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16

第16章 马病(13种)(1)

非洲马瘟

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以发热、皮下结缔组织与肺水肿以及内脏出血为特征,只能通过昆虫传播。马对此病的易感性最高,病死率高达95%。我国尚无本病发生。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非洲马瘟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现已知有9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没有交互免疫关系,不同型病毒的毒力强弱也不相同。

病毒在37℃下可存活37天,而50℃3小时、60℃15分钟可被灭活。在pH6.0~10之间稳定,在pH3.0时迅速死亡。能被乙醚及0.4%β-丙烯内脂灭活。0.1%福尔马林48小时,以及被石炭酸和碘伏灭活。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大陆中部热带地区,并传播到南部非洲,有时也传播到北部非洲。近东与中东(1959)、西班牙(1966,1987—1990)、葡萄牙(1989)等非洲以外的国家也曾流行。我国尚无本病发生。

病毒的贮藏宿主,目前尚未研究清楚。马、骡、驴、斑马是病毒的易感宿主。马尤其幼龄马易感性最高,骡、驴依次降低。大象、野驴、骆驼、狗因接触感染的血及马肉也偶可感染。

本病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如库蠓、伊蚊和库蚊吸血传播。

传染源为病马、带毒马及其血液、内脏、精液、尿、分泌物及所有脱落组织。马的病毒血症期一般持续4~8天,长的可达18天;斑马、驴病毒血症期可持续28天以上。

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多见于温热潮湿季节,常呈地方流行或暴发流行,传播迅速;厚霜、地势高燥、自然屏障等影响媒介昆虫繁殖或运动的气候、地理条件,将使本病显著减少。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通常为7~14天,短的仅2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非洲马瘟的感染期为40天。

按病程长短、症状和病变部位,一般分为肺型(急性型)、心型(亚急性型、水肿型)、肺心型、发热型和神经型。

肺型:多见于本病流行暴发初期或新发病的地区。呈急性经过。病畜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眼结膜潮红,羞明流泪。肺出现严重水肿,呼吸困难,并有剧烈咳嗽,鼻孔扩张,流出大量含泡沫样液体。病程5~7天,常因窒息而死。

心型:又称水肿型,病程较慢,体温39~41℃,眼上窝、眼皮、面部、颈部、肩部、胸腹下及四肢水肿,多因缺氧和心脏病变于1周内死亡。

肺心型:较常见,呈现肺型与心型症状,常因肺水肿和心脏衰竭导致1周内死亡。

发热型:又称亚临床型,症状轻微,仅见体温升高(40~40.5℃),精神沉郁。

神经型:一般很少见到。

非洲马瘟病死率变动幅度很大,最低为10%~25%,最高可达90%~95%,骡、驴病死率较低。耐过本病的马匹只能对这同一型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肺型病变为肺水肿;胸膜下、肺间质和胸淋巴结水肿,心包点状淤血,胸腔积水。

心型病变为皮下和肌间组织胶胨样水肿(常见于眼上窝、眼睑、颈部、肩部);心包积液,心肌发炎,心内外膜点状淤血;胃炎性出血。

诊断与疫情报告

在非洲马瘟流行的国家,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本病。在初次发生本病的国家和地区,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诊断:本病仅单蹄动物感染患病,发生于炎热多雨季节,由吸血昆虫传播。本病在马匹中传播迅速,并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2.临床诊断:临床的特征为高热,水肿,呼吸困难,从鼻孔流出鼻液及心脏机能扰乱等。

3.病理学诊断:皮下水肿,胸腔积有大量渗出液,肺水肿,心内外膜发炎,实质器官出血。

4.实验室诊断:采取发热泪盈眶期病马的血液或病死马新鲜脏分离病毒,或采取发病数日后和恢复期马血清做血清学试验。

在国际贸易中检测的指定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

应与炭疽、马传染性贫血、马病毒性动脉炎、马脑病、锥虫病、焦虫病、钩端螺旋体病鉴别。

非洲马瘟列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通常使用的多价或单价非洲马瘟弱毒疫苗来源于非洲绿猴肾细胞培养筛选出的遗传稳定的大蚀斑。在商业上,已经生产出利用病毒纯化和甲醛灭活制成的单价非洲马瘟病毒4型灭活疫苗,但目前还不易得到。

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国外早期是应用感染马匹的脾脏乳剂加甲醛制成的灭活疫苗给马匹免疫,以后在南非应用鼠脑传代100代以上的鼠脑弱毒,制成单价或多价疫苗,但接种后有副作用。现采用组织细胞上连续继代制成的弱毒疫或灭活疫苗,疫区在吸血昆虫出现前1~2个进行预防接种。

