运动共济失调为临床特征。

病羊早期易惊,头颈抬起,行走时步态高举,头颈或腹肋部肌肉发生频细震颤;发展期,病羊出现瘙痒,用手抓搔其腰部,常发生伸颈、摆头、咬唇或舔舌等反射。病羊常啃咬腹肋部、股部或尾部;瘙痒部位多在臀部、腹部、尾根部、头顶部和颈背侧,常常是两侧对称性的。病羊频频摩擦,啃咬,蹬踢自身的发痒部位,造成大面积掉毛和皮肤损伤,甚至破溃出血。有时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病羊体温正常,照常采食,但日渐消瘦,常不能跳跃,遇沟坡、土堆、门槛时,反复跌倒;病期几周或几个月。病死率几达100%。

除尸体消瘦、掉毛、皮肤损伤外,内脏器官缺乏明显可见的肉眼变化。

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显微变化。病变出现在脑干的灰质中,可见神经节元的树突和轴突内形成大空泡,其空泡数量比正常羊多的多(正常羊脑在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大约只有一个空泡)。大空泡在脑干和延脑中尤为多见;星状胶质细胞增生,最终导致灰质的海绵状变性。

诊断及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主要进行病理学检查。对脑髓、脑桥、大脑、丘脑、小脑以及脊髓进行组织切片,最明显的病变在脑髓、脑桥、中脑和丘脑。痒病的特征性病变为神经元空泡化,神经元变性和消失,灰质神经纤维网空泡化,星状胶质细胞增生和出现淀粉样斑。

检测痒病相关纤维(SAF)的存在是诊断痒病的标准之一,病畜在电镜下可观察到痒病相关纤维(SAF)。检测到痒病相关纤维(SAF),只能说明目前动物存在痒病相关蛋白,但检测不到痒病相关纤维(SAF),并不意味着动物未被痒病感染。

痒病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防治

由于痒病病原的弱抗原性、不受干扰素影响的特殊理化性质,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疫苗和任何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经过试验的各类药物,均无效。

目前我国尚无此病,应禁止从疫区、可疑区引进绵羊、山羊等易感动物及其产品。一旦发生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扑杀、隔离、封锁、消毒和监测等措施予以扑灭。

病羊及疑似病羊的尸体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绝对不能供人食用,也不能喂水貂、猫和鼠类等易感动物。

绵羊痘和山羊痘

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皮肤、有时也在黏膜上出现典型痘疹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均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疮及痂皮内。鼻黏膜分泌物也含有病毒,发病初期血液中也有病毒存在。

痘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不强,55℃20分钟或37℃24小时均可使病毒灭活;病毒对寒冷及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冻干的至少可保存3个月以上;在毛中保持活力达2个月,在开放羊栏中达6个月。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和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

羊痘广泛流行于养羊地区,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但细毛羊较粗毛羊、羔羊较成年羊有更高的易感性,病情亦较后者重。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痘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

本病流行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平均为6~8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1天。

典型羊痘:分前驱期、发痘期、结痂期。病初体温升高,达41~42℃,呼吸加快,结膜潮红肿胀,流黏液脓性鼻汁。经1~4天后进入发痘期。痘疹多见于无毛部或被毛稀少部位,如眼睑、嘴唇、鼻部、腋下、尾根以公羊阴鞘、母羊阴唇等处,先呈红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形成水疱,此时体温略有下降,再经2~3天后,由于白细胞集聚,水疱变为脓疱,此时体温再度上升,一般持续2~3天。在发痘过程中,如没有其他病菌继发感染,脓疱破溃后逐渐干燥,形成痂皮,即为结痂期,痂皮脱落后痊愈。

顿挫型羊痘:常呈良性经过。通常不发烧,痘疹停止在丘疹期,呈硬结状,不形成水疱和脓疱,俗称“石痘”。

非典型羊痘:全身症状较轻。有的脓疱融合形成大的融合痘(臭痘);脓疱伴发出血形成血痘(黑痘);脓疱伴发坏死形成坏疽痘。重症病羊常继发肺炎和肠炎,导致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而死亡潜伏期平均为6~8天。绵羊痘和山羊症的症状基本一致,病羊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到41~42℃,采食减少,结膜潮红,且有分泌物,从鼻孔流出之后,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位,出现痘疹、如眼、唇、鼻、颊、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和包皮部。开始为红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丘疹逐渐增大形成结节,几天后,结节变成水泡,其内容物起初象淋巴结,后变成脓性。若无继发感染,水泡自然干燥形成痴块,脱落痊愈。在发病过程中如有并发症,则病情加重,形成毒血症,引起其它脏器的痘疹和痘癌,进而引起全身反应,病羊死亡率高。

死于本病的尸体除特征性皮肤病变外,在咽喉、气管、肺、前胃和,单个或融合存在有的病例还形成糜烂或溃疡,但有的病例不一定呈上述典型经过。

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特别是肺的病变与腺瘤很相似,多发生在肺的表面,切面质地均匀,但很坚硬,数量不定,性状则一致。在这种病灶的周围有时可见充血和水肿等。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

由于羊痘有肉眼可见的痘疹症状,一般不需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对于非典型羊痘,一般采用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羊体中和试验)和生物学试验。采取可疑痘疹材料,浸泡于含有青霉素(1000U/毫升)和链霉素(1000U/毫升)的生理盐水中,经24小时,制成10倍混悬液。经离心沉淀或用纱布过滤除去沉渣后,接种于家兔、豚鼠或犊牛,即涂于事先划破的皮肤和角膜上。经36~72小时后,皮肤上发生特异性痘疹,角膜浑浊,且在角膜细胞内可发现原生小体。

应与羊传染性脓疱鉴别。

此病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上报告疫情。

疫苗与防治

预防绵羊痘和山羊痘有多种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绵羊和山羊以一株痘苗病毒免疫后,可以抵抗所有田间毒株的感染,不论感染毒株来自亚洲还是非洲。免疫保护力达1年以上,有的甚至终生免疫。目前,正在开发新一代山羊痘病毒基因基因工程疫苗,以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作为其它反刍动物病原基因的载体,产生重组疫苗。如将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基因克隆于羊痘病毒载体,所研制的重组单一疫苗对羊痘、牛瘟和小反刍兽疫均有免疫作用。

羊痘流行地区或受威胁的羊群,每年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采用弱毒疫苗接种预防。

1.绵羊痘活疫苗,系用绵羊痘鸡胚化弱毒接种绵羊,采集含毒组织制成乳剂或接种易感细胞,收获病毒培养物,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用于预防绵羊痘,接种6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尾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不论羊只大小,每只0.5毫升(1头份)进行一次预防注射。3月龄以内的哺乳羔羊,在断乳后再接种1次。

2.山羊痘活疫苗,系用免疫原性很好的山羊痘毒株接种易感细胞,收获细胞培养物,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用于预防山羊痘、绵羊痘,接种4~5天开始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尾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不论羊只大小,每只0.5毫升(1头份)。

平时应注意饲养管理避免羊群互相接触。新买的羊只需隔离观察21天,确认健康后再合群饲养。发生疫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病羊深埋尸体。畜舍、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污水、污物、粪便无害化处理,健康羊群实施紧急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