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感染区应对未感染马进行免疫接种,如多价苗、单价苗(适用于病毒已定型)、单价灭活苗(仅适用于血清4型)。

我国尚未发现此病,为防止从国外传人,禁止从发病国家输人易感动物。

发生可疑病例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采样进行病毒鉴定,确诊病原及血清型,扑杀病马及同群马,尸体进行深埋或焚烧销毁处理。采用杀虫剂、驱虫剂或筛网捕捉等控制媒介昆虫。

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

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是马的一种主要通过交配传播的传染病,主要危害繁殖母马,以发生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及阴道炎为特征,公马感染后无临床症状。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马生殖泰勒氏菌,本菌为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无芽胞和鞭毛,但有英膜。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菌体大小为0.5~2.O微米×0.5~0.7微米。在增加培养时间和继代次数后,则呈丝状或链状。在普通琼脂和普通肉汤培养基上几乎不发育。

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高温和一般消毒剂均可在短时间内杀灭之。在室温保存的巧克力琼脂培养物不能超过3天。冻干低温可长期保存。本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及多黏菌素B敏感,对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差。

隐性感染的繁殖母马和种公马是传染源。除交配感染外,也可经污染物发生间接接触传染。马对本病易感,驴可人工感染发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马匹的配种季节。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马自然感染后,潜伏期为2~14天。病马不出现全身症状,而长时间地反复出现子宫颈炎和早期发情的症状。发病1~2天可见渗出物排出,2~5天达高峰。渗出物逐渐变成黏稠的脓液,其中含有大量的多核细胞、黏膜脱落细胞和崩解的细胞碎片。渗出物一般持续13~18天。当有渗出物排出时,菌检往往呈阳性结果。患病母马发情时间缩短,间隔13~18天重复发情,这是由于黄体期缩短所致,一般见于患子宫内膜炎的母马,配种几乎都不受胎。娃振马感染者较少,但在污染地区也可见到。一般能正常分娩。但如患有严重子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炎可导致流产,产下的幼驹也有带菌的。公马感染后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也不能产生抗体。

诊断与疫情报告

当母马表现阴道炎、子宫颈炎并从阴道流出大量渗出物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当公马在配种后使母马发病,亦可怀疑患有本病。为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查是确诊本病最可靠的方法。对公马,可用棉拭子从包皮、尿道窝、尿道采样;对母马,可从子宫、子宫颈、尿道、阴蒂凹和阴蒂窦采样。对公母马一般均为每周采样一次,连续采三周。连续3周都未分离到病菌可判为阴性。

血清学诊断只适用于感染母马的诊断,而不适于公马。目前有玻板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抗球蛋白反应、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

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未列为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我国尚无此病,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没有一种可共预防本病或阻止病菌定居的有效疫苗。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患病的母马、隐性感染的公马和母马,及时隔离。由于目前本病污染的范围还不太大,对引进和进口马匹要严格检疫。发病的马群,只有在最后一个病例痊愈6周后,经过彻底消毒后方可视为无病马群。在本病流行期间,对新购进马匹必须经过2个月以上的检疫方能与健畜混群。人工授精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手段,且已在实践中试行。授精时将精液、稀释液和抗生素混和,对所用器械及配种人员的手要彻底消毒。

治疗时,应以细菌检查是否变成阴性为标准,而不应单纯以临诊康复为目的。公马以局部治疗为主。用2%洗必泰等防腐消毒药冲洗尿道窝及包皮,一般可以达到消灭马生殖泰勒氏菌的目的。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和口服呋喃类药,连用5天,效果更好。用洗必泰等防腐消毒剂冲洗,特别要注意处理尿道。母马除局部治疗外,还要结合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是用洗必泰消毒生殖道,特别是阴蒂窝和阴蒂窦,再用氨苄青霉素、新霉素等溶液冲洗子宫。全身治疗可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等肌肉注射。

马媾疫

马媾疫是马媾疫锥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生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外生殖器炎症、水肿、皮肤轮状丘疹和后躯麻痹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马媾疫锥虫为一种鞭毛虫,在形态上与伊氏锥虫无明显区别,以无性分裂法进行繁殖。

仅马属动物对媾疫锥虫易感,主要在生殖器官黏膜寄生,通过病畜与健康畜交配感染,幼畜可经乳汁感染,也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人工授精器械、用具等传染。马媾疫锥虫侵入马体后,如机体抵抗力强,则不出现临床症状,而成为带虫者。带虫马是马媾疫的主要传染源。驴、骡感染后,一般呈慢性或隐性型;改良种马常为急性发作,症状也较明显。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马媾疫锥虫侵入公马尿道或母马阴道黏膜后,在黏膜上进行繁殖,引起局部炎症。马匹在虫体用毒素的刺激下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由以神经系统的症状最为明显。潜伏期一般为8~28天,也有长达3个月。其表现为以下症状。

生殖器症状:公马一般先在包皮前端发生水肿,逐渐蔓延到阴囊、包皮。腹下及股内侧。性欲亢进,精液质量低下。母马阴唇肿胀,逐渐波及乳房、下腹部和股内侧。病马屡配不妊,或妊娠后容易流产。

皮肤轮状丘疹:在生殖器出现急性炎症后的一个月,病马的胸、腹和臀部等处的皮肤上出现无热、无痛的扁平丘疹,直径约5~15厘米,呈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中央凹,周边隆起,界限明显。其特点是突然出现,迅速消失,然后再突然出现。

神经症状:病后期,除全身症状加重外,病马出现腰神经与后肢神经麻痹,表现步样强拘,后肢摇晃和破行等。

全身症状:病初体温稍升高,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随着病势加重,反复出现短期发热,渐进的贫血、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公马的阴茎、阴囊、会阴等部位的皮肤,母马在阴门、阴道黏膜上有结节、水泡、溃疡和缺乏色素的白斑。

诊断与疫情报告

马匹配种后如发现有外生殖器炎症、水肿、皮肤轮状丘疹,耳耷唇歪,后躯麻痹及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时,可怀疑为本病,但应注意与鼻疽、马副伤寒、风湿病及脑脊丝虫病相区别。确诊应进行虫体检查或血清学检查或动物接种试验。常用的血清学反应为琼脂扩散反应、间接血凝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等,如果不能进行实验室诊断,可依据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用特效药物进行治疗性诊断,如果疗效显著,也可确诊。

马媾疫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无适用疫苗。惟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扑杀感染马匹。

在疫区,配种季节前,应对公马和繁殖母马进行检疫。对健康公马和采精用的种马,在配种前用安锥赛进行预防注射。在未发生过本病的马场,对新调入的种公马和母马,要严格进行隔离检疫。大力发展人工授精,减少或杜绝感染的机会。由于该病可通过污染的工具传播,所以配种时应注意卫生和消毒。

马脑脊髓炎(东部)

马脑脊髓炎(东部)是由东方型马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马的致死性传染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马脑脊髓炎病毒属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为等轴对称,有囊膜的球形粒子,大小为25~70纳米,衣壳为二十面体对称,病毒含4%-6%的单链RNA,其分子量大约3×106,RNA中心芯髓有感染性。60℃经10分钟灭活。此病毒能抵抗冻融,低温保存稳定。乙醚和脱氧胆酸盐能灭活病毒。

除马、驴、骡和人易感染本病外,猪、绵羊、猫、刺猬和各种鸟类也易感。在多种野生动物都可以分离出马脑脊髓炎病毒,例如:雉、野鸽、野鸭、麻雀、松鼠、鹿、猴、蛇、蛙等。

马脑脊髓炎病毒呈蚊——鸟式传播。蚊在吸进病血后,其口器及前胃内可能携带病毒,如在短期内再行叮咬其他动物,就有可能使其发生感染。进入中肠的病毒则侵入肠上皮细胞,增殖达较高浓度,并终生存在。蚊在感染后本身不死亡,甚至不缩短其寿命。

人与马可能是非固有的感染对象,发病的人和马发生病毒血症的时间极短,血液中的病毒浓度也低,不足以感染蚊,故在流行病学上似乎并不起重要作用,所以有人称其为“终点宿主”。

许多家禽和鸟是无症状的带毒者,经常是病的扩大宿主(是指病毒在其体内大量增殖,从而可以借助媒介昆虫而扩大传播范围)。鸡(雉)对东方型马脑脊髓炎病毒易感,经常发生致死性感染,而且可能因互相啄咬而直接传播。猪对东方型马脑脊髓炎病毒的自然感染或接种感染都是高度易感的。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暴发与蚊的密度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

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为1~-3周,马群的发病率一般不超过20%~30%。病马发热,随后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开始时兴奋不安,呈圆圈状运动,冲撞障碍物,拒绝饮食。随后嗜眠、垂头靠墙站立,但可能突然惊动,继而又呈错睡状。病马常呈犬坐等异常姿势,此后呈现麻痹症状。下唇下垂,舌垂于口外。步样蹒跚,最后倒毙。病程为1~2天。东方型马脑髓炎的死亡率有时高达90%。